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后OCTA的变化
1
作者 杨主敏 黄星 +2 位作者 刘圣慧 李娟娟 王鲜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1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后OCTA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治疗后给予患者常规检查及OCTA检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后OCTA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治疗后给予患者常规检查及OCTA检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管密度为(15.18±0.64)%,治疗后1周为(13.98±0.68)%,治疗后1个月为(14.09±0.75)%及治疗后3个月为(12.85±0.81)%,治疗前,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流灌注为(33.02±1.54)%,治疗后1周为(31.35±1.67)%,治疗后1个月为(31.25±1.79)%及治疗后3个月为(28.27±1.85)%,治疗前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面积为(0.29±1.76)mm^(2),治疗后1个月面积(0.08±0.08)mm^(2)。治疗后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管密度、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流灌注及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面积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A因具有多种优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OCTA可了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后病变位置的变化,了解病情的发展,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 OCTA 常规检查
下载PDF
与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应用的抗肿瘤治疗方案比较研究
2
作者 李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80-0084,共5页
关键在于深入研究和比较立刻替雷利珠单抗的联合抗癌疗程,同传统的抗癌治疗方法的疗效如何。方法 抽取了68位癌症受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和控制两组,34人一组。实验组用上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抗癌治疗,控制组则遵循常规的抗癌... 关键在于深入研究和比较立刻替雷利珠单抗的联合抗癌疗程,同传统的抗癌治疗方法的疗效如何。方法 抽取了68位癌症受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和控制两组,34人一组。实验组用上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抗癌治疗,控制组则遵循常规的抗癌治疗。 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67.64%的成果,远超于控制组38.23%的效果(P=0.018),显然治疗效果有优势。进一步对比NSE,CYFRA21-1,和CEA这三样的癌标志物,得出的结论中,实验组治疗过程的三种肽体生化标志物均有大幅度的降低,尤其比控制组显著(P<0.008)。卡氏功能评分显示,治疗后实验组的卡氏功能评分(83.67±5.36分)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卡氏功能评分(77.96±5.4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抗肿瘤治疗方案应用于癌症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卡氏功能评分,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抗 肿瘤治疗方案 肿瘤标志物 卡氏功能评分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免疫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对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3
作者 何学军 张晶 +2 位作者 张志胜 包赟 崔林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3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对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4月至12月收治的年龄不低于60岁的Ⅳ期肺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对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4月至12月收治的年龄不低于60岁的Ⅳ期肺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标准化学治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或信迪利单抗治疗,联合组患者加用贝伐珠单抗,两组患者均治疗9周。结果联合组客观缓解率为3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3%(P<0.05);疾病控制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及CD4^(+)/CD8^(+)均显著升高(P<0.05),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变化均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升高更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KPS评分变化等级为增加的占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移植、肝肾功能损伤、血液毒性及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均相当(P>0.05)。结论免疫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健康状况,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贝伐单抗 血管生成药物 免疫治疗 老年 晚期肿瘤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董长鸿 封岩 +2 位作者 江艳婷 高洁 蒋晓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索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88例晚期NSCLC患者资料。分别收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使用Kapl... 目的探索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88例晚期NSCLC患者资料。分别收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使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PFS和OS之间的关系。结果有反应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CD8+比值高于无反应组(P=0.038),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无反应组(P=0.036);生存分析显示治疗前CD4+/CD8+比值越高,患者PFS和OS越长(P=0.001,P=0.023)。多变量Cox分析显示,治疗前CD4+/CD8+比值是预测PFS和OS的因素。此外,治疗后CD4+/CD8+比值、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越高,患者PFS越长(P=0.005,0.01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越低,患者PFS和OS越长(P=0.001,P=0.016)。结论外周血CD4+/CD8+比值能够预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NSCLC患者的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D4+/CD8+比值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PD-1治疗 卡瑞利单抗
下载PDF
424例替雷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健 张伶俐 李歆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35-439,446,共6页
目的对使用替雷利珠单抗进行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其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合理应对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 目的对使用替雷利珠单抗进行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其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合理应对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所患疾病、合并用药、irEAs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毒性分级和临床处置信息,总结其致irAEs的规律和特点。结果收集的424例使用替雷利珠单抗患者中,181例(42.69%)未发生irAEs,243例(57.31%)患者共发生364例次irAEs;发生1例次irAEs的有163例(67.08%),发生2例次及2例次以上irAEs的有80例(32.92%)。发生的irAEs累及系统-器官11种,排名前5位分别是内分泌系统异常161例次(44.23%)、血液系统异常51例次(14.01%)、消化系统损害33例次(9.07%)、心血管系统29例次(7.97%),皮肤及其附件19例次(5.22%)。irAEs为G1~G2级的共345例次(94.78%),经对症处理后好转;G3级14例次(3.85%),需要住院治疗;G4级5例次(1.37%),涉及危害生命需抢救和治疗;未出现irAEs导致的死亡病例。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致irAEs可累计全身多种系统-器官,总体来说可以监测和管控,但若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造成患者严重损伤。临床应实现对其早期监测,尽早识别并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抗 肿瘤治疗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梁天赐 赵悦 +4 位作者 宋陈晨 张超贻 陈晨 李俏苒 戎彪学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956-961,共6页
我国鼻咽癌的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发病率,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该病的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尼妥珠单抗作为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治疗药物,在鼻咽癌治疗领域不断进展。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尼妥珠单抗与传统放化疗方案联合,... 我国鼻咽癌的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发病率,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该病的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尼妥珠单抗作为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治疗药物,在鼻咽癌治疗领域不断进展。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尼妥珠单抗与传统放化疗方案联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从此角度出发,总结当前研究成果,以期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更好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尼妥单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靶向治疗 肿瘤治疗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怀刚 杜凯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2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贝伐珠单抗、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免疫治疗(替雷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或信迪利单... 目的:探讨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贝伐珠单抗、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免疫治疗(替雷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或信迪利单抗),观察组患者应用抗血管生成治疗(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效果、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病情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且副作用可以耐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免疫治疗 血管生成治疗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卵巢癌患者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8
作者 吴铃 叶健文 +1 位作者 林培红 赖雪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6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卵巢癌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卵巢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药物进行分组,分别纳入单独行化疗的化疗组和行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的靶向组,每...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卵巢癌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卵巢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药物进行分组,分别纳入单独行化疗的化疗组和行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的靶向组,每组40例。测评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中糖链抗原125(glycoantigens in protein chips-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水平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治疗后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免疫指标、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cancer patients,FACT-G)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结果治疗后,靶向组治疗客观缓解率为65.00%,疾病控制率为87.50%,高于化疗组的42.50%、70.00%(P<0.05);靶向组CA-125、HE4、VEGF指标低于化疗组,CD3^(+)、CD4^(+)、CD4^(+)/CD8^(+)高于化疗组,FACT-G评分高于化疗组,而SDS、SAS评分低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卵巢癌患者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生长,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靶向治疗 卵巢癌 肿瘤标志物 CA-125 HE4 vegf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VEGF抑制剂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b-FGF、TSGF、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申晓燕 马耀先 +3 位作者 李伟 孙桢 方晓瑞 骆许静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2期3204-3208,共5页
目的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许昌市中心医... 目的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许昌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63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以3周为1个化疗周期,两组根据耐受情况治疗4~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b-FGF、TSGF、VEGF水平和免疫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1.25%、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8%、54.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b-FGF、TSGF水平下降,VEGF水平上升,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b-FGF、TSGF、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分别为(67.22±5.07)%、(35.08±4.39)%、1.24±0.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86±6.24)%、(27.60±3.92)%、0.98±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Ⅳ级以上不良反应,血液毒性、消化道反应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VEGF抑制剂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能有效改善晚期NSCLC患者症状,提高疗效,改善免疫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卡瑞丽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血管生成双靶治疗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经治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张可 葛梦婷 +1 位作者 牟玲 孔祥真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4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在经治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42例经治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为阿帕替尼250 mg po Qd,卡瑞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3周1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忍...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在经治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42例经治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为阿帕替尼250 mg po Qd,卡瑞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3周1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忍受的毒性。观察近期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42例患者评估疗效和安全性,CR 2例(4.76%),PR 15例(35.71%),SD 16例(38.10%),PD 9例(21.43%),ORR为40.48%,DCR为78.57%。中位PFS为6.24个月,中位OS为10.23个月。不良反应多为1~2级。非血液学毒性主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45.23%)、蛋白尿(23.81%)、手足综合征(28.57%)、皮疹(19.05%)。全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或停止,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用于治疗经治晚期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有显著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血管生成 阿帕替尼 卡瑞利单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杨建伟 林锦源 +2 位作者 高炜 张淑贞 蒙燕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含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的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均采用含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方案共1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方案均以2周... 目的探讨含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的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均采用含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方案共1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方案均以2周为1周期,其中采用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方案2例,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伊立替康方案9例,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奥沙利铂方案4例。贝伐珠单抗5mg/kg静滴,d1;雷替曲塞2mg/m2静滴15min,d2;伊立替康180mg/m2静滴1h,d2;奥沙利铂85mg/m2静滴2h,d2。结果 1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获PR 2例,SD 10例,PD 3例,有效率为13.3%,疾病控制率为80.0%;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5.1个月(95%CI:3.404~6.813个月),中位OS为11.5个月(95%CI:8.985~13.930个月)。毒副反应主要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疲乏、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3~4级毒副反应以食欲减退、恶性呕吐、疲乏和血小板减少为主。结论含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中的疾病控制率高,毒副反应可耐受,可推荐为Ⅲ期临床研究方案以及二线或二线以上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替曲塞 贝伐单抗 化学治疗
下载PDF
精准医疗时代贝伐珠单抗在上皮性卵巢癌一线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冠琳 唐芙蓉 王丹青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08-212,共5页
上皮性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缺乏早期的筛查手段,发现时往往已为晚期,其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仅40%左右。上皮性卵巢癌规范治疗非常重要,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以及维持治疗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获益... 上皮性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缺乏早期的筛查手段,发现时往往已为晚期,其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仅40%左右。上皮性卵巢癌规范治疗非常重要,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以及维持治疗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获益的基石和关键。随着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精准医疗手段的飞速发展,贝伐珠单抗在上皮性卵巢癌一线治疗中的价值如何?本文通过梳理贝伐珠单抗在上皮性卵巢癌一线治疗中的重要临床研究及进展,探寻它在上皮性卵巢癌一线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该类患者的临床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精准医疗 靶向治疗 贝伐单抗 血管生存治疗
下载PDF
微脉冲激光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丽娟 吉昂 《大医生》 2019年第6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微脉冲激光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40例(78眼),随机分为对照组(38眼)和观察组(40眼),各2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体... 目的观察微脉冲激光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40例(78眼),随机分为对照组(38眼)和观察组(40眼),各2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微脉冲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以及患者的雷珠单抗年注射的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BCVA(0.44±0.11)高于对照组的(0.27±0.21),CMT(255.27±61.19)um低于对照组的(469.12±86.85)u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雷珠单抗年注射(4.13±1.11)次,对照组患者的雷珠单抗年注射(6.27±2.7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脉冲激光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减轻黄斑水肿,减少抗VEGF药物注射次数,改善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脉冲激光 vegf药物单抗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下载PDF
血清VEGF结合TAP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行 牛跃平 +2 位作者 董峰 高健 李哲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4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VEGF结合TAP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疗效的评价。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06月收治的经内镜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136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按照治疗方... 目的探讨血清VEGF结合TAP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疗效的评价。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06月收治的经内镜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136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观察组78例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对照组58例,两组均进行4个治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血清VEGF及TAP水平,并分析血清VEGF、TAP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有效率(RR)为71.8%(56/78),高于对照组的 46.6%(27/5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 VEGF及T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及TA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及T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VEGF及TAP下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EGF结合TAP评估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有效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和曲线下面积均显著高于二者单独评估(P<0.01)。结论血清 VEGF及TAP水平可作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评价的可靠指标,二者结合使用具有更高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vegf TAP 转移性结直肠癌 联合化疗 疗效评价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在我院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轶雯 方罗 +3 位作者 钟里科 郑烨娇 潘宗富 黄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252-2256,共5页
目的:了解贝伐珠单抗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以促进该药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265例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肿瘤类型、贝伐珠单抗的临床地位、治疗方案、用药次数、治... 目的:了解贝伐珠单抗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以促进该药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265例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肿瘤类型、贝伐珠单抗的临床地位、治疗方案、用药次数、治疗周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主成分参数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265例患者共涉及18类恶性肿瘤,以结直肠癌(48.68%)、卵巢癌(20.75%)、肺癌(9.43%)为主;贝伐珠单抗抗肿瘤治疗用于一线、二线、三线的比例分别为10.28%、26.39%、23.61%;其肿瘤治疗涉及肿瘤类型主要为结直肠癌、卵巢癌、肺癌;其抗肿瘤治疗的肿瘤类型可聚为4类,结直肠癌为一类,卵巢癌为一类,肺癌为一类,其他为一类。贝伐珠单抗与化疗药物联用方案有347例次(90.84%),贝伐珠单抗单用方案有35例次(9.16%);在贝伐珠单抗与化疗药物联用方案中,以与含氟尿嘧啶等抗代谢类药物联用(50.54%)、与含紫杉类药物联用(18.05%)、与铂类药物联用(16.50%)为主。有1例患者最多使用了69次贝伐珠单抗,有44例患者各使用了1次;有1例次治疗了51个周期,有85例次治疗了1个周期,以治疗1~4个周期最为常见。结论:贝伐珠单抗作为首个上市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在临床恶性肿瘤(实体瘤)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已成为结直肠癌、卵巢癌和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由于其药理作用的局限性,该药与化疗药物的联用仍是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肿瘤治疗 临床应用 分析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殷雨来 张银旭 +4 位作者 任悦 张辉 白杰 王遵义 张晓宇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探究PD-1抑制剂卡瑞丽珠单抗联合VEGFR2抑制剂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41)和... 目的探究PD-1抑制剂卡瑞丽珠单抗联合VEGFR2抑制剂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在白蛋白紫杉醇常规治疗260 mg/m 2,d1,21 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使用4个周期的基础上,对照组加卡瑞丽珠单抗治疗200 mg/次,21 d为一个周期,连续使用4个周期;观察组采用卡瑞丽珠单抗200 mg/次,21 d为一个周期,连续使用4个周期,联合阿帕替尼治疗250 mg/次进行口服,1日/次,28 d为1个治疗周期,持续使用3个周期。并从接受治疗开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CEA、CA153、CA125)、免疫相关指标(T细胞绝对值计数)、预后指标(TK1、VEGF、MUC1、CD44v6)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其中主要结局指标为ORR及OS,其余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显示,观察组患者的ORR(48.8%)和DCR(73.2%)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4.4%和4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6.80个月(95%CI:6.17~7.43)和4.70个月(95%CI:3.32~6.08),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进展的风险比HR为0.537(95%CI:0.337~0.857);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位OS分别为10.90个月(95%CI:9.39~12.41)和7.60个月(95%CI:6.97~8.23),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死亡的风险比HR为0.406(95%CI:0.241~0.684);观察组的PFS和OS均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EA、CA15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CA125水平及TK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EGF、MUC1、CD44v6水平比对照组低(P<0.001);观察组T细胞绝对值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1抑制剂卡瑞丽珠单抗联合VEGFR2抑制剂阿帕替尼治疗晚期TNBC患者,临床疗效较为可观,使患者的预后和免疫功能得到了改善,并且安全性相对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晚期乳腺癌 PD-1抑制剂 血管治疗 卡瑞丽单抗 阿帕替尼 白蛋白紫杉醇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四线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肺腺癌1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莉玲 秦燕 +2 位作者 赵凤仪 周生余 石远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39-742,共4页
中国晚期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敏感突变比例约为45.7%。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 中国晚期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敏感突变比例约为45.7%。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和化疗失败后治疗选择有限,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的迫切需求。我们报道1例82岁的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晚期肺腺癌女性患者,在奥希替尼、化疗及安罗替尼单药治疗均失败后,通过帕博利珠单抗和安罗替尼的联合治疗,截至2021年1月12日已获得超过21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帕博利单抗 安罗替尼 免疫治疗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西愿 徐小博 +1 位作者 马向东 陈必良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4年第6期489-492,共4页
上皮性卵巢癌(EOC)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尽管手术方式及化疗方案不断完善,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未显著提高。现已成功开展了多项以贝伐珠单抗(Bev)为代表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Ⅱ、Ⅲ期临床试... 上皮性卵巢癌(EOC)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尽管手术方式及化疗方案不断完善,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未显著提高。现已成功开展了多项以贝伐珠单抗(Bev)为代表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Ⅱ、Ⅲ期临床试验。结论显示,贝伐珠单抗在晚期卵巢癌一线治疗及铂类敏感或铂类耐药复发卵巢癌治疗中均可显著提高缓解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并降低复发或死亡风险。其最常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和蛋白尿,严重的包括胃肠道穿孔、出血及血栓栓塞,但发生率很低。总之,贝伐珠单抗单用或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卵巢癌安全且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Bev) 肿瘤血管生成 靶向治疗 卵巢癌 化疗
下载PDF
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后使用贝伐珠单抗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19
作者 林雨标 廖秀文 +2 位作者 黄凯达 范鑫 蔡妮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3期93-95,共3页
目的:肿瘤患者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后,观察接受单纯化疗以及常规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药的两组患者皮肤切口愈合情况,探讨贝伐珠单抗对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后切口的影响,为术后贝伐珠单抗用药时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 目的:肿瘤患者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后,观察接受单纯化疗以及常规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药的两组患者皮肤切口愈合情况,探讨贝伐珠单抗对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后切口的影响,为术后贝伐珠单抗用药时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91例输液港植入术后的结直肠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肿瘤类型是否需要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策略分成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化疗药物联合贝伐珠单抗行抗肿瘤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药物行抗肿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港切口愈合时间、愈合等级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12.13±1.21)d,长于对照组的(9.01±1.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港切口愈合等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化疗用药,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的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港切口愈合时间显著延长,且可能增加潜在的切口并发症。临床中患者静脉输液港植入手术后使用贝伐珠单抗时应该权衡利弊,科学合理地选择干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 静脉输液港 贝伐单抗 切口愈合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和化疗作为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一线治疗方案的II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博 祁玲 +6 位作者 王玺 许建萍 柳韵 穆兰 王兴元 白力丹 黄镜 《癌症》 SCIE CAS 2021年第8期350-359,共10页
目的与背景可供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案很有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常规化疗相结合可产生协同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和化疗... 目的与背景可供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案很有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常规化疗相结合可产生协同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和化疗作为晚期ESCC患者一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臂前瞻性Ⅱ期临床试验,对于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ESCC患者,第1天给予卡瑞利珠单抗200 mg、紫杉醇脂质体150 mg/m2和奈达铂50 mg/m2治疗,第1–14天给予阿帕替尼250 mg治疗。每14天为一疗程,共进行9个疗程。然后,进行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维持治疗。根据实体瘤反应性评价标准(1.1版),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及安全性。结果 2018年8月7日至2019年2月23日期间共招募了3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4.98个月[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3.05–26.16个月]。独立中心评估的ORR为80.0%(95%CI:61.4%–92.3%),中位缓解时间为9.77个月(范围:1.54–24.82+个月)。DCR为96.7%(95%CI:82.8%–99.9%)。中位PFS为6.85个月(95%CI:4.46–14.20个月),中位OS为19.43个月(95%CI:9.93个月–未达到)。最常发生的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AE)包括白细胞减少(83.3%)、中性粒细胞减少(60.0%)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26.7%)。治疗相关严重AE包括1例患者发生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厌食(3.3%),1例患者血胆红素升高(3.3%),1例患者发生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3.3%)。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卡瑞利珠单抗加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和奈达铂作为晚期ESCC患者的一线治疗,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可管理。需进一步开展随机临床试验对这一新治疗策略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阿帕替尼 卡瑞利单抗 化疗 食管鳞状细胞癌 一线 免疫治疗 紫杉醇脂质体 奈达铂 客观缓解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