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7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液错误折叠蛋白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1
作者 马玲玲 吴莉霞 +2 位作者 苟孝琼 韩亚 段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4期2098-2101,共4页
目的探讨尿液错误折叠蛋白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进行产检的3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刚果红斑点扩散法检测其尿液错误折叠蛋白水平。分析尿液错误折叠蛋白诊断子痫前期的灵敏度... 目的探讨尿液错误折叠蛋白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进行产检的3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刚果红斑点扩散法检测其尿液错误折叠蛋白水平。分析尿液错误折叠蛋白诊断子痫前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根据孕妇子痫前期检出情况将其分为子痫前期组和非子痫前期组,比较2组孕妇一般资料、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分析尿液错误折叠蛋白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300例孕妇中有50例子痫前期孕妇,纳入子痫前期组,剩余250例非子痫前期孕妇纳入非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组>29~34孕周的孕妇占比较高,为44.00%(22/50)。与非子痫前期组相比,子痫前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更高(P<0.05)。尿液错误折叠蛋白诊断子痫前期的阳性预测值为62.50%(40/64),阴性预测值为95.76%(226/236),检测灵敏度为80.00%(40/50),特异度为90.4%(226/250)。尿液错误折叠蛋白阳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0.31%)明显高于尿液错误折叠蛋白阴性孕妇(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错误折叠蛋白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及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错误折叠蛋白 子痫前期 不良妊娠结局 发病风险 相关性
下载PDF
Sirtuins家族和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常玮(综述) 张涓(综述) +2 位作者 申亮亮(综述) 吴元明(审校) 张静(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9-562,共4页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是一种适应性细胞内应激机制,通过促进编码线粒体伴侣蛋白和蛋白酶的基因转录来响应应激信号。随着研究的深入,UPRmt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已逐渐明确。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uins)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NAD+...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是一种适应性细胞内应激机制,通过促进编码线粒体伴侣蛋白和蛋白酶的基因转录来响应应激信号。随着研究的深入,UPRmt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已逐渐明确。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uins)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NAD+依赖性组蛋白去酰基酶,是多种生物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近年来Sirtuins在衰老和代谢中的多种调节功能相继报道,也有研究明确了UPRmt和Sirtuins家族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该文总结了Sirtuins与UPRmt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归纳了两者在衰老、肿瘤以及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阐明了Sirtuins与UPRmt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UINS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衰老 肿瘤 线粒体 代谢性疾病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反应参与胰腺癌化疗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浩 朱克祥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5-8,12,共5页
化疗耐药是导致胰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耐药形成受多种因素调控,其中包括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状态下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UPR通过参与化疗药物外排、自噬、上皮-间充质转化... 化疗耐药是导致胰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耐药形成受多种因素调控,其中包括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状态下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UPR通过参与化疗药物外排、自噬、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肿瘤干细胞形成等过程,最终导致胰腺癌耐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未折叠蛋白反应在胰腺癌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改善胰腺癌不良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耐药 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反应和内质网自噬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孟世龙 童铭豪 +5 位作者 张徐 符新蕾 余阳 张伟 史晓林 刘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内质网是一种重要的膜性细胞器,主要负责蛋白质合成、折叠和加工,脂质合成以及Ca2+平衡。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内质网结构和功能发生紊乱,进而诱发内质网应激。在应激状态下,内质网主要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以及内质网自噬等过程来维持其正... 内质网是一种重要的膜性细胞器,主要负责蛋白质合成、折叠和加工,脂质合成以及Ca2+平衡。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内质网结构和功能发生紊乱,进而诱发内质网应激。在应激状态下,内质网主要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以及内质网自噬等过程来维持其正常结构和功能。内质网应激与多种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癌症、炎症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等。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未折叠蛋白反应和内质网自噬可以参与骨代谢的调控过程,这一途径可能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潜在靶点。因此,笔者查阅了现有相关文献和最新的研究报道,拟在阐明未折叠蛋白反应和内质网自噬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明确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自噬 骨代谢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反应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秋令 姚黎超 +1 位作者 李汛 戴锴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17-921,共5页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下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可调节脂质代谢,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进展有极大的相关性。当肝细胞在受到某些刺激,如...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下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可调节脂质代谢,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进展有极大的相关性。当肝细胞在受到某些刺激,如缺氧或氧化应激时,会发生ERS,启动UPR以恢复细胞稳态。ERS又有急性ERS和慢性持续性ERS两种形式,急性ERS所触发的UPR是维持细胞稳态的重要反应机制,而慢性持续性ERS会启动细胞的凋亡程序,诱导细胞凋亡,与NAFL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是NAFLD进程中的关键因素。本文回顾了NAFLD进展与UPR的联系,从脂质代谢、自噬角度讨论了UPR与NAFLD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深入了解NAFLD的发病机制,为NAFL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折叠蛋白反应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毒性
下载PDF
尿液错误折叠蛋白检测与子痫前期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许艳 卞桂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期123-125,133,共4页
目的探讨尿液错误折叠蛋白检测与子痫前期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8月在靖江市人民医院产检的600名正常产检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尿液采集时间分为妊娠中期(孕13~27周)、妊娠晚期(孕28~37周)。对比不同孕... 目的探讨尿液错误折叠蛋白检测与子痫前期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8月在靖江市人民医院产检的600名正常产检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尿液采集时间分为妊娠中期(孕13~27周)、妊娠晚期(孕28~37周)。对比不同孕期子痫前期发生情况,对比子痫前期者与正常妊娠者不同孕周尿液错误折叠蛋白定量差异,记录尿液错误折叠蛋白阳性检出率,并对比尿液错误折叠蛋白阳性者与阴性者小于胎龄儿发生情况,分析小于胎龄儿发生相关影响因素。结果600名孕妇中出现子痫前期42例(7.00%),其中妊娠中期出现18例(3.00%),妊娠晚期出现24例(4.00%)。妊娠中期与妊娠晚期早发型子痫前期者尿液错误折叠蛋白定量均高于正常妊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0名孕妇中共检出尿液错误折叠蛋白阳性48例,阴性552例。阳性组中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为45.83%(22/48),高于阴性组的21.74%(120/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羊水过少、吸烟或被动吸烟、尿液错误折叠蛋白阳性是小于胎龄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子痫前期发生率随着尿液错误折叠蛋白水平增加相应升高,小于胎龄儿发生可能性明显增高。可将尿液错误折叠蛋白水平作为预测小于胎龄儿与子痫前期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尿液错误折叠蛋白检测 小于胎龄儿
下载PDF
PERK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低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7
作者 王映云 于利国 +1 位作者 曹海燕 李艳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087,共7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rotein kinase RNA-like ER kinase,PERK)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mtUPR)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HIBI)中的作用。方法...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rotein kinase RNA-like ER kinase,PERK)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mtUPR)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HIBI)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5个HIBI亚组(HIBI后3、6、12、24、48 h)。用于蛋白质印迹检测PERK、转录激活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蛋白的时程表达。将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HIBI组、HIBI+PERK组和HIBI+载体(Vector)组,每组15只。HIBI+PERK组和HIBI+Vector组大鼠在HIBI手术前1 h,将基于腺病毒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的PERK过表达质粒或AAV载体注射到脑室内,用于特异性表达PERK。在HIBI后24 h进行FJC染色分析神经元变性和D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氧化应激。将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HIBI组、HIBI+PERK激动剂(CCT020312)组,每组12只。在HIBI手术前1 h,向HIBI+CCT020312组大鼠脑室内注射CCT020312。在HIBI后3周进行开阔场地测试和莫里斯水迷宫测试。结果:与Sham组相比,PERK、ATF4、HSP60在HIBI后3 h开始明显升高,在12 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直到48 h(F=60.23、56.72、74.31,均P<0.001)。与HIBI组相比,HIBI+PERK组神经元变性的数量(100.2±3.1 vs. 582.4±15.7,P<0.001)、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42.4±2.9 vs. 17.7±2.1,P<0.01)、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0.81±0.06 vs. 0.54±0.04,P<0.001)水平显著降低,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112.4±3.6 vs. 177.5±6.6,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46.3±1.9 vs. 64.2±2.3,P<0.05)活性明显增加。与Sham组相比,HIBI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ERK(1.00±0.03 vs. 1.66±0.08,P<0.01)、ATF4(1.00±0.04 vs.1.53±0.06,P<0.05)、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1.00±0.02 vs. 1.98±0.07,P<0.01)、HSP60(1.00±0.03 vs. 1.37±0.04,P<0.05)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HIBI组相比,HIBI+PERK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ERK(1.66±0.08vs. 2.95±0.17,P<0.01)、ATF4(1.53±0.06 vs. 3.42±0.22,P<0.01)、HSP60(1.37±0.04 vs. 2.03±0.09,P<0.05)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F=46.72、30.63、20.64,P<0.001),和Drp1(1.98±0.07 vs. 1.04±0.05,P<0.0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F=35.72,P<0.001)。HIBI+CCT020312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台穿越次数均较HIBI组明显增加(F=246.84、113.62,P<0.001)。结论:PERK减轻HIBI模型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涉及PERK/ATF4信号通路对mtUPR的调节。通过CCT020312给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元
下载PDF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棕榈酸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质聚集中的作用
8
作者 温睿智 杜晓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9-427,共9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action,UPR^(mt))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2,HK-2)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HK-2细胞内脂质聚集,分别予siRNA抑制UPR^(mt)或巴多索隆... 目的探讨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action,UPR^(mt))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2,HK-2)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HK-2细胞内脂质聚集,分别予siRNA抑制UPR^(mt)或巴多索隆(the 2-cyano-3,12-dioxooleana-1,9-dien-28-oic acid,CDDO)增强UPR^(mt)。油红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聚集情况,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Mito-SOX测定线粒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HSP60、LONP1、CLPP、ACOX1、PPARα、PGC1α、CPT1α蛋白表达。结果PA诱导HK-2细胞脂质聚集、MMP降低、ROS产生增多及UPR^(mt)关键蛋白HSP60、LONP1表达降低;抑制UPR^(mt)可加剧PA导致的脂质聚集、MMP降低、ROS产生增多,HSP60、LONP1表达进一步降低;增强UPR^(mt)可缓解PA导致的脂质聚集、MMP降低、ROS产生增多以及HSP60、LONP1表达降低。结论PA诱导的HK-2细胞脂质聚集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UPR^(mt)在该过程中对HK-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 棕榈酸(PA) 肾小管上皮细胞(HK-2) 脂质聚集 活性氧(ROS)
下载PDF
尿液中错误折叠蛋白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梁秋峰 陆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评估尿液中错误折叠蛋白在孕妇高危人群中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7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和分娩的孕12~27+6周的高危孕妇70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信息,检测尿液中的错误折叠蛋白,随访妊娠过... 目的评估尿液中错误折叠蛋白在孕妇高危人群中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7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和分娩的孕12~27+6周的高危孕妇70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信息,检测尿液中的错误折叠蛋白,随访妊娠过程和母儿结局。根据是否发生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分为未发生PE(unaffected PE)组、早发型PE(early onset PE,ePE,在孕34周前因子痫前期进展而终止妊娠者)组和晚发型PE(late onset PE,lPE,在孕34周时或以后发生子痫前期者)组,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及ROC曲线等分析其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620例孕妇被纳入研究,发生PE者45例(7.3%),其中ePE为16例(2.6%),lPE为29例(4.7%)。研究发现未发生子痫前期者在服用叶酸、钙片、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新增)、平均动脉压、子痫前期史或慢性高血压史及尿蛋白定性阳性方面和子痫前期孕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子痫前期孕妇的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均高于未发生子痫前期的孕妇(P<0.05);使用母体因素、平均动脉压、错误折叠蛋白在孕12~15+6周、孕16~27+6周、ePE、lPE及整体PE中单独预测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中,错误折叠蛋白阳性的曲线下面积均最大,分别为0.837(95%CI:0.720~0.954)、0.859(95%CI:0.762~0.956)、0.879(95%CI:0.776~0.991),0.834(0.737~0.932)和0.849(0.774~0.924);三者联合在孕12~15+6周、lPE及整体PE中预测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项指标的预测,分别为0.886(95%CI:0.792~0.980)、0.876(0.793~0.958)和0.872(0.803~0.942)。此外,虽错误折叠蛋白阳性在孕早、中期中预测PE的阳性预测值和敏感度较低,均约50%左右,但在预测PE的阴性预测值和特异度方面均达90%以上。结论孕妇高危人群中可在孕早中期行尿液中错误折叠蛋白的检测,若为阳性,孕早期可以尽早口服阿司匹林进行PE的预防,孕中期可加强监测;若为阴性,则提示发生PE的概率较低,不需要临床医生过度检查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折叠蛋白 高危因素 子痫前期 预测
下载PDF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及其在部分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延呈 马绍云 宁晨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091-1096,共6页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mt)是线粒体应激反应的标志之一,研究发现它参与了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但关于UPRmt和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本文就UPRmt的调节机制以及它在前列腺癌、乳腺...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mt)是线粒体应激反应的标志之一,研究发现它参与了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但关于UPRmt和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本文就UPRmt的调节机制以及它在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及胃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恶性肿瘤 综述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反应的信号通路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丽丽 郭启煜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9年第6期455-457,共3页
对于真核细胞来说,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承担新生蛋白质的折叠、组装和转运。内质网的蛋白折叠机制对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使得未折叠蛋... 对于真核细胞来说,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承担新生蛋白质的折叠、组装和转运。内质网的蛋白折叠机制对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使得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增多。然而,在细胞内存在一种机制,这一机制可以通过调整内质网折叠蛋白的数量和加强内质网的折叠能力,来减少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的进一步生成,缓解内质网压力,即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蛋白反应 信号通路 protein 蛋白折叠 折叠蛋白 内质网 真核细胞 蛋白折叠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反应及其在生理功能与疾病中的作用
12
作者 陈志欣 顾振纶 秦正红 《神经科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5期356-363,共8页
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中聚集促使细胞做出适应性反应,包括上调位于内质网的各种酶和分子伴侣,这被称为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未折叠蛋白反应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 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中聚集促使细胞做出适应性反应,包括上调位于内质网的各种酶和分子伴侣,这被称为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未折叠蛋白反应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是人们了解最多的细胞器间信号传导系统模型。未折叠蛋白反应信号传导的基本机制最先在酵母中被阐明,在哺乳动物中有类似机制但表现得更为复杂。目前已经知道哺乳动物中有三条途径涉及UPR信号传导,分别是IRE1-XBP1路径,ATF6路径和PERK-elF2α磷酸化-ATF4路径。UPR在细胞生理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与蛋白折叠错误及由此引起的UPR有关。这些疾病也被称为错误折叠蛋白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 蛋白质代谢 错误折叠蛋白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应答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古洁若 黄烽 +5 位作者 李天旺 朱剑 李超 张江林 赵丽珂 余得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0-545,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关节液单个核细胞(SFMC)的基因谱,了解有无支持UPR假说的转录物以及那些细胞参与未折叠蛋白应答(UPR),UPR在AS病人的变化及其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AS病人的... 目的:通过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关节液单个核细胞(SFMC)的基因谱,了解有无支持UPR假说的转录物以及那些细胞参与未折叠蛋白应答(UPR),UPR在AS病人的变化及其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AS病人的PBMCSFMC基因表达谱通过含1176基因的cDNA微阵列扫描得到,结果中比较AS与健康自愿者和RA病人有差异表达的基因C2、C3、C8、LMP2、LMP7和BiP(UPR的标志物)再以RTPCR验证。结果:AS患者的SFMC中的BiP表达显著高于RA患者SFMC组(RTPCR的均数和标准差为86.4±111.3和18.5±13.0,两者比较,P=0.044),AS和RA患者SFMC组的C2分别为91.6±36.7和18.5±3.6(两者比较,P<0.037),而且AS患者的SFMC中BiP和UPR相关的蛋白酶体C2的增高水平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0.9)。另外,研究还发现,AS患者SFMC过度表达BiP的细胞是单核巨噬细胞。结论:内质网UPR确实发生在AS患者SFMC中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UPR应答在AS病人关节炎症的初期和延续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cDNA微阵列技术 BIP 折叠蛋白应答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后未折叠蛋白反应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娜 代丽芳 +1 位作者 姜玉武 吴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4-770,共7页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负责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当ER受到干扰,细胞内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蓄积增多,引发ER应激,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来改变细胞的转录翻译水平,其目的是为了增加ER的蛋白质折叠能力、减轻细胞的损伤.然而,...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负责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当ER受到干扰,细胞内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蓄积增多,引发ER应激,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来改变细胞的转录翻译水平,其目的是为了增加ER的蛋白质折叠能力、减轻细胞的损伤.然而,持续的ER应激会使细胞走向凋亡.UPR由3条内质网跨膜受体介导,分别是PERK(PKR-like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ATF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6)以及IRE1(inositol requiring enzyme 1).首先激活的PERK通过将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磷酸化来减少下游蛋白质的翻译,而磷酸化的eIF2α促使ATF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factor4)以及一些下游分子的翻译.随后激活的ATF6以及IRE1共同参与ER应激.目前ER应激与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关联研究主要集中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佩梅病、腓骨肌萎缩症以及CAG三核苷酸重复所致的亨廷顿病、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折叠蛋白反应 神经退行性疾病 遗传性白质脑病
下载PDF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樊玉梅 郝强 +3 位作者 刘思颖 常彦忠 段相林 谭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7-485,共9页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作为新发现的细胞内应激机制,直接影响老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UPR^(mt)是线粒体为了维持其内部蛋白质的平衡,启动由核DNA编码的线粒体热休克蛋白和蛋白酶等基因群转录活化程序的应...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作为新发现的细胞内应激机制,直接影响老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UPR^(mt)是线粒体为了维持其内部蛋白质的平衡,启动由核DNA编码的线粒体热休克蛋白和蛋白酶等基因群转录活化程序的应激反应.深入探究UPR^(mt)的作用机制对阐明老化和线粒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的诱导因素、线虫和哺乳动物细胞中最新的未折叠蛋白应激反应的信号传导通路、调控因子、具体作用机制以及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与衰老、免疫等疾病的联系,旨在为这些疾病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ATFS-1 HSF1 ATF5 疾病
下载PDF
化痰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爽 周震 +4 位作者 张玉莲 张琳琳 宋宛珊 王凯 孙伟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52-2056,共5页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大鼠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内质网应激(ERS)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化痰通络方调控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内质网稳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大鼠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内质网应激(ERS)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化痰通络方调控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内质网稳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t-PA组、rt-PA+化痰通络组,每组40只,采用自身栓子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rt-PA组与rt-PA+化痰通络组于血栓注入后3 h一次性予以rt-PA溶栓治疗,后者联合给予9 ml/kg化痰通络方浓缩剂灌胃治疗,每日2次,分别于造模后6 h,1 d,3 d,7 d 4个时点,应用Western印迹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UPR相关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靶点IRE1、PERK、ATF6蛋白和基因及GRP78/Bi P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同一组内,与6 h相比,各组IRE1基因和蛋白均以6 h时表达量最高(P<0.05),各组PERK、ATF6基因和蛋白与Bi P蛋白以1 d时表达量最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在4个时相中各指标的表达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rt-PA组、rt-PA+化痰通络组IRE1基因和蛋白、Bi P基因表达量增高(P<0.05),PERK、ATF6基因和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rt-PA+化痰通络组IRE1基因和蛋白、Bi P蛋白表达量高于rt-PA组,且以6 h、1 d、3 d差异显著(P<0.05);PERK基因和蛋白表达与rt-PA组无明显差异(P>0.05);rt-PA+化痰通络组ATF6基因和蛋白表达量低于rt-PA组,且以3、7 d差异显著(P<0.05)。结论化痰通络方可能通过调控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大鼠脑组织ERS中UPR靶分子IREI、Bi P的表达,进而起到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通络方 缺血再灌注 内质网应激 折叠蛋白反应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应答在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雪莉 蔡可丽 +5 位作者 高雪 吴晓莉 卓建 杨博 刘德荣 王荣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中未折叠蛋白应答在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与白内障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将hLECs分为对照组和实验A、B、C、D组,分别用0、1、2、5、10 m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Hcy)作用细胞24 h,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中未折叠蛋白应答在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与白内障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将hLECs分为对照组和实验A、B、C、D组,分别用0、1、2、5、10 m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Hcy)作用细胞24 h,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应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活性氧荧光探针DCFH-DA检测刺激后细胞中活性氧产物(ROS);应用GSH试剂盒检测刺激后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刺激后细胞中的GRP78和Caspase-12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Hcy刺激晶体上皮细胞后,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下降,其中5 mmol/L,10 mmol/L Hcy可使细胞活性下降48.3%,57.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能诱导细胞的明显凋亡;与对照组相比,C、D组细胞中ROS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GSH含量减少,GRP78和Caspase-12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高浓度的内质网刺激因子可刺激晶体上皮细胞产生内质网应激,并通过未折叠蛋白应答导致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产生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发病机制 内质网应激 折叠蛋白应答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反应在强噪声致豚鼠耳蜗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薛秋红 陈小林 +3 位作者 龚树生 谢静 陈佳 何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Bip/GRP78)在强噪声致豚鼠耳蜗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48只豚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不给噪声暴露)和强噪声暴露后3 h、1 d、4 d、14 d、30 d... 目的探讨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Bip/GRP78)在强噪声致豚鼠耳蜗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48只豚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不给噪声暴露)和强噪声暴露后3 h、1 d、4 d、14 d、30 d组,每组8只,噪声暴露的5组豚鼠在120 dB SPL、4 kHz窄带噪声环境暴露4 h后,各组豚鼠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前及对照组均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BR),然后每组各取4只豚鼠耳蜗作石蜡切片,余4只豚鼠提取耳蜗总蛋白。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ip/GRP78的表达及其在耳蜗的分布。结果强噪声暴露后各组Bip/GRP7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且各时间点都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Bip/GRP78蛋白在噪声暴露后各组豚鼠耳蜗的内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侧壁细胞均有表达。结论强噪声暴露后,启动UPR保护机制,通过上调分子伴侣Bip/GRP78的表达,引导蛋白质正确折叠,降低细胞损伤,可能是耳蜗内源性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蛋白反应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强噪声 耳蜗 损伤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反应的信号转导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明 丁健 缪泽鸿 《生命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246-252,共7页
在内质网中,分泌性蛋白、跨膜蛋白和内质网驻留蛋白折叠成天然构象,经过修饰后,形成有活性的功能性蛋白质。如果蛋白质在内质网内的折叠受到抑制,造成未折叠蛋白聚集,将引起内质网应激,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proteinresponse,UPR)... 在内质网中,分泌性蛋白、跨膜蛋白和内质网驻留蛋白折叠成天然构象,经过修饰后,形成有活性的功能性蛋白质。如果蛋白质在内质网内的折叠受到抑制,造成未折叠蛋白聚集,将引起内质网应激,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proteinresponse,UPR),使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减少,内质网的降解功能增强,从而降低内质网负担,维持细胞内的稳态。如果内质网应激持续存在,则可能诱发细胞凋亡。研究表明,未折叠蛋白反应能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发生,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本文对未折叠蛋白反应与肿瘤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折叠蛋白反应 肿瘤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诱导未折叠蛋白反应信号通路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活化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彬 宋瑜婷 +3 位作者 张雪 王莹 曹帆帆 张登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3-969,共7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与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关系和分子机制,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方法 4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U266、SKO、KMS-11,经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增殖实验0.0~10.0μmol/...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与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关系和分子机制,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方法 4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U266、SKO、KMS-11,经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增殖实验0.0~10.0μmol/L、凋亡实验0.0~4.0μmol/L、周期阻滞实验0.0~1.5μmol/L)处理不同时间(增殖实验1~3 d、凋亡实验1 d、周期阻滞实验1 d)后,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周期阻滞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肌醇需求酶1(IRE1)、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3条UPR信号通路中主要分子的表达,包括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ATF6、PERK、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磷酸化eIF2α(p-eIF2α)、C/EBP同源蛋白(CHOP)、IRE1、磷酸化IRE1(p-IRE1)。用慢病毒包被的含短发夹RNA(shRNA)载体对eIF2α表达进行干扰,观察雷公藤红素对干扰eIF2α表达后的RPMI 8226细胞UPR信号分子表达、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红素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4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其中RPMI8226细胞对雷公藤红素最敏感。在RPMI8226细胞,雷公藤红素处理浓度在0.5~2.0μmol/L作用30 min^24 h时均能使UPR的PERK通路中p-eIF2α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其下游CHOP表达也相应增加(P<0.05或P<0.01),而对其他2条通路ATF6和IRE1影响不明显。用慢病毒干扰eIF2α表达后,雷公藤红素上调CHOP表达、诱导凋亡和周期阻滞的作用均减弱或消失。结论雷公藤红素能抑制多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活化UPR的PERK信号通路中eIF2α分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多发性骨髓瘤 折叠蛋白反应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