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束支大折返及分支间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少稳 张锋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1-293,共3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BBB-VT)、分支折返性室速皆属于His-Purkinje系统参与的室速,均属于大折返性室速。束支和分支之间,以及各分支之间折返途径可有多种组合,从而造成多种复杂的折返路径。BBB-VT周长往往小于300 ms,发作...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BBB-VT)、分支折返性室速皆属于His-Purkinje系统参与的室速,均属于大折返性室速。束支和分支之间,以及各分支之间折返途径可有多种组合,从而造成多种复杂的折返路径。BBB-VT周长往往小于300 ms,发作时可致患者发生晕厥,静息心电图常可发现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心内电生理检查可见HV间期多数延长,室速可由右室、右房程序刺激诱发,或其他因素诱发,记录His束电位和右束支或左束支电位参与折返激动可证实BBB-VT。室速发作时,在右室心尖部做拖带刺激,起搏后间期与心动过速周长的差多≤30 ms。通常药物治疗BBB-VT无效。右束支通常被作为消融靶点,消融成功率接近100%,偶尔,束支阻滞后,BBB-VT转化为分支间折返性室速。目前研究表明消融成功并不能改善此类病人的预后,但消融治疗,对于已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能减少ICD放电次数,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综述 分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劲林 苏晞 +4 位作者 李振 韩宏伟 蒋萍 唐成 程光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181,共3页
一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无扩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基础,有明确的希-浦系统传导障碍,电生理检查可诱发两种室速:一种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内激顺序为左束支-His束-心室;另一种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内激动顺序为His束-左束支-心室。确... 一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无扩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基础,有明确的希-浦系统传导障碍,电生理检查可诱发两种室速:一种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内激顺序为左束支-His束-心室;另一种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内激动顺序为His束-左束支-心室。确诊为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通过消融右束支治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左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
下载PDF
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附二例报道)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学斌 郭继鸿 +2 位作者 张海澄 许原 丁振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3期191-194,共4页
通过对两例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BBR VT)的临床、心电图及电生理特性进行分析 ,提出该类病人的临床特点。两例病人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例 1男性 ,VT发作最长持续达 2 7h ,体表心电图呈近似心室扑动的图形 ,心内电生理检... 通过对两例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BBR VT)的临床、心电图及电生理特性进行分析 ,提出该类病人的临床特点。两例病人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例 1男性 ,VT发作最长持续达 2 7h ,体表心电图呈近似心室扑动的图形 ,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类左束支阻滞图形 ,QRS波宽 2 6 0ms。平时体表心电图QRS波正常 ,心内电图提示HV间期延长 ,VT可稳定诱发和终止 ,存在V3 现象 ,右束支消融成功。例 2女性 ,VT发作病史 7年 ,呈无休止性VT发作 ,平时体表心电图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图形 ,VT可稳定诱发和终止 ,发作时其QRS波宽为 14 0ms ,呈类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图形 ,V波前有稳定的H波 ,消融左后分支后可导致Ⅲ度房室阻滞而终止VT。结论 :束支折返性VT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 ,有独特的电生理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特点 射频消融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消融1例
4
作者 林佳选 陈小锋 +3 位作者 陈延茹 黄晓芳 李岳春 林加锋 《心电与循环》 2016年第1期64-69,共6页
国外文献报道的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BR-VT)通常发生在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BBR-VT国内少有报道,姚焰等[1]报道BBR-VT 2例,均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张劲林等[2]报道... 国外文献报道的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BR-VT)通常发生在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BBR-VT国内少有报道,姚焰等[1]报道BBR-VT 2例,均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张劲林等[2]报道1例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BBR-VT。我院收治1例少见的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BBR-VT并经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右束支成功终止室性心动过速(VT),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器质心脏病 扩张型心肌病 经射频导管消融 缺血心肌病 瓣膜心脏病 肥厚型心肌病 国外文献
下载PDF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与治疗
5
作者 曹克将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共3页
关键词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诊断 治疗 临床特征 电生理学
下载PDF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致病机制、治疗策略及临床预后
6
作者 李钊敏 刘浩 +1 位作者 陈红武 陈明龙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3-356,共4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BRV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折返环路包括希氏束远端、左右束支及近心尖部室间隔,约占全部持续性单形室速的6%,首发症状多为先兆晕厥、晕厥或猝死。BBRVT患者窦性心律下体表心电图多...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BRV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折返环路包括希氏束远端、左右束支及近心尖部室间隔,约占全部持续性单形室速的6%,首发症状多为先兆晕厥、晕厥或猝死。BBRVT患者窦性心律下体表心电图多表现为一侧束支和/或室内传导阻滞,室速发作时多表现为典型左束支传导阻滞形态,好发于结构性心脏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见于仅存在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障碍而无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BBRVT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一侧束支消融被公认为一线治疗方案。本综述回顾BBRVT的致病机制,并分析BBRVT患者的临床预后及探讨BBRVT患者的最佳治疗及随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致病机制 治疗策略 临床预后
原文传递
无结构性心脏病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消融后长期随访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钊敏 孙星星 +6 位作者 颜清 王世新 彭夏锋 居维竹 杨刚 陈红武 陈明龙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73-175,共3页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BRT)好发于结构性心脏病(SHD)。首发症状多为晕厥先兆、晕厥或猝死。极少数情况下, BBRT也可见于仅存在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障碍但无SHD的患者。右束支消融是BBRT的有效治疗方法, 术前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BRT)好发于结构性心脏病(SHD)。首发症状多为晕厥先兆、晕厥或猝死。极少数情况下, BBRT也可见于仅存在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障碍但无SHD的患者。右束支消融是BBRT的有效治疗方法, 术前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 左束支消融能够有效根治BBRT并且避免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本文报道1例无SHD的BBRT患者, 经左束支消融成功终止BBRT后, 在长期随访(74个月)期间发生临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无结构心脏病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左束支消融
原文传递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无休止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8
作者 单其俊 陈明龙 +3 位作者 邹建刚 杨兵 陈椿 曹克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60-962,共3页
患者女性,28岁,2000年9月因大动脉炎侵犯心脏瓣膜引起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外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及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术。4年后发作持续性心动过速,4天后未就诊自行终止。1年后又再发心动过速4天,在外院就诊,用利多卡因、普... 患者女性,28岁,2000年9月因大动脉炎侵犯心脏瓣膜引起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外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及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术。4年后发作持续性心动过速,4天后未就诊自行终止。1年后又再发心动过速4天,在外院就诊,用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和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终止,电生理检查发现室房分离,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程序电刺激亦不能终止,后再次自行转复。2006年12月18日再发心动过速9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持续心动过速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三尖瓣成形术 电生理检查 程序电刺激
原文传递
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冠心病患者经食管左心室调搏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的研究
9
作者 董广新 刘全胜 +3 位作者 程曼丽 陈钰 赵文祥 许宝珍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3期153-154,共2页
冠心病人心室晚电位(VLP)阳性与发生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关系密切,阳性者有做心室电生理检查的指征。但心室电生理检查是有创性检查,且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所以难在临床广泛应用。我们采用经食管左室调搏的方法(TEVP)对VLP阳性的冠... 冠心病人心室晚电位(VLP)阳性与发生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关系密切,阳性者有做心室电生理检查的指征。但心室电生理检查是有创性检查,且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所以难在临床广泛应用。我们采用经食管左室调搏的方法(TEVP)对VLP阳性的冠心病人进行诱发VT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搏 晚电位阳 经食管 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左心 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人 电生理检查 有效不应期 检查组
下载PDF
左室特发性室速的新的分类方法及电生理特点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鼎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1期46-50,共5页
关键词 电生理特点 左心特发心动过速 心电图 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下壁导联呈qR型的窄QRS波群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11
作者 林加锋 林佳选 +3 位作者 李嘉 李岳春 季亢挺 殷日鹏 《心电与循环》 2012年第5期385-392,I0001,共9页
多数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少数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和二尖瓣、三尖瓣环附近。采用常规标测技术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有效。近年来我们对一组QRS形态与左前分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相似,
关键词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期前收缩 窄QRS波群 心电图特征 下壁导联 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R型 右心流出道
下载PDF
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
12
作者 陈新 陈若菡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53-357,共5页
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bundle branch reentrant tachycardia,BBR—T)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一个类型,约占所有诱发室速的6%。BBR—T是人类心室折返激动中惟一具有清晰明确的折返环的室速。希氏束(至少其远段)一束支一浦... 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bundle branch reentrant tachycardia,BBR—T)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一个类型,约占所有诱发室速的6%。BBR—T是人类心室折返激动中惟一具有清晰明确的折返环的室速。希氏束(至少其远段)一束支一浦肯野系统(HPS)和心室肌是折返环的必需组成部分。BBR—T也呈持续性单形室速,远比伴随冠心病、心肌梗死后的室速少见。证实持续性单形室速的发生机制是束支折返激动的重要临床意义,在于它可被导管消融技术根治,并且易于达到此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支折返心动过速 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折返激动 临床意义 消融技术 持续
原文传递
正常犬左束支射频消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盛斌 杜日映 +1 位作者 侯应龙 陈安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4期298-300,共3页
射频消融 (RFCA)左束支可以治愈少数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并可能作为减轻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的一种方法。为探讨射频导管消融左束支的方法及其可行性、安全性。对 15条犬心左束支施行RFCA ,9条犬成功消融左束支、... 射频消融 (RFCA)左束支可以治愈少数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并可能作为减轻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的一种方法。为探讨射频导管消融左束支的方法及其可行性、安全性。对 15条犬心左束支施行RFCA ,9条犬成功消融左束支、5条犬发生完全性房室阻滞 (AVB)、1条犬造成右束支阻滞。研究发现 9条消融成功犬心损伤灶位于右冠瓣与无冠瓣交界区下方 1~ 2cm ,Ⅲ度AVB者位于右冠瓣和无冠瓣的交界处 ,右束支者消融靶点位于主动脉瓣无冠瓣和右冠瓣交界处靠前处。研究还发现仅以标测到的左束支电位难以准确消融左束支 ,而单纯以X线影像定位就能成功阻断左束支。左束支阻断后 ,可以造成室间隔的异常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射频消融 实验研究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肥厚型梗阻心肌病 X线影像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