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福良 郑道明 +6 位作者 时宇博 王云国 倪东馗 李立军 姜竹岩 海米提·阿布都艾尼 雪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7-1822,共6页
背景:胸腰段爆裂骨折发病率较高,后路单纯撑开技术在维持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不甚满意,因此试图探索更佳治疗方案。目的:探讨采用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78例胸腰段椎体... 背景:胸腰段爆裂骨折发病率较高,后路单纯撑开技术在维持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不甚满意,因此试图探索更佳治疗方案。目的:探讨采用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7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均采用后路手术,伤后至手术时间4-14 d,平均7.8 d。随机分为2组,单纯撑开组38例行单纯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固定,反弓折顶植骨组40例行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固定。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目测类比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获得10-22个月随访;②单纯撑开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反弓折顶植骨组(P<0.01);③2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④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⑤术后2组均未发生深部感染,反弓折顶植骨组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椎体高度过度丢失等并发症;单纯撑开组发生内固定失败螺钉拔出3例,钛棒断裂2例,椎体高度明显丢失10例;⑥提示与单纯撑开复位固定相比,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植骨并伤椎置钉固定可形成伤椎压缩中心骨性支撑,重建前、中柱高度方面疗效确切,具有力学强度高、椎体高度维持好、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 反弓折顶 经椎弓根植骨 椎弓根钉 固定 愈合 COBB角
下载PDF
后路全脊椎切除折顶椎管三维同心闭合矫形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超 付青松 +2 位作者 周宇 于海洋 赵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87-893,共7页
目的:评价后路全脊椎切除折顶矫形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临床初步效果。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收治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11例。男4例,女8例,年龄16~42岁,平均27.9岁;其中先天性椎体形成不良6例,胸腰椎结核3例,... 目的:评价后路全脊椎切除折顶矫形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临床初步效果。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收治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11例。男4例,女8例,年龄16~42岁,平均27.9岁;其中先天性椎体形成不良6例,胸腰椎结核3例,陈旧性脊柱骨折2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术前矢状面角状后凸Cobb角82°~150°,平均107.0°;10例合并侧凸畸形,冠状面侧凸Cobb角11°~128°,平均52.7°;6例先天性椎体发育不良中有1例合并神经损害,3例结核中有1例合并神经损害,根据Frankel分级均为D级。均采用顶椎全脊椎切除折顶椎管三维同心闭合矫形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为7.9~14.7h,平均11.1h。术中出血2400~5100ml,平均3866ml。脊髓短缩1.6~2.7cm,平均2.1cm。融合固定节段为8~14节椎体,平均12.5节。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107.0°矫正至26.1°,矫正率75.6%。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52.7°矫正至12.3°,矫正率76.7%。躯干矢状偏移距离平均矫正率76.4%。术前2例神经损害者,术后Frankl分级恢复到E级。随访9~61个月,平均25.9个月。所有患者获得良好的骨质愈合,无脊髓损伤,也无矫正度的丢失。结论:全脊椎切除折顶复位术矫正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疗效满意,椎管三维同心闭合技术保证了截骨面椎管在矢状面、冠状面及水平面的安全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角状后凸 后路全脊椎切除 折顶矫形 椎管三维同心闭合
下载PDF
折顶手法生物力学模式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傅强 陈志维 +1 位作者 陈逊文 陈渭良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15-316,共2页
关键词 手法 折顶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过肩折顶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33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江湧 陈渭良 吴峰 《中国骨伤》 CAS 1998年第4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过肩折顶复位法 治疗 肩关节脱位 复位法
下载PDF
折顶手法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93例报告 被引量:5
5
作者 龙炳新 蓝水清 《中医正骨》 2002年第9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折顶手法 儿童 前臂双骨 手法复位 外固定
下载PDF
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建龙 王培民 +3 位作者 魏成建 孙玉明 周福贻 峁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运用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进行临床疗效再观察及评价,意在制订桡骨下端骨折整复手法技术操作规范。方法分别运用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和传统整复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伸直型)26例和23例,对其安全性、临床疗... 目的运用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进行临床疗效再观察及评价,意在制订桡骨下端骨折整复手法技术操作规范。方法分别运用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和传统整复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伸直型)26例和23例,对其安全性、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后2组腕关节功能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和82.61%,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者痊愈率的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骨折后掌倾角、尺倾角、侧方和短缩移位的矫正复位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与传统手法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具有轻柔、灵巧、快捷的特点,病人痛苦少,痊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 三步折顶整复手法 复位
下载PDF
折顶手法整复儿童尺桡骨远端掌背重叠移位骨折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龙 沈保英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尺桡骨远端掌背重叠移位骨 石膏固定 临床资料 手法复位 折顶复位
下载PDF
折顶摇摆法整复儿童尺桡骨远段骨折36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战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507-507,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尺桡骨远段骨 折顶摇摆法 手法整复
下载PDF
折顶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侧移位型骨折 被引量:3
9
作者 梁红锁 黄克 +3 位作者 李林 孙达准 古松 杜刚 《中医药导报》 2010年第6期74-74,共1页
儿童尺桡骨远端背侧移位型骨折单纯行牵引手法整复,骨折断端复位困难,且复位后骨折端不稳定,容易移位,部分患者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2006年10月至2009年4月,笔者应用折顶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侧移位型骨折27例,疗效满... 儿童尺桡骨远端背侧移位型骨折单纯行牵引手法整复,骨折断端复位困难,且复位后骨折端不稳定,容易移位,部分患者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2006年10月至2009年4月,笔者应用折顶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侧移位型骨折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顶手法复位 尺桡骨远端背侧移位
下载PDF
拔伸后加大成角折顶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前臂中下段“背靠背”骨折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雄儿 钟喜艳 刘发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9期1737-1738,共2页
探索拔伸后加大成角折顶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前臂中下段"背靠背"骨折,为"背靠背"骨折提供新的保守治疗方法和思路。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运用拔伸后加大成角折顶方法。对照组采取对切开... 探索拔伸后加大成角折顶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前臂中下段"背靠背"骨折,为"背靠背"骨折提供新的保守治疗方法和思路。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运用拔伸后加大成角折顶方法。对照组采取对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效感染机率上无明显差异。在愈合时间、费用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伸后加大成角折顶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前臂中下段"背靠背"骨折,可以达到与手术相同疗效,具有操作方便,愈合快,痛苦少,费用低等优点,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中下段"背靠背"骨 拔伸后加大成角折顶 小夹板固定
下载PDF
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玉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1015-1016,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9月辉县市中医院收治的49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均采用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 目的观察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9月辉县市中医院收治的49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均采用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 49例患儿中,首次复位成功40例,再次复位成功9例;治疗优良率为91.84%(45/49);骨折愈合时间为(4.68±0.51)周,尺偏角为(17.49±2.64)°,掌倾角为(6.09±1.9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2%(3/49),均较轻微,适当处理后完全消失,未对患儿康复带来较大影响,无骨折腕部畸形及慢性骨感染发生。治疗前VAS评分为(8.29±0.65)分,治疗后1周VAS评分为(4.43±0.82)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95±0.28)分,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效果显著,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且骨折愈合快,疼痛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远端双骨 儿童 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 夹板外固定
下载PDF
成角折顶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olles骨折126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蒲超 唐付林 王胜涛 《中医外治杂志》 2013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成角折顶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老年桡骨远端Colles骨折患者使用中医成角折顶等正骨手法复位后以小夹板固定,并配合中药内服,指导和协助伤肢功能锻炼。结果:126例患者中有119例获得随访,按照Di... 目的:观察成角折顶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老年桡骨远端Colles骨折患者使用中医成角折顶等正骨手法复位后以小夹板固定,并配合中药内服,指导和协助伤肢功能锻炼。结果:126例患者中有119例获得随访,按照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良率为91.60%。结论:成角折顶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olles骨折,操作简单容易,整复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 手法复位 成角折顶
下载PDF
改良成角折顶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蒲超 唐付林 +4 位作者 庄家林 王甸平 周小平 俞小平 丁杨 《中国农村卫生》 2020年第22期27-27,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行改良成角折顶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改良成角折顶手法闭合复位小夹... 目的:研究分析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行改良成角折顶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改良成角折顶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掌倾角、尺偏角相比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 <0.05)。结论:在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改良成角折顶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 改良成角折顶手法闭合复位 小夹板外固定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环形石膏折顶整复固定治疗第五掌骨拳击骨折的效果及对高凝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雄儿 吴樟伍 钟喜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3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环形石膏折顶整复固定治疗第五掌骨拳击骨折的效果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6月因第五掌骨拳击骨折就诊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法整复... 目的:探讨环形石膏折顶整复固定治疗第五掌骨拳击骨折的效果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6月因第五掌骨拳击骨折就诊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法整复铝板固定治疗,治疗组30例则采用环形石膏折顶整复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s-CRP、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解剖复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形石膏折顶整复固定治疗第五掌骨拳击骨折效果显著,可促进骨折修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石膏折顶整复固定 第五掌骨拳击骨 高凝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折顶复位Colles骨折致骨片嵌压正中神经1例
15
作者 邓迎生 许声联 林廷军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6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折顶复位 COLLES骨 骨片嵌压正中神经 手法复位 左腕骨
下载PDF
拔伸折顶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宇翔 唐华谋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6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拔伸折顶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拔伸折顶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68例。结果:优45例,良18例,可4例,差1例,总有优良率92.6%,随访治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腕关节活动均良好。结论... 目的:观察拔伸折顶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拔伸折顶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68例。结果:优45例,良18例,可4例,差1例,总有优良率92.6%,随访治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腕关节活动均良好。结论:拔伸折顶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复位位置佳,避免2次手术、痛苦相对较小,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伸折顶复位 小夹板 COLLES骨
下载PDF
牵引旋转折顶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顺勇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16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牵引旋转折顶 治疗 桡骨远端骨 手法复位 内固定 外固定
下载PDF
改良折顶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固定对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辉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2期24-25,共2页
目的:分析改良折顶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外固定对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5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随机分组。观察组48例采用改良折顶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术治疗。治疗1年后对... 目的:分析改良折顶手法复位配合夹板外固定对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5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随机分组。观察组48例采用改良折顶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术治疗。治疗1年后对比两组患儿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年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尺偏角、掌倾角、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折顶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虽复位成功率略低于手术切开复位,然而其创伤小、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复位效果良好,可作为尺桡骨远端双骨折优先考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折顶手法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尺桡骨远端骨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折顶造角夹板外固定治疗不稳定colles骨折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太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7期48-49,共2页
目的:colles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总结折顶造角法治疗不稳定colles骨折的经验。方法:选取不稳定colles骨折70例,治疗组37例,行折顶造角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经皮克氏针... 目的:colles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总结折顶造角法治疗不稳定colles骨折的经验。方法:选取不稳定colles骨折70例,治疗组37例,行折顶造角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两组均随访6~24个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1.89%,对照组87.88%,P>0.05。结论:折顶造角夹板外固定治疗不稳定colles骨折基本上能达到解剖对位或近解剖对位,优良率高,且不用麻醉,整复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 折顶造角 夹板
下载PDF
改良折顶手法复位、塑形纸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
20
作者 曾昭峰 赵家邦 张伟涛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折顶手法复位、塑形纸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95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改良折顶手法复位、塑形纸夹板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改良折顶手法复位、塑形纸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95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改良折顶手法复位、塑形纸夹板固定术治疗。治疗后随访3~6个月,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折顶手法复位、塑形纸夹板固定能更好地促进患儿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折顶手法复位 塑形纸夹板固定 尺桡骨远端双骨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