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寡母抚孤”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意蕴 |
翟瑞青
孟繁兵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2
|
脆弱的群体 坚强的后盾—浅析清代“寡母抚孤”现象 |
苗月宁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3
|
论寡母抚孤视角下的欧阳修 |
李卫东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0 |
|
4
|
浑源中和义务宣讲社与育婴抚孤院的关系寻绎 |
孙智勇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1
|
|
5
|
隋唐五代时期的“寡母抚孤” |
徐庭云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2
|
|
6
|
塑造优良家风视域下的梁代“抚孤兄子过于己子”传统研究 |
张昊雷
宋青潞
|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22 |
0 |
|
7
|
满目青山夕照明——记热心抚孤助残的离休干部陈冬顺同志 |
张亚东
李国超
程元胜
|
《江苏地方志》
|
1999 |
0 |
|
8
|
近20年中国古代文学孤儿故事研究综述 |
王立
黄静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0 |
|
9
|
班昭《女诫》及其现代启示 |
金璐璐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0
|
鲁迅致母亲书的文化意义 |
谢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3 |
1
|
|
11
|
“归去来兮”句试释 |
叶晨晖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12
|
“归去来兮”句释意之再商榷 |
叶晨晖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3
|
就两个“归去来”的解释问题再答叶晨晖同志 |
彭泽陶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4
|
“倍”“备”辨 |
李元枚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5
|
试论陶渊明的辞赋 |
陈平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6 |
0 |
|
16
|
高风亮节耀乾坤——听孔繁森事迹报告有感 |
黄鹏树
|
《广东审计》
|
1995 |
0 |
|
17
|
作主子文章,不作奴才文章 |
孙桤
|
《语文学习》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