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寡母抚孤”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2
1
作者 翟瑞青 孟繁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77,共3页
 20世纪中国文学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即许许多多的作家都涉及到"寡母抚孤"这样一个文学主题,这一文学现象背后其实蕴藏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包含着作家强烈的现代女性解放意识。
关键词 “寡母抚孤”文学现象 文化意蕴 女性解放意识 中国 现代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脆弱的群体 坚强的后盾—浅析清代“寡母抚孤”现象 被引量:1
2
作者 苗月宁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8-71,共4页
清代“寡母抚孤”现象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及内在原因,寡母以坚强的毅力和伟大的智慧为孤子们撑起了一片无雨的天空。同时,她们也为整个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 寡母 抚孤 清代
下载PDF
论寡母抚孤视角下的欧阳修
3
作者 李卫东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寡母抚孤”属中国古代单亲家庭教育。它养就了欧阳修推崇操守、宽厚仁和的人格个性以及刻苦治学的品质精神。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说,欧阳修王道理论也是这一家教模式所衍生的产物。
关键词 寡母抚孤 欧阳修 人格 王道
下载PDF
浑源中和义务宣讲社与育婴抚孤院的关系寻绎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智勇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6-68,共3页
要研究民国时期浑源的民间慈善团体,对中和育婴抚孤院与中和宣讲社的关系的厘定是一个重要内容。二者在创立时间、原因、宗旨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及功能等方面有明显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在中和堂热心公益、乡心社会推动下共同协作,分工进行... 要研究民国时期浑源的民间慈善团体,对中和育婴抚孤院与中和宣讲社的关系的厘定是一个重要内容。二者在创立时间、原因、宗旨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及功能等方面有明显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在中和堂热心公益、乡心社会推动下共同协作,分工进行慈善事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源中和育婴抚孤 浑源中和宣讲社 慈善
下载PDF
隋唐五代时期的“寡母抚孤”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庭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37-40,共4页
本文对隋唐五代寡母独自支掌家庭并抚育孤子成材的现象进行了深入考察,认为寡 母把孤是中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寡母们以其母性的光辉和智慧的光辉,为 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应是妇女史、教育史和社会史予以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隋唐五代时期 “寡母抚孤 子女教育 教育史
全文增补中
塑造优良家风视域下的梁代“抚孤兄子过于己子”传统研究
6
作者 张昊雷 宋青潞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89-95,共7页
梁代出现的“抚孤兄子过于己子”现象相当特殊:一是不仅要抚育“孤兄子成人”,还要抚育他们“成才”;二是其行为主体主要是当时的世家大族。儒家伦理的复兴激起“孝悌”情感的转移,这是其得以出现的历史背景;严峻的存亡危机使世家大族... 梁代出现的“抚孤兄子过于己子”现象相当特殊:一是不仅要抚育“孤兄子成人”,还要抚育他们“成才”;二是其行为主体主要是当时的世家大族。儒家伦理的复兴激起“孝悌”情感的转移,这是其得以出现的历史背景;严峻的存亡危机使世家大族迫切需要宗族杰出人物入仕,由此为他们的门户利益提供政治保护,这是其得以产生的内在逻辑。“抚孤兄子过于己子”的传统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有内在的契合之处,要挖掘这一传统中具有“古今通理”意义的合理内核,为塑造新时代优良家风提供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孤 过于己子 优良家风
下载PDF
满目青山夕照明——记热心抚孤助残的离休干部陈冬顺同志
7
作者 张亚东 李国超 程元胜 《江苏地方志》 1999年第1期37-39,共3页
1998年5月22日,南京市慈善总会举办了一场特殊的书画作品拍卖会。拍卖会上有一大批国内书画界名流如萧娴、陈大羽、黄养辉等人的艺术精品,而在这些作品的后面,还蕴藏着一个非常令人感动的故事,凝结着一个古稀老人对孤儿、残疾儿的拳拳... 1998年5月22日,南京市慈善总会举办了一场特殊的书画作品拍卖会。拍卖会上有一大批国内书画界名流如萧娴、陈大羽、黄养辉等人的艺术精品,而在这些作品的后面,还蕴藏着一个非常令人感动的故事,凝结着一个古稀老人对孤儿、残疾儿的拳拳爱心。这位老人,八年来自费单骑走天下,奔波于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残儿童 离休干部 南京市 儿童福利院 书画作品 照明 拍卖会 抚孤 《江苏工人报》 痛苦生活
下载PDF
近20年中国古代文学孤儿故事研究综述
8
作者 王立 黄静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32-36,44,共6页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有关孤儿题材的作品可谓层出不穷。然而以文学主题史的视点看,孤儿形象研究,却与其文本实际及文化史地位并不相称,直到近二十年相关研究仍很不系统,基本上局限在某些单个作家、单个作品、单个形象阐释等方面,总体...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有关孤儿题材的作品可谓层出不穷。然而以文学主题史的视点看,孤儿形象研究,却与其文本实际及文化史地位并不相称,直到近二十年相关研究仍很不系统,基本上局限在某些单个作家、单个作品、单个形象阐释等方面,总体上仍未能上升到一种群体关怀的体系和高度,而且孤儿形象常常掩盖在故事情节之下,很少作为故事的行为主体受到关注。寡母抚孤、孝子寻亲、遗孤复仇这些文本中的孤儿形象,可以作为一个群体,在多学科的理论框架下进行更为广泛深入地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形象 寡母抚孤 孝子寻亲 复仇 学术史 主题学
下载PDF
班昭《女诫》及其现代启示
9
作者 金璐璐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0-43,共4页
班昭《女诫》是对古代女子出嫁前诫女内容的具体化、系统化,是其女性教育思想的主要载体。班昭一系列与社会现实看似矛盾的说教凸显了她以德育为主的教育方式和在教育内容上与国家政策的紧密联系。她的教育思想在协调家庭矛盾、和谐家... 班昭《女诫》是对古代女子出嫁前诫女内容的具体化、系统化,是其女性教育思想的主要载体。班昭一系列与社会现实看似矛盾的说教凸显了她以德育为主的教育方式和在教育内容上与国家政策的紧密联系。她的教育思想在协调家庭矛盾、和谐家庭环境、加强女性道德素养以及推动女性教育方面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母抚孤 《女诫》 班昭 现代启示
下载PDF
鲁迅致母亲书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3年第8期16-17,共2页
鲁迅致母亲书隐含着许多社会文化信息。据统计,在鲁迅最后的十年中,他写给母亲的信多达220余封,平均一个月两封。在收入《鲁迅全集》的书信中有近50封,这个数字是惊人的。鲁迅给母亲的信是很特殊的,除了数量之多外,信的格式、内容都有... 鲁迅致母亲书隐含着许多社会文化信息。据统计,在鲁迅最后的十年中,他写给母亲的信多达220余封,平均一个月两封。在收入《鲁迅全集》的书信中有近50封,这个数字是惊人的。鲁迅给母亲的信是很特殊的,除了数量之多外,信的格式、内容都有别于鲁迅其它书简的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全集》 母亲 文化信息 文化意义 书信 书简 寡母抚孤 许广平 数字 社会
下载PDF
“归去来兮”句试释
11
作者 叶晨晖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80-81,共2页
陶渊明的《归去釆辞》是一篇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名作,但篇名及文中的两个“归去来兮”应该作何确诂,心里存疑颇久,最近读到彭泽陶同志的《论陶洲明〈归去来辞〉中两个‘归去来兮’》一文(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一期)颇... 陶渊明的《归去釆辞》是一篇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名作,但篇名及文中的两个“归去来兮”应该作何确诂,心里存疑颇久,最近读到彭泽陶同志的《论陶洲明〈归去来辞〉中两个‘归去来兮’》一文(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一期)颇有启发,也想对此发表些鄙陋之见。 彭泽陶同志认为两个“归去来兮”所表观的是两个意思,第一个“归去来兮”“是在彭泽县准备回家时的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县 陶渊明 《归去来辞》 抚孤 广西师范学院 影响深远 过家庭生活 西荆 语气 意思说
下载PDF
“归去来兮”句释意之再商榷
12
作者 叶晨晖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10-110,共1页
彭泽陶同志在《就【归去来兮辞】两个“归去来兮”的解释答复叶晨晖同志》(见《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二期第三十七页)一文中认为我是受了《古文观止》注的影响,“擅自把‘归去’改为‘归隐’。”我希望彭泽陶同志再看一下我... 彭泽陶同志在《就【归去来兮辞】两个“归去来兮”的解释答复叶晨晖同志》(见《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二期第三十七页)一文中认为我是受了《古文观止》注的影响,“擅自把‘归去’改为‘归隐’。”我希望彭泽陶同志再看一下我那篇小文,我是将“归”解释为“归隐”的意思,并无妄改古人之著作。“归”能否解为“归隐”,完全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我亦将虚心听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商榷 释意 彭泽县 “来” 妄改 《归去来兮辞》 抚孤 《古文观止》 广西师范学院 古韵
下载PDF
就两个“归去来”的解释问题再答叶晨晖同志
13
作者 彭泽陶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08-110,共3页
(一)叶晨晖同志最初一次说:“《归去来辞》中所表现的是归隐的乐趣和欣喜。该文的序中说‘因事顺心’,是思想斗争获得胜利才写这篇辞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一年第三期第八十页) 请看陶渊明《归去来辞》中... (一)叶晨晖同志最初一次说:“《归去来辞》中所表现的是归隐的乐趣和欣喜。该文的序中说‘因事顺心’,是思想斗争获得胜利才写这篇辞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一年第三期第八十页) 请看陶渊明《归去来辞》中说“倚南窗以寄傲”。它的意思是指做官的人向南坐,我回家了,也仍然倚南窗以寄托我的傲慢,看不起他们那些趋炎附势的人。陶渊明这种话是“快乐”的,“欣喜”的呢,还是“痛恨”的呢?我认为这是陶渊明极痛恨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问题 陶渊明 《归去来辞》 南窗 彭泽 极痛 《归去来兮辞》 抚孤 广西师范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下载PDF
“倍”“备”辨
14
作者 李元枚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思亲 抚孤
下载PDF
试论陶渊明的辞赋
15
作者 陈平 《高校教育管理》 1986年第3期79-81,56,共4页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无疑是由其不朽的诗篇来奠定的。人们研究陶渊明大都侧重于对他诗歌的论述,而对其为数不多的几篇辞赋,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陶渊明的辞赋不仅是他全部作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更有其...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无疑是由其不朽的诗篇来奠定的。人们研究陶渊明大都侧重于对他诗歌的论述,而对其为数不多的几篇辞赋,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陶渊明的辞赋不仅是他全部作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更有其它作品不能替代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辞赋 《闲情赋》 作品 感士不遇 屈赋 《归去来辞》 《归去来兮辞》 抚孤 抒情小赋
下载PDF
高风亮节耀乾坤——听孔繁森事迹报告有感
16
作者 黄鹏树 《广东审计》 1995年第6期28-28,共1页
(一) 万众痛悼孔繁森, 雪山呜咽祭忠魂。 入藏十载功尽瘁, 抚孤恤贫洒甘霖。
关键词 孔繁森 乾坤 抚孤 忠魂 雪山 尽瘁 卖血 榨菜 爱人民 入藏
下载PDF
作主子文章,不作奴才文章
17
作者 孙桤 《语文学习》 1994年第3期47-47,共1页
"凡作文者,当作主子文章,不可作奴才文章",这是郑板桥的名言。这位大艺术家提倡乱写、乱画,不拘一格。他不仰人鼻息,没有酸文假醋,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曾刻一方图章:"郑为东道主",就是要读主子书,写主子文章。... "凡作文者,当作主子文章,不可作奴才文章",这是郑板桥的名言。这位大艺术家提倡乱写、乱画,不拘一格。他不仰人鼻息,没有酸文假醋,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曾刻一方图章:"郑为东道主",就是要读主子书,写主子文章。三百年来,他的作品在人民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风格 郑板桥 抚孤 济苍生 唯歌 逃荒行 元白 李杜 夭桃 书画篆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