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000kW深水动力定位工作船抛起锚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闫秋莲 周国平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2年第5期47-51,共5页
10000kW多用途工作船是一艘深水多用途海洋工程辅助船。文章主要介绍了该船基本概况,主要作业用途,深水抛起锚设施配置,深水抛起锚作业能力分析,抛起锚稳性提出背景和稳性衡准分析,典型装载状态下抛起锚稳性校核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海洋工程船 深水抛起 抛起锚设施 抛起锚稳性
下载PDF
物料在振动筛面上抛起的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建平 赵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48,共3页
该文对物料在振动筛面上被抛起时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物料抛起时的运动特征界限值K3;建立了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直观地将振动方向角ε,筛面角α与运动特征界限值K3关系用图线表示出来,并进行实际测试,证明当... 该文对物料在振动筛面上被抛起时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物料抛起时的运动特征界限值K3;建立了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直观地将振动方向角ε,筛面角α与运动特征界限值K3关系用图线表示出来,并进行实际测试,证明当K3值较小时,实际值与模拟值较接近,当K3值很大时,实际值比理论值小得多,所建立的计算机计算模型,具有实用价值,可方便地确定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筛 抛起 数学模型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船舶抛起锚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陆冬青 朱立凡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79,84,共5页
求解锚链对船舶的水平作用力时对悬链链型区分为自悬链和约束链两种情况并采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锚的抓力系数时考虑了锚在海底移动距离、锚杆仰角、锚型、底质等因素,提出了锚在海底移动的运动方程。分别计算了锚的运动和船体的运... 求解锚链对船舶的水平作用力时对悬链链型区分为自悬链和约束链两种情况并采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锚的抓力系数时考虑了锚在海底移动距离、锚杆仰角、锚型、底质等因素,提出了锚在海底移动的运动方程。分别计算了锚的运动和船体的运动,运用MMG(Ship Manoeuvring Mathematical Model Group)模型,建立了比较符合抛起锚操纵实践的船舶抛起锚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编制相应的软件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和相关文献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船舶 抛起 操纵运动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探讨技巧女三项目抛起配合技术的最佳生物力学模式
4
作者 董汉英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4-44,共1页
研究探讨我国技巧女子三人项目的配合技术是专项动作要求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上抛配合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上面人能否完成高难复杂的空翻动作,为此我们针对上抛配合技术建立力学模式,首次从理论上探讨。 研究对象是曾获世界冠军的四川... 研究探讨我国技巧女子三人项目的配合技术是专项动作要求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上抛配合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上面人能否完成高难复杂的空翻动作,为此我们针对上抛配合技术建立力学模式,首次从理论上探讨。 研究对象是曾获世界冠军的四川女三和获全国亚军的陕西队。研究方法,利用2个三维测力台组成连接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配合技术 技巧女子三人 蹬伸 研究方法 三维测力 力学模式 空翻动作 抛起 底座
下载PDF
女子技巧三人项目抛起配合技术的生物力学模式
5
作者 刘建智 董汉英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2期72-75,94,共5页
本文研究了女子技巧三人抛起配合技术的地面支撑反力的特征.从力学模式的建立与公式的推导论证证明,下面人蹬伸力量大.速度快,上面人体重轻、在下面人手上蹬伸的速度快,而且上下面人蹬伸的时间同步.是3人抛起配合技术的最佳技术.
关键词 技巧 抛起配合技术 蹬伸 速度
下载PDF
锚链筒与抛起锚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姚珍祥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0,共4页
分析了抛起锚过程中锚杆在锚链筒中及锚唇处的受力情况,由此给出锚链筒夹角的验算方法及锚唇的最小半径计算公式.
关键词 船舶 抛起 锚链简夹角 锚唇最小半径
下载PDF
男子4人“双爆”720°旋翻抛起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7
作者 邓世祥 李金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0-34,95,共6页
本文根据抛起动作的力学特征和动作结构特点,对“双爆”720°旋翻抛起技术及动作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动作的合理性及训练中的有关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技巧 旋翻抛起技术 生物力学 动作
下载PDF
抛起锚稳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沈威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14年第2期24-26,共3页
海洋辅助船抛起锚作业时产生较大拉力,会对船舶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应力分析,根据相关规范中抛起锚稳性衡准分析横倾力矩,进行抛起锚稳性计算。
关键词 抛起 拉力 横倾力矩 最大横倾角
下载PDF
“中油海222”抛起锚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薛明刚 《天津航海》 2016年第4期13-15,共3页
文章主要介绍该船改造后的抛起锚稳性计算,为今后国内船舶的抛起锚稳性的计算提供参考。
关键词 船舶 抛起 稳性 计算 校核
下载PDF
三用拖轮为半潜式平台抛起锚作业中有关稳性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志杰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3年第9期12-13,126,共3页
文中就三用拖轮为半潜式平台抛起锚过程中与拖轮稳性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三用拖轮 稳性计算书 稳性 抛起锚作业
下载PDF
轮胎充气过头爆裂 一工人被气流抛起身亡
11
作者 蒋朝松 《农业开发与装备》 1997年第2期49-49,共1页
1996年10月25日晚8时,江苏省江浦县珠江镇八里采石场4名工人一边在给铲车换新轮胎并充气,一边在喝酒。不一会儿,其中一工人说:“气充好了”就去关空压机。工人童某见他去关空压机,忙放下酒杯,去把车轮钢圈上的几个螺丝上上紧。
关键词 轮胎充气 空压机 抛起 气流 车轮钢 采石场 江浦县 江苏省 新轮胎 1996年
下载PDF
海警舰船抛起锚虚拟仿真系统设计
12
作者 杨玉峰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年第5期75-77,共3页
以3DS max为平台,对锚设备进行建模与渲染。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舰船驾驶室及舱室漫游,抛锚虚拟仿真,起锚虚拟仿真模块。通过运动跟踪技术,三维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开展海警舰船抛起锚虚拟仿真系统实践教学,既提高了学员训练的积极性,又... 以3DS max为平台,对锚设备进行建模与渲染。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舰船驾驶室及舱室漫游,抛锚虚拟仿真,起锚虚拟仿真模块。通过运动跟踪技术,三维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开展海警舰船抛起锚虚拟仿真系统实践教学,既提高了学员训练的积极性,又节约了大量的实装训练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警舰船 抛起 虚拟仿真 设计
下载PDF
三用拖轮为半潜式平台抛起锚作业中有关稳性的探讨
13
作者 邓文冶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第4期90-91,共2页
在三用拖轮的营运操作过程中,如果所采用的三用拖轮为半潜式平台服务,那么在完成供应作业、拖航作业以及驳船抛起锚作业时,对稳性必然存在较高要求。但在实际的半潜式平台抛起锚作业中,在稳性方面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如果工作人员所采用... 在三用拖轮的营运操作过程中,如果所采用的三用拖轮为半潜式平台服务,那么在完成供应作业、拖航作业以及驳船抛起锚作业时,对稳性必然存在较高要求。但在实际的半潜式平台抛起锚作业中,在稳性方面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如果工作人员所采用的应对措施不得当,极有可能遇到安全方面的威胁。为此,本文分别针对半潜式平台抛起锚作业中有关稳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希望各项建议能够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用拖轮 半潜式平台 抛起锚作业 稳性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下载PDF
拖船协助大型浮吊船深海抛起锚作业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勇 《航海》 2019年第3期51-53,共3页
本文就协助“蓝疆”号抛、起锚作业的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海工作业 协助 起锚作业 安全注意事项
下载PDF
浅谈抛起锚作业安全操作全过程
15
作者 谈亚明 《天津船舶》 1993年第3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起锚 操作过程 安全
下载PDF
浅谈小型运输驳船抛起锚作业
16
作者 姜智帅 《中国水运》 2022年第6期130-132,共3页
本文通过近期本人在汕尾风电安装工地实战训练的几次作业,对大功率三用拖轮协助小型运输驳船抛起锚作业的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大功率三用拖轮 协助、起锚作业 安全注意事项 建议
下载PDF
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展望综述
17
作者 张伟 余新阳 张伟中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0-1250,共11页
在航空、能源、交通、军工等国家战略领域中,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化、高质量和高效率磨抛需求,对近年来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磨抛加工关键技术及集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从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机理及工艺优化、磨抛运... 在航空、能源、交通、军工等国家战略领域中,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化、高质量和高效率磨抛需求,对近年来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磨抛加工关键技术及集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从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机理及工艺优化、磨抛运动轨迹规划、磨削力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技术的研究成果;然后,介绍了国内外机器人磨抛集成系统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技术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磨抛机理不够清晰,数学模型不够准确,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轨迹规划效率不高,磨抛力的控制仍不够精准等;另外,磨抛工艺参数优化、机器人力位混合控制、机器人高精度标定与误差补偿、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器人磨抛在线监控、机器人磨抛细分应用场景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将极大地推动机器人磨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趋势 磨机器人 复杂曲面零件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监控 高精度标定与误差补偿 磨削力控制 运动轨迹规划
下载PDF
弹性磨抛轮加工硅片面形预测模型及试验验证
18
作者 高尚 任佳伟 +2 位作者 康仁科 张瑜 李天润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7,46,共7页
目的为分析弹性磨抛轮磨削硅片面形精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优化加工参数以获得良好的磨削面形。方法通过建立考虑弹性磨抛轮转速、硅片转速、偏心距等参数的弹性磨抛轮磨粒运动轨迹模型,结合单颗磨粒切削深度,提出了弹性磨抛轮加工硅片的... 目的为分析弹性磨抛轮磨削硅片面形精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优化加工参数以获得良好的磨削面形。方法通过建立考虑弹性磨抛轮转速、硅片转速、偏心距等参数的弹性磨抛轮磨粒运动轨迹模型,结合单颗磨粒切削深度,提出了弹性磨抛轮加工硅片的材料去除非均匀性预测方法,建立了基于弹性磨抛轮磨削硅片的面形预测模型,并通过不同转速比下的磨削试验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面形预测模型仿真出的面形与弹性磨抛轮加工试验后的硅片面形一致,均呈“凸”形,且PV值随转速比的增大而增大。转速比为1时,磨削后硅片面形PV值为0.54μm,仿真模型计算出的PV值为0.49μm,转速比为5时,磨削后硅片面形PV值为2.12μm,仿真模型计算出的PV值为2.38μm。结论磨削试验面形PV值与模型计算面形PV值的预测误差小于13%,建立的面形预测模型能够成功预测硅片的面形规律,可以分析加工参数对硅片面形的影响规律。由面形预测模型分析可知,转速比对硅片面形精度有影响,且随着转速比的增加,硅片面形不断恶化,因此在实际加工中,应选择较小的转速比进行加工,以获得更优的硅片面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片 面形仿真 磨粒切削深度 去除均匀性 磨削
下载PDF
机器人磨抛复杂曲面加工轨迹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田凤杰 张彦智 +1 位作者 朱光 齐子建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5,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加工轨迹及其排布对工件磨抛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本文进行了机器人磨抛轨迹对工件表面质量影响规律的研究。基于Preston去除方程和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砂带磨抛加工材料去除深度模型,分析了表面残留纹理的生成机理。以曲面... 为了探究不同加工轨迹及其排布对工件磨抛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本文进行了机器人磨抛轨迹对工件表面质量影响规律的研究。基于Preston去除方程和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砂带磨抛加工材料去除深度模型,分析了表面残留纹理的生成机理。以曲面航空发动机叶片为试验样件,利用自行搭建的机器人磨抛系统,分别使用等距轨迹、摆线轨迹进行加工试验,分析材料去除效果及表面纹理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直线加工的等距轨迹于搭接处产生条带状纹理;摆线因其多方向性的加工动作,均化了表面纹理,提高了加工表面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磨 复杂曲面 加工轨迹 摆线轨迹 表面质量
下载PDF
超宽窄行蕉园起垄机抛土机构设计与试验
20
作者 高锐涛 高宇 +2 位作者 孙志全 曹璨 李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85,共13页
目的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起垄机构的研究文献基础上,结合新型蕉园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设计一种蕉园起垄机抛土机构,实现蕉园起垄机械化作业。方法对抛土起垄机构主要部件进行建模仿真,应用EDEM对抛土起垄过程进行仿真,以导向罩角度、... 目的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起垄机构的研究文献基础上,结合新型蕉园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设计一种蕉园起垄机抛土机构,实现蕉园起垄机械化作业。方法对抛土起垄机构主要部件进行建模仿真,应用EDEM对抛土起垄过程进行仿真,以导向罩角度、叶轮转速、叶片宽度及叶片偏角作为试验因素,将抛撒距离和土壤集中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和正交旋转组合仿真试验,探究因素对抛土起垄机构作业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Design-Expert数据处理软件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作业最优组合参数,并将最优参数组合来制作样机进行平台试验。结果通过仿真试验与平台试验对比,得出最佳起垄组合参数:导向罩角度为30°,叶轮转速为275 r/min,叶片宽度为82 mm、叶片偏角为–7.5°;罩角度为62°,叶轮转速为314 r/min,叶片宽度为82 mm、叶片偏角为–7.5°,最终得到仿真结果中土壤集中度分别为73%和81%,抛撒距离为2081.29 mm和979.2 mm,平台试验验证结果在合理区间范围内。结论根据仿真与平台试验结果的对比,得到机构抛土效果满足蕉园的起垄要求的最佳参数组合,为“超宽窄行”蕉园起垄机械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起垄机构 离散元法 正交试验 平台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