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抡才大典——评刘海峰等著《中国科举史》 被引量:1
1
作者 何雪莲 《湖北招生考试》 2005年第16期45-47,共3页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是对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直接有力的替代,为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是对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直接有力的替代,为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抡才大典 刘海峰 察举制 平民百姓 于治国 钦定科场条例 名臣 政治舞台 入仕 废科举
原文传递
科举申遗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用军 《教育与考试》 2016年第4期11-20,共10页
封建中国主体是科举中国,科举文化遗产是科举遗产的轴心,更是中华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一部中国史核心桥段是科举史、一部中国文化史核心桥段是科举文化史。从历史贡献和国际影响而言,科举延续1300余年,堪称中华第一大发明;1905年,... 封建中国主体是科举中国,科举文化遗产是科举遗产的轴心,更是中华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一部中国史核心桥段是科举史、一部中国文化史核心桥段是科举文化史。从历史贡献和国际影响而言,科举延续1300余年,堪称中华第一大发明;1905年,千年科举一朝遽废,留下了一份科举文化遗产。科举举世瞩目、影响深远,科举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唯一性、濒危性、不可再生性、民族性、世界性和高附加值等特征。科举是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中国科举借助古代"一带一路",曾东渡扶桑、西渐意法英美、南播交趾暹罗、北流高丽朝韩,近年来,学界为科举正名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国家对科举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科学弘扬、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等却并不尽如人意,加之科举受恩国有申遗动议压力,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将科举申遗尽快纳入社会各界议事日程和国家申遗路线图,联合起来预研科举申遗中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早日启动国家科举申遗工程奠定学理基础和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文化遗产 科举文化 申遗 国家抡才大典
下载PDF
科举学研究的一部新奇之作——评冯用军教授《科举学新论--跨学科研究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程伟 胡晨愉 《教育与考试》 2021年第3期94-96,共3页
科举是中国最为健全的一种考试选才制度,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及社会制度,从隋唐至明清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作为传统中国的“抡才大典”,科举制对隋唐以来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政治、社会、教育、文化等方面产生过重大而深远... 科举是中国最为健全的一种考试选才制度,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及社会制度,从隋唐至明清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作为传统中国的“抡才大典”,科举制对隋唐以来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政治、社会、教育、文化等方面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科举制度地位重要且影响巨大,因此以往国内外学术界十分重视科举制研究。20世纪2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科举研究渐自兴起,至20世纪90年代刘海峰教授首次提出将科举学作为一门专学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学 科举制 刘海峰 科举研究 跨学科研究 抡才大典 选才制度 隋唐
下载PDF
略谈清代科举制度(续)
4
作者 晋阳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0年第1期37-44,共8页
四满清统治集团为了使“抡才大典”达到予期目的,也曾多方设法,“严防弊窦”。他们对各级考官,不但严格规定其级别、出身,审核他们的“学识”、“品德”,而且确立种种定规,严加约束。最常用的是所谓奖惩之法。他们对那些忠实履行职责的... 四满清统治集团为了使“抡才大典”达到予期目的,也曾多方设法,“严防弊窦”。他们对各级考官,不但严格规定其级别、出身,审核他们的“学识”、“品德”,而且确立种种定规,严加约束。最常用的是所谓奖惩之法。他们对那些忠实履行职责的各级试官,即予以升官晋爵。如雍正元年,癸卯恩科会试,总裁朱轼、张廷玉,因“持择公允”,加太傅太保衔。而对“衡鉴不公、草率将事”,特别对交通关节,接受贿赂的,则“严惩不贷”。如顺治十四年丁酉乡试,顺天同考官李振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率将事 试官 升官晋爵 廷玉 酉乡 清代科举 抡才大典 弊窦 统治集团 朱轼
下载PDF
国外高考改革追求选择性下的公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方彤 《湖北招生考试》 2005年第24期1-1,共1页
国外形形色色的可以获取大学入学资格的考试——即我国简称的“高考”——都与考生的人生前途利害攸关,其性质当属竞争激烈的“抡才大典”,总要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在每一轮高考中势必分出“金榜题名”的赢者和“名落孙山”的... 国外形形色色的可以获取大学入学资格的考试——即我国简称的“高考”——都与考生的人生前途利害攸关,其性质当属竞争激烈的“抡才大典”,总要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在每一轮高考中势必分出“金榜题名”的赢者和“名落孙山”的输者。高考这种“优者胜、败者汰”的选择性自然有其残酷性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改革 抡才大典 残酷性 入学资格 布鲁贝克 入学机会 社会处境 小学学生 教育质量 教育哲学
原文传递
清代的科场案
6
作者 纪耕新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25,共7页
1科举制度创始于隋代,大行于后世各封建王朝,直到清末才告终结。科举取士,被称为抡才大典,撇开对应试者身份所加的限制以及考试的内容、程式是否能真正鉴别应试者的学识和能力不说,单就以答卷成绩的高低好坏来排列名次以定去取而言,看... 1科举制度创始于隋代,大行于后世各封建王朝,直到清末才告终结。科举取士,被称为抡才大典,撇开对应试者身份所加的限制以及考试的内容、程式是否能真正鉴别应试者的学识和能力不说,单就以答卷成绩的高低好坏来排列名次以定去取而言,看起来十分公正,同魏晋南北朝时期受门阀士族、乡里豪强把持的以'九品中正'取人的方法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抡才大典 九品中正 南北朝时期 顺天乡试 应试者 科举取士 去取 门阀士族 见闻杂记 进士出身
原文传递
重视考风建设 倡导诚信考试
7
作者 胡向东 《湖北招生考试》 2012年第36期1-1,共1页
在世界第一考试大国举办的全国统一考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试公信力危机。危机的表象,除了业内人士所谈的考试模式改革停滞不前、考试技术进步迟缓、考试内容备受争议等问题之外,最主要、最外在、最受社会关注的是考试作弊现象增多,... 在世界第一考试大国举办的全国统一考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试公信力危机。危机的表象,除了业内人士所谈的考试模式改革停滞不前、考试技术进步迟缓、考试内容备受争议等问题之外,最主要、最外在、最受社会关注的是考试作弊现象增多,试题泄漏层出不穷,考试风气败坏,一再挑战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底线,严重威胁考试作为"抡才大典"存在的根基,已到了不严管则难以存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考试 全国统一考试 考风考纪 抡才大典 主试 舞弊现象 资格考试 升学考试 胜率 选拔考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