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性反馈管理对预防急诊抢救区病人压力性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张治萍 周骅 +1 位作者 周婷婷 顾丹凤 《循证护理》 2023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发展性反馈管理在预防急诊抢救区病人压力性损伤方面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急诊抢救区收治的53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12月收治54例病人为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压力性损伤(PI)护理管理,研究组接受发展性... 目的:探讨发展性反馈管理在预防急诊抢救区病人压力性损伤方面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急诊抢救区收治的53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12月收治54例病人为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压力性损伤(PI)护理管理,研究组接受发展性反馈PI护理管理,记录两组病人PI发生率,并评估PI严重程度、PI面积及病人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PI发生率(3.70%)明显低于对照组(16.98%),且损伤面积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15%)高于对照组(7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抢救区病人护理工作中应用发展性反馈管理可有效预防PI发生,有助于提升急诊整体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区 压力性损伤 发展性反馈管理 严重程度 护理
下载PDF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应对政策实证策略: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抢救区为例
2
作者 张静敏 余海放 +3 位作者 曹钰 姚蓉 高永莉 张建娜 《华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726-1731,共6页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感染疫情的变化,2022年12月新冠感染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如何在短期内快速完成批量患者的收治,并保障其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医疗救治,一直是急诊科亟待解决的难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特依据新...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感染疫情的变化,2022年12月新冠感染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如何在短期内快速完成批量患者的收治,并保障其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医疗救治,一直是急诊科亟待解决的难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特依据新公共管理理论核心思想采取了以注重患者为导向性的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该文总结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抢救区应对批量收治新冠感染患者的工作流程及护理管理策略,包括优化整改病区环境布局、实施抢救区“二次分诊”模式、增设危重症新冠感染患者急诊智慧院间转诊平台、建设急诊科抢救区新冠感染常规储备物资库、设立多科联动急诊入院服务现场办公室、优化新冠感染患者急诊转运服务、科学排班与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职工人文关怀服务等,以期为急诊科管理工作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急诊科抢救区 收治流程 管理
原文传递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抢救室管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英萍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6期393-393,共1页
目的:加强抢救室的管理是医院抢救急重症患者成功与否的前提,也是病房护理质量的保证。方法介绍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抢救室管理中的应用。结果经过改进,抢救室管理质量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不间断的活动,有助于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抢救 管理 应用
下载PDF
急诊不同护理单元工作中断事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贾诗祺 林涛 冯先琼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73-1578,共6页
目的:比较急诊不同护理单元护理中断事件核心要素的差异,并提出干预策略。方法:调查2019年8月—2019年11月成都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抢救区、观察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所发生的护理中断事件,比较分析3个护理单元护理中断事件核... 目的:比较急诊不同护理单元护理中断事件核心要素的差异,并提出干预策略。方法:调查2019年8月—2019年11月成都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抢救区、观察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所发生的护理中断事件,比较分析3个护理单元护理中断事件核心要素的差异。结果:抢救区、观察室、EICU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依次为每小时6.1次、5.3次、4.7次;抢救区与观察室护理中断来源以病人及家属为主(30.0%、42.2%),EICU多源自护士(36.8%);3个急诊单元中断类型均以侵扰型为主;当前事务方面,抢救区以观察与记录为主(44.7%),观察室与EICU为治疗性护理为主(39.7%、38.8%);中断结局均以消极型结局为主,中断处理措施均以立即中断为主。3个急诊护理单元护理中断核心要素总体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抢救区、观察室、EICU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均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中断核心要素存在差异,建议采取干预策略以减少急诊护理过程中不必要的中断,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抢救区 观察室 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 护理中断事件 干预策略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减少住院部备药引起的药品损耗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晓阳 黄玲芳 +2 位作者 范琳琳 林剑璜 李秀云 《海峡药学》 2020年第8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减少住院部备药引起药品损耗的效果,提升住院备药规范化管理水平。方法通过收集住院备药药品损耗数据,分析造成住院备药药品损耗的原因,运用PDCA循环管理技术和方法制定并实施住院备药管理流程。计算实施后住...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减少住院部备药引起药品损耗的效果,提升住院备药规范化管理水平。方法通过收集住院备药药品损耗数据,分析造成住院备药药品损耗的原因,运用PDCA循环管理技术和方法制定并实施住院备药管理流程。计算实施后住院备药药品损耗金额下降百分比。结果实施后与实施前相比药品损耗金额下降63.9%,达到目标值。结论有效的PDCA循环管理实施能明显地降低住院备药引起的药品损耗,使住院备药管理规范化,提升药学服务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法 住院备药(病小药柜、抢救车药品) 药品损耗
下载PDF
一种新型纳米长效消毒液对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严秀芳 唐代彬 +2 位作者 金鏐洋 韩忠燕 胡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114-3117,共4页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纳米长效消毒液对医院内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分别使用1380mg/L纳米长效消毒液和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医院ICU和急诊科抢救区的物体表面,进行一定频率的消毒,其中纳米长效消毒液在ICU和急诊科抢救区均只消毒一次,...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纳米长效消毒液对医院内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分别使用1380mg/L纳米长效消毒液和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医院ICU和急诊科抢救区的物体表面,进行一定频率的消毒,其中纳米长效消毒液在ICU和急诊科抢救区均只消毒一次,消毒后每日进行清水清洁即可,含氯消毒剂在ICU和急诊科抢救区每日消毒2次,对消毒前、消毒后24小时,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消毒前含氯消毒剂区域和新型纳米长效消毒液区域空白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含氯消毒剂和纳米长效消毒液消毒后分别与消毒前比较菌落数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使用一次纳米长效消毒液对ICU和急诊科抢救区的物体表面消毒后,物体表面消毒时效可以持续长达两个月,物体表面菌落数均≤5CFU/cm2,且无致病菌检出。结论新型纳米长效消毒液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可靠且可持续两个月之久,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能够减少水的消耗,降低劳动成本,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作用突出,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物体表面消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长效消毒液 物体表面消毒 含氯消毒剂 ICU 急诊科抢救区
原文传递
一种长效消毒剂用于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唐代彬 严秀芳 +1 位作者 金鏐洋 韩忠燕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一种长效消毒剂对急诊科抢救区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观察长效消毒剂对急诊科抢救区高频接触物体消毒效果的持续时间,并和医院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做效果对比。结果长效消毒剂和含氯消毒剂两组物体表面在... 目的观察一种长效消毒剂对急诊科抢救区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观察长效消毒剂对急诊科抢救区高频接触物体消毒效果的持续时间,并和医院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做效果对比。结果长效消毒剂和含氯消毒剂两组物体表面在消毒前的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使用长效消毒剂消毒后和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分别与各自消毒前的菌落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长效消毒剂在消毒后不同时间点的采样结果与含氯消毒剂消毒2 h后比较,其菌落数差异大多有显著意义(P<0.05)。通过使用长效消毒剂对急诊科抢救区的物体表面一次消毒后,其消毒时效可以持续长达两个月,物体表面菌落数均≤5 cfu/cm^2,且无致病菌检出。结论长效消毒剂消毒效果持续时间优于含氯消毒剂,长效消毒剂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显著且可持续2个月之久,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且使用过程比较简单,直接喷涂即可。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作用突出,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物体表面消毒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物体表面消毒 急诊科抢救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