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救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分析
1
作者 赵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95-0198,共4页
分析急救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影响。方法 限定76名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限定时间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基于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8名患者,分析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干... 分析急救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影响。方法 限定76名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限定时间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基于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8名患者,分析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占比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质量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价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救护理通过快速干预、氧供保障、维持呼吸功能、监测和评估以及多学科合作,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患者的急性呼吸问题,最大限度上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急诊阶段,急救护理能够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尽早纠正呼吸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 急诊呼吸衰竭患者 急救护理 应用价值 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
下载PDF
基于石川图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控制研究
2
作者 梁雪芳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分析影响急危重症患者在抢救室滞留时间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提出并验证针对这些因素的干预策略。选取2022年7月—2023年4月入抢救室的患者共1299例为研究对象。应用石川图从多维度(如人员、设备、环境等)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量表调查进行... 分析影响急危重症患者在抢救室滞留时间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提出并验证针对这些因素的干预策略。选取2022年7月—2023年4月入抢救室的患者共1299例为研究对象。应用石川图从多维度(如人员、设备、环境等)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量表调查进行定量分析。数据经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石川图分析揭示了患者经济问题、设备不便、缺乏临床路径、人性化沟通缺失等为主要影响因素。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确认了满员情况、等待床位、沟通障碍等为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本研究成功地识别了影响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的多个关键因素,并通过综合干预策略有效地缩短了滞留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助于优化急危重症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抢救室滞留时间 干预策略
下载PDF
急救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分析
3
作者 王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139-142,共4页
观察急救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方法 研究的时间段自2017.7开始一直延续至2022.7截止,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开展,纳入70个病例样本,行对比研究,共两组,每组分到的人数相同,观察患者急诊抢... 观察急救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方法 研究的时间段自2017.7开始一直延续至2022.7截止,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开展,纳入70个病例样本,行对比研究,共两组,每组分到的人数相同,观察患者急诊抢救室停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检验等待时间(15.39±3.50)min,检查等待时间(19.82±2.84)min,抢救室滞留时间(2.10±0.63)h,少于对照组相应指标时间(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表现为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生活照顾、日常用药、呼吸道照顾等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更高(P<0.05)。结论 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急救护理,能减少急诊抢救室停留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 急诊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
下载PDF
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樊月红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30期4359-4360,共2页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效果、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五四一总医院96例AOPP患者(2018年7月—2020年6月),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组。常规组48例给予常规急救流程,信息化...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效果、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五四一总医院96例AOPP患者(2018年7月—2020年6月),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组。常规组48例给予常规急救流程,信息化组48例于常规组基础上联合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措施,比较2组转运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全血胆碱酯酶(ChE)活性≥70%时间及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比较,信息化组转运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ChE活性≥70%时间均较短(P<0.05);信息化组抢救成功率97.92%、家属满意度95.83%,高于常规组的83.33%,79.17%(P<0.05)。结论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可优化急救流程,缩短抢救室滞留时间,提高AOPP抢救效果,增强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 抢救室滞留时间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创伤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的影响
5
作者 邹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4,共4页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对急诊创伤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554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n=277例)和实验组(n=277例),对照组常规记录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对急诊创伤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554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n=277例)和实验组(n=277例),对照组常规记录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实验组基于MEWS进行分级统计抢救室滞留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 结果:实验组MEWS3-4分的创伤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9.06±5.43)小时大于对照组(6.37±6.16)小时(P<0.05);MEWS≥5分的创伤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2.99±1.86)小时小于对照组(6.37±6.16)小时(P<0.05);MEWS1-2分的创伤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与MEWS3-4分和MEWS≥5分的创伤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创伤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具有指导意义,提高抢救效率,因此该系统值得在急诊创伤救治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创伤 救治 抢救室滞留时间 抢救效率
下载PDF
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6
作者 吴美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0年第23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我院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其中对照组28例(2017年12月至201...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我院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其中对照组28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以常规急诊流程实施救治,观察组28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绿色通道信息化流程实施救治。比较两组预后优良率、检查等待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检验等待时间及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评分。结果观察组预后优良率92.86%高于对照组67.86%,检查等待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检验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可靠性、移情性、有形性、反应性、保证性评分较高(P<0.05)。结论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应用于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能缩短检查等待、抢救室滞留、检验等待时间,增强护理满意度,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抢救室滞留时间 护理工作满意度
下载PDF
品管圈在缩短严重创伤患者在抢救室滞留时间中的管理应用
7
作者 吴晓丽 张丽燕 毛金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5-8,共4页
研究品管圈在缩短严重创伤患者在抢救室滞留时间中的管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我院急诊室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06例,其中男73例,女33例,平均年龄60.8岁,分析106例患者的不同转归,死亡1人、自动离院3人... 研究品管圈在缩短严重创伤患者在抢救室滞留时间中的管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我院急诊室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06例,其中男73例,女33例,平均年龄60.8岁,分析106例患者的不同转归,死亡1人、自动离院3人、出观4人、转上级医院治疗15人、转住院治疗83人。严重创伤患者是指简明损伤评分(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 AIS )大于等于3分和(或)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大于等于16分的创伤患者。本次研究选择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组实施品管圈管理,为41例,另外一组为常规管理模式,例数为41例。分析所选患者滞留时间指标,专业知识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滞留时间、专业救治等指标均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 实施品管圈方式管理医院急诊创伤救治建设工作,能够及时解决患者滞留时间,促使管理流程得到优化,促使患者得到更及时救治,有利于提升医院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严重创伤患者 抢救室滞留时间
下载PDF
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谭杰萨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24期177-177,共1页
目的分析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1月我院AOPP患者5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n=26)与参照组(n=26),参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 目的分析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1月我院AOPP患者5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n=26)与参照组(n=26),参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比两组抢救室滞留时间、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抢救室滞留时间较参照组短(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96.15%(25/26)较参照组73.08%(19/26)高(P<0.05).结论AOPP患者采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干预可缩短抢救室滞留时间,并能提高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 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 抢救室滞留时间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电击伤心搏骤停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关红艳 许丽红 曹江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电击伤心搏骤停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电击伤心搏骤停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抢救护理干预的34例为对照组,实施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的34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转运...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电击伤心搏骤停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电击伤心搏骤停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抢救护理干预的34例为对照组,实施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的34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转运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3.94%(31/33)]高于对照组[70.97%(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应用于电击伤心搏骤停患者可显著缩短转运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及抢救室滞留时间,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 电击伤 心搏骤停 转运时间 辅助检查时间 抢救室滞留时间 满意度
下载PDF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诊护士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0
作者 余艮珍 李玲 李艳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 :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规范儿科急诊护士的急救护理行为,提高抢救质量,保障患儿安全。方法 :将2016年7-12月在我院儿科急诊实施急救的患儿402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在我院儿科急诊实施急救的患儿396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 目的 :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规范儿科急诊护士的急救护理行为,提高抢救质量,保障患儿安全。方法 :将2016年7-12月在我院儿科急诊实施急救的患儿402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在我院儿科急诊实施急救的患儿396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制定并应用标准化的急救护理流程,并对急救护理工作进行持续的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儿的抢救室滞留率、护士的抢救医嘱延迟执行率、护士的急救处置行为正确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抢救室滞留率、抢救医嘱延迟执行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士急救处置行为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能有效规范护士的急救护理行为,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 儿科 急救护理流程 抢救室滞留时间
下载PDF
基于FMEA模式在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吴姚 周正武 殷慧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4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模式对优化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4月—10月就诊的50例...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模式对优化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4月—10月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2019年11月—2020年4月就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基于FMEA模式的流程优化后护理。比较抢救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GCS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检查返回时间、会诊到达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护理操作评定、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模式优化的急救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效果及神经功能,减少护理期间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急诊重型颅脑损伤 抢救室滞留时间 神经功能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