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林建英 张龙升 黄姗姗 《中外医疗》 2023年第8期164-169,共6页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诊治的9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本院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开展时间(2022年1...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诊治的9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本院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开展时间(2022年1月)为界将其分为A组、B组,各48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实施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营养指标[前清蛋白(PA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情绪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B组ALT、AST、TBIL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B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B组PAB、ALB、TRF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B组PAB、ALB、TRF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B组SDS、SAS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B组SDS、S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6.25%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5)。B组护理满意度较A组高(97.92%vs 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护理风险预警机制护理,可改善肝功能及营养指标,改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 肝功能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仇烨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30-134,共5页
回顾分析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中引入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参与监测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射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在2019年1月-2022年12月间,纳入护理风险预警机制30例患者(观察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采取常规... 回顾分析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中引入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参与监测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射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在2019年1月-2022年12月间,纳入护理风险预警机制30例患者(观察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对照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主要采集与比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积分、以及护理质量、护理缺陷评分和住院时长。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有优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观察者满意度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评分和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上述各对于参数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的临床运用可动态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及身体各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对存在风险迹象,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并发症及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衰竭 并发症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在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杰 胡淑芬 +2 位作者 赵洁 彭海菁 陈海琴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2期2848-284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对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0月入住本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在此期间,对患者进行NREWS管理。另外选取此前一年半内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行MV的患者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对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0月入住本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在此期间,对患者进行NREWS管理。另外选取此前一年半内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行MV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未曾接受NREWS管理。NREWS管理实施后,观测两组患者在患者在呼吸机通气72 h后的管路Y型管、进气口、加温湿化器、出气口以及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通气72h后的管路Y型管、进气口、加温湿化器、出气口以及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实施NREWS管理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提升护理人员执行力,对住院治疗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预警制度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71
4
作者 毕春娟 张巧红 +2 位作者 醋爱英 杨欣萍 李春红 《护理学报》 2016年第4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6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骨科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将2014年7—12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骨科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6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骨科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将2014年7—12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骨科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比较2组患者在采用不同评分方法的适宜性、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的创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危险的评分方法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有效提高了护士对下肢静脉血栓高危因素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风险预警 高危因素评估表
下载PDF
基于电子病历的护理风险预警模型设计与应用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孙雪松 郑西川 王晓丽 《中国数字医学》 2016年第7期24-26,4,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基于医院电子病历的护理风险预警模型,用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进一步探讨该模型的应用流程及对电子病历的作用。方法:首先,基于统计学原理,以Logistic回归法筛选与病人病情转归有明显相关性的临床指标,并建立回归方程;... 目的:探讨建立基于医院电子病历的护理风险预警模型,用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进一步探讨该模型的应用流程及对电子病历的作用。方法:首先,基于统计学原理,以Logistic回归法筛选与病人病情转归有明显相关性的临床指标,并建立回归方程;然后,选择出院和死亡各25例病人,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探讨病人风险预警模型在电子病历中的应用。结果:基于电子病历,以统计学原理为数据处理方法建立病人风险预警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病人病情转归。结论:挖掘电子病历中的医疗数据资源,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通过智能、主动的提醒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对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改善医疗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护理风险预警模型的应用,也会进一步提高电子病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预警 电子病历 LOGISTIC回归分析 模型建立
下载PDF
基于病人临床信息的护理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3
6
作者 孙雪松 郑西川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6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病人临床信息的护理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方法,用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方法筛选采集某院HIS系统中2013年9月1日~2014年9月1日出院或死亡的120例患者资料,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与病人病情转归有明显相关性... 目的探讨基于病人临床信息的护理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方法,用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方法筛选采集某院HIS系统中2013年9月1日~2014年9月1日出院或死亡的120例患者资料,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与病人病情转归有明显相关性的临床指标,并建立回归方程,计算死亡概率P值。然后选择2015年6月1日~2015年12月30日出院和死亡病人各25例,统计其出院或死亡前24 h内每小时的各指标值,计算死亡概率P,绘制每位病人的P值散点图,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通过建立回归方程计算得知当P≥0.6567时,提示病人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当P〉0.5时,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可能性较大,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结论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基于HIS系统的预警模型,能较好预测病人病情转归,且获取数据容易,具有较高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预警 LOGISTIC回归分析 临床指标 模型建立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对重症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红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对重症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病房患者84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预警制度,比较...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对重症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病房患者84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预警制度,比较两组患者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的各种护理风险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昏迷患者进行护理风险预警制能够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VAP(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以及护理风险,患者护理满意度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预警 重症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在ICU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钟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6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制对预防重症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ICU患者12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制度,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ICU患者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管理,对比...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制对预防重症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ICU患者12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制度,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ICU患者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VAP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记录、病房环境/安全、急救药品及器械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预警制度能有效提高ICU患者护理质量,预防VAP发生,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预警制度 重症病房 呼吸机相关肺炎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评分表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胡红艳 黄冰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6年第8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评分表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临床护理交接班工作效率。方法:根据科室特点,自行设计护理风险预警评分一览表,由管床护士每天根据所管患者实际情况全面、动态评估护理风险分值并记录签名,在与中夜班护士交接...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评分表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临床护理交接班工作效率。方法:根据科室特点,自行设计护理风险预警评分一览表,由管床护士每天根据所管患者实际情况全面、动态评估护理风险分值并记录签名,在与中夜班护士交接班时由上班护士对照评分表报告高风险患者总数及风险类型,并作好床边重点交接与宣教。结果:自2015年采用护理风险预警评分表交接班后,与2014年相比,虽然护理风险人次增加,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却大大降低(2014年为3.22%,2015年为1.02%)。结论:使用护理风险预警评分表交接班能使各类风险一目了然,既简化了护士工作,方便了交接班,又能提醒护士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加强巡视与管理,有效地杜绝了护理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预警评分表 风险管理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急诊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体系结合微信公众号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荣 费亚众 +3 位作者 郭全荣 刘晶 郝艳洁 张宇 《中国数字医学》 2019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目的:建立急诊科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体系,规范急诊患者安全管理,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急诊科优质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急诊科护理工作进行梳理,查阅大量文献,并利用微信公众号更高的传播有效性,可随时随地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特性,制定... 目的:建立急诊科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体系,规范急诊患者安全管理,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急诊科优质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急诊科护理工作进行梳理,查阅大量文献,并利用微信公众号更高的传播有效性,可随时随地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特性,制定和实施急诊科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体系。结果: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2年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上升。结论: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体系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急诊科护士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保障急诊患者的护理安全,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风险预警 预控管理 微信公众号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腰椎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秀文 谭小欣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0期151-152,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腰椎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腰椎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护...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腰椎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腰椎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可降低腰椎术后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术后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 护理效果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结核病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白宁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6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结核病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结核病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血浆黏度变化,采用临床症征评分(VDS)、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评价两组静脉功能、护理满意度,同时记录卧床10 d内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 P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Fbg、D-D及血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VAD评分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DVT总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可有效改善结核病患者凝血功能、静脉功能,降低DVT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 结核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在预防老年患者外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钟秋苑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1期2147-2148,共2页
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5月起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将其应用于200例老年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前后的手术部位感染率进行比较。通过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制度,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部... 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5月起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将其应用于200例老年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前后的手术部位感染率进行比较。通过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制度,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远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调查分析发现,护理风险预警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抗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了老年外科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减少风险事件带来的损失,能有效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和护理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预警 外科手术 护理 效果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乐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3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140例骨科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7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施行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比较两组患者在施...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140例骨科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7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施行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比较两组患者在施行不同护理方式后的预防效果满意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发生率。结果护理组经过护理后患者对预防效果的满意度为95.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0%,具有显著差异;护理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应用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有效提高了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人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高风险因素评估的正确性和预防意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预警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春艳 曲秀兰 齐珊珊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3期112-114,共3页
目的 将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探究其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德州市立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的护理内容将纳入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75例患者应... 目的 将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探究其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德州市立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的护理内容将纳入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75例患者应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75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对2组的凝血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并发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2组在干预后的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比干预前更长,D-二聚体水平均比干预前更低,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分均比更高,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比干预前更低,且观察组在干预后的上述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下肢FMA和BBS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凝血功能的恢复、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改善,以及并发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减少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娜 袁雪梅 《循证护理》 2022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按照病人入院顺序,并采用单双号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按照病人入院顺序,并采用单双号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临床护理中引入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缺陷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9%、25.00%,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满意度分别为96.15%、76.92%,观察组病人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评分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预警机制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有利于改善病人肝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及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 慢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 肝功能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冉妮艳 刘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97-100,共4页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并探究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预防该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 对74例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调查研究,根据患者住院床号的单双号对其进行分组,分为A组(35例)和B组(39例),两组分别...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并探究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预防该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 对74例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调查研究,根据患者住院床号的单双号对其进行分组,分为A组(35例)和B组(39例),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下肢腘静脉血流速度对比,护理前,A、B两组患者分别为(5.68±0.23)CM/s、(5.71±0.27)CM/s,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B组(14.62±1.95)CM/s显著高于A组(10.89±0.53)CM/s,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B组(2.56%)显著低于A组(17.14%),P<0.05;住院时间对比,B组(17.84±1.26)d显著短于A组(26.16±2.08)d,P<0.05;满意度对比,B组(97.44%)显著高于A组(85.71%),P<0.05。结论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显著,预防机理为能提高患者下肢腘静脉血流速度,还能加快其预后康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 下肢深静脉血栓 脑卒中 偏瘫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18
作者 韩小杰 吴玉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1期86-88,共3页
观察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治疗中应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对其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前者单行TEG,后者联合护理风险预警监控,病例抽取时间:2021... 观察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治疗中应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对其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前者单行TEG,后者联合护理风险预警监控,病例抽取时间:2021年1月~2022年8月。对比组间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PT水平(8.15±1.63)s、TT水平(10.21±2.35)s、FIB水平(3.21±0.36)g/L均较对照组更低(t10.236,5.348,11.629;P0.05)。干预后,观察组全血还原黏度(低切、高切)(36.21±4.06)mP·S、(5.02±0.63)mP·S、红细胞聚集指数(4.11±0.48)均较对照组更低(t4.751,4.878,6.903;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1.15±0.27)分、VDS评分(1.21±0.29)分均较对照组更低(t13.403,29.774;P0.05)。观察组的DVT发生率4.00%,患者满意度18.00%均优于对照组(x2 5.005,6.061;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应用TEG联合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可降低其术后血液黏稠度及DVT形成,加快其术后康复,改善其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 神经外科 术后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
19
作者 马莹 《辽宁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以期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就诊,确诊为乳腺癌并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4例。使...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以期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就诊,确诊为乳腺癌并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4例。使用数字列表法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护理,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后健康教育,为其日常护理和康复进行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结果对照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发生水肿患者的患侧臂围与健侧臂围周径差高于实验组(P<0.05),上肢淋巴水肿恢复正常的时间长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认知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减轻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程度,缩短上肢淋巴水肿恢复至正常时间,还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认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 效果
原文传递
基于产后出血的风险预警护理在高危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岑寒露 潘纯 汤华杰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产后出血的风险预警护理在高危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128例高危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分组,其中将2022年1月-6月收治的64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另将2022年7月-12月... 目的探讨基于产后出血的风险预警护理在高危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128例高危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分组,其中将2022年1月-6月收治的64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另将2022年7月-12月收治的64例产妇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产后出血的风险预警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率、焦虑及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为4.69%,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产妇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产后出血的风险预警护理,能够明显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减轻产妇产后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风险预警护理模式 高危妊娠 不良情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