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报刊视野中的陈方恪研究
1
作者 邹艳 徐清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学界多以“才子”与“浪子”评判陈方恪,前者是指他古典诗词创作的才能,以及文献整理与鉴别的学识,后者是指其在年轻时生活上的放纵以及履历上的任伪职。民国报刊收藏了有关陈方恪的图片、诗作、序文等,这些史料有助于打破学界对陈方恪... 学界多以“才子”与“浪子”评判陈方恪,前者是指他古典诗词创作的才能,以及文献整理与鉴别的学识,后者是指其在年轻时生活上的放纵以及履历上的任伪职。民国报刊收藏了有关陈方恪的图片、诗作、序文等,这些史料有助于打破学界对陈方恪评价的“定形”。陈方恪不仅追求雅致的风范而且还具有救亡图存的责任意识,并将其书写进文学创作中。而报刊文献中的《适屦集》序文和追和王国维之创作,展现了陈方恪反映本我、追求创新的文学创作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报刊 陈方恪 《适屦集》
下载PDF
作用:对象与重点——四谈报刊审读与评论的异同
2
作者 叶子 《今传媒》 1997年第11期16-16,共1页
作用:对象与重点——四谈报刊审读与评论的异同文/叶子我认为,报刊审读是一种行政手段,报刊评论则是一种文化舆论手段。这两种手段(或者说方式)对报刊的作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就相同之处来说,主要是社会目标一致。... 作用:对象与重点——四谈报刊审读与评论的异同文/叶子我认为,报刊审读是一种行政手段,报刊评论则是一种文化舆论手段。这两种手段(或者说方式)对报刊的作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就相同之处来说,主要是社会目标一致。无论是报刊审读还是报刊评论,都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审读 报刊评论 报刊工作 报刊质量 审读工作 报刊 报刊出版 报刊管理 行政监督 文明建设服务
下载PDF
报刊审读与报刊管理——从我省报刊审读谈起 被引量:1
3
作者 若文 《今传媒》 2001年第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报刊审读 报刊管理 审读工作 行政管理机构 报刊之友》 报刊 新闻出版 陕西报刊 报刊批评学 理论探讨
下载PDF
陕西报刊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积玉 杜敏 +1 位作者 蒋万胜 鲍海波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6-77,共12页
改革开放以来 ,陕西报刊快速发展 ,成绩喜人 ,具有明显优势 :人员结构较为合理 ,编辑队伍朝气蓬勃 ;各报刊善于把握时代潮流 ,注重社会效益 ;办报办刊观念逐步转化 ,精品意识不断增强 ;报刊种类较为齐全 ,受众群体较为固定 ;报刊社内部... 改革开放以来 ,陕西报刊快速发展 ,成绩喜人 ,具有明显优势 :人员结构较为合理 ,编辑队伍朝气蓬勃 ;各报刊善于把握时代潮流 ,注重社会效益 ;办报办刊观念逐步转化 ,精品意识不断增强 ;报刊种类较为齐全 ,受众群体较为固定 ;报刊社内部管理有序 ,改革意识深入人心。但陕西报刊在改革发展中亦存在一些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如工作人员道德水准有待提高 ,办公现代化设施急需改进 ,报刊结构需进一步调整 ,报刊经济效益亟待提高。陕西报刊要在新世纪求得更快更大的发展 ,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努力 :强化报刊个性特色 ,增强精品意识 ;强化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媒介间交流合作 ,实现各媒介优势互补 ;积极设立培训部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报刊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 报刊研究 报刊从业者 报刊结构 办刊观念
下载PDF
中学历史教育研究2023年度报告——基于2023年《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历史教育论文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赐成 沈琰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202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发表的中学历史教育类成果,集中反映了年度研究基本概况:历史课程功能研究具体化、历史教学理论研究实践化、历史教学改革研究综合化、历史教科书及其运用研究融通化、历史学科... 202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发表的中学历史教育类成果,集中反映了年度研究基本概况:历史课程功能研究具体化、历史教学理论研究实践化、历史教学改革研究综合化、历史教科书及其运用研究融通化、历史学科试题及命制研究素养化、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研究过程化、历史教育国际比较研究价值化、历史教师职业素养研究需要强化。面对未来挑战,历史教育理论、课程改革、历史学习、教师教育研究需要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中学历史教育研究 年度报告 综合研究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的历史溯源和媒介构建——基于抗战时期香港进步报刊的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如鹏 李庚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共18页
作为重要政治话语资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引发学界关注。通过“话语的历史”与“历史的话语”双重互动维度,探讨相关话语在抗战时期香港进步报刊的历史溯源和媒介构建。研究发现,1936年的《生活日报》以“大众文化”的推广促进... 作为重要政治话语资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引发学界关注。通过“话语的历史”与“历史的话语”双重互动维度,探讨相关话语在抗战时期香港进步报刊的历史溯源和媒介构建。研究发现,1936年的《生活日报》以“大众文化”的推广促进了抗日救亡“民族联合阵线”的形成,1938年创刊的港版《大公报》从“明耻教战至一心抗战”并且“团结各方并声讨汪逆”,1941年的《华商报》更是注意到“五洲四海”的“民族解放与世界运命”,勾勒出相关话语的产生、强化和拓展,以及话语主体与对象的内在逻辑;而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的历史资源和现实需求塑造着话语的缘由,抗战时期香港进步报刊上的友敌想象、编读实践与统战宣传则呈现了话语的影响;同时,香港进步报刊的独特性体现在其作为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显著,拓展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立体空间。为在港地较为复杂的舆论场中处理好话语表征的问题,和为港民的国家认同与人心回归制定出话语动员的策略,提供来自历史层面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香港进步报刊 话语构建 国家认同 人心回归
下载PDF
我国近代报刊广告的产生及其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晓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50-52,共3页
广告是近代报刊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报刊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最先刊登报刊广告的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遐迩贯珍》是第一家刊登广告的中文报刊,外商创办的商业报刊兴起后,广告便大量地出现于这些报刊的版面。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批... 广告是近代报刊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报刊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最先刊登报刊广告的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遐迩贯珍》是第一家刊登广告的中文报刊,外商创办的商业报刊兴起后,广告便大量地出现于这些报刊的版面。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批由国人创办的近代化报刊问世,广告随之出现在这些报刊中。报刊广告从引入到国人接受并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广告 近代报刊 中国报刊 外国人 中文报刊 70年代 19世纪 近代化
下载PDF
报刊摊派大战探秘
8
作者 张宝贵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7-18,共2页
1994年新年一声钟响,给鸡年报刊摊派大战划上了休止符。认真探索一年一度报刊摊派大战的战因和对策,对推动新闻改革,促进报刊繁荣很有益处。想鸡年,还在人们欢度中秋、国庆“双节”之际,报刊发行大战就已烽烟四起。下任务,给奖励,赏版面... 1994年新年一声钟响,给鸡年报刊摊派大战划上了休止符。认真探索一年一度报刊摊派大战的战因和对策,对推动新闻改革,促进报刊繁荣很有益处。想鸡年,还在人们欢度中秋、国庆“双节”之际,报刊发行大战就已烽烟四起。下任务,给奖励,赏版面,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各行业、各系统都动用职权强行征订报刊。许多干部和群众疾呼:报刊摊派已成为新的公害!尽管中央三令五申,报刊发行不准搞摊派。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发行 新闻改革 报刊市场 公费订阅 发行网络 报刊管理 会议报道 报刊 内部报刊 行业报刊
下载PDF
报刊审读员:光荣而重要的岗位
9
作者 叶子 《今传媒》 1998年第2期23-24,共2页
报刊审读员:光荣而重要的岗位文/叶子自从1988年11月9日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对报纸、期刊、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以后,报刊审读作为一项制度建立起来,一支宏大的审读员队伍正在形成,在监督报刊质量,总结经验教训,规... 报刊审读员:光荣而重要的岗位文/叶子自从1988年11月9日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对报纸、期刊、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以后,报刊审读作为一项制度建立起来,一支宏大的审读员队伍正在形成,在监督报刊质量,总结经验教训,规范出版行为,加强宏观指导,促进报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读员 报刊审读 报刊质量 报刊 报刊信息 报刊事业 报刊管理工作 新闻出版 图书审读工作 管理部门
下载PDF
把报刊文献工作推向新的高度——纪念《全国报刊索引》创刊卅二周年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贤俭 《图书馆杂志》 1987年第5期10-13,共4页
报刊文献是一个动态系统,其特点表现为:既庞大、多样,又零星、分散。研究人员面对这浩瀚无序的报刊文献,要迅速、准确地找到系统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则必须借助功能齐全的索引。从这个意义上说,报刊索引工作是研究工作的桥梁和”二传手”。
关键词 全国报刊索引 文献工作 报刊文献 索引工作 报刊检索 报刊资料 参考价值 信息源 文献信息 论文索引
下载PDF
延安时期红色报刊群众路线之编辑特征
11
作者 吕强 刘岳麓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7-71,共5页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立足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延安时期红色报刊编辑工作群众路线实践的过程,总结其内容通俗、语言生动、注重反馈、鼓励投稿的编辑实践特征。研究表明,延安时期红色报刊编辑工作对群众路...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立足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延安时期红色报刊编辑工作群众路线实践的过程,总结其内容通俗、语言生动、注重反馈、鼓励投稿的编辑实践特征。研究表明,延安时期红色报刊编辑工作对群众路线的实践,不仅实现了党与群众需求的统一,而且培养了报刊编辑“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还丰富了延安红色报刊的“群众办报”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报刊 群众路线 编辑工作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界对列宁学说的宣传和阐释——基于对1949—1956年中国主要理论报刊的研究
12
作者 吴文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3,197,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界对列宁学说的宣传和阐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宣传内容上,列宁的国际主义思想、知识分子和文化理论以及过渡时期理论是知识界着力阐释的方面,它们渐次在三个历史时段被主要理论报刊集中述及。在宣传方式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界对列宁学说的宣传和阐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宣传内容上,列宁的国际主义思想、知识分子和文化理论以及过渡时期理论是知识界着力阐释的方面,它们渐次在三个历史时段被主要理论报刊集中述及。在宣传方式上,主要理论报刊最初表现出结论式的论断多于学理性研究的特点,国内民众借以认识列宁国际主义思想的文献比较有限。1951年至1953年间,知识界开始注重通过引述列宁著作原文、类比经典文献的方式来阐明原理,因而对列宁知识分子和文化理论的阐释更加细致和深入。1953年后,列宁过渡时期理论在更为宽广的文本基础上得到传播,列宁著作内容进一步得到学理性的解读。相关的宣传和阐释既推动了列宁学说的中国化、大众化,加深了国内民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群体在建设新社会这一问题上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学说 知识分子 理论报刊 新中国
下载PDF
论湘赣苏区报刊的出版、发行及阅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习惠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95-100,共6页
湘赣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是红色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在湘赣苏区,红色报刊的出版、发行及阅读,在湘赣省党委、省苏维埃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出版体系以及灵活的发行... 湘赣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是红色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在湘赣苏区,红色报刊的出版、发行及阅读,在湘赣省党委、省苏维埃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出版体系以及灵活的发行模式和阅读模式。湘赣苏区的红色报刊,提高了军民的政治觉悟,加强了苏区的宣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赣苏区 红色报刊 报刊出版 报刊发行 报刊阅读
下载PDF
民国初期女性报刊出版广告及其媒介价值——以《妇女杂志》《新女性》为中心的考察
14
作者 王海刚 曾雨荪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6,共9页
民国初期,女性报刊的创刊与发展,为女性觉醒、妇女解放开辟了道路。《妇女杂志》《新女性》等报刊上登载了大量的出版广告,主要有图书预售广告、新书出版广告、出版机构广告等类型,运用促销广告引起读者兴趣、系列营销构建品牌形象、名... 民国初期,女性报刊的创刊与发展,为女性觉醒、妇女解放开辟了道路。《妇女杂志》《新女性》等报刊上登载了大量的出版广告,主要有图书预售广告、新书出版广告、出版机构广告等类型,运用促销广告引起读者兴趣、系列营销构建品牌形象、名人推介提升图书可信度、图文结合促进广告可视化表达等广告策略。民国初期女性报刊出版广告深度参与了女性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具有丰富的媒介价值,主要包括:促进女性解放的利器,构建两性关系的桥梁;战时读物的指南,吹响全民抗战的号角;推动新文学的发展,促进中西文化交融;促进教育体系的完善,陶冶艺术情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报刊 《妇女杂志》 《新女性》 出版广告 媒介价值
下载PDF
从报刊大省走向报刊强省——陕西报刊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5
作者 张积玉 杜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5-111,共7页
陕西从报刊大省走向报刊强省 ,还存在从业者道德水准需提高、办公现代化程度较低、报刊结构需调整、经济效益不佳等突出问题。面向新世纪 ,陕西报刊要不断提高整体水平 ,应进一步强化报刊个性特色 ,增强办报办刊的精品意识 ;强化报刊经... 陕西从报刊大省走向报刊强省 ,还存在从业者道德水准需提高、办公现代化程度较低、报刊结构需调整、经济效益不佳等突出问题。面向新世纪 ,陕西报刊要不断提高整体水平 ,应进一步强化报刊个性特色 ,增强办报办刊的精品意识 ;强化报刊经营管理 ,提高报刊经济效益 ;加强媒介交流合作 ,实现媒介优势互补 ;设立培训部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报刊 受众 报刊结构 报刊 发展 经济效益 经营管理 报刊从业人员
下载PDF
从报刊角度重读香港地区文学——评赵稀方的《报刊香港:历史语境与文学场域》
16
作者 张帆 刘小新 《华文文学》 202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赵稀方教授的《报刊香港》从报刊角度展现了香港地区百年文学风貌,深入探讨了香港地区的文学体制、文学流变、文学思潮、文学生产、文学观念等重大问题,在报刊史料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于香港地区文学史的整理和定位,标志着内地地区对于香... 赵稀方教授的《报刊香港》从报刊角度展现了香港地区百年文学风貌,深入探讨了香港地区的文学体制、文学流变、文学思潮、文学生产、文学观念等重大问题,在报刊史料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于香港地区文学史的整理和定位,标志着内地地区对于香港地区文学史研究以及华文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华文文学史的书写上实现了方法、理论、范式、内涵等几个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在文学史范式的更新、贯通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澳门地区的文学史与文学思潮、重建香港地区文学的主体性与特殊性、香港地区文学的史料建构、理论意义的彰显、重建冷战文化视野等方面为香港地区文学史重写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学术空间,进一步推进了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的成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稀方 报刊香港》 重写文学史 香港地区文学史
下载PDF
晚清民国报刊《滕王阁序》拟作考论
17
作者 管新福 《阴山学刊》 2024年第5期13-19,共7页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效仿西法兴办报刊,不但刊发时评政论、世界大事、商业广告,也刊载文人创作的旧体文学。骈文也有不少篇目见刊,但大都不是原创,而是对经典篇目的模拟和戏仿。其中仿王勃《滕王阁序》的拟作最具代表性,虽然这些拟作在艺...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效仿西法兴办报刊,不但刊发时评政论、世界大事、商业广告,也刊载文人创作的旧体文学。骈文也有不少篇目见刊,但大都不是原创,而是对经典篇目的模拟和戏仿。其中仿王勃《滕王阁序》的拟作最具代表性,虽然这些拟作在艺术上未有突破和创新,但其书写新的时代,关注新的题旨,批判不良现象,对传统旧体文学的表达空间有所拓展,具有较高的社会认识价值和文献史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 报刊 《滕王阁序》 拟作
下载PDF
晚清民国报刊《阿房宫赋》拟作述论
18
作者 管新福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7-85,共9页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效仿西方办设报刊,文学创作纷纷依托报刊发表,传统辞赋等旧体文学也时有见刊,但原创性作品极少,大多是对经典赋篇的模拟和戏仿。其中以杜牧《阿房宫赋》的拟作最具代表性。虽然这些拟作在艺术体式上未取得突破和创新,...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效仿西方办设报刊,文学创作纷纷依托报刊发表,传统辞赋等旧体文学也时有见刊,但原创性作品极少,大多是对经典赋篇的模拟和戏仿。其中以杜牧《阿房宫赋》的拟作最具代表性。虽然这些拟作在艺术体式上未取得突破和创新,但其关注世界历史变迁,书写现代题旨,阐发新的价值理念,批判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不良社会风气,拓宽了传统辞赋的阐释空间,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文献史料意义,值得学界认真梳读汲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 报刊 《阿房宫赋》 拟作
下载PDF
近代湖南籍女报人的报刊实践和群体特征
19
作者 刘人锋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3-60,共8页
近代湖南籍女报人陈撷芬、唐群英、张汉英和张昭汉,创办、编辑了不少近代史上重要的报纸和刊物,对近代革命、近代妇女解放和报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们作为群体具有多方面的共同特征,如从事革命活动、领导妇女解放运动、善于... 近代湖南籍女报人陈撷芬、唐群英、张汉英和张昭汉,创办、编辑了不少近代史上重要的报纸和刊物,对近代革命、近代妇女解放和报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们作为群体具有多方面的共同特征,如从事革命活动、领导妇女解放运动、善于写作政论文、创办学校从事教育工作。这些女报人作为群体出现的原因在于近代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和妇女解放实践的推行;近代报刊事业的发展;她们均生于开明的家庭,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湖南 女报人 报刊实践 群体特征
下载PDF
论报刊在近代湖湘文化转型中的作用
20
作者 阳海燕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52-59,共8页
从媒介史视角而言,晚清时期是湖南报刊取代书籍的历史转型时期。在此历史转型中,报刊是传播思想的利器,其技术特征是形塑近代社会和文化形态的关键要素。“思想”与“印刷”的双重革命,在近代湖湘文化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其建构... 从媒介史视角而言,晚清时期是湖南报刊取代书籍的历史转型时期。在此历史转型中,报刊是传播思想的利器,其技术特征是形塑近代社会和文化形态的关键要素。“思想”与“印刷”的双重革命,在近代湖湘文化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其建构了“政治型”的文化认同机制、“学习型”的文化选择机制和“团结型”的文化传播机制,实现了湖湘文化由“雕版文化”向“印刷文化”的转型,推动了文化领导权由传统士人向近代的“报人”和“党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 书籍 近代湖湘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