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古代“烝婚”、“报婚”现象存在的原因
1
作者 陆跃升 《凯里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0-42,共3页
我国古代的婚姻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在儒家礼制思想影响深远的古代社会里,"烝婚""报婚"是两种比较特殊的婚姻存在形式,它们的存在与古代的父权制、种族观、人口的繁衍及政治外交息息相关,是古代社会的... 我国古代的婚姻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在儒家礼制思想影响深远的古代社会里,"烝婚""报婚"是两种比较特殊的婚姻存在形式,它们的存在与古代的父权制、种族观、人口的繁衍及政治外交息息相关,是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探析"烝婚"、"报婚"这两种婚姻出现并存在的原因,以祈对古代的社会政治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婚 原因 探析
下载PDF
《左传》中“烝”、“报”婚的价值定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相兴 《学术探索》 2003年第S1期287-289,共3页
《左传》中的“烝”、“报”婚实质上是一种带有淫乱性质的婚姻,“烝”是下辈男子与长辈女子间的一种不符合伦理的婚姻名称,“报”与“烝”的形式相近,也是与自己不同辈份的女子之间的乱婚。“烝”、“报”婚与群婚中的转房婚是两种完... 《左传》中的“烝”、“报”婚实质上是一种带有淫乱性质的婚姻,“烝”是下辈男子与长辈女子间的一种不符合伦理的婚姻名称,“报”与“烝”的形式相近,也是与自己不同辈份的女子之间的乱婚。“烝”、“报”婚与群婚中的转房婚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婚制,也不属于任何形式的群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烝”、“ 转房
下载PDF
唐代亲属称谓“哥”词义考释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文工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60-67,共8页
本文对唐代“称父为哥”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作者首先对顾炎武、王力等人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所选择的思路提出质疑,认为研究此问题,必须从历史上来说明它所反映出的社会制度的实质,进而从特定历史时期,具体民族婚姻制度、民俗。
关键词 亲属称谓 唐代 称父为哥 报婚 内行阿干
下载PDF
此诗岂必刺宣姜——也说《鄘风·墙有茨》等三首诗意旨
4
作者 邓启华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
以"烝"、"报"婚为主的收继婚是人类婚姻史上存在过的婚姻形式,在我国春秋时期为合法婚姻,一度盛行。它与通淫等不正当的两性行为不能混为一谈,后者为社会道德普遍所不许,备受谴责。《毛诗序》的作者出于政治教化目... 以"烝"、"报"婚为主的收继婚是人类婚姻史上存在过的婚姻形式,在我国春秋时期为合法婚姻,一度盛行。它与通淫等不正当的两性行为不能混为一谈,后者为社会道德普遍所不许,备受谴责。《毛诗序》的作者出于政治教化目的,硬将《鄘风》中的《墙有茨》、《君子偕老》、《鹑之奔奔》三首诗的内容跟历史上卫国公子顽"烝"庶母宣姜的事情牵合附会,并大张挞伐;以后的许多论者变本加厉,以卫道者的情怀,愤怒贬斥、声讨。他们的道德批判脱离历史实际,主观臆度,于诗旨的探讨有害无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报婚 毛诗序 宣姜
下载PDF
关于《左传》中的的“丞”“报”婚问题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延嘉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4-147,共4页
在人类社会两大部类生产中,人类自身生产占有重要位置.而婚姻是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唯一方式.人类的婚姻史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许多阶段.由于年代久远,后人对早已消失的婚姻制度和礼俗会产生种种误解,对《左传》中记载的“烝”... 在人类社会两大部类生产中,人类自身生产占有重要位置.而婚姻是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唯一方式.人类的婚姻史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许多阶段.由于年代久远,后人对早已消失的婚姻制度和礼俗会产生种种误解,对《左传》中记载的“烝”婚和“报”婚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什么叫“烝”婚和“扳’”婚?这是曾长期存在于奴隶社会的一夫多妻制的婚姻形式之一.所谓“烝”婚和“报”婚是指这样一种婚姻形式:在父亲死后,儿子继娶庶母为妻,叫“烝”;在兄或叔父死后,弟弟或侄继娶嫂或婶母为妻,叫“报”.如果从女方言,则是转为庶子或夫弟、侄子之妻,所以又叫收继制婚或转房制婚.在《左传》里,关于“烝”婚的记载有六次,关于“报”婚的记载有一次.这种婚姻在当时是合理合法的,所以《左传》只做了客观地反映.但后人对此不能理解,以封建的伦理道德来看待此种婚姻,把它等同于“通”或“淫”,亦即“通奸”,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姻形式 合法性 “烝” 人类自身生产 一夫多妻制 姻制度 收继 伦理道德
原文传递
关于《春秋左传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延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3年第4期17-20,共4页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下称杨注)解决了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多所创见,可称为一部博大精深的集大成之作。但金无足赤,个别地方似可再商。现就杨注中关于“柔”、“报”婚的问题略加分疏,向杨先生并海内同好请教。 《左传·...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下称杨注)解决了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多所创见,可称为一部博大精深的集大成之作。但金无足赤,个别地方似可再商。现就杨注中关于“柔”、“报”婚的问题略加分疏,向杨先生并海内同好请教。 《左传·桓公十六年》:“初,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右公子。” 杨注:“上淫曰烝。宣公为庄公子,桓公弟……夷姜或是庄公妾,为宣公庶母。宣公与夷姜通奸,必在庄公或桓公时,故《传》文以初字别之。宣公既立,乃立夷姜为夫人。故《卫世家》云:‘初,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伋子(即急子),以为太子。’宋人洪迈《容斋五笔》误认宣公与夷姜之通奸在宣公既立之后,因而怀疑此事,不可信。” 按:此为《左传》所载“烝”婚之首次。杨注以“宣公与夷姜通奸”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注 《春秋左传注》 宣姜 卫宣公 庶母 《左传》 洪迈 几个问题 收继
下载PDF
Th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 -A CP Perspective
7
作者 CHEN Xiang-ning FENG Yu-jua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8年第9期1342-1348,共7页
Sense and Sensibility is Jane Austen’s debut which uses Elinor’s and Marianne’s marriage life as the main line, describing exquisitely and vividly the protagonists’ love and marriage. Since the dialogue is one of ... Sense and Sensibility is Jane Austen’s debut which uses Elinor’s and Marianne’s marriage life as the main line, describing exquisitely and vividly the protagonists’ love and marriage. Since the dialogue is one of the basic ways to shape characters in literary works, the analysis of dialogues, especially that of those contradictory dialogues helps better analyze the novel itself. This paper analyzes different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in the typical dialogues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 in order to help us to understand character differences, an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novel’ s theme. Through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re exist many indirect expressions in the dialogues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 which reflect that characters violate the four maxims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order to implicitly express their true thoughts and avoid such unpleasant communicational effects as embarrassment and confli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erative principle the four maxim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