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认为髡残《报恩寺图》是真迹——与吕晓同志商榷
1
作者 杨新 《中国书画》 2004年第2期70-71,共2页
近读吕晓同志《【报恩寺图】是髡残真迹吗?——兼读题跋对髡残山水画辨伪的作用》一文(见《中国书画》总第11期),颇值得商榷。该文对比了《报恩寺图》与《入山图》的跋文大同小异,结论认为《入山图》"
关键词 报恩寺图 髡残 入山 中国书画 辨伪 石涛 点景 张大千 牛首山 卧游
下载PDF
《报恩寺图》真伪问题再讨论——与杨新先生商榷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晓 《中国书画》 2004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拙文《【报恩寺图】是髡残真迹吗?——兼论题跋对髡残山水画辨伪的作用》在《中国书画》2003年第11期刊载后,杨新先生在2004年第2期著《髡残【报恩寺图】是真迹无疑》一文,表示置疑,并指出我文中疏漏和欠考虑之处,使我受益匪浅。虽然从... 拙文《【报恩寺图】是髡残真迹吗?——兼论题跋对髡残山水画辨伪的作用》在《中国书画》2003年第11期刊载后,杨新先生在2004年第2期著《髡残【报恩寺图】是真迹无疑》一文,表示置疑,并指出我文中疏漏和欠考虑之处,使我受益匪浅。虽然从画风上看,《报恩寺图》更接近髡残的画风,《入山图卷》的画风与髡残惯常画风有别(我也在文中以"真伪待定"以表明自己对该画真伪的疑虑),但是,我认为,《报恩寺图》的题跋的确存在诸多问题,而《入山图卷》的题跋合情合理,并无不通之处。因此,对于《报恩寺图》的真伪问题,我认为仍可再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恩寺图 真伪问题 髡残 入山 天界 辨伪 中国书画 文中 杨先 僧官
下载PDF
《报恩寺图》是髡残真迹吗?——兼谈题跋对髡残山水画辨伪的作用
3
作者 吕晓 《中国书画》 2003年第11期31-33,共3页
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收藏的《报恩寺图》一直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髡残的一件极重要的代表作。早在1933年,画家张大千便在髡残的《天都溪河图》裱边对此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十年以来,海内外藏家莫不推崇二石、八大,搜求甚力,而石溪尤... 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收藏的《报恩寺图》一直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髡残的一件极重要的代表作。早在1933年,画家张大千便在髡残的《天都溪河图》裱边对此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十年以来,海内外藏家莫不推崇二石、八大,搜求甚力,而石溪尤少,所见真而精者才数幅。日人住友报恩寺图,朴茂中饶有澹远之致……'1960年,美国著名美术史家高居翰先生在其《中国绘画史》中,更称此画为髡残'最著名的作品'。他对髡残绘画的描述几乎完全基于是图,'他(髡残)在创作中透露出对这些古物古景的喜爱。他并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入画里:琐碎的干笔表现了无意而又有点纷乱的景象,正像实景一样。峭壁和断崖都富有土层的坚实感……层层岚烟涌下土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恩寺图 髡残 辨伪 中国绘画史 美术史家 张大千 天都 闲汉 鉴藏
下载PDF
髡残绘《报恩寺图》
4
作者 庞国达 《明日风尚》 2015年第8期88-89,共2页
程正揆诗云:"石公慧业力超乘,三百年来无此灯.入室山樵老黄鹤,同龛独许巨然僧。"说的是明末清初的遗民画家髡残(1612-1673)。俗姓刘,字介丘,号石谿、白秃、石道人、电住道人、残道人,出家后僧名为髡残。湖南武陵(今常德)人,... 程正揆诗云:"石公慧业力超乘,三百年来无此灯.入室山樵老黄鹤,同龛独许巨然僧。"说的是明末清初的遗民画家髡残(1612-1673)。俗姓刘,字介丘,号石谿、白秃、石道人、电住道人、残道人,出家后僧名为髡残。湖南武陵(今常德)人,与程正揆(1604-1676)、龚贤(1618-1689)、周亮工(1612-1672)等清代画家、收藏家友善,以壮游名山大川为乐事:1654年云游到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髡残 报恩寺图 程正揆 电住道人 壮游 石谿 周亮工 龚贤 清代画家 巨然
原文传递
四画僧的人生与艺术
5
作者 杜哲森 《艺术探索》 1992年第2期37-44,74,共9页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每当社会发生了巨烈的变动,尤其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了中原陆沉,王朝易祚之时,被征服的民族就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创伤,这一点在封建文化最忠诚的信守者——士阶层中反映得尤为突出。社会格局...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每当社会发生了巨烈的变动,尤其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了中原陆沉,王朝易祚之时,被征服的民族就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创伤,这一点在封建文化最忠诚的信守者——士阶层中反映得尤为突出。社会格局的变化,迫使他们必须做出新的人生抉择,或是归顺新朝,或是矢志守节。前种选择将受到社会的和个人心理上的谴责,后种选择将意味着终生的寂寞无为。这种进退两难的境遇,以及最后做出的不管是哪一种选择,都会使他们的精神陷入苦痛之中。画为心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僧 渐江 石涛 髡残 八大山人 艺术构成 程正揆 黄山画派 个人心理 报恩寺图
下载PDF
髡残:一个画僧的禅修之旅
6
作者 赵洪军 《明日风尚》 2015年第2期28-33,共6页
南京江宁牛首山,我徜徉在其茂密的森林里,寻觅髡残大师的踪迹。幽栖寺残垣断壁间、泮池边摇摇欲坠的古凉亭旁,我努力寻找着髡残大师的蛛丝马迹,残酷的历史竞然没为我们留下丁点的遗存。这位十七世纪中国最著名的画僧,清四僧中的特立独行... 南京江宁牛首山,我徜徉在其茂密的森林里,寻觅髡残大师的踪迹。幽栖寺残垣断壁间、泮池边摇摇欲坠的古凉亭旁,我努力寻找着髡残大师的蛛丝马迹,残酷的历史竞然没为我们留下丁点的遗存。这位十七世纪中国最著名的画僧,清四僧中的特立独行者,中国绘画史上杰出之代表,自幼向佛,忠明反清,孤居幽栖,以画侍佛,在明末清初上演了一段传奇般的人生之旅。今天我们追寻大师历程,勾索大师遗墨,用以记念这位已离开我们三百多年的著名画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髡残 画僧 牛首山 幽栖 禅修 中国绘画史 十七世纪 南京江宁 报恩寺图 程正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