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披针形蜈蚣藻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成分分析及感官评定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静蕊
马海霞
+4 位作者
杨贤庆
陈胜军
陈素文
戚勃
李春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55-260,共6页
了解不同生长期内的披针形蜈蚣藻营养成分,为接下来的蜈蚣藻实验提供数据基础.利用国标方法检测不同生长期内的蜈蚣藻营养成分,并利用感官评定对4个生长时期的蜈蚣藻进行评分.在1~4月份的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到23.42%、灰...
了解不同生长期内的披针形蜈蚣藻营养成分,为接下来的蜈蚣藻实验提供数据基础.利用国标方法检测不同生长期内的蜈蚣藻营养成分,并利用感官评定对4个生长时期的蜈蚣藻进行评分.在1~4月份的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到23.42%、灰分含量最高可达到19.47%、二者与无机元素含量和感官评分均随着生长时期的延长而增加,至4月份时均略有下降;总糖含量在1~3月份显著降低,至4月份时又略有上升,最高含量为63.77%;脂肪含量均低于0.5%.氨基酸总量在1~3月份差异不大,至4月份则明显降低.披针形蜈蚣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的食用海藻,其中,3月份采收的样品更适宜食用.该结果对即食蜈蚣藻的产品开发提供合理有效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形蜈蚣藻
营养成分
感官评定
氨基酸
无机元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养殖密度对紫贻贝和披针形蜈蚣藻生态混养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白凯强
韩军军
+4 位作者
林庆莹
吴月
王艺
霍元子
何培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4-462,共9页
通过混养生态系统模拟试验研究了紫贻贝(Grateloupia lanceolata)和披针形蜈蚣藻(Mytilus edulis)不同养殖密度组合下的生态混养状况。选取壳长(45.14±3.85)mm的紫贻贝和长度(62.48±7.38)mm的披针形蜈蚣藻,采用5种湿重配比进...
通过混养生态系统模拟试验研究了紫贻贝(Grateloupia lanceolata)和披针形蜈蚣藻(Mytilus edulis)不同养殖密度组合下的生态混养状况。选取壳长(45.14±3.85)mm的紫贻贝和长度(62.48±7.38)mm的披针形蜈蚣藻,采用5种湿重配比进行混养实验,分别为G1(1∶0)、G2(1∶0.25)、G3(1∶0.5)、G4(1∶1)和G5(1∶2)。每种组合中紫贻贝密度均为0.63 ind·L^(-1),而披针形蜈蚣藻密度分别为0 g·L^(-1)、1.25 g·L^(-1)、2.5 g·L^(-1)、5 g·L^(-1)、10 g·L^(-1)。36 d后,G3组中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为(0.21±0.03)%·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11±0.028)^(0.21±0.03)%·d-1,P<0.01],而单养组的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仅为(0.063±0.022)%·d-1;G3组中披针形蜈蚣藻特定生长率为(0.96±0.20)%·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62±0.16)^(0.96±0.20)%·d-1,P<0.01]。G3组生态系统对营养盐(NO_3^--N、NO_2^--N、NH_4^+-N、PO3-4-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38±1.40)%、(96.79±1.97)%、(98.38±2.06)%、(96.86±3.16)%,显著高于G2组(P<0.05),而与G4和G5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当紫贻贝与披针形蜈蚣藻湿重比为1∶0.5时,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
藻
混养
紫贻贝
披针形蜈蚣藻
特定生长率
生态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披针形蜈蚣藻(Grateloupia lanceolata)的早期发育及其生活史
被引量:
4
3
作者
田伊林
刘雨薇
王宏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21,共9页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详细观察了披针形蜈蚣藻(Grateloupia lanceolata)早期发育过程及生活史,研究了温度与光周期、温度与光照强度的交互作用对其盘状体发育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披针形蜈蚣藻孢子发育类型为"间接盘状体&...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详细观察了披针形蜈蚣藻(Grateloupia lanceolata)早期发育过程及生活史,研究了温度与光周期、温度与光照强度的交互作用对其盘状体发育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披针形蜈蚣藻孢子发育类型为"间接盘状体"类型;(2)披针形蜈蚣藻生活史由单倍体的雌、雄配子体,二倍体的果孢子体和四分孢子体组成,配子体与四分孢子体形态一致,为典型的同型世代交替;(3)温度与光周期、温度与光照强度的交互作用对披针形蜈蚣藻盘状体发育及幼苗生长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由温度与光周期交互实验得出:适宜披针形蜈蚣藻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0—25°C,在温度15°C、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盘状体相对生长速率最大[RGR=(9.902%±0.51%)/d],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最大[RGR=(9.569%±0.48%)/d]。温度与光照强度交互实验得出:在温度15°C、光照强度80μmol/(m^2·s)条件下,盘状体相对生长速率最大[RGR=(10.113%±0.51%)/d],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最大[RGR=(8.839%±0.44%)/d]。本研究为披针形蜈蚣藻的种质保存、人工育苗、规模化栽培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形蜈蚣藻
早期发育
生活史
温度
光照强度
光周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披针形蜈蚣藻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成分分析及感官评定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静蕊
马海霞
杨贤庆
陈胜军
陈素文
戚勃
李春生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55-260,共6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海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5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6TS05,2017ZD03)
+1 种基金
农业部财政重大专项(NFZX2013)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17A0001)
文摘
了解不同生长期内的披针形蜈蚣藻营养成分,为接下来的蜈蚣藻实验提供数据基础.利用国标方法检测不同生长期内的蜈蚣藻营养成分,并利用感官评定对4个生长时期的蜈蚣藻进行评分.在1~4月份的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到23.42%、灰分含量最高可达到19.47%、二者与无机元素含量和感官评分均随着生长时期的延长而增加,至4月份时均略有下降;总糖含量在1~3月份显著降低,至4月份时又略有上升,最高含量为63.77%;脂肪含量均低于0.5%.氨基酸总量在1~3月份差异不大,至4月份则明显降低.披针形蜈蚣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的食用海藻,其中,3月份采收的样品更适宜食用.该结果对即食蜈蚣藻的产品开发提供合理有效的数据.
关键词
披针形蜈蚣藻
营养成分
感官评定
氨基酸
无机元素
Keywords
Grateloupia lanceolate
nutrient composition
sensory evaluation
amino acid
inorganic elements
分类号
TS254.7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养殖密度对紫贻贝和披针形蜈蚣藻生态混养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白凯强
韩军军
林庆莹
吴月
王艺
霍元子
何培民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海洋生态环境和修复研究所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4-462,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07B03)
上海市海洋局科研项目(沪海科2015-02)
文摘
通过混养生态系统模拟试验研究了紫贻贝(Grateloupia lanceolata)和披针形蜈蚣藻(Mytilus edulis)不同养殖密度组合下的生态混养状况。选取壳长(45.14±3.85)mm的紫贻贝和长度(62.48±7.38)mm的披针形蜈蚣藻,采用5种湿重配比进行混养实验,分别为G1(1∶0)、G2(1∶0.25)、G3(1∶0.5)、G4(1∶1)和G5(1∶2)。每种组合中紫贻贝密度均为0.63 ind·L^(-1),而披针形蜈蚣藻密度分别为0 g·L^(-1)、1.25 g·L^(-1)、2.5 g·L^(-1)、5 g·L^(-1)、10 g·L^(-1)。36 d后,G3组中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为(0.21±0.03)%·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11±0.028)^(0.21±0.03)%·d-1,P<0.01],而单养组的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仅为(0.063±0.022)%·d-1;G3组中披针形蜈蚣藻特定生长率为(0.96±0.20)%·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62±0.16)^(0.96±0.20)%·d-1,P<0.01]。G3组生态系统对营养盐(NO_3^--N、NO_2^--N、NH_4^+-N、PO3-4-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38±1.40)%、(96.79±1.97)%、(98.38±2.06)%、(96.86±3.16)%,显著高于G2组(P<0.05),而与G4和G5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当紫贻贝与披针形蜈蚣藻湿重比为1∶0.5时,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效应。
关键词
贝
藻
混养
紫贻贝
披针形蜈蚣藻
特定生长率
生态效应
Keywords
Polyculture
Mytilus edulis
Grateloupia lanceolata
specific growth rate
ecological effects
分类号
S968.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披针形蜈蚣藻(Grateloupia lanceolata)的早期发育及其生活史
被引量:
4
3
作者
田伊林
刘雨薇
王宏伟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2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0161号
31270251号
31570209号
文摘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详细观察了披针形蜈蚣藻(Grateloupia lanceolata)早期发育过程及生活史,研究了温度与光周期、温度与光照强度的交互作用对其盘状体发育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披针形蜈蚣藻孢子发育类型为"间接盘状体"类型;(2)披针形蜈蚣藻生活史由单倍体的雌、雄配子体,二倍体的果孢子体和四分孢子体组成,配子体与四分孢子体形态一致,为典型的同型世代交替;(3)温度与光周期、温度与光照强度的交互作用对披针形蜈蚣藻盘状体发育及幼苗生长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由温度与光周期交互实验得出:适宜披针形蜈蚣藻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0—25°C,在温度15°C、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盘状体相对生长速率最大[RGR=(9.902%±0.51%)/d],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最大[RGR=(9.569%±0.48%)/d]。温度与光照强度交互实验得出:在温度15°C、光照强度80μmol/(m^2·s)条件下,盘状体相对生长速率最大[RGR=(10.113%±0.51%)/d],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最大[RGR=(8.839%±0.44%)/d]。本研究为披针形蜈蚣藻的种质保存、人工育苗、规模化栽培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披针形蜈蚣藻
早期发育
生活史
温度
光照强度
光周期
Keywords
Grateloupia lanceolata
life cycle
early development
temperature
irradiance
photoperiod
分类号
Q949.29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披针形蜈蚣藻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成分分析及感官评定
李静蕊
马海霞
杨贤庆
陈胜军
陈素文
戚勃
李春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养殖密度对紫贻贝和披针形蜈蚣藻生态混养的影响
白凯强
韩军军
林庆莹
吴月
王艺
霍元子
何培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披针形蜈蚣藻(Grateloupia lanceolata)的早期发育及其生活史
田伊林
刘雨薇
王宏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