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云亭下层檐四出抱厦屋面研究性修缮记录——放线、[宀瓦]瓦技术概括
1
作者 王希京 史孙明 张博宏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3期221-223,共3页
古建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其进行研究性的保护和修缮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香云亭下层檐作为故宫中典型的复杂小巧的四出抱厦屋面,在中正殿区域的整体维修保养中,对其进行研究性修缮是必要而有意义的。文章对香云亭下层檐的形制特... 古建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其进行研究性的保护和修缮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香云亭下层檐作为故宫中典型的复杂小巧的四出抱厦屋面,在中正殿区域的整体维修保养中,对其进行研究性修缮是必要而有意义的。文章对香云亭下层檐的形制特点、残损现状和修缮目标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其整体结构关系、瓦件类型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放线“分中号垄”的特点,记录了施工过程的注意事项,概括了防渗漏技术措施及特殊屋面的施工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出抱厦 放线 窝角沟 天沟 围脊 防渗漏 施工全过程
下载PDF
再谈怡红院抱厦形式及其室内装修
2
作者 庄立新 《曹雪芹研究》 2021年第1期148-163,共16页
怡红院是《红楼梦》一书主人公贾宝玉在大观园的居所,在现有关于怡红院的研究中多认为怡红院主殿面宽五间,进深一间,前出抱厦三间,平面呈“凸”字形。本文通过《红楼梦》一书中关于怡红院的描述,结合紫禁城及圆明园内皇家建筑实物及历... 怡红院是《红楼梦》一书主人公贾宝玉在大观园的居所,在现有关于怡红院的研究中多认为怡红院主殿面宽五间,进深一间,前出抱厦三间,平面呈“凸”字形。本文通过《红楼梦》一书中关于怡红院的描述,结合紫禁城及圆明园内皇家建筑实物及历史档案,分析认为怡红院应为一座三卷棚勾连搭建筑,且室内平面呈“凹”字形,即明间、两次间室内进深二间,两梢间前面各突出一间,进深三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怡红院各间室内装修形式,进而证明这种建筑形式更符合《红楼梦》一书所描述的怡红院主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怡红院 抱厦 三卷棚勾连搭 室内装修
下载PDF
隆兴寺摩尼殿抱厦探微
3
作者 田林 张超 刘纪松 《古建园林技术》 2020年第4期20-24,共5页
隆兴寺摩尼殿作为现存具有代表性的北宋早期木构建筑实例,是研究《营造法式》成书前宋辽交界地区建筑营造技术的重要实例。本文从该殿的实测数据入手,通过对隆兴寺摩尼殿抱厦结构的分析,力求对摩尼殿"抱厦"体现的宋辽建筑特... 隆兴寺摩尼殿作为现存具有代表性的北宋早期木构建筑实例,是研究《营造法式》成书前宋辽交界地区建筑营造技术的重要实例。本文从该殿的实测数据入手,通过对隆兴寺摩尼殿抱厦结构的分析,力求对摩尼殿"抱厦"体现的宋辽建筑特点进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兴寺摩尼殿 抱厦 构造特点
下载PDF
北京故宫养心殿正殿大木构架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崔瑾 《建筑遗产》 2020年第4期13-22,共10页
养心殿区位于北京故宫内廷西六宫的南侧,现存建筑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虽经后代改建修缮,但其整体格局完整,主体建筑大部分为明代遗构。文章结合历史档案,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并与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相关制度进行对... 养心殿区位于北京故宫内廷西六宫的南侧,现存建筑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虽经后代改建修缮,但其整体格局完整,主体建筑大部分为明代遗构。文章结合历史档案,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并与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相关制度进行对比研究,从平面型制、梁架结构、天花藻井、斗栱做法、木材材质等方面对养心殿正殿大木构架特征进行了分析,推断出养心殿正殿梁架仍为明代嘉靖时期的遗物。并基于对养心殿正殿前抱厦的构造特征分析,推断抱厦为明嘉靖十六年至清康熙十九年之间(1537-1680)添建。文章对养心殿设计手法与法式特征的揭示,能够为紫禁城建筑断代研究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明代官式建筑大木法式特征补充实物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 养心殿 抱厦 大木构架
下载PDF
口岸城隍庙大殿“勾连搭”解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振强 《江苏建筑》 2012年第4期4-6,共3页
口岸城隍庙的勾连搭做法具有泰州传统庙宇建筑特色和工艺手法,不同于国内其他区域的传统建筑。修缮中应当尽量使原建筑风格和传统工艺不走样的保留和传续。
关键词 勾连搭 抱厦 对霤 承霤
下载PDF
故宫天圆地方重檐十字亭的琉璃屋面修缮技术
6
作者 盖玉东 《古建园林技术》 2022年第3期18-24,共7页
天圆地方十字亭,两层檐、六样黄色琉璃瓦屋面;上层檐屋面由竹节瓦、连瓦构成,上接宝顶;下层檐屋面,由位于中心位置的四角方亭、四周庑殿抱厦屋面组合。上层檐是两种异形瓦面竹节瓦和连瓦。连瓦的尺寸定制、进场后“样活”极为重要,关系... 天圆地方十字亭,两层檐、六样黄色琉璃瓦屋面;上层檐屋面由竹节瓦、连瓦构成,上接宝顶;下层檐屋面,由位于中心位置的四角方亭、四周庑殿抱厦屋面组合。上层檐是两种异形瓦面竹节瓦和连瓦。连瓦的尺寸定制、进场后“样活”极为重要,关系到圆顶屋面施工的成败;正确选择连瓦下端金刚墙的标高、位置,能将此两种瓦件竹节瓦、连瓦,做到无缝顺接。下层檐的四角方亭与抱厦屋面交叉、搭接,形成四条天沟、八条窝角沟。窝角沟水沟瓦的囊向,受天沟金刚墙、抱厦瓦屋面的双重控制,天沟金刚墙高度还受围脊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厦 天沟 窝角沟 竹节瓦 连瓦 宝顶
下载PDF
“扑水”考辨
7
作者 胡绍文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2,104,共7页
文章考释了宋代疑难词语“扑水”,认为“扑水”同“泊水”,是宫廷、庙宇和官署建筑中正殿或厅堂周围接建的房屋,其形制就是早期的抱厦。“扑水”是“颇厦”的方言记音。随着建筑形制的发展变化,“扑水”引申指偏屋,汉语方言中表示偏屋... 文章考释了宋代疑难词语“扑水”,认为“扑水”同“泊水”,是宫廷、庙宇和官署建筑中正殿或厅堂周围接建的房屋,其形制就是早期的抱厦。“扑水”是“颇厦”的方言记音。随着建筑形制的发展变化,“扑水”引申指偏屋,汉语方言中表示偏屋的词语多与“扑水”“颇厦”有着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水 泊水 颇厦 抱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