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管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黄燕波 吴科 +1 位作者 程洪涯 苏林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3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导管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研究组... 目的比较导管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研究组采用导管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研究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支架机械取栓,导管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机械取栓 导管血栓抽吸技术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直接抽吸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志志 廖宝 《微创医学》 2022年第5期623-626,共4页
恢复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已被证实可以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支架取栓作为机械取栓的一线策略,目前已运用成熟,但随着神经介入材料的发展,目前已衍生出... 恢复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已被证实可以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支架取栓作为机械取栓的一线策略,目前已运用成熟,但随着神经介入材料的发展,目前已衍生出新的血管再通策略,即直接抽吸技术。本文对近期关于直接抽吸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影响该技术推广应用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技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直接抽吸技术 远端通路导管 进展
下载PDF
县级综合卒中中心应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邱玉发 王驰 +5 位作者 舒张 吕楠 于瀛 杨鹏飞 翟万庆 王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县级综合卒中中心使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3—12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7例,均接受了Solitaire支... 目的探讨县级综合卒中中心使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3—12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7例,均接受了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其中男10例,女7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8~22分,平均(14±4)分;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2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闭塞1例,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4例;醒后卒中4例,院内卒中1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ODT)、入院至溶栓时间(DNT)、入院至穿刺时间(DPT)、穿刺至再通时间(PRT),对比术前及术后24 h NIHSS评分的改变,评价血管再通情况[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2b^3级为成功再通]、并发症发生比例和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比例。结果17例患者中,静脉溶栓后桥接动脉取栓治疗5例,单纯动脉取栓12例;ODT为1.0~5.5 h,中位时间3.0(2.0,4.7)h;DNT为26~35 min,平均(30±4)min;DPT为79~276 min,平均(152±53)min;PRT为27~134 min,平均(57±33)min;支架取栓次数为1~3次,中位次数1(1,2)次。取栓后即刻行DSA检查,17例患者中,TICI 2a级2例,TICI 2b级5例,TICI 3级10例,血管再通占比为15/17,一次取栓成功占比为11/17。17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远端栓塞,经再次取栓后血管再通;未发生颅内出血。患者取栓后NIHSS评分2~20分,平均(9±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9,P<0.05)。术后90 d mRS评分≤2分者12例,预后良好占比为12/17。结论县级综合卒中中心使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取栓 抽吸技术 县级综合卒中中心
下载PDF
1例AngioJetUltra血栓抽吸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护理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蕾 薛艳 宋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5期828-828,836,共2页
患者女性,65岁。因左下肢粗肿3天门诊以“深静脉血栓形成"收入院。查体:左下肢肿胀,皮肤张力高,双下肢股三角区压痛(+),左侧腓肠肌压痛(+-)、Homan’s sign(+-),左下肢大腿中部肢围较右下肢粗约4.5cm,小腿中段肢同粗约3cm。... 患者女性,65岁。因左下肢粗肿3天门诊以“深静脉血栓形成"收入院。查体:左下肢肿胀,皮肤张力高,双下肢股三角区压痛(+),左侧腓肠肌压痛(+-)、Homan’s sign(+-),左下肢大腿中部肢围较右下肢粗约4.5cm,小腿中段肢同粗约3cm。下肢静脉超声提示“左下肢深静脉帆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 Ultra血栓抽吸技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护理观察
下载PDF
“翻山鞘”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华东 姚子峰 +3 位作者 丁小勇 丁海东 余辉 刘志阔 《安徽医学》 2015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翻山鞘"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先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而后采取"翻山鞘"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配合导管溶栓及抗凝。结果... 目的探讨"翻山鞘"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先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而后采取"翻山鞘"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配合导管溶栓及抗凝。结果 28例患者"翻山鞘"全部跨越髂静脉分叉,进入患侧髂外静脉。本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术后无并发症出现。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翻山鞘"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节约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翻山鞘” 大腔导管抽吸技术 取栓 溶栓
下载PDF
脂肪抽吸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斌 李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483-1486,共4页
脂肪抽吸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或)超声波、高频电场、和谐共振、激光射频等物理化学手段,通过皮肤小切口或穿刺孔,将预处理或未经处理的人体局部蓄积的皮下脂肪去除,并结合颗粒脂肪注射移植等技术,以改善和美化形体为目的的整形外... 脂肪抽吸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或)超声波、高频电场、和谐共振、激光射频等物理化学手段,通过皮肤小切口或穿刺孔,将预处理或未经处理的人体局部蓄积的皮下脂肪去除,并结合颗粒脂肪注射移植等技术,以改善和美化形体为目的的整形外科技术。20世纪70年代,随着脂肪抽吸技术的出现,特别是1987年Klein[1]发明肿胀麻醉技术以来,使体形塑造获得了迅速发展。随着各种脂肪抽吸设备的发展更新,脂肪抽吸技术快速发展。现就脂肪抽吸技术的发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抽吸技术 颗粒脂肪注射移植 整形外科技术 肿胀麻醉技术 脂肪 皮肤小切口 负压 高频电场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及血栓抽吸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熊莉 郭凤鹭 +3 位作者 胡顺真 高而立 江丽 张攀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及血栓抽吸技术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并对其展开不同治疗技术的... 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及血栓抽吸技术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并对其展开不同治疗技术的分组探讨。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介入技术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栓抽吸技术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对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在无复流现象对比中,观察组的TIMI3级血流发生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2.2%;②在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中,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③观察组术后24 h和1个月,其LVEF值改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运用血栓抽吸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无复流现象发生概率,还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能够促进心功能恢复,经鉴定发现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考虑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现象 血栓抽吸技术
下载PDF
支架取栓技术与接触抽吸技术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赵文可 张鹏飞 +3 位作者 黄昌恒 姚自同 魏孟广 于耀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388-391,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接触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技术治疗发病6 h内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s.gov以及Cochrane数据库,收集支架取栓术与接触抽吸术治疗大血管闭塞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iew ... 目的系统评价接触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技术治疗发病6 h内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s.gov以及Cochrane数据库,收集支架取栓术与接触抽吸术治疗大血管闭塞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共2 851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后血管再灌注成功率(OR=1.17;95%CI:0.57~2.41;P=0.66)、术后24 h内脑出血发生率(OR=0.97;95%CI:0.68~1.39;P=0.89)、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OR=7.59;95%CI:1.94~29.72;P=0.82)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支架取栓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接触抽吸组(OR=7.59;95%CI:1.94~29.72;P=0.004)。结论对于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接触抽吸技术在血管再灌注成功率、术后脑出血风险、预后良好率方面与支架取栓技术相近,但接触抽吸相比较支架取栓的病死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 支架取栓术接触 抽吸技术 疗效 META分析
下载PDF
振动脂肪抽吸技术临床应用的再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莫建民 王忠媛 冯薇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探索更安全、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操作方便的脂肪抽吸技术。方法 从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3年 1月采用振动脂肪抽吸技术为 739例患者行脂肪抽吸 ,于抽吸部位分深、浅两层进行。结果 术后经 1~ 6个月的随访 ,739例患者... 目的 探索更安全、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操作方便的脂肪抽吸技术。方法 从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3年 1月采用振动脂肪抽吸技术为 739例患者行脂肪抽吸 ,于抽吸部位分深、浅两层进行。结果 术后经 1~ 6个月的随访 ,739例患者中除 2例出现血清肿、2例切口愈合延迟外 ,其余均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 振动脂肪抽吸技术是安全有效的较新的脂肪抽吸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脂肪抽吸技术 临床资料 手术方法 并发症 手术操作
下载PDF
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韩辉 郭松韬 +4 位作者 吴喜 额布日勒图 李智强 姜昊 许玉柱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9期64-66,70,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予以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入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42例,所有纳入对象均接受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予以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入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42例,所有纳入对象均接受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对血管再通情况、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TICIⅡb级6例,TICIⅢ级3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颈内动脉痉挛3例中,M1段痉挛2例,M2段痉挛1例。治疗前24 h NIHSS评分12~24分,平均(16.6±4.5)分,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4~18分,平均(8.6±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32,P=0.000)。结论对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目前采取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表现,降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急性闭塞 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 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
下载PDF
接触抽吸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2段急性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4期2439-2442,共4页
目的探讨接触抽吸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2段急性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大脑中动脉M2段急性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给予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取栓,B组给予So... 目的探讨接触抽吸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2段急性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大脑中动脉M2段急性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给予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取栓,B组给予Solitair支架取栓;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90 d预后及安全性。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58.56±5.20)min,明显短于B组的(76.49±6.81)min(P<0.05);A组取栓次数为(2.94±0.43)次,明显少于B组的(3.42±0.46)次(P<0.05);A组、B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5.00%、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7 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90 d预后良好率为72.50%,明显高于B组的50.00%(P<0.05);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再闭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和Solitair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的血栓再通率相似,但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的手术时间更短,取栓次数更少,且更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M2段急性闭塞 接触抽吸技术 Solitair支架植入 血管再通率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肿胀抽吸技术在面部除皱中的应用体会
12
作者 许民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736-736,共1页
自2008年2月以来,笔者尝试将肿胀抽吸技术用于面部除皱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就医者18例,均为女性,年龄38~58岁。面部均为皮肤松弛下垂,鼻唇沟较深,
关键词 面部除皱术 抽吸技术 肿胀 应用 临床资料 皮肤松弛 鼻唇沟
下载PDF
血栓抽吸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13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1期823-824,共2页
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时,建议根据造影结果对其“罪犯血管”的血栓负荷和狭窄程度等病变特征进行充分评估,从而决定血栓抽吸技术的应用策略,将使患者得到更大的临床获益并提高手术成功率。但在急诊中... 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时,建议根据造影结果对其“罪犯血管”的血栓负荷和狭窄程度等病变特征进行充分评估,从而决定血栓抽吸技术的应用策略,将使患者得到更大的临床获益并提高手术成功率。但在急诊中,实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急诊PCI术)应高度关注“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合理应用血栓抽吸装置,预防无复流现象发生比发生无复流后的治疗更重要。这是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霍勇教授10月12日在长城会上宣讲的核心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合理应用 抽吸技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无复流现象 中国医师协会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标准化的胃抽吸技术提高了儿童肺结核的诊断水平
14
作者 Pomp.,WF 邵力华 《世界医学杂志》 1997年第3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肺结核 儿童 抽吸技术
下载PDF
面部脂肪抽吸技术临床应用62例报告
15
作者 杨名 杜康军 《现代实用医学》 2007年第1期58-58,60,共2页
目的总结临床应用面部脂肪抽吸技术的经验。方法对62例行面部脂肪抽吸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满6个月,受术者满意率为91.9%。结论面部脂肪抽吸技术效果肯定,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面部 脂肪抽吸技术
下载PDF
支架取栓与血栓直接抽吸技术在急性脑动脉闭塞再通中的疗效比较
16
作者 李伟 王清波 +2 位作者 马飞飞 郭晖 庞春晓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支架取栓与血栓直接抽吸技术在急性脑动脉闭塞再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40例患者。其中19例患者采用支架取栓(支架取栓组),21例患者采用血栓直接抽吸技术(血... 目的对比分析支架取栓与血栓直接抽吸技术在急性脑动脉闭塞再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40例患者。其中19例患者采用支架取栓(支架取栓组),21例患者采用血栓直接抽吸技术(血栓直接抽吸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2组患者脑动脉再通成功率、手术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值、血栓逃逸发生率、术后脑出血发生率、术后1个月预后良好比例及术后死亡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心源性因素、脑动脉狭窄、高血压、糖尿病及重大手术后并发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支架取栓组与血栓直接抽吸组患者脑动脉再通成功率[89.5%(17/19)vs 85.7%(18/21)]、手术时间[(96.8±16.2)min vs(93.0±13.5)min]、NIHSS评分差值(术前-术后)[(5.6±4.6)分vs(5.8±4.1)分]、血栓逃逸发生率[10.5%(2/19)vs 4.8%(1/21)]、术后脑出血发生率[15.8%(3/19)vs 4.8%(1/21)]、术后1个月预后良好比例[52.6%(10/19)vs 47.6%(10/21)]及术后死亡率[26.3%(5/19)vs 14.3%(3/2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t=0.828,P=0.413;t=187.5,P=0.752;P=0.596;P=0.331;P=1.000;P=0.442)。结论支架取栓与血栓直接抽吸技术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取栓 血栓直接抽吸技术 脑动脉再通
原文传递
直接抽吸取栓术与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疗效对比研究
17
作者 程娅雯 韩香凝 +5 位作者 李嘉豪 商苏杭 程三平 张润宁 韩建峰 刘福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 比较首选直接抽吸技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echnique, ADAPT)与支架取栓(stent-retriever thrombectomy, SRT)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related large vessel occlus... 目的 比较首选直接抽吸技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echnique, ADAPT)与支架取栓(stent-retriever thrombectomy, SRT)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related large vessel occlusion, ICAS-LVO)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二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ICAS-LVO所致AIS患者,根据首选取栓装置将患者分为ADAPT组和SR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检验及检查结果、手术过程及临床预后等。结果 共纳入117例患者,其中ADAPT组48例,SRT组69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SRT组首次取栓成功再通率(P=0.014)及首选取栓装置成功再通率(P<0.001)均高于ADAPT组,且医源性夹层(P<0.001)及血管痉挛(P=0.003)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ADAPT组更换取栓装置补救治疗比例显著高于SRT组(P<0.001);但在最终血管成功再通率、症状性及无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90 d良好预后率等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ICAS-LVO患者,首选SRT治疗相较于ADAPT治疗具有更高的即刻成功再通率,且血管损伤风险更小,但二者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选直接抽吸技术(ADAPT) 支架取栓(SRT) 动脉粥样硬化 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抽吸细胞学技术与穿刺非抽吸技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树元 蒋天安 +2 位作者 余永红 杨悦 唐海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09-910,共2页
甲状腺超声扫查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一般有两种不同的做法,即: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技术(uhrasound guide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US-FNAC)与... 甲状腺超声扫查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一般有两种不同的做法,即: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技术(uhrasound guide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US-FNAC)与超声引导下穿刺非抽吸技术(ultrasound guide puncture non-aspiration technique, US-PNAT)。本研究旨在比较这两种穿刺方法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穿刺 穿刺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结节 细胞学技术 抽吸技术 细针 needle 穿刺方法
原文传递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技术治疗肝囊肿的初步观察(含视频) 被引量:9
19
作者 石干 吴杰 +4 位作者 张姮 孙圣斌 刘璟 陈志涛 孙琛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97-399,共3页
近年来,EUS及EUS—FNA相关诊疗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方兴未艾,但目前国内外鲜见关于EUS诊疗技术应用于治疗肝囊肿的报道。近期我们为3例患者成功实施了EUS引导下肝囊肿穿刺抽吸+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内镜超声引导 肝囊肿 治疗 抽吸技术 视频 细针 硬化剂注射术 诊疗技术
原文传递
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1
20
作者 雷波 陈利 +5 位作者 吴嘉川 万晓强 游国亮 吴虹刚 陈舒 郑念东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238-242,共5页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在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28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A组(n=46)和B组(n=40)和C组(n=42)。其中...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在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28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A组(n=46)和B组(n=40)和C组(n=42)。其中A组均接受血栓抽吸手术治疗,B组均接受支架取栓术治疗,C组于支架取栓术中联合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比较不同组手术情况、血管再通前后血流评分变化、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近期临床预后结局。结果:A组手术总时长、血管再通时间短于B组、C组,平均取栓次数低于B组、C组,不同组血栓逃逸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组血流评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90d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C组,A组、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同组术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组术后7d神经功能评分、术后3个月预后恢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均可使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显著获益,支架取栓术中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不同方案在血管再通效果、阻止血栓逃逸、改善预后生存、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表现相近,但血栓抽吸技术手术时间和血管再通耗时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技术 支架取栓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