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术后死亡概率的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卫东 王洪典 +3 位作者 江文 陈长生 王津存 万琪 《疾病控制杂志》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探讨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术后 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 ,建立其死亡概率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6年来病房收治的 113例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病例 ,对影响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行锥颅... 目的 探讨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术后 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 ,建立其死亡概率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6年来病房收治的 113例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病例 ,对影响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 L 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3例病人 ,术后 30 d病死率为 2 7.4 %。单因素检验表明 ,意识水平、出血量、出血半球、伴发缺血性心脏病和锥颅手术时间是影响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术后 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意识水平 (OR =2 .6 0 6 ,P <0 .0 1)和出血量 (OR =1.0 38,P <0 .0 1)是重要的危险暴露因子 ,锥颅时间是保护因子 (OR =0 .6 4 5 ,P <0 .0 5 )。其死亡概率预测模型表达式为 :L ogit P =- 4 .0 35 +1.0 19X意识 +0 .0 38X出血量 - 0 .4 16 X锥颅时间 。该模型预测急性期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脑出血患者术后 30 d生存的灵敏度为 90 .2 %。结论 急性期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脑出血患者术后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LOGISTIC模型 锥颅抽吸血肿疗法 死亡概率 预测
下载PDF
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概率的预测研究
2
作者 程祖珏 王卫东 +3 位作者 程毓华 陈长生 邵卫中 余永琴 《九江医学》 2003年第3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d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的概率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收治的56例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例,对影... 目的:探讨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d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的概率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收治的56例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例,对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进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6例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为35.7%。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水平、出血量和性别是影响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意识水平(P<0.05)和出血量(P<0.05)是危险暴露因子,而患者性别则是保护因子(P<0.05)。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30 d死亡概率的简易预测模型为Logit P=-5.789+1.441X意识+0.053X出血量-2.0480X性别。应用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组内回代检验,该模型灵敏度为94.4%。结论:意识水平、出血量和性别是影响早期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由此建立术后30 d死亡概率预测模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锥颅抽吸血肿 生存概率 危险因素 两分类Logistic回归 早期
下载PDF
脑出血钻颅置管抽吸血肿术后观察与护理
3
作者 赵秀芹 陶玉华 侯丽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第3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脑出血 置管 抽吸血肿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立体定向抽吸血肿辅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 被引量:9
4
作者 毛群 勾俊龙 +6 位作者 邢复明 曾宪起 杨川 魏金祥 张毅 赵辉 刘宗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辅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以立体定向技术,手术抽吸血肿并置入导管,术后注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106例.手术中根据血肿量抽吸血肿的50%~80%,术后每日向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2次,每...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辅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以立体定向技术,手术抽吸血肿并置入导管,术后注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106例.手术中根据血肿量抽吸血肿的50%~80%,术后每日向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2次,每次每管注入5万U,间隔12 h.结果30 d内死亡23例,病死率为21.69%;术后再出血6例,占5.67%;术后再出血所致的死亡1例,占0.94%;入院时已有脑疝的患者,30 d病死率为60%.结论立体定向结合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安全有效,根据血肿量的大小和术前是否有脑疝存在,手术中清除血肿量以50%~8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血肿 大剂量 尿激酶 治疗 幕上脑出血 可行性 有效性
下载PDF
锥颅抽吸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唐荣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550-551,共2页
关键词 锥颅抽吸血肿清除术 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锥颅抽吸血肿腔引流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玉慧 崔炎增 +2 位作者 白惠霞 乔来军 姜波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 观察锥颅抽吸血肿腔引流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头颅CT定位 ,锥颅置管血肿腔抽吸引流和用生理盐水置换冲洗 ,并在血肿腔注射麻黄素 ,尿激酶治疗 46例自发性小脑出血。结果 治愈 2 7例 ,好转 12例 ,死亡 7例。结论... 目的 观察锥颅抽吸血肿腔引流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头颅CT定位 ,锥颅置管血肿腔抽吸引流和用生理盐水置换冲洗 ,并在血肿腔注射麻黄素 ,尿激酶治疗 46例自发性小脑出血。结果 治愈 2 7例 ,好转 12例 ,死亡 7例。结论 早期行锥颅抽吸血肿腔引流术 ,能明显提高病人生存率及功能恢复 ,该疗法操作简单 ,定位准确 ,细针穿刺创伤小 ,不受年龄及重要脏器功能限制 ,可在局麻下完成 ,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出血 锥颅抽吸血肿腔引流术 治疗 疗效 脑出血
下载PDF
开颅后脑穿针抽吸血肿梯度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短期效果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国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6期860-863,共4页
目的探讨开颅后脑穿针抽吸血肿梯度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本院146例HICH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各73例。对照组予以开颅后大范围快速减压+血肿清除术,实验组予以开颅后脑... 目的探讨开颅后脑穿针抽吸血肿梯度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本院146例HICH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各73例。对照组予以开颅后大范围快速减压+血肿清除术,实验组予以开颅后脑穿针抽吸血肿梯度减压血肿清除术。统计两组血肿清除率、术前术后颅内压及神经功能(GCS)、并发症,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统计两组预后(GOS)、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1)实验组血肿清除率优于对照组(P<0.05);(2)术后1d、3d、5d两组颅内压呈下降趋势,且实验组颅内压下降明显,两组颅内压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交互作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d、3d、5d两组GCS评分呈升高趋势,且实验组GCS评分升高明显,两组GCS评分组间、时间、组间.时间点交互作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脑梗死、脑膨出、迟发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48%比20.55%,P<0.05);(5)术后6个月随访,实验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84.93%比69.86%,P<0.05);(6)术后6个月两组ADL评分较术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颅后脑穿针抽吸血肿梯度减压血肿清除术用于HICH患者,有助于清除血肿,控制颅内压,恢复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后脑穿针抽吸血肿梯度减压 血肿清除术 开颅后大范围快速减压 脑膨出 颅内压
下载PDF
锥颅抽吸血肿治疗脑出血60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毅 杜宏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12期1187-1187,共1页
关键词 锥颅抽吸血肿 手术治疗 脑出血 高血压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超早期脑CT引导定向钻孔抽吸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9
作者 窦林森 赵性泉 李轶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06-306,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CT引导 钻孔 血肿
下载PDF
颅骨钻孔或加尿激酶溶解抽吸血肿治疗脑出血
10
作者 曾红科 周颖玲 詹国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4年第7期441-443,共3页
关键词 尿激酶溶解 血肿 颅骨钻孔 血肿中心 功能恢复 原发性脑室出血 锁骨下静脉穿刺 开颅手术 血肿 脑室引流
下载PDF
100例重型脑出血病人行锥颅穿刺抽吸血肿加溶解引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观察
11
作者 孟凡瑞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6Z期95-95,共1页
我院对100例重型脑出血病人(出血量在50~120ml之间)行锥颅穿刺抽吸血肿加溶解引流术。其中并发症如下:肺部感染49例,应激性溃疡出血33例,电解质紊乱27例,尿路感染21例,肾功能损害27例。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脑出血病人 溶解引流术 抽吸血肿 锥颅穿刺 重型 应激性溃疡出血 护理
下载PDF
钻孔抽吸血肿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12
作者 袁国宝 李晋阳 +1 位作者 潘守国 蒋书亭 《中原医刊》 1998年第4期13-14,共2页
钻孔抽吸血肿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袁国宝李晋阳潘守国蒋书亭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外三科(451450)1994年2月~1997年4月我院采用钻孔抽吸血肿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3例,疗效满意,现介绍... 钻孔抽吸血肿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袁国宝李晋阳潘守国蒋书亭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外三科(451450)1994年2月~1997年4月我院采用钻孔抽吸血肿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3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男2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 脑出血 尿激酶 钻孔抽吸血肿
下载PDF
睿米神经外科医疗机器人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效果分析
13
作者 吕玉杰 王玉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睿米神经外科医疗机器人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0-01—2022-12行睿米机器人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术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睿米神经外科医疗机器人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0-01—2022-12行睿米机器人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术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ERAS组,各39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的MMSE评分、NIHSS评分、FMA评分及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时,2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ERAS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干预比较,睿米神经外科医疗机器人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围术期采取ERAS理念干预,可提高围手术期管理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睿米机器人 立体定位下穿刺抽吸血肿 快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联合依达拉奉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王秋实 余辉 +1 位作者 李想 张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88-92,98,共6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SHPS)联合依达拉奉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8例NICU脑出血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SHPS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SHPS)联合依达拉奉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8例NICU脑出血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SHPS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评分]、糖脂代谢指标[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乳糖差(A-VLac)、血糖差(A-VGlu)]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C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SjvO2水平高于对照组,A-VGlu、A-VLa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IL-8、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低于对照组的3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PS联合依达拉奉能提高NICU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血肿穿刺 依达拉奉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脑出血 糖脂代谢
下载PDF
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15
作者 陈栋君 厉航 胡尚统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7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将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用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76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对其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组,观察组38例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SHPS),... 目的将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用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76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对其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组,观察组38例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SHPS),对照组38例行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结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7.37%更高(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更短(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相比,观察组更高(P<0.05);术前两组NIHSS、B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BI评分更高(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2.63%更低(P<0.05)。结论对基底节区HICH患者而言,应用SHPS治疗效果理想,且耗时较短,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及日常生活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并发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血肿穿刺 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床边颅内钻孔抽吸血肿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冰 刘丽 《临床医学》 CAS 1999年第11期19-20,共2页
本文对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非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对比,认为床边颅内钻孔抽吸血肿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以明显提高好转率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颅内钻孔 抽吸血肿
原文传递
CT监视立体定向早期血肿定量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56例 被引量:25
17
作者 诸葛启钏 林岩崇 +3 位作者 陈伟建 郭献忠 郑荣远 瞿宣兴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7-187,共1页
自1978年Backlund首次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以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生存率和存活质量明显高于开颅手术和保守治疗〔1~3〕。大量的临床研究认为,超早期(发病7小时内)和早期(发病7~72小时)血... 自1978年Backlund首次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以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生存率和存活质量明显高于开颅手术和保守治疗〔1~3〕。大量的临床研究认为,超早期(发病7小时内)和早期(发病7~72小时)血肿抽吸对提高存活质量有重要意义〔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 脑出血 治疗 血肿 CT 立体定向
下载PDF
立体定向超早期和早期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林岩崇 诸葛启钏 陈伟建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超早期和早期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通过CT导向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3例,其中男116例,女47例;年龄28~81岁,平均54.55岁。超早期抽吸47例,早期抽...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超早期和早期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通过CT导向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3例,其中男116例,女47例;年龄28~81岁,平均54.55岁。超早期抽吸47例,早期抽吸54例,延期抽吸62例。结果:163例患者中存活129例,其中良好56例(超早期28例,早期19例,延期9例),轻残35例(超早期9例,早期13例,延期13例),中残22例(超早期5例,早期8例,延期9例),重残12例(早期3例,延期9例),植物生存4例均为延期手术者;死亡34例,总病死率20.86%(超早期10.64%,早期20.37%,延期29.03%)。结论:定向超早期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优于早期和延期血肿抽吸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尽量争取超早期作定向血肿抽吸术,这对防止血肿压迫脑组织及血液分解产物对脑实质的不可逆性损害或产生脑水肿,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血肿 脑出血 高血压性
下载PDF
脑出血血肿抽吸术临床应用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石元洪 唐洲平 +1 位作者 徐金枝 张苏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0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了解脑出血血肿抽吸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检索我国4个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根据血肿抽吸术术式的不同分为硬通道抽吸术(HTAC)类和软通道抽吸术(STAC)类,分析研究的地域分布、执行的医院等级、时间、手术时间窗、... 目的:了解脑出血血肿抽吸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检索我国4个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根据血肿抽吸术术式的不同分为硬通道抽吸术(HTAC)类和软通道抽吸术(STAC)类,分析研究的地域分布、执行的医院等级、时间、手术时间窗、血肿部位、大小及手术方法。结果:共获得合格文献1205篇(72855例),其中HTAC文献851篇(49521例),STAC文献354篇(23334例);文献遍及全国31个省的各级医院;HTAC在基层医院和由神经内科医师比STAC开展更多(P<0.001)。病例年龄在2~97岁。文献报道在90年代末逐年递增;HTAC增加幅度比STAC更显著(P<0.001)。手术多在时间窗6~72h内完成。手术血肿见于颅内任何部位,其中以幕上血肿最多(66.9%)。作为手术适应证的血肿大小≥30mL的研究最多(55.9%)。HTAC手术方法高度一致,STAC却相差较大。结论:血肿抽吸术在我国得到广泛开展,近年发展迅速;手术适应证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 文献 临床应用
下载PDF
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引流治疗重症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绪宏 钱迅 +1 位作者 张辉 束慧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CT引导 立体定向 重症脑出血 病残率 血肿 并发症 引流 临床研究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