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大教学框架抽样与质量关系
1
作者 曹佩肃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26-127,共2页
本文从电大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的多种行式归纳设计着手,将教学方式构思为框架形势从中摸索,概括成系统分支框架,并通过教学实践去验证完成支持服务的优势,寻找辅导课时及教师素质等因素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性,从中得出结论。
关键词 支持体系构思 框架抽样 质量结论
下载PDF
全国森林资源宏观监测的抽样设计与估计方法探索 被引量:16
2
作者 曾伟生 黄国胜 +1 位作者 党永峰 智长贵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阐述了全国森林资源宏观监测的抽样框架设计及群团抽样设计;研究提出了针对图斑区划判读和群团样地判读2种方案的抽样估计方法,包括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和两阶抽样,其中整群抽样更适合于图斑区划判读,而两阶抽样更适合于群团样地判读;9... 阐述了全国森林资源宏观监测的抽样框架设计及群团抽样设计;研究提出了针对图斑区划判读和群团样地判读2种方案的抽样估计方法,包括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和两阶抽样,其中整群抽样更适合于图斑区划判读,而两阶抽样更适合于群团样地判读;9个省的抽样估计结果对比表明,不等群团的整群抽样估计方法对图斑区划判读和群团样地判读都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宏观监测 抽样框架 整群抽样 两阶抽样
下载PDF
基于3阶段抽样方法的森林面积估测——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
3
作者 胡杨 彭道黎 徐雪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8,28,共5页
为了优化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估测对象,利用美国森林资源清查方法(3阶抽样方法),在部分改进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正六边形抽样框架及群团样地,估测延庆县的森林面积。结果表明:估算出北京市延庆县的森林总面积为1 202.... 为了优化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估测对象,利用美国森林资源清查方法(3阶抽样方法),在部分改进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正六边形抽样框架及群团样地,估测延庆县的森林面积。结果表明:估算出北京市延庆县的森林总面积为1 202.739 km^2,与延庆县政府报告的森林总面积对比,总体精度达到94.22%。分层随机抽样和分层双重抽样下的估计精度分别为99.96%和99.94%,这种面积估测方法具有较好的总体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 抽样框架 森林总面积估计 总体精度 估计精度
下载PDF
基于群团抽样技术的森林资源监测方案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阳帆 王海宾 +1 位作者 胡晟 彭道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217,249,共7页
为探索适合我国森林资源实情的监测抽样新技术,借鉴美国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技术方案,以北京市延庆区为研究区,进行森林蓄积量群团抽样试验研究。首先在美国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体系基础上,根据所选研究区域的森林资源分布状况,确定适宜的正... 为探索适合我国森林资源实情的监测抽样新技术,借鉴美国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技术方案,以北京市延庆区为研究区,进行森林蓄积量群团抽样试验研究。首先在美国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体系基础上,根据所选研究区域的森林资源分布状况,确定适宜的正六边形抽样框架尺度以及抽样比例,在抽选的正六边形抽样框架内布设圆形群团样地并进行实地调查,从而获取研究区当年森林蓄积量信息。结果表明,采用正六边形抽样框架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展森林资源年度监测的适宜面积为2 338 hm^2,边长为3 000 m,最适抽样比例为66%;根据所设计的群团抽样方案进行实地调查获取延庆区2016年的森林蓄积量为16. 6 m3/hm^2,抽样调查精度达85. 4%,符合《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对抽样精度的要求,验证了基于圆形群团样地在我国区、县级尺度上开展森林资源监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团抽样技术 正六边形抽样框架 圆形群团样地 森林蓄积量 抽样精度
下载PDF
海洋环境监测站位优化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范海梅 纪焕红 +2 位作者 刘鹏霞 张正龙 周红宏 《上海环境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115-119,共5页
探讨了海洋环境监测站位优化步骤、方法和基本原则。指出了站位优化的4个步骤:明确监测目标;分析监测海域特征,给定抽样框架;确定站位优化方法,选择最优的监测站位;监测站位优化评估。分析表明:监测目标是进行站位优化的基础和切入点,... 探讨了海洋环境监测站位优化步骤、方法和基本原则。指出了站位优化的4个步骤:明确监测目标;分析监测海域特征,给定抽样框架;确定站位优化方法,选择最优的监测站位;监测站位优化评估。分析表明:监测目标是进行站位优化的基础和切入点,也是选择确切的优化方法的前提;抽样框架是通过深入分析监测海域环境特征给出的;科学合理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是监测站位优化和监测评价的有效手段;优化后的站位更能最大限度的获取海洋环境信息,从而更客观的评价海域环境,为海域管理提供决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位优化 抽样框架 通用随机方格分层算法 赤潮监控区 长江口
下载PDF
长江口-杭州湾生态环境监测点位优化布设及水质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镔麒 王艳 +2 位作者 徐香勤 吕旭波 雷坤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6-154,共9页
河口海湾位于陆海交错带,受径潮流作用的双重影响,具有物质输运格局复杂、生态环境变化梯度大等特点。生态环境监测点位布设与优化是科学、客观评估河口海湾生态环境状况的前提。采用空间平衡抽样法开展监测点位增设和优化方案研究,将2... 河口海湾位于陆海交错带,受径潮流作用的双重影响,具有物质输运格局复杂、生态环境变化梯度大等特点。生态环境监测点位布设与优化是科学、客观评估河口海湾生态环境状况的前提。采用空间平衡抽样法开展监测点位增设和优化方案研究,将2020年5月上海市海洋环境趋势性监测布设的142个监测点位,增设至200个,并进一步优化至170个,对优化前后的点位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组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并且优化后点位的方差和空间自相关值更小,说明空间平衡抽样法适用于河口海湾生态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和优化,点位布设和优化结果可客观反映河口海湾的生态环境状况。随后,采用泰森多边形法确定了优化所得的170个离散点位的海域代表面积,克服现有空间插值法的缺陷,为河口海湾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杭州湾 空间平衡抽样 抽样框架 点位优化 泰森多边形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受危害地区居民对野猪保护态度分析——以桦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小清 赵刘莉莎 张明海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1-639,共9页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关系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国内外野生动物管理的焦点问题。了解和科学分析受野猪(Sus scrofa)危害地区的受访者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是制定解决这一冲突对策或措施中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以黑龙江省桦南县通...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关系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国内外野生动物管理的焦点问题。了解和科学分析受野猪(Sus scrofa)危害地区的受访者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是制定解决这一冲突对策或措施中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以黑龙江省桦南县通过面对面进行的机会主义街道截取抽样框架法搜集的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引用潜变量概念,分析受危害地区受访者对野猪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受访者对野猪态度的行为方面,71%的受访者在冲突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赞同与野猪共存;在受访者对野猪态度的情感方面,84%的受访者不喜欢野猪;在受访者对野猪态度的认知方面,64%的受访者不赞同野猪具有生态价值,60%的受访者不赞同将野猪列入“三有”保护动物。通过以上态度的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得出受访者对野猪总体上呈消极态度,得分为1.74。在受访者对野猪态度的影响因素中,外表评价对态度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p<0.001);务农时间对态度有极显著的负向影响(p<0.01);伤人情况对态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0.05);女性相比男性对野猪的态度更消极(p<0.05);遇见次数对态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0.05)。综上所述,受访者对野猪总体上呈消极态度,其中,务农时间、外表评价、伤人情况、性别和遇见次数是影响受访者对野猪态度的重要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在分析公众态度方面具有较好的分析效果,提高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针对调查结果提出3条缓解人与野猪冲突的管理建议:(1)适时开展野猪种群调控,建立野猪种群监测、预警预报信息平台;(2)积极开展野猪危害的主动防御,缓解人与野生动物冲突;(3)及时开展致害补偿,拓宽野猪致害补偿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 野猪 态度 结构方程模型 机会主义街道截取抽样框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