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抽雾风机出口管道的压力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永湘 《现代机械》 2009年第6期26-28,32,共4页
本文从风机原理及相关流体力学理论出发,分析了抽雾风机出口管道中产生负压的原因,研究了负压对风机运行的影响及负压与出口管道结构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出口管道的优化数学模型,优化了出口管道结构。
关键词 抽雾风机 管道 压力 结构 优化
下载PDF
安阳二炼钢抽雾风机故障分析
2
作者 刘慧杰 苏家录 焦宏波 《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0年第1期38-38,共1页
论述了风机产生的故障原因和分析故障的方法.以及采用的检测手段。并针对风机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彻底解决了风机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炼钢 抽雾 风机 故障分析 动平衡 压铅法 板坯连铸机
下载PDF
抽雾风机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3
作者 李永湘 《现代机械》 2009年第3期48-49,72,共3页
本文针对炼钢厂连铸车间抽雾风机存在的主要故障,运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二维单元,分析风机抽雾效果差和振动不稳的主要原因,提出应对措施,优化风机管道系统结构,减小管道压力损失,管道流量提高了17 474.4 m3/h,确保了抽雾风... 本文针对炼钢厂连铸车间抽雾风机存在的主要故障,运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二维单元,分析风机抽雾效果差和振动不稳的主要原因,提出应对措施,优化风机管道系统结构,减小管道压力损失,管道流量提高了17 474.4 m3/h,确保了抽雾风机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将抽雾风机电动机安装底座基础改造成混凝土结构,提高电动机安装底座基础的刚度,改用弹性柱销联轴器,保证了抽雾风机运行的稳定性。风机故障率显著降低,节约了设备维修费用,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雾风机 故障分析 ANSYS 有限元
下载PDF
油雾抽吸装置对推力轴承内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杨雄 章志平 +6 位作者 彭绪意 吴中华 张送校 聂赛 孙洁 郑源 张玉全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0-184,共5页
电站轴承油槽油雾的逸出不仅会污染电站环境,还会给电气设备带来安全隐患。结合水电站的实际情况,安装油雾吸收装置,可有助于油槽内过量油雾的排出,有效避免电站油雾污染问题。为探究油雾抽吸过程中油槽内的油雾分布、速度、测点压力、... 电站轴承油槽油雾的逸出不仅会污染电站环境,还会给电气设备带来安全隐患。结合水电站的实际情况,安装油雾吸收装置,可有助于油槽内过量油雾的排出,有效避免电站油雾污染问题。为探究油雾抽吸过程中油槽内的油雾分布、速度、测点压力、油雾抽吸量等变化,对某抽蓄电站推力轴承油槽及负压抽吸管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经过油雾抽吸,大部分油雾均能被有效排出;出口油雾抽吸量总体变化遵循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在-500 Pa的抽吸压力下,油雾最大抽吸量可达0.008 23 kg/s;油雾抽吸完成后,油槽顶部的压降达96.07%,压力差的降低可有效阻止油雾外逸至油槽盖板、风洞、转子等处。研究结果可为油槽油雾抽吸过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以便于更好地制定油雾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轴承 数值模拟 水蓄能电站 蒸发-冷凝模型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架间喷雾引射抽尘净化装置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谈世松 莫金明 《煤矿机械》 2021年第6期58-60,共3页
综采工作面作为煤矿井下粉尘污染的主要场所,其防降尘措施一直都是研究重点,而对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人行区域的粉尘治理则是重中之重。以陕煤集团曹家滩煤矿12209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井下实测移架产生的粉尘在人行侧的的运移分... 综采工作面作为煤矿井下粉尘污染的主要场所,其防降尘措施一直都是研究重点,而对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人行区域的粉尘治理则是重中之重。以陕煤集团曹家滩煤矿12209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井下实测移架产生的粉尘在人行侧的的运移分布规律,根据其分析结果,设计了一种针对支架尘源的架间喷雾引射抽尘净化装置,对其结构设计进行实验室优化试验,并通过现场试验检验其降尘效果及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为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尘源的治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 粉尘污染 移架尘源 架间喷引射尘净化装置 现场应用
下载PDF
Droplet generation due to two health care procedures
6
作者 解晓健 李玉国 +1 位作者 孙鹤泉 刘荔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0年第2期274-278,共5页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characterize the droplets generated in two aerosol-generating health care procedures,i.e.taking nasopharyngeal aspirates(NPA)and nebulizer therapy.Glass slides and water-se...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characterize the droplets generated in two aerosol-generating health care procedures,i.e.taking nasopharyngeal aspirates(NPA)and nebulizer therapy.Glass slides and water-sensitive paper(WSP)are used to collect large droplets when taking NPA.Droplet stain-marks on glass slides are counted under a microscope,and then a size analysis is performed.During nebulizer therapy dust monitors are used to detect small droplets and droplet nuclei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round the nebulizer and in the room.From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taking NPA can stimulate coughing and generate large droplets.Nebulizers can generate more than tens of millions fine droplets ranging from 0.3 to 20 μm per minute,a large volume of which can escape from the holes on the nebulizer's facemask and disperse in the whole room.Droplets coagulate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mask and the volunteer's face,suggesting a great possibility of drug solution contamination by patients' secretion during nebulizer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PLET taking nasopharyngeal aspirates(NPA) nebulizer therapy infection transmiss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