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担保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亚男 邵敏 《黑龙江财会》 2003年第7期9-10,共2页
关键词 企业担保业务 内部会计控制 制度设计 职责分离 授权审批 担保原则 业务流程
下载PDF
浅谈西方国家产品责任法的归责原则
2
作者 郭院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80-84,共5页
本文概括地论述了产品责任法的归责原则,阐述了严格责任作为欧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产品责任法主要归责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产品责任法中的归责原则问题。
关键词 产品责任法 归责原则 严格责任原则 过失责任原则 产品缺陷 保护消费者利益 西方国家 生产者 担保责任原则 疏忽责任原则
下载PDF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利益分析
3
作者 周郑屹 《广东法学》 2001年第2期30-34,共5页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令人目不暇接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人们在享受这些产品和服务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被层出不穷的、由于产品缺陷所造成的损害事故所困扰。因此产品责任案件时有发生,而产生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解决...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令人目不暇接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人们在享受这些产品和服务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被层出不穷的、由于产品缺陷所造成的损害事故所困扰。因此产品责任案件时有发生,而产生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解决这类案件的关键问题。本文拟从法律对利益调整和保护的角度出发,分析各种归责原则所体现的法律对产品责任关系各主体利益的衡量与分配、协调与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责任 生产者 归责原则 销售者 用户 消费者 过错责任原则 契约担保责任原则 严格责任原则
下载PDF
论中国保险监管的有效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艳 陈迪红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15-17,共3页
保险业的特殊性质和保险市场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保险监管的必要,而监管的实际效果却往往违背矫正市场失灵的初衷。究其原因,监管的无效源于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失衡和监管制度的不当。笔者就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来分析我国... 保险业的特殊性质和保险市场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保险监管的必要,而监管的实际效果却往往违背矫正市场失灵的初衷。究其原因,监管的无效源于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失衡和监管制度的不当。笔者就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来分析我国保险监管的有效性及提高监管有效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保险监管 保险业 保险市场交易主体 政府 市场化原别 担保原则 灵活性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
下载PDF
论美国产品责任法的若干问题
5
作者 高凛 《民主与科学》 1997年第3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美国产品责任法 产品责任诉讼 消费者 疏忽责任原则 严格责任原则 销售者 合同关系 担保责任原则 使用者 生产者
下载PDF
担保物权制度的成长与蜕变 被引量:87
6
作者 谢在全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56,191-192,共22页
担保制度既有确保债权实现的功能,也有促成资金高效率运用的功能。凡法律行为以担保债权为目的,并得直接支配担保标的之价值,无论其权利构造或名称为何,概以担保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担保标的物由土地到建筑物、由不动产到动产、有形资... 担保制度既有确保债权实现的功能,也有促成资金高效率运用的功能。凡法律行为以担保债权为目的,并得直接支配担保标的之价值,无论其权利构造或名称为何,概以担保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担保标的物由土地到建筑物、由不动产到动产、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现有资产到将来取得资产、单一物到集合物、固定资产到流动资产;担保债权自特定债权转向不特定债权,担保物权从属性及担保债权特定原则发生松动;担保物权内容之契约自由性格特别凸显,契约自由原则不断突破物权法定原则;收益价值自用益价值中脱颖而出,成为独立的价值型态;声明登录制和控制公示方法崭露头角;实行程序上,私实行程序兴起,收益执行得以运用。担保物权制度的立法动向上存在以下趋势:物权标的特定性和担保物权从属性发生缓和;物权法定原则柔软化;登录内容弹性化;担保物权管理机能日益重要;担保物权实行方法多样化;动产担保权单一化及其立法的统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法定 担保债权特定原则 收益价值 私实行程序 声明登录制
原文传递
订立担保合同需“五戒”
7
作者 刘林 《农民科技培训》 2004年第3期29-29,共1页
一、戒人情担保。在订立担保合同时,担保人碍于情面,对被担保人缺乏应有的资信调查,便盲目签订担保合同,等被担保人无力偿还,须负连带责任时,悔乙已晚。 二、戒行政命令担保,或称领导干预担保。这种担保违背自愿原则,因为在是否设立担保... 一、戒人情担保。在订立担保合同时,担保人碍于情面,对被担保人缺乏应有的资信调查,便盲目签订担保合同,等被担保人无力偿还,须负连带责任时,悔乙已晚。 二、戒行政命令担保,或称领导干预担保。这种担保违背自愿原则,因为在是否设立担保,采用何种形式担保,担保多大范围的债务这些问题上,不是由当事人商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保合同 合同签定 资信调查 担保自愿原则 主体资格审查 担保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