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担保物权不因主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2年的经过而消灭 从个案谈对《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2条第2款的理解 被引量:4
1
作者 廖炜冕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83,共2页
原告深圳泛信化工有限公司于1990年2月12日向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罗湖支行借款人民币300万元,并以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开发区中兴工业城第1栋第3、4层房产作为抵押,贷款于1990年8月13日到期,但被告一直未采取任何法律行动向原告主张... 原告深圳泛信化工有限公司于1990年2月12日向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罗湖支行借款人民币300万元,并以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开发区中兴工业城第1栋第3、4层房产作为抵押,贷款于1990年8月13日到期,但被告一直未采取任何法律行动向原告主张债权或者抵押权,于是,原告于2003年11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双方对抵押物设立的抵押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保物权 主债权诉讼时效 担保司法解释》第12条第2款 抵押权 中国
原文传递
关于担保无效责任承担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昊 《中国商界》 2008年第3期134-134,共1页
《担保法》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由于过于原则、笼统致使司法实践中根据该条规定判决承担担保无效责任时出现了法律适用不统一的局面。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担保法司法解释》进一步对如何承担担保无效责任做出了细化,为司法实践中具体应用... 《担保法》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由于过于原则、笼统致使司法实践中根据该条规定判决承担担保无效责任时出现了法律适用不统一的局面。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担保法司法解释》进一步对如何承担担保无效责任做出了细化,为司法实践中具体应用法律提供了一个比较统一的准绳。但是,随着不同性质、类型案件的涌现和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担保法司法解释》的上述规定在理论上的欠缺和与司法实践衔接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暴漏出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保司法解释 无效责任 司法实践 法律适用 应用 判决 理论 案件
下载PDF
让与担保的实践性探讨
3
作者 王会军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第18期104-106,共3页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生效,意味着民法典担保制度开始影响担保实务,尤其是新的担保规则。让与担保虽是非典型担保,但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担保功能,民法典专门提到了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为让与担保正了名,使其具有法律上的真实意义,...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生效,意味着民法典担保制度开始影响担保实务,尤其是新的担保规则。让与担保虽是非典型担保,但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担保功能,民法典专门提到了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为让与担保正了名,使其具有法律上的真实意义,尽管未当面点名。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生效,肯定了以法律、行政法规尚未规定可以担保的财产权利设立担保,也就是承认了让与担保这一另类担保,岂止如此,该司法解释还确立了让与担保的实践性规则。面对法典与配套解释的新规定,不得不作出应对之策,以防怠于司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 让与担保 实践探讨
下载PDF
注重《担保法司法解释》新内容的学习
4
作者 孟昭稳 曹云来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2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担保司法解释 担保 司法解释 抵押物 法律效力 抵押权 质押 担保合同
原文传递
借新还旧贷款的法律风险分析与防范
5
作者 冯小武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69,共2页
“借新还旧”是指贷款到期后不能按时以货币资金形式收回,又重新发放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行为。该类贷款的合法性已得到最高院《担保法司法解释》的确认。其作用在于克服了诉讼时效的法律限制,进一步明确了债权债务关系,... “借新还旧”是指贷款到期后不能按时以货币资金形式收回,又重新发放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行为。该类贷款的合法性已得到最高院《担保法司法解释》的确认。其作用在于克服了诉讼时效的法律限制,进一步明确了债权债务关系,并要求贷款企业完善或加强担保,弱化即期贷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新还旧贷款 法律限制 风险分析 担保司法解释 债权债务关系 货币资金 诉讼时效 贷款企业
下载PDF
留置权善意取得的实例研究与法理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诗诣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8-51,共4页
我国《物权法》第106条对他物权的善意取得做了肯定性规定,同时《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08条也对留置权的善意取得做了具体化的规定。实务中,法条规定显得过于简单,且以肆意牺牲所有权人的权益以保障交易安全,在广泛采用租赁模式运营的民... 我国《物权法》第106条对他物权的善意取得做了肯定性规定,同时《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08条也对留置权的善意取得做了具体化的规定。实务中,法条规定显得过于简单,且以肆意牺牲所有权人的权益以保障交易安全,在广泛采用租赁模式运营的民用航空领域对出租方过于苛刻。应当对留置权理论中的"善意取得"和"同一法律关系"进行合理分析和重新定位,以符合实践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权善意取得 牵连关系 担保法》司法解释108条
下载PDF
再论抵押权行使期间的性质
7
作者 彭媛媛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6期47-48,共2页
抵押权的行使期间是指抵押权人在主债务到期后债务人没有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当事人约定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抵押权人请求法院拍卖、变卖抵押物的最长期限。对于抵押权行使期间的性质认定,直接关系到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及相关第三人的利... 抵押权的行使期间是指抵押权人在主债务到期后债务人没有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当事人约定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抵押权人请求法院拍卖、变卖抵押物的最长期限。对于抵押权行使期间的性质认定,直接关系到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及相关第三人的利益,也与抵押权的性质存在较大的关联。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2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或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权人 性质认定 担保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当事人约定 担保法》 担保期间 登记部门
下载PDF
《民法典》视野下“抵押权”与《海商法》中“船舶抵押权”的冲突及化解
8
作者 谢事成 《中国海事》 2022年第4期57-61,共5页
《民法典》当前已经生效,与之前的规则相比,其中的担保物权部分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担保制度司法解释》也为担保制度的适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规范作用。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海商法》生效于1993年,其中的规则已经近30年未曾修改,... 《民法典》当前已经生效,与之前的规则相比,其中的担保物权部分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担保制度司法解释》也为担保制度的适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规范作用。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海商法》生效于1993年,其中的规则已经近30年未曾修改,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开始新的修法历程。以抵押权规则制度为焦点,通过比较《民法典》和《海商法》的制度设计,分析了两者在担保制度规范发展趋向、抵押财产是否可以转让和价款抵押权三个方面的变化和区别,探讨了在抵押权制度方面当前两者的法律适用问题以及化解两者间矛盾的可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抵押权 海商法 民法典 担保制度司法解释 担保物权
下载PDF
限制抵押财产转让约定的法律效果 被引量:25
9
作者 常鹏翱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2-663,共22页
《民法典》第406条在抵押人自由转让抵押财产的基础上,允许当事人约定限制这种自由。约定禁止转让抵押财产的,为绝对限制;约定以抵押权人同意等为抵押财产转让条件的,为相对限制。在不动产抵押,绝对限制与《民法典》第406条的目的相悖,... 《民法典》第406条在抵押人自由转让抵押财产的基础上,允许当事人约定限制这种自由。约定禁止转让抵押财产的,为绝对限制;约定以抵押权人同意等为抵押财产转让条件的,为相对限制。在不动产抵押,绝对限制与《民法典》第406条的目的相悖,应当无效;相对限制一经生效,能约束抵押当事人双方,但该约定未经登记,不得约束抵押财产受让人、登记机构等第三人,即便不具备抵押权人同意等条件,亦不影响抵押财产的转让,登记机构也能办理转移登记。在动产抵押,浮动抵押合同约定绝对限制的,产生非浮动抵押权,非浮动抵押合同的这类约定无效;相对限制无论如何都不能对抗符合《民法典》第404条规定的买受人,但在登记后能对抗其他受让人。这些看法对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43条有所细化、补充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第406条 “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43条 抵押财产转让 限制转让的约定
原文传递
谈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处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慧 《大视野》 2009年第3期171-171,共1页
在建设工程合同中,由于对质量、工期、报酬等关键性的条款的约定存在暇疵或盲点,导致合同履行无法进行,因此而产生纠纷,合同法赋予了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包括抗辨权、代位权和撤销权。
关键词 合同履行 建设工程合同 暇疵 抗辨权 债务人 同时履行抗辨权 担保司法解释
全文增补中
浅析“借新还旧”贷款风险防范
11
作者 李靖 《现代商业银行导刊》 2008年第2期35-36,共2页
“借新还旧”贷款,是指银行贷款到期后企业不能按时以货币资金形式归还,又重新向银行借新的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来的贷款的行为。该类贷款的合法性已得到最高人民法院《担保法司法解释》的确认。因为“借新还旧”贷款的存在有其... “借新还旧”贷款,是指银行贷款到期后企业不能按时以货币资金形式归还,又重新向银行借新的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来的贷款的行为。该类贷款的合法性已得到最高人民法院《担保法司法解释》的确认。因为“借新还旧”贷款的存在有其客观的原因,一是因为多数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所积累的自有资金相当有限,企业用于维持周转的大部分资金要靠银行贷款解决。所以,企业即使在完成一个经营周期以后,仍然需要资金的及时投入,这必然造成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后的继续占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风险防范 借新还旧 担保司法解释 银行贷款 国有企业 货币资金 最高人民法院 计划经济时期
原文传递
浅析“借新还旧”贷款风险防范
12
作者 李靖 《中国城市金融》 2007年第11期78-79,共2页
“借新还旧”贷款的合法性已得到最高人民法院《担保法司法解释》的确认。对贷款银行来讲,“借新还旧”贷款是把“双刃剑”,其积极作用在于克服了诉讼时效的法律限制,进一步明确了债权债务关系,并有可能要求借款企业完善或加强担保,防... “借新还旧”贷款的合法性已得到最高人民法院《担保法司法解释》的确认。对贷款银行来讲,“借新还旧”贷款是把“双刃剑”,其积极作用在于克服了诉讼时效的法律限制,进一步明确了债权债务关系,并有可能要求借款企业完善或加强担保,防范即期贷款风险;其消极作用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信用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风险防范 借新还旧 担保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债权债务关系 贷款银行 法律限制 诉讼时效
原文传递
论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13
作者 周臻 《前沿》 2003年第4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保证人 先诉抗辩权 检索抗辩权 性质 法理依据 担保 担保司法解释 再保证 反保证 物权 诉讼
原文传递
保证合同期间的性质
14
作者 王恺杰 《财经政法资讯》 2015年第2期33-39,共7页
保证合同中存在两个期间,保证期间和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保证期间是保证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期间经过后,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将归于消灭。在我国立法上,由于《担保法》和《担保法司... 保证合同中存在两个期间,保证期间和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保证期间是保证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期间经过后,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将归于消灭。在我国立法上,由于《担保法》和《担保法司法解释》一些规定相互之间的矛盾,使得保证合同期间性质这一问题在学界引发了很多争议,不同学者所持的观点有很大的差异。保证期间和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关涉到保证中保证人、债权人和债务人三方利益的平衡,明确这两个期间的性质,尤其是保证期间的性质,对于解决保证关系所处的法律困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期 性质 担保司法解释 诉讼时效期间 保证期间 保证债务 保证责任 担保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