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伐修枝对拉关木林下乡土红树植物的影响
1
作者 陈春莲 杨珊 +1 位作者 刘强 周佳逸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8-1437,共10页
为探究保护区内对外来红树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人工林不采取剧烈扰动生境的皆伐措施,而通过间伐修枝处理使拉关木逐渐退出更替为乡土红树林的新途径的影响,该研究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拉关木林为研究区域,依托保护... 为探究保护区内对外来红树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人工林不采取剧烈扰动生境的皆伐措施,而通过间伐修枝处理使拉关木逐渐退出更替为乡土红树林的新途径的影响,该研究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拉关木林为研究区域,依托保护区对拉关木林进行间伐修枝,研究拉关木林间伐修枝的调控措施对恢复乡土红树群落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间伐修枝后拉关木残桩萌枝的无性繁殖削弱了处理效果,但一次干预(50%强度的间伐修枝)和两次干预(50%强度的间伐修枝之后追加一次修枝)2种处理之间,拉关木残桩萌枝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2)间伐修枝能丰富林下灌木层的乡土红树种类,以及促进其生长,并且两次干预比一次干预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草本层红树幼苗自然更新无显著影响。(3)在未间伐、间伐修枝和林缘3种样地中人工种植乡土红树苗木,间伐修枝对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秋茄(Kandelia obovata)幼苗的存活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间伐修枝对红海榄的生长有接近林缘条件的效果,但效果有限。综上所述,建议在50%强度间伐修枝的基础上加大间伐强度或修枝频率,在林下适当进行乡土红树植物的人工种植,同时清除拉关木残桩萌生的枝条,这样更有利于拉关木林向乡土红树林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红树 关木 间伐修枝 乡土红树 生态恢复
下载PDF
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入侵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强 张颖 +4 位作者 钟才荣 杨勇 李冬琳 张世杰 张静文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1期60-64,67,共6页
针对红树林湿地管理者和研究者中存在的对中国引入的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C.F.Gaertn.)是否具有入侵性的矛盾看法,对海南岛分布的拉关木进行了初步调查,并综述了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拉关木在海南岛和华南地区的... 针对红树林湿地管理者和研究者中存在的对中国引入的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C.F.Gaertn.)是否具有入侵性的矛盾看法,对海南岛分布的拉关木进行了初步调查,并综述了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拉关木在海南岛和华南地区的海岸湿地上生长良好,其植株生长旺盛,繁殖力强,并已自然扩散侵入海南乡土红树植物群落,具有潜在的生物入侵风险。提出对拉关木的潜在入侵性深入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分别为拉关木与海南乡土红树植物的种间竞争机制,拉关木对乡土红树植物群落及其演替趋势的影响;拉关木繁殖体的自然扩散机制;拉关木种群遗传分化与环境适应机制,以期增进对拉关木潜在入侵性及其对海南乡土红树植物多样性潜在威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种 红树植物 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C.F.Gaertn.) 入侵性
下载PDF
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对木榄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秀丽 卢昌义 +5 位作者 周亮 陈锦钗 傅蓉 许诗琳 陈浩 刘毅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9-345,共7页
探讨外来速生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扩张过程中潜在的化感作用,为其入侵风险评估提供参考.通过室内栽培实验测定拉关木根、枝、叶、果的水浸液在不同质量浓度(0.1,0.2,0.3,0.4,0.5g/mL)下对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 探讨外来速生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扩张过程中潜在的化感作用,为其入侵风险评估提供参考.通过室内栽培实验测定拉关木根、枝、叶、果的水浸液在不同质量浓度(0.1,0.2,0.3,0.4,0.5g/mL)下对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各器官水浸液对木榄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质量浓度为0.5g/mL时,抑制作用最强.各器官水浸液对木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为:枝>果>根>叶.各器官水浸液对木榄幼苗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低促高抑";木榄幼苗根系活力随拉关木根、叶、果的水浸液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随枝水浸液浓度的升高,木榄幼苗的根系活力呈下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大小均随各器官水浸液浓度的升高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木 木榄 幼苗生长 生理 生化 化感作用
下载PDF
引进红树拉关木和两种乡土红树离子平衡及光合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向敏 刘强 +2 位作者 李妮亚 李伟 张云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7-396,共10页
为了比较引进红树与乡土红树的耐盐性差异,该研究以引进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和乡土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与秋茄(Kandelia obovata)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分析其在不同Na Cl浓度(100、200、300、400 mmol&#... 为了比较引进红树与乡土红树的耐盐性差异,该研究以引进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和乡土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与秋茄(Kandelia obovata)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分析其在不同Na Cl浓度(100、200、300、400 mmol·L^(-1))处理下各器官离子浓度(Na^+、Cl~–、K^+、Ca^(2+)和Mg^(2+))和叶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1)高盐胁迫(400 mmol·L^(-1)Na Cl,28 d)处理下,拉关木根系Na^+增幅较小,秋茄根、叶Cl~–含量增幅均高于木榄和拉关木,说明拉关木在较高的盐浓度时能限制根系对Na^+、Cl~–的吸收,减少向地上部分运输。(2)高盐胁迫均增加3种红树根、叶的K^+浓度(木榄叶K^+略有降低,差异不显著),表明3种红树均可吸收K^+,来限制Na^+对植物的伤害;同时,降低3种红树根Ca^(2+)浓度,但拉关木根Ca^(2+)下降幅度小于秋茄和木榄,说明拉关木具有更强的防止Ca^(2+)流失的能力。(3)拉关木根维持Na^+/K^+、Na^+/Ca^(2+)平衡的能力强于秋茄和木榄。(4)高盐胁迫引起秋茄与木榄光合速率均降低,而拉关木光合速率却增加了54.1%。综上所述,拉关木能限制根系对Na Cl的吸收,有效维持Na^+/K^+、Na^+/Ca^(2+)的平衡,并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这表明拉关木与木榄和秋茄相比具有更高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木榄 关木 离子平衡 光合作用
下载PDF
红树植物拉关木的引种效果调查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钟才荣 李诗川 +2 位作者 杨宇晨 张影 林作武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96-99,共4页
1999年,海南东寨港保护区从墨西哥成功引种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2002年开花结果后,再次引种到广东电白、福建莆田等地,长势良好,均已开花结果,东寨港10年生植株平均高8.9 m。种子千粒重427~476 g,发芽率为90.6%~96.2%;拉关... 1999年,海南东寨港保护区从墨西哥成功引种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2002年开花结果后,再次引种到广东电白、福建莆田等地,长势良好,均已开花结果,东寨港10年生植株平均高8.9 m。种子千粒重427~476 g,发芽率为90.6%~96.2%;拉关木抗寒性仅次于秋茄,与桐花树、白骨壤相当;抗盐能力明显优于乡土树种,在我国海水盐度为33‰的海滩上造林长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关木 引种
下载PDF
粤东海桑、无瓣海桑、拉关木冻害调查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远合 肖泽鑫 +1 位作者 彭剑华 蔡庆芸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4期15-17,共3页
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 (L.)Engl.)、无瓣海桑(S.apetala Buch-Ham)、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Gaertn.f.)是粤东近几年成功引种的3个优良红树林树种。文章报告了粤东海桑、无瓣海桑和拉关木的苗木和林木的冻害情况,并就海桑... 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 (L.)Engl.)、无瓣海桑(S.apetala Buch-Ham)、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Gaertn.f.)是粤东近几年成功引种的3个优良红树林树种。文章报告了粤东海桑、无瓣海桑和拉关木的苗木和林木的冻害情况,并就海桑、无瓣海桑和拉关木的抗寒性及其在粤东育苗和防寒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桑 无瓣海桑 关木 冻害
下载PDF
福建九龙江口不同林龄拉关木人工林凋落物组成及季节动态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秀丽 周亮 +6 位作者 许诗琳 吴婷婷 刘毅伟 陈浩 傅蓉 叶苏俊 卢昌义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9-527,共9页
收集福建九龙江口人工红树林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中的4、6、8年生3种不同林龄植被全年的凋落物,测定其数量、组成及季节动态.结果表明,4、6、8年生拉关木林年凋落量分别为10 930.1、12 085.3、13 723.4 kg/hm2.各林龄拉关木... 收集福建九龙江口人工红树林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中的4、6、8年生3种不同林龄植被全年的凋落物,测定其数量、组成及季节动态.结果表明,4、6、8年生拉关木林年凋落量分别为10 930.1、12 085.3、13 723.4 kg/hm2.各林龄拉关木林的凋落物组成均以落叶为主,4、6、8年生拉关木林的凋落叶量分别占年总凋落量的86.16%、77.47%、81.30%,落枝、落花、落果在年凋落物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各林龄拉关木林年凋落物量均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其季节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4年生和6年生的拉关木林均在5月和9月出现峰值,而8年生的拉关木林则在4月和9月出现峰值;各年龄段的拉关木林的落叶和总凋落量变化模式相同,而落枝、落花、落果的变化模式不尽相同.研究结果可为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拉关木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关木 林龄 凋落物 季节动态
下载PDF
从木榄叶片超微结构所受的影响评估外来种拉关木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秀丽 周亮 卢昌义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5期177-185,共9页
探讨外来速生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扩张过程中潜在的化感作用,为其入侵风险评估提供参考。通过室内栽培试验测定拉关木根、枝、叶、果的水浸液不同质量浓度(0.1 g·mL^(-1)、0.5 g·mL^(-1))对我国乡土红树植... 探讨外来速生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扩张过程中潜在的化感作用,为其入侵风险评估提供参考。通过室内栽培试验测定拉关木根、枝、叶、果的水浸液不同质量浓度(0.1 g·mL^(-1)、0.5 g·mL^(-1))对我国乡土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幼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关木根、叶、果的水浸液低浓度(0.1 g·mL^(-1))处理下,木榄幼苗的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紧密排列在细胞壁周围,线粒体结构保持完好;而在拉关木枝的水浸液低浓度(0.1 g·mL^(-1))处理下,木榄幼苗叶肉细胞内的液泡轻微皱缩,出现轻微的质壁分离现象。拉关木枝、果水浸液高浓度(0.5 g·mL^(-1))处理下,木榄幼苗叶片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的淀粉粒变多,变大,线粒体内部结构出现降解;拉关木根的水浸液高浓度(0.5 g·mL^(-1))处理下,部分叶绿体结构受到破坏,但线粒体结构基本保持较好;而在拉关木叶的水浸液高浓度(0.5 g·mL^(-1))处理下,木榄叶片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基本保持完好,表明拉关木叶水浸液对木榄幼苗的化感抑制作用弱。本研究中拉关木各器官高浓度(0.5 g·mL^(-1))水浸液对木榄幼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化感作用强弱顺序为:枝>果>根>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种 关木 木榄 超微结构 化感作用
下载PDF
广西北海拉关木挥发物的ATD-GC/MS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姚贻烈 郑华 +4 位作者 陆小峰 李坤 钟景春 宋国彬 陈大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8-762,共5页
速生红树植物拉关木具有优良的耐盐抗污染特性,但其自身吸收海水污染物后对周边环境及人类是否安全引人关注,尤其是该树种释放的挥发性成分在嗅觉方面是否安全有待评价。该研究以其活体无损伤幼龄及成年枝叶(无花、开花及带果状态)的... 速生红树植物拉关木具有优良的耐盐抗污染特性,但其自身吸收海水污染物后对周边环境及人类是否安全引人关注,尤其是该树种释放的挥发性成分在嗅觉方面是否安全有待评价。该研究以其活体无损伤幼龄及成年枝叶(无花、开花及带果状态)的挥发物为对象,用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方式采集样品后,经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MS)联用分析。结果表明:拉关木挥发物由萜烯、酮、羧酸等化合物组成,其中萜烯所占比例最高,而最优势成分α-蒎烯在各试样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均在3/4左右,β-水芹烯、β-蒎烯等其它萜烯也具有较高含量,为10%~15%及在5%以上,萜烯类成分的存在与有关红树植物提取物化学成分的文献报道相吻合。试样中的其它少量成分呈松木、冬青、柑橘、桉树等香韵,部分成分具有中等强度的香比强值(ASV),如莰烯(250)、苯甲醛(500)、苯乙酮(200)、壬醛(550)、水杨酸甲酯(450)等,部分成分的ASV值较低,如萜品油烯(异松油烯,120)、辛酸(100)、壬酸(100)、对伞花烃(80)等,但对总体气味均有一定的贡献度。由于拉关木挥发物中的各种成分总体有益于人体健康,且在日用香料香精产品中可广泛应用。因此,该树种在嗅觉方面安全、无毒,适合沿海植被恢复、景观及"芳香化"营造等,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木 嗅觉 活体 动态顶空 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MS) 环境安全
下载PDF
珠海淇澳岛拉关木群落结构及其种苗扩散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秀丽 蔡均 +5 位作者 周亮 黄宇航 王振兴 付智宇 任婷停 卢昌义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6期66-71,共6页
引种于珠海淇澳岛的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在当地能否繁殖更新或造成种苗大量扩散成灾?为此,针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湿地引种园内引种10年后的群落结构特征及种苗扩散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拉关木群落的结构组... 引种于珠海淇澳岛的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在当地能否繁殖更新或造成种苗大量扩散成灾?为此,针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湿地引种园内引种10年后的群落结构特征及种苗扩散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拉关木群落的结构组成简单、空间层次分布明显、林下植被主要为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占群落总数的86.40%;(2)群落中有秋茄(Kandelia obovat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老鼠簕、卤蕨(Acrostichum aureum)等乡土红树植物的自然更新现象,表明拉关木人工林可以促进乡土红树植物的更新;(3)在拉关木引种林内、林缘、沟渠、互花米草内均未发现拉关木小苗,表明拉关木在珠海淇澳岛极难自然更新成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木 群落结构 天然更新 淇澳岛
下载PDF
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对乡土种桐花树和正红树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珊 刘强 +2 位作者 王炳宇 王旭萍 Juma GUL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6-366,共11页
为了探究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对乡土红树植物的化感作用,该研究观察了不同浓度(0.1、0.3、0.5 g·mL^-1)的拉关木根、叶水浸提液对乡土红树植物桐花树和正红树的胚轴(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拉... 为了探究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对乡土红树植物的化感作用,该研究观察了不同浓度(0.1、0.3、0.5 g·mL^-1)的拉关木根、叶水浸提液对乡土红树植物桐花树和正红树的胚轴(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拉关木水浸提液对桐花树种子的成苗率、萌发指数和根长均存在抑制作用,其中对根长的抑制作用随水浸提液浓度的提高而增强。(2)根水浸提液对桐花树幼苗的根长、苗高、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总体上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3)拉关木水浸提液对正红树胚轴的萌发率、萌发指数、生长指标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且根水浸提液0.1、0.3 g·mL^-1处理组的芽长以及根、叶水浸提液0.1、0.3 g·mL^-1处理组的生物量显著大于对照组;拉关木水浸提液对正红树幼苗的生物量也表现为促进作用。(4)抗性生理方面,随着拉关木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桐花树和正红树幼苗SOD活性降低,正红树幼苗POD活性在根水浸提液0.3 g·mL^-1和叶水浸提液0.1 g·mL^-1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不同乡土植物对拉关木化感作用的敏感性不同,拉关木水浸提液抑制了桐花树的生长,而对正红树的生长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关木 水浸提液 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拉关木浸提液对红海榄胚轴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春莲 杨珊 刘强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3期19-26,共8页
为探究外来红树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对乡土红树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的化感作用,研究通过室内栽培试验,分别用低浓度(0.1 g·mL^(-1))、中浓度(0.3 g·mL^(-1))、高浓度(0.5 g·mL^(-1))的拉关木根水浸提液和... 为探究外来红树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对乡土红树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的化感作用,研究通过室内栽培试验,分别用低浓度(0.1 g·mL^(-1))、中浓度(0.3 g·mL^(-1))、高浓度(0.5 g·mL^(-1))的拉关木根水浸提液和叶水浸提液对红海榄胚轴和幼苗进行处理。结果显示:拉关木根水浸提液对红海榄胚轴萌发的化感作用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无影响”,对幼苗生长则表现为“无影响”;叶水浸提液对红海榄胚轴萌发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化感作用,以及对幼苗生长整体表现为“低浓度无影响高浓度抑制”的化感作用;对于红海榄幼苗叶片酶活性(SOD、POD)的影响,仅中等浓度拉关木根水浸提液对红海榄幼苗POD活性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木 化感作用 红海榄 浸提液 外来红树 乡土红树
下载PDF
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在陵水新村港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彧 程成 +2 位作者 王鑫 饶丹丹 钟才荣 《热带林业》 2022年第2期25-29,共5页
以海南陵水新村港内拉关木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设置20个样方对其群落特征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新村港拉关木群落内共有植物8种,分属6科8属,灌木层主要植物有拉关木、白骨壤、红海榄、秋茄和木榄,主要草本层有拉关木、海... 以海南陵水新村港内拉关木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设置20个样方对其群落特征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新村港拉关木群落内共有植物8种,分属6科8属,灌木层主要植物有拉关木、白骨壤、红海榄、秋茄和木榄,主要草本层有拉关木、海马齿、铺地黍和南方碱蓬,群落结构相对简单;(2)灌木层和草本层内拉关木的频度(20、20)、平均密度(4.059ind·m^(-2)、67.513ind·m^(-2))、相对多度(93.577%、90.092%)、相对频度(33.898%、71.429%)以及相对显著度(94.818%)均表现出最大值,群落H值(0.339)和E值(0.366)较低,拉关木为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红树 关木 新村港 群落特征
下载PDF
汕头3种人工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以杰 陈思敏 +4 位作者 方展强 罗丽芬 陈晓芬 黄慧娟 陆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3-60,共8页
对广东省汕头市莲阳河口区恢复背景相同的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3种人工林和光滩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4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Y&g... 对广东省汕头市莲阳河口区恢复背景相同的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3种人工林和光滩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4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Y>0.02)存在差异;相似性分析检验(One-Way ANOSIM)表明4种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等级聚类和非参数多变量标序也显示4种生境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3种人工林中,无瓣海桑、海桑人工林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较为相似;3种人工林中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从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拉关木>海桑>无瓣海桑。BIOENV分析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分布与林地土壤p H、有机质、砂粒和粉粒含量、红树植物平均株高、平均胸径、平均基径和冠幅(南北×东西)这些理化因子显著相关,这进一步证实了红树植物种类对林地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和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 大型底栖动物
下载PDF
引种红树与中国乡土红树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韩淑梅 李妮亚 +2 位作者 何平 钟才荣 杨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67-1674,共8页
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人工育苗的中国乡土红树——海桑、引种红树——无瓣海桑和拉关木幼苗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无瓣海桑和拉关木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2... 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人工育苗的中国乡土红树——海桑、引种红树——无瓣海桑和拉关木幼苗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无瓣海桑和拉关木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2:00,次高峰出现在15:00,而海桑呈现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00左右;无瓣海桑和拉关木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均高于海桑.(2)3种红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峰值均在同一时间(12:00)出现;胞间CO2浓度不随气孔导度的降低而减小,控制红树幼苗光合速率因子为非气孔限制;拉关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要低于无瓣海桑和海桑.(3)与海桑幼苗相比,引种的无瓣海桑和拉关木幼苗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较低,而其表观量子效率较高,其光饱和净光合速率(Pmax)较大,且其CO2补偿点较低,CO2利用率较高,强光下的光合能力高.研究表明,无瓣海桑比海桑和拉关木具有更好的低光适应能力;拉关木有着较高的光合同化能力,其幼苗对生境的适应能力高于海桑属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海桑属 关木 气体交换参数 光合特征参数
下载PDF
2010年冬季寒冷天气对闽江口3种红树植物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雍石泉 仝川 +4 位作者 庄晨辉 杨渭平 李旭伟 张林海 黄佳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7542-7550,共9页
2010年10月8日—2011年2月26日,跟踪监测了闽江河口互花米草治理试验区人工种植的秋茄(Kandelia candel)、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拉关木(Leguncalaria racemosa)1年生幼苗叶片相溶性物质含量以及活性氧代谢等生理生化指标。结... 2010年10月8日—2011年2月26日,跟踪监测了闽江河口互花米草治理试验区人工种植的秋茄(Kandelia candel)、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拉关木(Leguncalaria racemosa)1年生幼苗叶片相溶性物质含量以及活性氧代谢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随气温的逐步降低而增加,秋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拉关木脯氨酸含量最高;整个监测期无瓣海桑和拉关木幼苗叶片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显著高于秋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低于秋茄(P<0.01);3种植物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及电解质渗透率均随着气温的降低而增加,其中无瓣海桑和拉关木MDA含量及电解质渗透率与日最低气温为显著和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010年冬季持续寒冷天气对闽江河口湿地1年生土著种秋茄幼苗无破坏,对引进种无瓣海桑和拉关木造成了严重的低温胁迫并使幼苗基本全部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无瓣海桑 关木 幼苗 寒冷天气 闽江口
下载PDF
五种红树植物叶片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健辉 缪绅裕 +4 位作者 黄惠芳 黄姚紫碟 冯嘉 赖培媛 周建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5-664,共10页
以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海芒果(Cerbera manghas)、杨叶肖槿(Thespesia populnea)五种红树植物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它们的叶片横切面结构进行显微观... 以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海芒果(Cerbera manghas)、杨叶肖槿(Thespesia populnea)五种红树植物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它们的叶片横切面结构进行显微观察,比较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叶片结构的特点及变化规律,研究红树植物叶对盐浸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除杨叶肖槿为异面叶、掌状网脉外;拉关木为等面叶、羽状脉,其它三种植物为异面叶、羽状网脉;五种材料具4级叶脉,3级、4级脉具明显维管束鞘。木榄、桐花树、拉关木、杨叶肖槿1级脉为半周韧无限维管束,海芒果1级脉为外韧无限维管束。五种材料叶肉具有分泌腔,除海芒果外,具有含晶体细胞;木榄、桐花树有内皮层,拉关木有贮水组织;桐花树、海芒果有含单宁细胞;桐花树、拉关木、杨叶肖槿有盐腺。这五种植物的叶片结构体现出不同植物对盐浸环境适应性的特征。相比较而言,真红树植物的特化结构较半红树植物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榄 桐花树 关木 海芒果 杨叶肖槿 叶片结构 解剖结构
下载PDF
5种华南沿海湿地植物对人工含盐污水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玫 陈志力 廖宝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7期13441-13443,13504,共4页
[目的]研究秋茄等5种华南沿海常见湿地植物对人工含盐污水的生理响应,以期初步筛选可应用于华南沿海湿地修复的植物种类。[方法]在玻璃网室中盆栽拉关木等5种湿地植物幼苗,分别用1倍(NW)、5倍(FW)和10倍(TW)浓度的人工含盐污水进行定期... [目的]研究秋茄等5种华南沿海常见湿地植物对人工含盐污水的生理响应,以期初步筛选可应用于华南沿海湿地修复的植物种类。[方法]在玻璃网室中盆栽拉关木等5种湿地植物幼苗,分别用1倍(NW)、5倍(FW)和10倍(TW)浓度的人工含盐污水进行定期浇灌。通过对受试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OD活性、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比较研究不同植物对水体污染物的生理适应能力。[结果]①秋茄和拉关木对水体污染物的耐受能力最强,在10倍浓度(盐度20‰)的污水中能正常生长;②芦苇和短叶茳芏的耐盐抗污染能力最低,仅能在1倍浓度污水(盐度10‰)中正常生长;③桐花树表现居中,适宜在1倍和5倍浓度污水中生长(盐度为10‰~20‰);④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对5种植物的抗性进行综合评定,其抗性大小依次为秋茄>拉关木>桐花树>芦苇>短叶茳芏。[结论]秋茄和拉关木可作为华南沿海湿地修复的备选植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含盐污水 关木 秋茄 生理响应
下载PDF
福建省外来红树植物引种及扩散状况调研报告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谭芳林 卢昌义 +4 位作者 林捷 乐通潮 游惠明 王秀丽 黄晓敏 《福建林业》 2018年第4期28-33,共6页
外来红树植物的引种成功及其定殖成功后较快速生长的表现,引起了人们对其能否造成生物入侵的担忧和争论。福建省外来红树植物(包括从海南岛引进的国内红树植物种类)的引种栽培有3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林分。为了解福建省外来红... 外来红树植物的引种成功及其定殖成功后较快速生长的表现,引起了人们对其能否造成生物入侵的担忧和争论。福建省外来红树植物(包括从海南岛引进的国内红树植物种类)的引种栽培有3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林分。为了解福建省外来红树植物的引种栽培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生物入侵或者存在生物入侵的潜在可能性,我们成立了调研组,赴漳州、厦门、泉州等地,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相关人员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对福建省引进外来红树植物的种类、面积、生长状况、林下更新、扩散状况、引种历史等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福建省引进的外来红树植物种类有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2个树种,引种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主要用于裸滩造林和互花米草入侵滩涂造林实践,效果十分明显。拉关木结实多,种子发芽率高,林下幼苗数量多,但难以越冬,从入侵生态学看,自然扩散的能力很小,不存在生物入侵的可能。无瓣海桑适应性虽较强,但其种子在盐度9‰以上的生境很难自然萌发,自然扩散受到盐度限制。其人工定值后生长速度快,是良好的裸滩和互花米草入侵滩涂造林的良好树种,丰富了红树林树种资源,对红树林防护林的营建和互花米草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调研组通过调研发现,无论无瓣海桑还是拉关木,由于阳性植物的需光性,在引进地都不会扩展到原有本土红树植物的群落内,造成"反客为主"的入侵问题。但对于引进外来的生物,必须加强跟踪监控和管理,在以红树植物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严禁引入外来红树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红树植物 无瓣海桑 关木 引种栽培 扩散 生物入侵
下载PDF
对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和拉关木生态作用的思考 被引量:11
20
作者 卢昌义 廖宝文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2-688,共7页
由于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具有速生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红树林生态恢复中,并卓有成效。但是,这两种红树植物是否具有生态入侵性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全面梳理、分析了无瓣... 由于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具有速生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红树林生态恢复中,并卓有成效。但是,这两种红树植物是否具有生态入侵性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全面梳理、分析了无瓣海桑和拉关木的各种可能扩散行为的生物学过程,结果表明,在中国这两种红树植物尚不具有生态入侵危害,仍然可以作为中国红树林修复工作重要的树种资源。但是,引进任何外来的生物,都应该有风险防范的意识,加强跟踪监控,确保生态安全。目前,可以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对这两种外来红树植物的监控水平,在有把握控制的情况下,采取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的方法,在恢复红树林生境条件困难的地域,可以适当引种这两种红树植物并进行推广,以满足现阶段国家红树林生态建设的重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红树植物 无瓣海桑 关木 红树林修复 生态入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