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栓连接零件受拉力和压力的无线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岩 李双喜 +1 位作者 蔡纪宁 张秋翔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7期860-864,共5页
针对螺栓拉应力仅能测量螺栓连接零件受到的拉力,而无法测量压力的局限,在螺栓连接的两零件之间引入了高刚度弹性元件,并利用无线应变测试系统,通过测量螺栓因弹性变形产生拉力F的变化,实现了复杂工况下螺栓连接零件受拉压外力Fe的无线... 针对螺栓拉应力仅能测量螺栓连接零件受到的拉力,而无法测量压力的局限,在螺栓连接的两零件之间引入了高刚度弹性元件,并利用无线应变测试系统,通过测量螺栓因弹性变形产生拉力F的变化,实现了复杂工况下螺栓连接零件受拉压外力Fe的无线测量。设计、制造了测力螺栓和弹性元件;采用ANSYS软件分析了弹性元件的压应力及变形量,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了弹性元件的结构。建立了测量方法的计算模型,得到了测力螺栓受拉力F与螺栓连接零件所受的拉压外力Fe的关系,进行了不同预紧力下螺栓连接零件受拉压外力Fe的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凹槽深度和单侧凹槽数量是影响弹性元件性能的关键因素。螺栓连接零件受拉压外力可以实时、准确地得到测量,零件受拉压外力与测力螺栓处受力为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测量 弹性元件 拉压实验
下载PDF
三维编织细编穿刺炭/炭复合材料拉伸与压缩性能及试件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宝来 梁军 刘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4-187,共4页
通过对三维编织细编穿刺炭/炭复合材料的Z向和XY向进行的拉伸、压缩宏观实验,观测了不同载荷形式下和不同几何尺寸的试件的破坏模式和断口形貌,得到了材料在拉伸、压缩载荷下不同的破坏机理及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试件几何尺寸的相关性。研... 通过对三维编织细编穿刺炭/炭复合材料的Z向和XY向进行的拉伸、压缩宏观实验,观测了不同载荷形式下和不同几何尺寸的试件的破坏模式和断口形貌,得到了材料在拉伸、压缩载荷下不同的破坏机理及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试件几何尺寸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材料Z向拉伸破坏时为平断口,XY向拉伸破坏时为台阶状断口,压缩载荷作用下Z向和XY向都为与受力方向成45°的剪切型破坏,Z向和XY向的压缩强度随试件的几何尺寸的变化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Z向变化趋势较XY向更明显。所获结论为进一步进行该材料的刚度和强度预报以及强度准则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细编穿刺 炭/炭复合材料 拉压实验 尺寸效应
下载PDF
中空铝材焊接拉压疲劳试验、孔套联拉式组合夹具的设计与制造
3
作者 刘俊清 鲁士军 《电焊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5-137,共3页
中空挤压铝合金型材是高速列车车箱的主导材料。受型材尺寸的限制以及对密封性的要求严格,车箱需采用MIG焊连接,且对焊缝的疲劳强度、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要求都比较高。为了检验焊缝处的力学性能参数,必须通过拉压疲劳实验获取,因此需... 中空挤压铝合金型材是高速列车车箱的主导材料。受型材尺寸的限制以及对密封性的要求严格,车箱需采用MIG焊连接,且对焊缝的疲劳强度、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要求都比较高。为了检验焊缝处的力学性能参数,必须通过拉压疲劳实验获取,因此需要设计用于装夹试验件、安装在专门的拉压机上的夹具。根据企业要求,设计研制出新式的孔套联拉式组合夹具,满足了由这种材料焊接的三种异形试件的拉压疲劳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铝材 异形焊接件 疲劳实验 孔套联 组合夹具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内在参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延西利 吕嵩巍 陶家朴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13,共5页
以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在给定三种实验变量(沥青用量、孔隙比、实验温度)的条件下,通过简单拉压实验,用Mohr-Coulomb理论分析了这种颗粒性材料的强度构成特性及其内在参数c—φ值,并探讨了材料的粘性与非粘性性质... 以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在给定三种实验变量(沥青用量、孔隙比、实验温度)的条件下,通过简单拉压实验,用Mohr-Coulomb理论分析了这种颗粒性材料的强度构成特性及其内在参数c—φ值,并探讨了材料的粘性与非粘性性质,以及沥青和骨料在混合料的强度形成中分别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内在参数 拉压实验
下载PDF
在不同压力下研究巨磁电阻氧化物的响应特性
5
作者 冉丽娜 葛宇为 +3 位作者 姚梦禹 夏樟根 王锦辉 朱莲根 《大学物理实验》 2010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自主设计的拉压实验平台对巨磁电阻阻值随外界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在不同的压力下测量巨磁电阻的伏安特性,得到一些结论,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开辟新方法新理念。
关键词 巨磁电阻 拉压实验装置平台 四端法 伏安图
下载PDF
材料特性数据对成形仿真精度的影响(上)——实验数据及其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连昌伟 吕超 胡卫龙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共11页
板料成形的仿真精度主要取决于描述材料塑性变形特征的塑性本构关系。而塑性本构关系的预测能力则是由在不同应力状态下所获得的实验数据所定义。用于描述板材塑性变形特性的实验数据包括初始屈服、后续强化以及各向异性塑性变形参数等... 板料成形的仿真精度主要取决于描述材料塑性变形特征的塑性本构关系。而塑性本构关系的预测能力则是由在不同应力状态下所获得的实验数据所定义。用于描述板材塑性变形特性的实验数据包括初始屈服、后续强化以及各向异性塑性变形参数等。为了应用不同的实验数据来恰当地表征仿真所用的材料模型,首先需要了解仿真成形零件的主要加载应力特性;其次需要合理应用由不同实验方法所获得的实验数据,使所定义的材料塑性本构模型能够充分反映出材料在整个均匀塑性变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材料强化与塑性变形特性,而非局部区域或者某一特定点处的实验特性。分析了应用不同实验数据定义仿真材料塑性本构关系对模拟结果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提出在应用材料的一些特殊实验结果时,除了需要考虑选择不同的流动准则,还需要考虑所涉及的塑性本构关系是否可以充分揭示出材料所对应的实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实验 纯剪切实验 -剪实验 -实验 仿真材料模型
下载PDF
65SiCrV6弹簧钢轴向拉压疲劳行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婷 汪开忠 +1 位作者 谢钊远 张晓瑞 《轧钢》 2023年第5期63-67,共5页
针对汽车轻量化发展,对其核心零部件弹簧提出更高强塑性及疲劳性能的要求。采用超低氧冶炼技术制备了65SiCrV6弹簧钢,并研究了其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拉伸性能,通过高周轴向拉压疲劳实验和升降法获得了65SiCrV6弹簧钢的S-N曲线,分析了... 针对汽车轻量化发展,对其核心零部件弹簧提出更高强塑性及疲劳性能的要求。采用超低氧冶炼技术制备了65SiCrV6弹簧钢,并研究了其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拉伸性能,通过高周轴向拉压疲劳实验和升降法获得了65SiCrV6弹簧钢的S-N曲线,分析了其疲劳性能和疲劳断裂机制。结果表明:65SiCrV6弹簧钢热处理后强度达到2100 MPa级,且具有较高的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显微组织为回火屈氏体;疲劳极限为925 MPa,高于普通中高碳弹簧钢,主要得益于其具有高的屈服强度和良好的塑性,且热处理组织细小、马氏体含量高,马氏体基体上细小弥散的碳化物组织可改善残余应力分布,降低了裂纹形成及扩展的速度,从而提高了疲劳性能;65SiCrV6弹簧钢中夹杂物尺寸控制在9μm以内,小于会成为疲劳源的夹杂物临界尺寸,因此导致疲劳试样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其表面缺陷,从而提高弹簧钢表面质量对提高其疲劳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SiCrV6弹簧钢 轴向疲劳实验 S-N曲线 显微组织 伸性能 疲劳断口 夹杂物 表面缺陷
原文传递
聚乙烯与聚丙烯混合再生塑料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邢丽雯 李宏军 +1 位作者 侯静阳 王泽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8期105-109,共5页
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具有明显的“以废治废”的特征,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明聚丙烯和聚乙烯分别在不同配比时表现出的力学性能,得到不同性质的两种原材料对混合再生塑料的影响,助力废塑料的... 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具有明显的“以废治废”的特征,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明聚丙烯和聚乙烯分别在不同配比时表现出的力学性能,得到不同性质的两种原材料对混合再生塑料的影响,助力废塑料的绿色化和节能化的方式进行塑料回收利用。通过对聚乙烯与聚丙烯配比为85%:15%和80%:20%的两种再生塑料进行单轴拉压实验,得到了两种配比的再生塑料的力学性能,确定了聚乙烯与聚丙烯两者各自对再生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废弃聚丙烯和聚乙烯的再生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塑料 单轴拉压实验 力学性能 人居环境
下载PDF
骨生物力学特性测试系统
9
作者 郭占社 郭昭君 梁向党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8年第2期84-87,共4页
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骨生物力学特性测试系统,以实现模拟真实受力情况并对骨骼及骨固定架进行力学特性评估。该系统包括运动平台及伺服电机系统、传感器及硬件电路系统和上位机软件系统。为验证设计的性能,在对力传感器进行标定的基础上... 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骨生物力学特性测试系统,以实现模拟真实受力情况并对骨骼及骨固定架进行力学特性评估。该系统包括运动平台及伺服电机系统、传感器及硬件电路系统和上位机软件系统。为验证设计的性能,在对力传感器进行标定的基础上,以羊的胫骨为对象,对其受力情况及疲劳特性进行了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在载荷频率为1 Hz,大小为50kg,循环18 000次的条件下,固定架性能仍然良好,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特性 测试系统 拉压实验 疲劳实验
下载PDF
基于不同应变路径的QP980超高强钢板回弹预测 被引量:7
10
作者 聂昕 杨昕宇 +1 位作者 张茜 顾成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4,共7页
为了更加精准的预测超高强钢冷冲压后零件的回弹大小,提供模具设计及修正理论依据,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回弹问题,以QP980超高强钢板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实验装置完成拉伸压缩循环实验,获取不同预应变下的循环拉伸压缩应力-应变曲... 为了更加精准的预测超高强钢冷冲压后零件的回弹大小,提供模具设计及修正理论依据,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回弹问题,以QP980超高强钢板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实验装置完成拉伸压缩循环实验,获取不同预应变下的循环拉伸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从而建立QP980超高强钢板在复杂加载模式下的Y-U材料模型。基于不同的材料模型对帽形件进行拉延、成形和翻边等不同冲压应变路径下的回弹数值仿真,并将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际回弹值对比。结果表明,在任一成形工艺下,Y-U材料模型都能更加准确的预测高强钢冷冲压回弹,其中屈服准则为Hill48的Y-U材料模型回弹预测最可靠;对于不同冲压应变路径下的Y-U材料模型预测,相较于成形冲压回弹,拉延回弹后的帽形件回弹角θ1预测精度提高了2.1%;相较于翻边冲压回弹,对卷曲半径ρ的预测精度提高了49.6%;而回弹角θ2在成形路径下的预测最贴合,相对误差仅为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钢 -循环实验 Y-U材料模型 工艺 回弹预测
下载PDF
TiN附着膜的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覃明 嵇宁 +3 位作者 汪伟 陈昌荣 李家宝 马胜利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21-724,共4页
利用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PACVD)在60Mn钢基片上沉积2.5μm厚的TiN膜,借助X射线应力分析技术和微拉伸设备,测量该附着膜纵向(加载方向)应力和横向应力及外载应变,进而求其等效应力-等效单轴应变关系,并由此算得它的条件屈服点σ_... 利用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PACVD)在60Mn钢基片上沉积2.5μm厚的TiN膜,借助X射线应力分析技术和微拉伸设备,测量该附着膜纵向(加载方向)应力和横向应力及外载应变,进而求其等效应力-等效单轴应变关系,并由此算得它的条件屈服点σ_(0.1)和σ_(0.2)分别为4.2和4.4 GPa,加工硬化指数为0.36,用纳米压痕仪测得其硬度为25 GPa,弹性模量为420 GPa,TiN膜在拉伸过程中发生了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膜 双轴应力 应力-应变关系 X射线实验 纳米痕法
下载PDF
一种钨合金含损伤本构的唯象模型(英文)
12
作者 张宝平 张庆明 +2 位作者 张海涛 焦彤 朱长军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3年第4期466-474,共9页
利用多压阻传感器拉氏实验分析方法对受冲击90w钨合金材料中形成的应力波场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拉格朗日分析方法获得的结果建立了合金的不合损伤的本构关系.然后以动态层裂试验获得的层裂参数曲线和数据为依据,提出了一种考虑材料内部损... 利用多压阻传感器拉氏实验分析方法对受冲击90w钨合金材料中形成的应力波场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拉格朗日分析方法获得的结果建立了合金的不合损伤的本构关系.然后以动态层裂试验获得的层裂参数曲线和数据为依据,提出了一种考虑材料内部损伤成核,成长及汇合效应的唯象本构模型,并通过对层裂实验曲线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了该合金的含损伤本构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模型 损伤 断裂 钨合金 层裂效应 唯象模型 阻传感器实验分析方法 应力波场
下载PDF
Unified analytical stressstrain curve for quasibrittle geomaterial in uniaxial tension, direct shear and uniaxial compression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学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99-104,共6页
Considering strain localization in the form of a narrow band initiated just at peak stress, thre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stressstrain curves of quasibrittle geomaterial (such as rock and concrete) in uniaxial tens... Considering strain localization in the form of a narrow band initiated just at peak stress, thre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stressstrain curves of quasibrittle geomaterial (such as rock and concrete) in uniaxial tension, direct shear and uniaxial compression were presented, respectively. The three derived stressstrain curves were generalized as a unified formula. Beyond the onset of strain localization, a linear strain-softening constitutive relation for localized band was assigned. The size of the band was controlled by internal or characteristic length according to gradient-dependent plasticity. Elastic strain within the entire specimen was assumed to be uniform and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stic strain in localized band. Total strain of the specimen was decomposed into elastic and plastic parts. Plastic strain of the specimen was the average value of plastic strains in localized band over the entire specimen. For different heights, the predicted softening branches of the relative stressstrain curves in uniaxial compress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viously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normal concrete specimens. The present expressions for the post-peak stressdeformation curves in uniaxial tension and direct shear agree with the previously numerical results based on gradient-dependent plast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ss- strain curve uniaxial tension uniaxial compression direct shear shear band ROCK CONCRETE
下载PDF
Solubility of Ammonia in Ethylene Glycol Between 303K and 323K under Low Pressure from 0.030 to 0.101 MPa
14
作者 周桓 张帅 +2 位作者 高飞 白晓琴 沙作良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The solubility of ammonia in ethylene glycol is measured by an isothermal solubility equilibrium method at temperatures of (303.2, 308.2, 313.2, 318.2 and 323.2) K and total pressures of (0.030, 0.040, 0.050, 0.060... The solubility of ammonia in ethylene glycol is measured by an isothermal solubility equilibrium method at temperatures of (303.2, 308.2, 313.2, 318.2 and 323.2) K and total pressures of (0.030, 0.040, 0.050, 0.060, 0.070, 0.080, 9.090 and 0.101) MPa. The molality of ammonia in ethylene glycol ranges from 1.925 mol·kg-1 to 8.265 mol·kg-1.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used to determine Henry's law constant of ammonia in ethylene glycol Furthermore, experimental data are correlated by applying the thermodynamic model on the basis of extended Raoult's law, extended Henry's law, corresponding-states correlations and Pitzer's molality scale based equation. The overall average relative deviation between the calculated data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Henry's law constant and ammonia solubility are 2.029% and 2.164%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solubility AMMONIA ethylene glycol negative pressure
下载PDF
卡圈刚度的测试
15
作者 王晓村 《江西光学仪器》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DC303系列相机 卡圈 刚度 测试 弹簧拉压实验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Aspect Ratio in a Transonic Shock Tube Airfoil Flow 被引量:1
16
作者 Masashi KASHITANI Keita MIURA +1 位作者 Shinichiro NAKAO Yutaka YAMAGUCHI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35-440,共6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flow visualizations were performed around the NACA 0012 models which differ in aspect ratios. We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the aspect ratio in the test models. Additionally the unsteady, two-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flow visualizations were performed around the NACA 0012 models which differ in aspect ratios. We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the aspect ratio in the test models. Additionally the unsteady, two-dimensional, compressible Euler equations were solved for the NACA 0012 airfoil.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tilizing the conventional gas driven shock tube as the intermittent transonic wind tunnel. The aspect ratios of the models are about 0.86 and 1.5, respectively. The Mach numbers M 2 are about 0.84. The Reynolds numbers of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constant that Re based on chord length is about 4.0×10 5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in different aspect ratios, the difference of the shock wave location is confirmed though the Mach number and Reynolds number are same. It indicates the different correction Mach number by the effects of the side wall boundary layer though the nominal Mach number measured the same value. Also, on the difference of shock wave location for the effects of the aspect ratio, the tend of CFD shows the qualitative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 of an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ck tube AERODYNAMICS Transonic flows Aspect ratio Wind tunnel corre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