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格泰姆时代》的消费社会理论解读
1
作者 韩利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博德里亚指出当代资本主义消费之符号化、体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本质。小说《拉格泰姆时代》启示录般地描摹出一个当代消费社会的雏形与缩影,科技发达、物品充裕、大众文化消费盛行,昭示出一个高度物化的消费时...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博德里亚指出当代资本主义消费之符号化、体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本质。小说《拉格泰姆时代》启示录般地描摹出一个当代消费社会的雏形与缩影,科技发达、物品充裕、大众文化消费盛行,昭示出一个高度物化的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符号化、体系化和意识形态化。消费意识形态通过以下方式运作:操纵消费主体意识和消磨革命意志,驱逐越位消费主体,物化女性身体、奴化女性意识。多克特罗识破了后现代社会消费意识形态的诡计,暴露出其隐秘性、复杂性和残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泰姆时代 消费社会 消费意识形态 运作方式
下载PDF
新现实主义视角下多克特罗《拉格泰姆时代》研究
2
作者 杨东 李美阳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33-136,共4页
学者普遍认为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兼有后现代主义小说以及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特征,并重点研究其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文本的历史性以及历史的文本性。文章认为《拉格泰姆时代》也是一部新现实主义小说,是多克特罗在后现代主义... 学者普遍认为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兼有后现代主义小说以及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特征,并重点研究其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文本的历史性以及历史的文本性。文章认为《拉格泰姆时代》也是一部新现实主义小说,是多克特罗在后现代主义走向没落之后回归现实主义的转型之作。其新现实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历史的真实性与小说的虚构性之间的深度融合。在新现实主义视域下,多克特罗小说不仅重建了20世纪初美国社会历史,而且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状和民众的生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 多克特罗 拉格泰姆时代
下载PDF
《拉格泰姆时代》:向历史意义的回归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世丹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69,共7页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泰姆时代 新历史主义 拉格泰姆乐曲
下载PDF
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看《拉格泰姆时代》中的文学与政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晓飞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20-123,共4页
新历史主义是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认为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创作不应该将社会和政治因素排除在外,文学创作者们通过其作品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倾向,对处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提出质疑,引起人们的思考与关注。文章主要从新历... 新历史主义是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认为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创作不应该将社会和政治因素排除在外,文学创作者们通过其作品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倾向,对处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提出质疑,引起人们的思考与关注。文章主要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探讨文学的政治化和政治的历史化在多克特罗的代表作《拉格泰姆时代》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拉格泰姆时代 文学的政治化 政治的历史化
下载PDF
《拉格泰姆时代》:一个小说家对一个时代的复仇 被引量:1
5
作者 郭英杰 王文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第1期129-132,共4页
《拉格泰姆时代》是当代犹太裔美国作家E.L.多克特罗的第四部小说。该小说以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美国家庭为线索,界定了具有Ragtime音乐特征的一战前夕的美国社会和历史。《拉格泰姆时代》展现了一个小说家对一个时代的复仇,具有史诗的... 《拉格泰姆时代》是当代犹太裔美国作家E.L.多克特罗的第四部小说。该小说以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美国家庭为线索,界定了具有Ragtime音乐特征的一战前夕的美国社会和历史。《拉格泰姆时代》展现了一个小说家对一个时代的复仇,具有史诗的性质。一方面,预示着非小说的诞生,另一方面,因为小说把作者的见解强加于历史,最终使历史只存在于编撰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泰姆时代 E.L.多克特罗 非小说 历史编撰 小说文本
下载PDF
徘徊在圣母和夏娃之间——论《拉格泰姆时代》中的女性形象和两性关系模式 被引量:1
6
作者 丁珊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45-149,共5页
对E.L.多克托罗《拉格泰姆时代》的文学评价大多集中在小说的叙述策略与历史重构、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文本的历史性及其变形意向和电影手法上,小说中的女性被仅仅当作了背景和陪衬。笔者在对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理安... 对E.L.多克托罗《拉格泰姆时代》的文学评价大多集中在小说的叙述策略与历史重构、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文本的历史性及其变形意向和电影手法上,小说中的女性被仅仅当作了背景和陪衬。笔者在对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理安·艾斯勒的两性关系模式——统治关系模式和伙伴关系模式——及女性主义相关理论诠释和解读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两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 L 多克托罗 拉格泰姆时代 女性形象 两性关系模式
下载PDF
穿越时空,拷问历史——评《拉格泰姆时代》文本的历史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俊丽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3-55,共3页
E.L.多克托罗的《拉格泰姆时代》自1975年问世以来,获得了不少殊荣,成为反思过去、拷问历史的成功之作。从新历史主义视角的"文本的历史性"元素对《拉》进行剖析,认为该文本不仅仅反映了其所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还参与... E.L.多克托罗的《拉格泰姆时代》自1975年问世以来,获得了不少殊荣,成为反思过去、拷问历史的成功之作。从新历史主义视角的"文本的历史性"元素对《拉》进行剖析,认为该文本不仅仅反映了其所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还参与创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历史,形成了新历史主义所认为的文学和历史的那种互文关系,展示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相结合的新历史主义文本的特点,激发了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的历史意识和道德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多克托罗 拉格泰姆时代 新历史主义 文本的历史性
下载PDF
解读多克特罗在《拉格泰姆时代》中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 被引量:3
8
作者 唐冉菲 张丽秀 赵钧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8-71,共4页
分析了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中作者采用的独特的、神秘的叙述方式,指出其将电影蒙太奇、新闻短片、历史人物速写等技巧性地运用到写作中,深化了主题,达到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拉格泰姆时代 叙述方式 后现代主义 艺术技巧
下载PDF
《拉格泰姆时代》的叙事技巧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飞 《管理学刊》 2009年第3期62-64,共3页
新历史主义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多克特罗的代表作《拉格泰姆时代》采取了一种独特而又引人入胜的写作方法,使历史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成功地揭开了历史的神秘面纱,《拉格泰姆时代》是多克... 新历史主义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多克特罗的代表作《拉格泰姆时代》采取了一种独特而又引人入胜的写作方法,使历史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成功地揭开了历史的神秘面纱,《拉格泰姆时代》是多克特罗对新历史主义的大胆尝试,他与众不同的写作技巧吸引了无数读者对这部作品进行反复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拉格泰姆时代 多克特罗 叙事技巧
下载PDF
叙述策略与历史重构——评《拉格泰姆时代》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小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9-63,共5页
当代美国作家多克托罗的后现代历史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主要叙述策略是"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兼有其他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技巧。小说把虚构和事实杂糅,虚拟与历史并置,用语言结构来建构现实,不仅挑战历... 当代美国作家多克托罗的后现代历史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主要叙述策略是"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兼有其他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技巧。小说把虚构和事实杂糅,虚拟与历史并置,用语言结构来建构现实,不仅挑战历史话语的特权地位,也更为逼真地再现了历史真相。文本重述历史,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做了多方位的批评和嘲讽,面对当下,旨在未来,是一种成功的历史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多克托罗 拉格泰姆时代
下载PDF
美国历史和政治的文学解读——评多克特罗的《拉格泰姆时代》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凡凡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39-140,145,共3页
多克特罗小说《拉格泰姆时代》建造了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舞台,表现了美国社会的双重世界:一面是白人和富人的伊甸园,一面是黑人和劳动者的地狱;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邪恶的种族歧视和残酷剥削,以及人们被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力量所... 多克特罗小说《拉格泰姆时代》建造了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舞台,表现了美国社会的双重世界:一面是白人和富人的伊甸园,一面是黑人和劳动者的地狱;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邪恶的种族歧视和残酷剥削,以及人们被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力量所驱使和异化的最终命运,全方位的展现了20世纪初美国既蓬勃发展又危机四伏的历史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泰姆时代 新历史主义 政治 历史
下载PDF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拉格泰姆时代》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俊丽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08-111,共4页
E.L.多克托罗在《拉格泰姆时代》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历史修撰风格,巧妙地将真实的和虚构的历史人物、事件相耦合,交织成一篇波澜壮阔的史诗。透过新历史主义视角,即通过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两个方面分析,该作品充分展示... E.L.多克托罗在《拉格泰姆时代》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历史修撰风格,巧妙地将真实的和虚构的历史人物、事件相耦合,交织成一篇波澜壮阔的史诗。透过新历史主义视角,即通过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两个方面分析,该作品充分展示了多克托罗的新历史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拉格泰姆时代 文本的历史性 历史的文本性
下载PDF
试论《拉格泰姆时代》的虚实书写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琼芳 《广西教育》 2014年第11期115-116,共2页
《拉格泰姆时代》是多克特罗的第四部长篇小说,该书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这种虚与实的相互交织,使得作品特色鲜明,被评为是“界于小说与历史之间的”特殊作品。
关键词 拉格泰姆时代 新历史 主义 虚实书写 非虚构小说
下载PDF
论《拉格泰姆时代》中的“机械复制”和“变化”主题
14
作者 白薇臻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94,共7页
《拉格泰姆时代》是美国犹太作家E. L.多克特罗的代表作。这部并不厚重的小说因其融事实和虚构于一体,消解小说与历史的界限,以及鲜明的后现代创作风格在美国文坛引起轰动。因此,长期以来学界多从创作技巧与写作手法上解读这部作品,从... 《拉格泰姆时代》是美国犹太作家E. L.多克特罗的代表作。这部并不厚重的小说因其融事实和虚构于一体,消解小说与历史的界限,以及鲜明的后现代创作风格在美国文坛引起轰动。因此,长期以来学界多从创作技巧与写作手法上解读这部作品,从而忽略了对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解读。然而,这部小说正是以"机械复制"和"变化"为主题,以探寻二者的动态平衡为目的,从而深刻地探讨了后工业时代机械复制对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影响,体现了作者鲜明的人文主义关怀,以及对后现代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切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泰姆时代 机械复制 变化 后现代
下载PDF
小说、历史与政治一体的书写——读多克特罗的《拉格泰姆时代》
15
作者 黄佩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85-86,共2页
多克特罗是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其作品风格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深受读者喜爱。《拉格泰姆时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里,多克特罗通过融合历史和政治,使小说政治化和历史化,并利用片断、巧合、断裂、夸张、戏仿、拼贴等手法描绘... 多克特罗是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其作品风格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深受读者喜爱。《拉格泰姆时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里,多克特罗通过融合历史和政治,使小说政治化和历史化,并利用片断、巧合、断裂、夸张、戏仿、拼贴等手法描绘和讽刺了喧哗与骚动的美国社会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克特罗 拉格泰姆时代 后现代小说 历史 政治
下载PDF
《拉格泰姆时代》:对历史的解构与重构
16
作者 林长洋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多克托罗是关注历史的美国后现代派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与虚构糅合的方式再现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面貌,拷问历史的本质,解构上层社会营造的奋斗、成功和进步的历史神话,重构下层群体被压榨、被排斥的艰辛历史... 多克托罗是关注历史的美国后现代派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与虚构糅合的方式再现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面貌,拷问历史的本质,解构上层社会营造的奋斗、成功和进步的历史神话,重构下层群体被压榨、被排斥的艰辛历史境况。通过对历史的解构与重构,小说反映美国历史的一段真实岁月,也折射当代美国社会政治问题,体现出作家的现实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克托罗 拉格泰姆时代 历史 解构 重构
下载PDF
评多克托罗《拉格泰姆时代》中历史的文本性
17
作者 李俊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102,共2页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E.L多克托罗认为历史存在于“无止境的自我复制”的文本中,历史和文学没有清晰的界限。在其作品《拉格泰姆时代》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修撰风格对历史人物进行虚构化的表征,以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交织...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E.L多克托罗认为历史存在于“无止境的自我复制”的文本中,历史和文学没有清晰的界限。在其作品《拉格泰姆时代》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修撰风格对历史人物进行虚构化的表征,以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交织形成一篇波澜壮阔的史诗。新历史主义的“历史的文本性”元素在《拉格泰姆时代》中彰显无疑,映射出多克托罗的新历史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泰姆时代 新历史主义 历史的文本性
下载PDF
国外《拉格泰姆时代》的研究前沿述评
18
作者 龙云 杨玫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39-141,共3页
近年来国外学者围绕《拉格泰姆时代》的小说结构、小说主题以及小说人物等诸多方面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事实与虚构的杂糅、小说的怀旧主义和种族身份的探讨、叙事视角和结论的不确定性。这其中既包括对多克托罗作品的整... 近年来国外学者围绕《拉格泰姆时代》的小说结构、小说主题以及小说人物等诸多方面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事实与虚构的杂糅、小说的怀旧主义和种族身份的探讨、叙事视角和结论的不确定性。这其中既包括对多克托罗作品的整体评价,也包括对《拉格泰姆时代》的后现代特色的集中分析。总结国外《拉格泰姆时代》的研究特点有助于挖掘国外研究的前沿视角,进而推动国内《拉格泰姆时代》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克托罗 拉格泰姆时代 后现代
下载PDF
美国“进步时代”中的女性——《拉格泰姆时代》中女性生存状态剖析
19
作者 鲜于静 《文教资料》 2014年第22期13-15,共3页
在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中,多克托罗从20世纪70年代的视角,重构了美国“进步时代”抗争与寻求解放的女性,真实和虚构女性人物的融合反映了20世纪初期美国女性的生存状态。小说塑造了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女性人物,包括激进女权主义... 在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中,多克托罗从20世纪70年代的视角,重构了美国“进步时代”抗争与寻求解放的女性,真实和虚构女性人物的融合反映了20世纪初期美国女性的生存状态。小说塑造了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女性人物,包括激进女权主义者、中上层社会白人女性、妓女、黑人和犹太女性。在历史的变革中,她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女权运动的影响,试图摆脱受奴役的状态,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同社会、命运进行抗争,寻求解放和幸福。该小说反映了作者在女权运动时代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女性身体和意识的解放、社会活动的参与、理想与和谐的两性关系是女性获得幸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步时代 拉格泰姆时代 女性生存状态
下载PDF
解读《拉格泰姆时代》历史的重现与重构
20
作者 李俊丽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71-73,共3页
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剖析,E.L.多克托罗的《拉格泰姆时代》烙有"文本的历史性"这一显著特点。该文本不仅反映了其所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还参与创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历史,形成了新历史主义所认为的文学和历史的... 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剖析,E.L.多克托罗的《拉格泰姆时代》烙有"文本的历史性"这一显著特点。该文本不仅反映了其所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还参与创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历史,形成了新历史主义所认为的文学和历史的那种互文关系,展示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相结合的新历史主义文本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泰姆时代 新历史主义 重现 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