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萨拉比亚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贾韶罡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443-448,共6页
比萨拉比亚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情况,在历史上于罗马尼亚和苏俄之间几易其手,这一领土争端和该地区的民族矛盾史称"比萨拉比亚问题"。阐述"比萨拉比亚(Bessarabia)问题"的发展过程,认为国际体系的... 比萨拉比亚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情况,在历史上于罗马尼亚和苏俄之间几易其手,这一领土争端和该地区的民族矛盾史称"比萨拉比亚问题"。阐述"比萨拉比亚(Bessarabia)问题"的发展过程,认为国际体系的演变和欧洲大国的力量角逐,以及摩尔多瓦民族主义的发展变化,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萨拉比亚 俄国 罗马尼亚 领土争端 民族主义
下载PDF
20世纪20—30年代苏罗关系的发展变化与比萨拉比亚问题
2
作者 李晓如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45,共11页
在一战战时特殊历史背景下,罗马尼亚利用协约国对其的拉拢和需要以及德奥集团的协助,对比萨拉比亚实行了占领,由此引发了俄罗之间的领土冲突。俄国国内战争结束前后,在苏俄政府的倡议下逐步开展了和平谈判,以期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所有... 在一战战时特殊历史背景下,罗马尼亚利用协约国对其的拉拢和需要以及德奥集团的协助,对比萨拉比亚实行了占领,由此引发了俄罗之间的领土冲突。俄国国内战争结束前后,在苏俄政府的倡议下逐步开展了和平谈判,以期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所有争议问题,并最终实现关系正常化。然而,多轮和谈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随着“集体安全体系”的失败与《慕尼黑协定》的签署,罗马尼亚从最初大力寻求英、法等国的支持逐步转向德国,苏罗关系再度陷入了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罗关系 比萨拉比亚 领土冲突
原文传递
1940年中“大罗马尼亚”的肢解与苏德关系的转变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30,共9页
1940年6—9月,苏联、匈牙利、保加利亚联合肢解了一战后才成立的“大罗马尼亚”王国。德国虽然不是肢解“大罗马尼亚”的直接参与方,但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借此实现了将匈、保、罗三国都牢牢拴在自己战车上的目标。各方围绕... 1940年6—9月,苏联、匈牙利、保加利亚联合肢解了一战后才成立的“大罗马尼亚”王国。德国虽然不是肢解“大罗马尼亚”的直接参与方,但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借此实现了将匈、保、罗三国都牢牢拴在自己战车上的目标。各方围绕此事的不同战略考虑和政策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苏德战争前巴尔干地区格局的演变。苏德关系就此从准盟友向潜在之敌加速转变,甚至围绕多瑙河入海口控制权展开公开军事政治争夺。“大罗马尼亚”的建立和肢解,凸显了地缘政治规律在20世纪上半叶中东欧局势演进中的深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罗马尼亚” 比萨拉比亚 布科维纳 特兰西瓦尼亚 南多布罗加 多瑙河入海口 苏德关系
下载PDF
Integrated interpretation of dual frequency induced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and metal factor methods 被引量:2
4
作者 韩世礼 张术根 +2 位作者 柳建新 胡厚继 张文山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465-1471,共7页
In mineral exploration,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and apparent frequency (or apparent polarizability) parameters of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 are commonly utilized to describe the induced polarization anomaly. When... In mineral exploration,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and apparent frequency (or apparent polarizability) parameters of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 are commonly utilized to describe the induced polarization anomaly. When the target geology structure is significantly complicated, these parameters would fail to reflect the nature of the anomaly source, and wrong conclusions may be obtained. A wavelet approach and a metal factor method were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interpret the induced polarization anomaly of complex geologic bodies in the Adi Bladia mine. Db5 wavelet basis was used to conduct two-scale decompo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which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noise interference of greenschist facies regional metamorphism and magma intrusion, making energy concentrated and boundary problem unobservable. On the basis of that, the ore-induced anomaly was effectively extracted by the metal factor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frequency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 wavelet analysis metal factor Arabian-Nubian shield 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 deposit
下载PDF
外国文学门外谈 被引量:1
5
作者 梅汝恺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5年第2期42-49,共8页
我省作家梅汝恺同志,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宏篇名著《火与剑》《洪流》和《君往何方》的中文译者。为此,波兰驻上海总领事柯瓦尔代表波兰政府文化艺术部长,于1984年11月29日在南京授予梅汝恺同志以"波兰人民共和国文化艺术奖章&qu... 我省作家梅汝恺同志,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宏篇名著《火与剑》《洪流》和《君往何方》的中文译者。为此,波兰驻上海总领事柯瓦尔代表波兰政府文化艺术部长,于1984年11月29日在南京授予梅汝恺同志以"波兰人民共和国文化艺术奖章"。这是江苏文学界第一次获得外国政府奖。本刊特请梅汝恺同志写了这篇译后感,以饷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 学者化 翻译家 世界文学 作家 《火与剑》 显克微支 长篇小说 比萨拉比亚 《洪流》 文学翻译
下载PDF
略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后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小平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60-63,共4页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三十年代后期国际关系中继慕尼黑事件后的又一重大事件,它给当时本已风云紧急的国际形势增添了更加不安的因素,在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了极大震动。本文试图就苏德条约的签订...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三十年代后期国际关系中继慕尼黑事件后的又一重大事件,它给当时本已风云紧急的国际形势增添了更加不安的因素,在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了极大震动。本文试图就苏德条约的签订对国际形势所产生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附属的秘密议定书,是在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签订的。法西斯德国之所以要与苏联签订此约,是出于它的战略需要,是为它即将发动的侵略战争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形势 苏德 里宾特洛甫 慕尼黑事件 国际关系 莫洛托夫 一号作战 布科维纳 比萨拉比亚 西方国家
下载PDF
战后东欧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若干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金雁 《外国问题研究》 1988年第2期16-22,共7页
本文所说的东欧,除了传统所指的欧洲八个社会主义国家外,还包括苏联1939年以后新获得的、在战后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西部领土(即原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原波兰东部和比萨拉比亚等地)。四十年代末,在这一广大地区兴起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 本文所说的东欧,除了传统所指的欧洲八个社会主义国家外,还包括苏联1939年以后新获得的、在战后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西部领土(即原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原波兰东部和比萨拉比亚等地)。四十年代末,在这一广大地区兴起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继苏联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进行的全盘集体化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萨拉比亚 四十年代 个体农民经济 社会主义农业 农场经营 个体农场 个体农业 农业生产 社员收入 社会主义国家
下载PDF
赫鲁晓夫的秘密录音带(上)
8
作者 赵念渝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0期28-30,1,共4页
最近,美国《时代》杂志社公布了由赫鲁晓夫家属秘藏多年的几盘录音带,其中不乏“惊人之处”。
关键词 莫洛托夫 《时代》 战争初期 里宾特洛甫 华沙条约组织 卫国战争 比萨拉比亚 太远 政治人物 瓦尔德
下载PDF
罗马尼亚的穆斯林
9
作者 黄陵渝 《中国穆斯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9-50,共2页
罗马尼亚有2,280万人(1987年年鉴),其中穆斯林约有10万人,他们是罗马尼亚的土耳其族人和鞑靼族人。此外,罗马尼亚还居住着许多外国穆斯林,他们是外交使节、商人和留学生。罗马尼亚穆斯林大多居住在多瑙河下游、黑海之滨的多布罗加地区,... 罗马尼亚有2,280万人(1987年年鉴),其中穆斯林约有10万人,他们是罗马尼亚的土耳其族人和鞑靼族人。此外,罗马尼亚还居住着许多外国穆斯林,他们是外交使节、商人和留学生。罗马尼亚穆斯林大多居住在多瑙河下游、黑海之滨的多布罗加地区,已有数百年的定居史。其他人分为80多个穆斯林社团散居在布勒伊拉、克卢日、克拉约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鞑靼族 布勒伊拉 罗加 多布 土耳其人 伊玛目 比萨拉比亚 贝塔 伊斯兰国家 乌里玛
下载PDF
德涅斯河岸的枪声
10
作者 尤宁戈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3期20-21,1,共3页
一度轰动美国的“水门事件”曾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的下台。然而,在这一事件过去20年后的今天,许多内幕仍是一个谜。作为当事人的亲密同事,詹姆斯·曼这件谜案提出了新的见解。(见第24页)位于摩尔多瓦境内德涅斯特河沿岸的冲突至今... 一度轰动美国的“水门事件”曾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的下台。然而,在这一事件过去20年后的今天,许多内幕仍是一个谜。作为当事人的亲密同事,詹姆斯·曼这件谜案提出了新的见解。(见第24页)位于摩尔多瓦境内德涅斯特河沿岸的冲突至今已造成了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这不绝于耳的枪声是怎么响起来的?何时才能销声匿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涅斯特河 尼克松总统 自治共和国 “水门事件” 比萨拉比亚 布科维纳 乌克兰人 独立国家联合体 维亚 古尔
下载PDF
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1
作者 帅桥昌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8-14,共7页
1939年8月23日缔结的苏德条约,“好象一个炸弹在全世界爆炸”,春天以来紧张的气氛,现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自条约缔结以后,一系列重大事件纷沓而至。如何评价该条约呢?史学界认为:德国订立该条约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破坏当... 1939年8月23日缔结的苏德条约,“好象一个炸弹在全世界爆炸”,春天以来紧张的气氛,现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自条约缔结以后,一系列重大事件纷沓而至。如何评价该条约呢?史学界认为:德国订立该条约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破坏当时英法苏三国的莫斯科谈判,是要“争取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所采取的一种策略手段。史学界对此无异议。苏联为什么要缔结该条约呢?根据苏联史学界统一的口径,其观点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手段 苏德 生存空间 里宾特洛甫 英法 一号作战 苏境 国史学界 比萨拉比亚 莫洛托夫
下载PDF
论二战前苏联自身安全保障及其失误
12
作者 陈显泗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15-128,共14页
一、面临着自身安全保障的苏联 苏维埃俄国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面对着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封锁、包围和孤立,就面临着保障自身安全的问题。安全之需要保障是因为苏联感到了威胁。给苏联安全造成威胁的是帝国主义各国,包括英美法挂着民... 一、面临着自身安全保障的苏联 苏维埃俄国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面对着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封锁、包围和孤立,就面临着保障自身安全的问题。安全之需要保障是因为苏联感到了威胁。给苏联安全造成威胁的是帝国主义各国,包括英美法挂着民主招牌的帝国主义和德意日打着法西斯旗号的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威胁苏联安全的总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维埃俄国 比萨拉比亚 武装干涉 莫洛托夫 纳粹德国 里宾特洛甫 集体安全政策 东方公约 舒伦堡 胡根堡
下载PDF
俄国犹太人
13
作者 杨申 《外国问题研究》 1982年第1期66-70,共5页
犹太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优良传统的民族。然而,令人难解的是,多少世纪以来,他们的命运,在全世界二千多个民族中所遭到的折磨、蹂躪、迫害和残杀,是任何一个民族所未曾有过的。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今天,广大的犹太劳动人民,在政... 犹太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优良传统的民族。然而,令人难解的是,多少世纪以来,他们的命运,在全世界二千多个民族中所遭到的折磨、蹂躪、迫害和残杀,是任何一个民族所未曾有过的。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今天,广大的犹太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方面仍过着被歧视、被排挤和被压迫的生活。历史证明,犹太人的确是一个泪流成河、血流成海的民族。关于犹太人流散到俄国的时期众说无一。有的史料记载是在公元十世纪,不过估计人数是很少的。因为,原来犹太人大部分聚居在西欧。在十字军时期,英国、法国、德国的犹太人到处遭到非法的掠夺、拷打、杀害和驱逐。而且把杀犹太人誉为是对宗教虔诚的行为。为了逃避席卷了西欧反犹浪潮的毁灭性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中所 毁灭性灾难 赫尔松 千多个 自卫团 比萨拉比亚 伊凡四世 令人 地方当局
下载PDF
浅谈“苏芬战争”中苏联的错误
14
作者 郭茹军 《天中学刊》 1987年第1期64-66,共3页
1939——1940年间,苏联先后发动了苏芬战争,合并了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割去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建立了一条北起波罗的海南到黑海的“东方战线”,对于这一战线,苏联史学家几十年一直是称赞备至。我国的史学界近... 1939——1940年间,苏联先后发动了苏芬战争,合并了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割去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建立了一条北起波罗的海南到黑海的“东方战线”,对于这一战线,苏联史学家几十年一直是称赞备至。我国的史学界近几年来对这一问题争论激烈,两种意见势同水火,相持不下。对于为建东方战线在最北端发生的苏芬战争,更有“正义的战争”与“非正义的战争”之争论。本文不想再就国内争论发表意见,而仅对苏联历史学家的评价提点不同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芬战争 比萨拉比亚 布科维纳 提点 集体安全政策 中立政策 德国法西斯 芬兰湾 最后胜利 巴锡基维
下载PDF
重定苏波边界 越过喀尔巴阡山 苏联的西向扩张
15
作者 郭晔旻 《国家人文历史》 2015年第9期42-45,共4页
正如它过去每打赢一场战争总要扩张领土一样,在打败纳粹德国和日本之后,俄国迅即扩展了它的疆界。——《俄国历史地图解说:一千一百年来俄国疆界的变动》小国的悲哀1917年,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沙皇俄国的统治迅速崩溃。多个民族得以挣... 正如它过去每打赢一场战争总要扩张领土一样,在打败纳粹德国和日本之后,俄国迅即扩展了它的疆界。——《俄国历史地图解说:一千一百年来俄国疆界的变动》小国的悲哀1917年,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沙皇俄国的统治迅速崩溃。多个民族得以挣脱这一民族监狱,实现民族自决并成立了自己的国家,其中包括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波 喀尔巴阡山 比萨拉比亚 沙皇俄国 纳粹德国 克里孟梭 寇松线 喀尔巴阡乌克兰 波兰人 总统罗斯福
下载PDF
塔伦蒂诺石像
16
作者 方谢晓 《中学生读写(高中)》 200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1855年凯诺什大尉二十五岁,风华正茂,春季刚从部队退伍,回到比萨拉比亚的故乡小村。喀尔巴阡山的这个春天阴雨连绵,难得睛日,太阳一出来,他就迫不及待拿起猎枪出门消遣。
关键词 比萨拉比亚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Informal Cross-Border Fish Trade in the Southern Africa Region: A Case of Malawi and Zambia
17
作者 Happy Mussa Emmanuel Kaunda +3 位作者 Sloans Chimatiro Lisungu Banda Bonface Nankwenya Jabulani Nyenger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7年第5期358-366,共9页
lntra-regional fish trade has potential in addressing the region's food and nutrition insecurity, as well as poverty reduction, by enabling movement of fish from countries of surplus to those with deficit. However, i... lntra-regional fish trade has potential in addressing the region's food and nutrition insecurity, as well as poverty reduction, by enabling movement of fish from countries of surplus to those with deficit. However, informal fish trade, just like all informal economic activities, has been overlooked and neglected in many national and regional policies, leading to obscurity of such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sheries sector.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ituation in the cross-border informal fish trade in order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trader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raders to use informal trade channels,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s traded and the challenges traders face, as well as propose policy direction to enhance the cross-border fish trade in the Southern Africa region.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female traders dominated informal fish trade. In both Malawi and Zambia, an estimated 45,285.52 metric tonnes of fish valued at 82.14 million dollars and 102,263.9 metric tolmes of fish valued at 3.3 million dollars were informally traded. The key species involved in informal cross-border trade in Malawi and Zambia were the small pelagics, usipa (Engraulicypris sardella) from Lake Malawi and dagaa (Rastrineobola argentea) from Lake Tanganyika, respectively. It emerged from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with informal fish traders and key informants' interviews with border post fish inspection and revenue collection officials that traders are put off by the cross-border regulation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for countries in the 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SADC) region to regularize and formalize cross-border trade, particularly in small pelagic fish species, since this species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 livelihoods, food and nutrition security of many people in the region, especially the rural and urban poor. It is also important for governments to support processors and trade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ish being traded, and decentralize issuing of the import/export certificates and other cross-border support documents. Lastly, there is a need to establish informal fish trade monitoring systems to adequately quantify the volumes tra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l fish trade small pelagic species Malawi Zambia.
下载PDF
民族紧张局势及其对巴尔干安全的威胁
18
作者 P·兰德韦 燕山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1992年第11期1-3,共3页
在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日益发展的动乱,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政治和社会紧张形势的加剧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对抗或危及匈牙利与罗马尼亚、罗马尼亚与苏联、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南斯拉夫与阿尔巴尼亚之间关系的领土冲突的爆炸,给欧洲安全造... 在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日益发展的动乱,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政治和社会紧张形势的加剧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对抗或危及匈牙利与罗马尼亚、罗马尼亚与苏联、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南斯拉夫与阿尔巴尼亚之间关系的领土冲突的爆炸,给欧洲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随着冷战的结束和意识形态标签的消失,巴尔干重新回到国际舞台的前台,扮演争端策源地、欧洲真正政治火药桶和民族主义和人民主义思想坩埚的传统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安全 马其顿族 科索沃问题 巴尔干地区 齐奥塞斯库 穆斯林族 铁托 欧洲化 比萨拉比亚 对外政策
原文传递
90年代的欧洲新格局
19
作者 L·伦杰尔 田国良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1991年第19期27-30,共4页
欧洲正酝酿着一个新的凡尔赛条约。种种迹像表明,一个欧洲强国(苏俄)将会缩小其版图和势力范围,而另一个欧洲国家(德国)将变成强国,并有效地扩张其版图和经济、政治、文化势力。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联,经历了45年的和平时期后,眼... 欧洲正酝酿着一个新的凡尔赛条约。种种迹像表明,一个欧洲强国(苏俄)将会缩小其版图和势力范围,而另一个欧洲国家(德国)将变成强国,并有效地扩张其版图和经济、政治、文化势力。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联,经历了45年的和平时期后,眼看就要失去这个胜利。除非苏联成为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强国,以核战争威助世界并拒绝放弃每一寸版图,或者在政策上有一个急转弯,否则,在90年代的和平体系中,特别是在德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强国 摩尔达维亚 比萨拉比亚 利者 匈牙利人 塞尔维亚人 瓦拉几亚 独立国家 苏维埃俄国 科索沃
原文传递
“一人逐两兔”——外交谋略之二
20
作者 靳文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19-19,共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一面筹划同德国、意大利搞法西斯轴心,一面又同美国谈判缔约。当时的日驻美大使就发牢骚说,这是一桩无法完成的谈判任务,正如一个人“追逐两只走不同方向的兔子”一样。
关键词 驻美大使 三角关系 比萨拉比亚 慕尼黑会议 人能 维尔诺 基辛格 中美关系 亚历山大一世 佐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