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西方学者的精神生态危机——基于学院派小说《拉维尔斯坦》的阐释
1
作者 黄婷婷 张轶 杨柏岭 《语文学刊》 2023年第1期98-103,共6页
索尔·贝娄人生中最后一部小说《拉维尔斯坦》以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艾伦·布鲁姆为原型,深刻展现了当代西方学术界学者的精神生态危机。在日常生活层面,通过刻画学者追名逐利及放纵自我的行为,揭露了当代西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 索尔·贝娄人生中最后一部小说《拉维尔斯坦》以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艾伦·布鲁姆为原型,深刻展现了当代西方学术界学者的精神生态危机。在日常生活层面,通过刻画学者追名逐利及放纵自我的行为,揭露了当代西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以及放纵主义思想泛滥所导致的学者精神堕落的现实。在学术精神层面,通过刻画学者学术精神的丧失,批判和讽刺了“象牙塔”中学术精神的腐化和污染。在学术精神生态系统层面,通过描写学者“近亲繁殖”及拉帮结派等不良现象,呈现了西方学术界学术精神生态系统遭受的整体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维尔斯坦 索尔·贝娄 精神生态 学院派小说
下载PDF
拉维尔斯坦之面面观——《拉维尔斯坦》的互文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江春奋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27-129,146,共4页
在《拉维尔斯坦》这个文本里,索尔.贝娄运用了各种不同的后现代写作手法,其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互文性:对经典文本结构和内容上的引用,对社会历史现实以及人物的参照,对自己其他文本的映射。这些互文性手法相得益彰,为读者揭开了伟大灵... 在《拉维尔斯坦》这个文本里,索尔.贝娄运用了各种不同的后现代写作手法,其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互文性:对经典文本结构和内容上的引用,对社会历史现实以及人物的参照,对自己其他文本的映射。这些互文性手法相得益彰,为读者揭开了伟大灵魂人物拉维尔斯坦的种种谜团,巧妙而又精细地刻画了这个充满悖论人物的方方面面。通过互文性,贝娄还借助两个主人公对他笔下的其他主人公的超越,表达了他对犹太问题的高度关注与认真思考,以及对美国文化和学术问题的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伟大灵魂人物 拉维尔斯坦 犹太性
下载PDF
《赫索格》和《拉维尔斯坦》间互文性初探
3
作者 江春奋 《焦作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49-53,共5页
《赫索格》和《拉维尔斯坦》两个文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文性。两本小说的自我指涉关系并不局限于主人公形象的相似,更表现在主题上的参照:追寻自我、定义传统、诠释爱意、参悟生死和犹太性。这些主题在《赫索格》中往往还是隐性的,移... 《赫索格》和《拉维尔斯坦》两个文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文性。两本小说的自我指涉关系并不局限于主人公形象的相似,更表现在主题上的参照:追寻自我、定义传统、诠释爱意、参悟生死和犹太性。这些主题在《赫索格》中往往还是隐性的,移植嫁接到《拉维尔斯坦》却成了显性主题,甚至达到巅峰。这两个文本的互生、互动、互证的关系构建了跨时空的文本关联,形成了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内文本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索格 拉维尔斯坦 互文性
下载PDF
从修辞性叙事理论看贝娄小说《拉维尔斯坦》
4
作者 宁东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91-192,共2页
借助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对美国著名小说家及诺贝文学奖获得者贝娄的代表性小说《拉维尔斯坦》进行解读,可以发现贝娄通过疏离型不可靠性与亲近型不可靠性的叙事策略的有效运用构建了小说叙事的迷宫。
关键词 费伦 修辞性叙事 贝娄 拉维尔斯坦
下载PDF
解析《拉维尔斯坦》中拉维尔斯坦的身份危机
5
作者 王雪 《芒种(下半月)》 2015年第4期93-94,共2页
《拉维尔斯坦》作为索尔·贝娄的辞世之作,文中美国现代文明与犹太民族文化相互交织,成为长篇小说中主人公形象鲜明、情节跌宕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在塑造主人公拉维尔斯坦形象的过程中,利用身份的转换将故事的进行最大限... 《拉维尔斯坦》作为索尔·贝娄的辞世之作,文中美国现代文明与犹太民族文化相互交织,成为长篇小说中主人公形象鲜明、情节跌宕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在塑造主人公拉维尔斯坦形象的过程中,利用身份的转换将故事的进行最大限度地还原,不论是人物内心的冲突还是人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妥协,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实的残酷与荒谬都在这部作品中一览无遗,这也是《拉维尔斯坦》这部作品的成功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维尔斯坦 拉维尔斯坦 身份危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