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易丝·厄德里克小说《拉罗斯》的创伤书写
1
作者 崔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81-84,共4页
路易丝·厄德里克的小说《拉罗斯》不仅描述了印第安人朗德罗的误杀事件引发的个体创伤,还书写了印第安民族的文化创伤记忆,通过对印第安民族历史的回忆和再现实现了印第安文化创伤的建构。作者运用回归印第安传统文化的方法,在重... 路易丝·厄德里克的小说《拉罗斯》不仅描述了印第安人朗德罗的误杀事件引发的个体创伤,还书写了印第安民族的文化创伤记忆,通过对印第安民族历史的回忆和再现实现了印第安文化创伤的建构。作者运用回归印第安传统文化的方法,在重构印第安身份的过程中使个体创伤和民族文化创伤得以修复。同时,作者还肯定了重构杂糅文化身份是回归印第安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罗斯 个体创伤 文化创伤 修复
下载PDF
《拉罗斯》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
2
作者 崔姗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1-36,共6页
美国当代印第安裔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的小说《拉罗斯》是2017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的获奖作品。小说中具有魔幻色彩的人物描写、怪诞离奇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界限的叙事方法和寓意深远的象征手法,使小说呈现出浓厚的魔幻现实... 美国当代印第安裔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的小说《拉罗斯》是2017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的获奖作品。小说中具有魔幻色彩的人物描写、怪诞离奇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界限的叙事方法和寓意深远的象征手法,使小说呈现出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作者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展示了印第安人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符号,凸显了印第安文化的魅力,再现了印第安人的生存困境,批判了美国的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罗斯 路易丝·厄德里克 魔幻现实主义
下载PDF
印第安口头叙事传统与创伤书写——厄德里克《拉罗斯》解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金星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2-86,共5页
2016年,当代美国著名女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推出新作《拉罗斯》。这部小说属"正义三部曲"系列,其基本主题是创伤与幸存者的复原。小说采用多线叙事,分别展现了拉罗斯家族的历史创伤、诺拉一家的家庭创伤及其愈合、罗密... 2016年,当代美国著名女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推出新作《拉罗斯》。这部小说属"正义三部曲"系列,其基本主题是创伤与幸存者的复原。小说采用多线叙事,分别展现了拉罗斯家族的历史创伤、诺拉一家的家庭创伤及其愈合、罗密欧的个人创伤及其报复。第一代拉罗斯的逃离经历与小拉罗斯的灵视幻象叙事继承了印第安口头叙事的传奇性,罗密欧的形象刻画继承了印第安民间故事的幽默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丝?厄德里克 拉罗斯 正义三部曲 印第安口头叙事 创伤书写
下载PDF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靓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0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在多元文化的动态语境下,当代美国本土文学的创作在族裔性的把握上遇到了诸多挑战,在族裔特征的同质化和凸显差异的解构性张力之间徘徊。厄德里克在《拉罗斯》中,以“修复式正义”为主题,为族裔性构建了开放的空间,赋予文本以鲜明的空间... 在多元文化的动态语境下,当代美国本土文学的创作在族裔性的把握上遇到了诸多挑战,在族裔特征的同质化和凸显差异的解构性张力之间徘徊。厄德里克在《拉罗斯》中,以“修复式正义”为主题,为族裔性构建了开放的空间,赋予文本以鲜明的空间性,并以历史性增强族裔性的现实特质。丰富的空间特质与现实的族裔理念相辅相成,开放的创作策略为小说带来了鲜明的身份特质和现实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罗斯 路易斯•厄德里克 族裔性 空间 叙事
下载PDF
医学人类学视角下《拉罗斯》中结核病和东西医学文化之争
5
作者 蒋天平 李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07-114,共8页
《拉罗斯》是路易斯·厄德里克“正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作品通过家族四代拉罗斯感染肺结核的事实,揭示了印第安民族被殖民的历史。文章从医学人类学视野出发,结合殖民医学视角通过分析肺结核的文化隐喻意义,批判了殖民统治的黑... 《拉罗斯》是路易斯·厄德里克“正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作品通过家族四代拉罗斯感染肺结核的事实,揭示了印第安民族被殖民的历史。文章从医学人类学视野出发,结合殖民医学视角通过分析肺结核的文化隐喻意义,批判了殖民统治的黑暗腐化,揭露了西方殖民者的伪善面目;同时,揭示了以西方医学科技和殖民医生哈尼弗特·埃姆斯为代表的西方理性带给印第安民族和文化的灾难,而印第安整体医学中的健康观、仪式疗法、音乐疗法所体现的人与人相互联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谐、爱的文化整体观则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从而质疑了殖民医学的进步性、西方文明的优越性,批判了短暂的西方理性,并表明了东方医学整体观的有效性和文化的永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罗斯 医学人类学 结核病 医学整体观
下载PDF
超越时空的成长——解读厄德里克《拉罗斯》的互动成长观
6
作者 王苑苑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35-40,共6页
露易斯·厄德里克的小说《拉罗斯》打破物理时空界限,将拉罗斯的成长置于两个家庭互动之间,置于与同名祖先互动之间,置于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之间。小说刻画了历代拉罗斯的成长以及印第安社区历史变迁。小说中的互动成长观强调历史时... 露易斯·厄德里克的小说《拉罗斯》打破物理时空界限,将拉罗斯的成长置于两个家庭互动之间,置于与同名祖先互动之间,置于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之间。小说刻画了历代拉罗斯的成长以及印第安社区历史变迁。小说中的互动成长观强调历史时间具有积极因素,符合巴赫金对于新型教育小说的定义,同时也反映作者信仰传统以及关注普世的族裔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易斯·厄德里克 拉罗斯 互动成长 教育小说
下载PDF
论《拉罗斯》中后现代伦理的叙事手法
7
作者 王菲 《世界文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74-180,共7页
后现代伦理叙事是后现代伦理思想在文学领域的体现,主张消解作者权威和文本叙事中心,重建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承认差异、尊重他者,宣告了追求同一性、宏大叙事和元话语的传统叙事在急遽变化的后现代社会语境中的失效。美国当代本土裔作家... 后现代伦理叙事是后现代伦理思想在文学领域的体现,主张消解作者权威和文本叙事中心,重建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承认差异、尊重他者,宣告了追求同一性、宏大叙事和元话语的传统叙事在急遽变化的后现代社会语境中的失效。美国当代本土裔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的《拉罗斯》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手法,采用多线程、多视角的叙事技法构成了一幅多语合弦的后现代小说图景。在小说中,厄德里克综合运用了平行结构、复调叙事、狂欢化叙事等后现代伦理的叙事手法,拓展了文本叙事的空间性和现实指涉性。小说围绕着北达科他州展现了印第安族裔在当下语境中的伦理正义问题和创伤记忆,凸显了其印第安族裔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罗斯 后现代伦理叙事 互文 复调 狂欢化
下载PDF
《拉罗斯》中的性别空间想象
8
作者 李莎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3期14-15,共2页
路易斯·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1954—)是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第二次浪潮的杰出代表。目前,对于《拉罗斯》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创伤与修复式正义,本文从性别空间视角出发,解读《拉罗斯》中印第安女性的生存现状,男权社会通过规... 路易斯·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1954—)是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第二次浪潮的杰出代表。目前,对于《拉罗斯》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创伤与修复式正义,本文从性别空间视角出发,解读《拉罗斯》中印第安女性的生存现状,男权社会通过规训空间和身体暴力压迫女性他者,女性通过解放身体对抗男性话语霸权,重塑了女性话语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罗斯 性别空间 话语权
下载PDF
厄德里克小说《拉罗斯》中的共同体意识
9
作者 王茹 《海外文摘》 2021年第7期18-20,共3页
美国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的小说《拉罗斯》以北达科他州的保留地为背景,讲述了小男孩拉罗斯为了弥补父亲意外射杀邻居的儿子而被送给邻居做继子,其后治愈两个家庭,使两家人重修旧好的故事。本文探究厄德里克在《拉罗斯》的... 美国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的小说《拉罗斯》以北达科他州的保留地为背景,讲述了小男孩拉罗斯为了弥补父亲意外射杀邻居的儿子而被送给邻居做继子,其后治愈两个家庭,使两家人重修旧好的故事。本文探究厄德里克在《拉罗斯》的创作中表现出的共同体意识,以滕尼斯“血缘—地缘—精神”的共同体发展过程为框架,分析《拉罗斯》中三级共同体的形成。厄德里克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彰显了其作为作家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路易斯·厄德里克 拉罗斯
下载PDF
论厄德里克最新小说《拉罗斯》中的修复式正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冬梅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89-96,共8页
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近年的小说创作体现了对法律与正义问题的关注,她在最新小说《拉罗斯》中从正反两方面着意凸显了古老的印第安修复式正义在治愈个体创伤和修复社区共同体整体平衡中的有效性,同时小说也呼应了印... 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近年的小说创作体现了对法律与正义问题的关注,她在最新小说《拉罗斯》中从正反两方面着意凸显了古老的印第安修复式正义在治愈个体创伤和修复社区共同体整体平衡中的有效性,同时小说也呼应了印第安祖先遗骸被白人窃取用于科学研究和博物馆展览的现实非正义问题,并隐秘地传达了印第安古老的修复式正义可为其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斯·厄德里克 拉罗斯 修复式正义 印第安人遗骸
原文传递
试论厄德里克小说《拉罗斯》中疾病的隐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雪梅 朱鑫鑫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共9页
《拉罗斯》关注了白人殖民者的流行病大屠杀、垃圾帝国主义和父权制的入侵对印第安人的戕害,延续了厄德里克以往作品的批判精神和历史思考。本文从疾病隐喻的角度切入,展现了殖民者以肺结核作为生物武器对印第安族群的湮灭,战争创伤、... 《拉罗斯》关注了白人殖民者的流行病大屠杀、垃圾帝国主义和父权制的入侵对印第安人的戕害,延续了厄德里克以往作品的批判精神和历史思考。本文从疾病隐喻的角度切入,展现了殖民者以肺结核作为生物武器对印第安族群的湮灭,战争创伤、核污染和饮食殖民对印第安人身心的破坏作用,以及女性疯癫者对印第安“母系宇宙”倒塌的反抗。厄德里克透过肺结核、残障和疯癫的疾病隐喻,撬动了深嵌于美国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力量,在历史与现代的错综并置中,展现了作家的政治视野、历史意识和文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斯·厄德里克 拉罗斯 疾病隐喻
原文传递
Some Notable Chinese in Dublin in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12
作者 Kevin MACKEOWN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年第1期78-96,共19页
The careers of three Chinese physicists,Hu Ning,Ma Shijun,and Peng Huanwu at the Dublin Institute for Advance Studies in the 1940s,and later,are described.A brief history of the foundation and operations of the instit... The careers of three Chinese physicists,Hu Ning,Ma Shijun,and Peng Huanwu at the Dublin Institute for Advance Studies in the 1940s,and later,are described.A brief history of the foundation and operations of the institute,as well as the roles in it of Erwin Schrodinger,Walter Heitler,Max Born,and others are included.Some details are given of the works carried out there.The three men's post-institute careers are described,Ma eventually in Australia,and Hu and Pe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ere they became distinguished leader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bli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Eamon de Valera Erwin Schrodinger Paul Dirac Max Born Walter Heitle
下载PDF
Lower Kungurian shallow-water lagoon biota of Middle Cis-Urals,Russia:towards paleo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13
作者 Serge V.Naugolnykh 《Global Geology》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Lower Kungurian (Philippovian Horizon; Lower Permian) biota of the Mid-dle Cis-Urals, Russia. The biota is characterized on the basis of four representative localities ( Philippovskoe B...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Lower Kungurian (Philippovian Horizon; Lower Permian) biota of the Mid-dle Cis-Urals, Russia. The biota is characterized on the basis of four representative localities ( Philippovskoe Bus-stop, Philippovskian Quarry, Kamai and Kiselevo-Suksun Highway) , which are situated in the stratotype area of the Kungurian stage. All the localities can be regarded as Lagerstatten, but of authentically low biodi-versity ,since they represent oligotrophic lagoons of abnormal fluctuating salinity. Gener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Philippovian near-shore shallow-water ecosystem is given. Two new species of algae Algites philippoviensis sp. nov., A. shurtanensis sp. nov., and a new species of the limulids Paleolimulus kunguricus sp. nov. are de-scribed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IAN PALAEOECOLOGY Kungurian URALS algae Algites limulids Paleolimulus
下载PDF
Metabolic Changes in Rats with Photochemically Induced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he Effects of Batroxobin:A Study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1H-and ^(31)p-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被引量:6
14
作者 管兴志 吴卫平 +6 位作者 匡培根 匡培梓 高杨 管林初 李丽云 毛希安 刘买利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9-67,共9页
Metabolic changes in rats with photochemically induced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he effects of batroxobin were investigated 1, 3, 5 and 7 days after infarction by means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1H- and 31P-... Metabolic changes in rats with photochemically induced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he effects of batroxobin were investigated 1, 3, 5 and 7 days after infarction by means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1H- and 31P-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 A region of T2 hyperintensity was observed in left temporal neocortex in infarction group and batroxobin group 1, 3, 5 and 7 days after infarction. The volume of the region gradually decreased from 1 day to 7 days after infarction. The ratio of NAA/Cho + Cr in the region of T2 hyperintensity in the infarc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 in the sham-operated group 3, 5 and 7 days after infarction respectively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s Aspartic Acid BATROXOBIN Cerebral Infar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le PHOTOCHEMISTRY Photosensitizing Agents Random Allocation RATS Rats Sprague-Dawley Rose Bengal
下载PDF
Water Chemistry and Hydrometeorology in a Glacierized Catchment in the Polar Urals,Russia 被引量:2
15
作者 STACHNIK Lukasz WALACH Piotr +3 位作者 UZAROWICZ Lukasz YDE Jacob C. TOSHEVA Zornitza WRONSKA-WALACH Dominik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5期1097-1111,共15页
This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cal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proglacial river discharge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operating in a periglacial basin located in the Polar Ural mountain range,... This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cal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proglacial river discharge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operating in a periglacial basin located in the Polar Ural mountain range, Russia. Fieldwork was conducted in the catchment of Obruchev Glacier(13 km2) during the summer peak flow period in 2008. River discharge was dominated by snowmelt and changed from 3300 l s-1 to less than 1000 l s-1. The mean daily air temperatures of stations situated in the mountain tundra and near Obruchev Glacier from July 11 th to August 1st 2008 were 14.4°C and 10.3°C, respectively. The glacial river had low total dissolved solids varying from 4.5 to 9 mg l-1 and coefficient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a+ and Cl-, K+ and Cl-, as well as NH4+ and Cl- were 0.94, 0.90 and 0.84, respectively. Rainfall events affected the snowmelt initiation and provided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discharge during the intense snowmelt period, which occurred from July 11 th to July 18 th 2008. Data showed that Na+ and K+ in the surface water derived from snowmelt rather than chemical weathering of silicates. Also, it was obtained that NO3- derived from the melting snowpack, whereas ammonification occurring under the snowpacks was the primary source for NH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 Urals River discharge Nitrate Chemical weathering Periglacial basin Glacier
下载PDF
三个埃勒克特拉:古希腊悲剧中的竞赛与神话演绎 被引量:1
16
作者 颜荻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古希腊悲剧繁盛于具有高度竞争精神的民主雅典城邦,竞赛(agōn)可以说是希腊戏剧的基本底色。传统研究对古希腊悲剧竞赛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竞赛机制以及同年度的戏剧比较,然而古希腊悲剧舞台所呈现的竞赛远不止如此。通过比较三大悲剧作... 古希腊悲剧繁盛于具有高度竞争精神的民主雅典城邦,竞赛(agōn)可以说是希腊戏剧的基本底色。传统研究对古希腊悲剧竞赛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竞赛机制以及同年度的戏剧比较,然而古希腊悲剧舞台所呈现的竞赛远不止如此。通过比较三大悲剧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三部作品《奠酒人》(埃斯库罗斯)、《埃勒克特拉》(索福克勒斯)与《埃勒克特拉》(欧里庇得斯),可见悲剧作家的竞赛不仅存在于同年度的舞台上,而且也发生在跨时空的对话之中。三位作家通过对埃勒克特拉这一核心人物的不同塑造,呈现出其对“奥瑞斯提亚”神话中“弑母”困境的竞争性解释,并更进一步,显现出其对悲剧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不同理解。在跨时空的竞赛中,悲剧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延展性的表述机制,其力量不仅限于雅典城邦的当时当地,而是拥有了一个超越性场域,以承载更加宏观意义上的思想的流变乃至时代的迁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勒克特拉 奠酒人 埃斯库罗斯 欧里庇得斯 索福克勒斯
原文传递
第9艺术之我见(二)
17
作者 辛也 《连环画报》 2009年第2期40-41,共2页
拉罗斯《世界连环画词典》(P.Gaurner & C.Moliterni, Dictionnaire mondia] de la Bande Dessinee, Larousse, Paris, 1998. )
关键词 艺术作品 连环画 拉罗斯 艺术评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