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方言“拍马屁”词语家族及研究失误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瑞明
-
机构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3-76,120,共5页
-
文摘
方言口语有许多词义不知所以然,但可以在大范围内探求它们的源流谱系,从而研究词义的理据。"拍马屁"词语家族可以区分为五个系统。一、"舔沟子"类,由古代典故式的"舔痔"而来。二、"溜沟子"类,却是谐音"溜够",即"随顺而攀附"的理据。三、"溜须"之类,是"须——戌——狗——够"的复杂曲折关系,即实际上也是"溜够"的理据。四、"拍马屁"系列词,一般说来是"配码脾"的谐音:与某人脾性连接相配。五、其它杂类,如福建建瓯说"穿花鞋",是"挨串伙"谐音而倒序的,挨靠串成一伙。五十四个词,用字大不相同,而事理却是同一的。
-
关键词
“拍马屁”
词语家族
五个区系
研究失误
-
Keywords
"flattering"
word family
five categories
study mistakes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善辨“拍马屁”与“讲好话”的下属
- 2
-
-
作者
李光炎
-
机构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顾问
广西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3-23,共1页
-
文摘
几乎人人都喜欢听好话,上至领袖人物,下至平头百姓。正是人们的这种爱听好话的心理,催生了一个特殊群体——“拍马屁”者。拍马屁是谄媚奉承的意思。官场中虽有不少爱谄媚奉承领导的“马屁精”部属.但也并非所有向领导讲好听话的下属都是刻意而为、对领导有所求。
-
关键词
“拍马屁”
下属
领袖人物
领导
听话
部属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拍马屁”拍出千里马
- 3
-
-
作者
张晓林
-
机构
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
-
出处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6年第4期55-56,共2页
-
文摘
“拍马屁”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调侃词。用于讽刺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奉承、讨好别人的行为。然而笔者却把它用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并且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关键词
“拍马屁”
千里马
客观实际
人的行为
班级管理
教育教学
调侃
-
分类号
G62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范仲淹是在“拍马屁”吗——兼与张广祥老师商榷
- 4
-
-
作者
高青
-
机构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
出处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第1期37-38,共2页
-
文摘
随手翻阅《语文教学之友》,看到2003年11期上张广祥老师的一篇文章——《“主题”五题》。文章针对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主题”、拔高“主题”带来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对语文教学中由于偏狭的“主题”追求导致的阅读主体性的丧失提出了中肯的批评。特别是对《黔之驴》《冬天之美》等文章主题的认识,从文本出发,既深刻又合理,
-
关键词
张广祥
“拍马屁”
《语文教学之友》
老师
范仲淹
文章主题
《冬天之美》
《黔之驴》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禁止家长“拍马屁”不能只靠一纸禁令
- 5
-
-
作者
郭元鹏
-
出处
《甘肃教育》
2018年第20期6-6,共1页
-
文摘
日前,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出台《家校网络交流平台“五要五不要”管理规定》。其中规定:一般性通知,原则上不点赞、不旧复,避免“拍马屁群”的出现。可以肯定的是规范“家校群”的做法是对的,然而只靠一纸“禁止拍马屁”的禁令,并不能完全终止拍马屁的情况。我们需要找到“家校群”变成“马屁群”的真正原因。其实,说白了不是家长喜欢拍马屁,而是拍马屁的背后是家长的焦虑。
-
关键词
“拍马屁”
家长
禁令
纸
交流平台
教育局
城西区
西宁市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有感“拍马屁”
- 6
-
-
作者
天街小雨
-
出处
《今日教育》
2010年第2期41-41,共1页
-
文摘
课间回到办公室,常会交流教学教育的感受。一同事开玩笑说,现在要去拍学生马屁了。哈哈一笑后,仔细一想,确实如此。
-
关键词
教学教育
"拍马屁"
教育心理学
学生心理学
-
分类号
O1-4
[理学—基础数学]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俗语探源:“吹牛皮”与“拍马屁”
- 7
-
-
作者
高凤兰
-
出处
《写作(中)》
2011年第11期47-47,共1页
-
文摘
“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都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口头禅。“吹牛皮”“拍马屁”两语。古往今来流传甚广。它们究竟是怎样来的呢?
-
关键词
“拍马屁”
牛皮
俗语
“拍马”
口头禅
生活
-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
-
题名“拍马屁”一词的由来
- 8
-
-
-
出处
《农家科技》
2012年第3期35-35,共1页
-
文摘
明朝有个太监叫魏忠贤.他有一套高超的驯马本领。有一年的重阳节正是赛马的大好时光.天启皇帝身穿龙袍,端坐在辇车上,百官相随来到赛马场。
-
关键词
"拍马屁"
随笔
杂文
杂谈
-
分类号
I266.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拍马屁是为了向上管理
- 9
-
-
作者
吴社磊
-
出处
《资源再生》
2007年第7期74-74,共1页
-
文摘
有两个关于拍马屁的故事。
唐僧取得真经后的一天,如来问唐僧:“在你的三个徒弟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呢?”唐僧答:“八戒。”“八戒的个人能力是最差的,又有不负责任等缺点。你为什么最喜欢他呢?”如来不解地问。唐僧答:“我喜欢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比较喜欢溜须拍马。一个领导者,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个总是夸赞他的手下产生好感甚至依赖感。”
-
关键词
领导者
向上管理
沟通
“拍马屁”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拍马屁测试
- 10
-
-
作者
马歇尔
-
出处
《湖南农机》
2008年第4期39-39,共1页
-
文摘
为什么拍马屁现象屡禁不止?我帮客户做一个测试。我问:“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拥有自己的爱犬?”这些执行官一边微笑.一边举手示意自己有爱犬.而且满脸放光。我继续问:“在家里的时候,你们觉得自己最疼爱谁?”80%的答案是“爱犬”。然后我又问:“为什么你们总是会把最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爱犬身上呢?”他们的回答惊人一致:
-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拍马屁现象
处世方法
人际关系
职业道德教育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C912.1
[经济管理]
-
-
题名小议“拍马”与“拍马屁”之不同
- 11
-
-
作者
刘磊
-
机构
山西传媒学院
-
出处
《文化产业》
2018年第14期30-31,共2页
-
文摘
'拍马'与'拍马屁'皆表示阿谀奉承和巴结别人的行为。此两条惯用语风行全国,但奇怪的是,迄今为止,居然还没有人对'拍马'与'拍马屁'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细致的分析。基于当前学界对该词汇的研究空白,下文将从'拍马'与'拍马屁'的由来、二者之先后及其异同三方面进行细致地探讨分析,着重于两者的对比研究。
-
关键词
拍马屁
双音化
象拟关系
-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吹牛皮”“拍马屁”考源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杨琳
-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南开语言学刊》
CSSCI
2013年第2期4-13,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社科项目“俗语词考源”的部分成果,项目号12YJA740090
-
文摘
"吹牛皮"和"拍马屁"何以有吹嘘、奉承之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评析众说,探源溯流,用词汇生动化理论揭开了这两个俗语词的谜底。文章认为"吹"很早就有吹嘘义,"拍"很早就有奉承义,"吹牛皮"拍马屁"是"吹""拍"二词的生动化形式。
-
关键词
吹牛皮
拍马屁
俗语词
理据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拍马屁”引发的风波
- 13
-
-
作者
张晓杏
-
机构
亳州市第十二中学
-
出处
《教育文汇》
2014年第20期22-22,共1页
-
文摘
一次上口语交际课,我设计了“向帮助过自己的人当面道谢”的话题,让学生当堂“表演”。同学们相互盯着,却说不出口。不一会,文韬同学大大方方地站起来,对同桌帮助她学习表示感谢。我表扬了文韬,希望大家都像她那样把感谢别人的话大声地说出来。沉默了一阵后,文韬再次举起手来。我示意她继续说下去。文韬响亮地说:“老师,我要向您表示感谢!您每天教给我那么多知识,让我们快乐地成长;您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健康地成长。
-
关键词
“拍马屁”
风波
口语交际课
“表演”
感谢
同学
成长
学生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本期话题:和老师搞好关系是拍马屁吗
- 14
-
-
-
出处
《小星星(阅读100分)(小学4-6年级)》
2012年第9期38-40,共3页
-
文摘
和老师搞好关系不是拍马屁
江苏省南京市昆仑路小学蔡军:班干部或其他同学主动接近老师,向老师反映情况,帮助老师随时了解班里的动态,这种有利于老师的教学工作的做法,怎么能与损人利己的“拍马屁”“出卖朋友”“打小报告”等扯到一起去呢?
-
关键词
老师
话题
“拍马屁”
教学工作
班干部
南京市
江苏省
同学
-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拍马屁
- 15
-
-
-
出处
《小百科(低年级版)》
2009年第6期32-33,共2页
-
文摘
拍马屁是一句俗语,人们常常用它来形容那些溜须奉承的人。
-
关键词
《拍马屁》
小学
作文
语文教学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拍马屁有风险
- 16
-
-
作者
刘戈
-
出处
《党的生活(江苏)》
2011年第1期94-94,共1页
-
文摘
普通群众遇见高官会比较激动,而低级别的官员遇见高官就不光是激动还会紧张。一紧张就容易说错话。
-
关键词
刘戈
《拍马屁有风险》
随笔
杂文
-
分类号
I266.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吹牛皮”和“拍马屁”两词的来源
- 17
-
-
作者
陈清泉
-
出处
《文史天地》
2003年第2期62-62,共1页
-
-
关键词
“吹牛皮”
“拍马屁”
词源
汉语
-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拍马屁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 18
-
-
-
出处
《辽宁人大》
2011年第7期46-46,共1页
-
文摘
我梦见自己正在向鲁迅先生请教问题:先生,为什么现在拍马屁的人越来越多?先生放下手中的笔,正襟危坐,横眉冷对,看着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县令得了一个孙子,全家高兴极了。
-
关键词
《拍马屁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随笔
杂文
杂谈
-
分类号
I266.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拍马”原是一种礼节
- 19
-
-
-
出处
《政工学刊》
2010年第9期80-80,共1页
-
文摘
“拍马”又称“拍马屁”,当今是用来形容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行为。然而,“拍马”一词,原来却是一种古代的礼俗。“拍马”源于古代西北游牧民族地区。据文史载,当时人们骑马相遇,看到对方的好马,总爱拍着马屁股说“好马、好马”称赞一番。久之,拍马便成了人们相见时的一种礼节风俗。
-
关键词
“拍马”
礼节
“拍马屁”
民族地区
古代
骑马
对方
-
分类号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争议平其俊
- 20
-
-
作者
董显苹
赵静
杨英
-
机构
<中国经济周刊>
-
出处
《中国经济周刊》
2010年第27期16-20,共5页
-
文摘
平其俊似乎已经没有争议了。就连平其俊本人也感觉"自己已是一块黑炭,无法洗白。"在网络上,平其俊或者"平主任"的标签是"拍马屁"和"官腔"。哪怕是一些简单辩驳之辞,也会被众网友一起"扑灭"!多年从事"水利防汛"的江西省防汛办副主任平其俊,面对网上"汹涌的浪潮"显得手足无措。十多天前,央视午夜一段3分钟的电话连线采访,让"平主任"闻名天下,骂声一片。"我现在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怎么说,都会招致骂声!"7月3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平其俊还是有些"后怕"。
-
关键词
《中国经济周刊》
“拍马屁”
副主任
手足无措
电话连线
江西省
防汛
采访
-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