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粪肠球菌Ⅱ型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与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曼娟 杨祚升 蔡恒玲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34-38,共5页
目的检测粪肠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探讨Ⅱ型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与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关系。方法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检测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60株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随机筛选出11株对环丙沙星不同程度耐药菌,PC... 目的检测粪肠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探讨Ⅱ型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与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关系。方法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检测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60株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随机筛选出11株对环丙沙星不同程度耐药菌,PCR扩增gyrA,gyrB,parC,parE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产物测序后分析。结果6种药物的相对抗粪肠球菌活性(MIC50,MIC90)从强到弱为:妥舒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以妥舒沙星抗菌活性最强,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抗菌活性最差;序列比较发现,有9株耐药株Ⅱ型拓扑异构酶基因发生突变,突变发生在gyrA基因(6株)和parC基因(9株),其中编码gyrA的Ser83→Ile,Arg和编码parC的Ser80→Ile,Arg的密码子表现出高频突变,gyrB和pare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未发现gyrA突变单独存在,同时具gyrA和parC突变的MIC值是仅具parC突变菌株MIC值的4倍以上。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新品种妥舒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的抗粪肠球菌活性较老一代药物更强;粪肠球菌对老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gyrA基因83,87位突变及parC基因80,84住突变都可引起粪肠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但以parC基因80住突变为主;低耐药株往往是parC基因单位点突变,高耐药株同时合并有gyrA基因双位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氟喹诺酮类药物 最低抑菌浓度 Ⅱ类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廖剑绚 李明 +1 位作者 沈宝茗 江青山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例中分离肺炎克雷伯菌Ⅱ型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与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关系。方法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检测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40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PCR扩增gyrA、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例中分离肺炎克雷伯菌Ⅱ型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与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关系。方法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检测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40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PCR扩增gyrA、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产物测序后分析。结果有26株Ⅱ型拓扑异构酶基因发生突变,突变发生在gyrA基因(26株)和parC基因(13株),其中编码GyrA的Ser83→Tyr、Phe、Ile和编码ParC的Ser80→Ile密码子表现出高频突变,gyrA突变单独存在,同时具gyrA和parC突变的M IC值是仅具gyrA突变菌株M IC值的4倍以上。结论 gyrA基因83、87位突变及parC基因80、84位突变都可引起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但以gyrA基因83位突变为主;低耐株往往是gyrA基因单位点突变,高耐株同时合并有parC基因双位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氟喹诺酮类药物 最低抑菌浓度 Ⅱ类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一个电张弛振子中的瞬态激变 被引量:3
3
作者 陆云清 王文秀 何大韧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79-1084,共6页
报道一例映孔导致激变后发生的奇异排斥子的拓扑突变 .这种突变以其分数维的突变为标志 ,并引起激变后长混沌瞬态运动行为的突变 。
关键词 激变 奇异排斥子 混沌瞬态 电张弛振子 拓扑突变 分数维 混沌吸引子 耗散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