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元六年《征突厥制》史事考辨
1
作者 李宗俊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08年第1期82-89,共8页
一《册府元龟》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讨五》和《全唐文》卷二一元(玄)宗皇帝目,皆收有开元六年(718)的一则制书全文,《全唐文》题为《征突厥制》。此文记事不见《旧唐书》各纪传。《资治通鉴》开元六年(718)载:"二月,戊子,移... 一《册府元龟》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讨五》和《全唐文》卷二一元(玄)宗皇帝目,皆收有开元六年(718)的一则制书全文,《全唐文》题为《征突厥制》。此文记事不见《旧唐书》各纪传。《资治通鉴》开元六年(718)载:"二月,戊子,移蔚州横野军于山北,屯兵三万,为九姓之援;以拔曳固都督颉质略、同罗都督毗伽末啜、霫都督比言、回纥都督夷健颉利发、仆固都督曳勒歌等各出骑兵为前、后、左、右军讨击大使,皆受天兵军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野军 天兵军 仆固 九姓 卫大将军 拔悉密 颉利发 行军大总管 突骑施 旧唐书
下载PDF
回鹘碑文所见八世纪中期的九姓达靼(Toquz tatar)
2
作者 白玉冬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09年第1期151-165,共15页
达靼(Tatar)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之一。有关达靼的最早资料,始见于后突厥汗国时代(682—744)的鄂尔浑突厥鲁尼文碑文之中。732年建成的《阙特勤碑》和735年建成的《毗伽可汗碑》刻有三十姓达靼(Otuz tatar)和九姓达靼(Toquz tatar)两种... 达靼(Tatar)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之一。有关达靼的最早资料,始见于后突厥汗国时代(682—744)的鄂尔浑突厥鲁尼文碑文之中。732年建成的《阙特勤碑》和735年建成的《毗伽可汗碑》刻有三十姓达靼(Otuz tatar)和九姓达靼(Toquz tatar)两种称呼。学者们相信三十姓达靼就是同时期汉文史料记载的分布于贝加尔湖东南、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蒙古语系的室韦诸部。①但对九姓达靼的民族所属,议论颇多。前田直典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靼 九姓 Toquz tatar 突厥鲁尼文 突厥汗国 杭爱山 色楞格河 拔悉密 乌古斯 阙特勤碑
下载PDF
回纥汗国与唐朝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国荣 《新疆社科论坛》 CSSCI 1993年第1期47-52,共6页
8世纪上半叶,回纥部落的杰出领袖骨力裴罗联络葛逻禄、拔悉密等部,消灭后突厥,建立了“东际室韦,西抵金山、南跨大漠、尽有突厥故地”的回纥汗国(亦称鄂尔浑回纥汗国)。回纥汗国从建立到灭亡的一个多世纪中,同唐朝在各方面都有极其广泛... 8世纪上半叶,回纥部落的杰出领袖骨力裴罗联络葛逻禄、拔悉密等部,消灭后突厥,建立了“东际室韦,西抵金山、南跨大漠、尽有突厥故地”的回纥汗国(亦称鄂尔浑回纥汗国)。回纥汗国从建立到灭亡的一个多世纪中,同唐朝在各方面都有极其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这是我们今天研究维吾尔族历史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纥汗国 拔悉密 后突厥 阿史那贺鲁 顿莫贺 维吾尔族历史 怀化大将军 薛延陀 卫大将军 德宗
下载PDF
从一份摩尼文文献谈高昌回鹘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富学 牛汝极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6-52,31,共8页
众所周知,漠北时期的回鹘统治阶级曾尊奉摩尼教为国教。9世纪中叶在内乱外患的夹击下,汗国崩溃,西迁到中亚、新疆和甘肃的河西走廊,建立了一系列的封建政权。除中亚的喀喇汗王朝于10世纪中叶被迫接受伊斯兰教外,其余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 众所周知,漠北时期的回鹘统治阶级曾尊奉摩尼教为国教。9世纪中叶在内乱外患的夹击下,汗国崩溃,西迁到中亚、新疆和甘肃的河西走廊,建立了一系列的封建政权。除中亚的喀喇汗王朝于10世纪中叶被迫接受伊斯兰教外,其余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崇信这一宗教,这一点已为汉文、回鹘文及其它文字史料和出土文物所证买。随着摩尼教的传入,回鹘摩尼教徒也接受了摩尼文字,用以书写宗教文献。现存摩尼文文献不是很多,且大部分是在敦煌、吐鲁番地区出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亦都护 高昌回鹘 尼文 汗国 喀喇汗王朝 拔悉密 保义可汗 摩尼 回鹘文 答哈
下载PDF
九至十二世纪属回鹘诸汗国及其研究概况
5
作者 А Г +1 位作者 马列夫金 苗普生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70-78,共9页
公元840年,回鹘汗国的灭亡,是它的大批居民从其故地溃退,并散布在从东部长城至西部的库车和乌鲁木齐广大地区的原因。回鹘居民的迁徙分两个阶段:840年回鹘本部和它最亲近的同盟者溃逃,而在866年回鹘汗国的两部地区脱离其余的铁勒部落。... 公元840年,回鹘汗国的灭亡,是它的大批居民从其故地溃退,并散布在从东部长城至西部的库车和乌鲁木齐广大地区的原因。回鹘居民的迁徙分两个阶段:840年回鹘本部和它最亲近的同盟者溃逃,而在866年回鹘汗国的两部地区脱离其余的铁勒部落。在回鹘居民迁入前夕,移民的大部分定居的河西和天山东部地区的形势是复杂的。问题在于:当时中亚三个最强大的国家——唐帝国、吐蕃王国和回鹘汗国都在争夺这块领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汗国 铁勒 唐帝国 九姓 乌古斯 突厥人 沙陀突厥 库车 蒙古帝国 拔悉密
下载PDF
西天山南北地区归属喀喇汗王朝的时间及相关历史——兼论龟兹石窟的始毁年代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树辉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97,共8页
西天山南北的布古尔(bygyr,位于今轮台县境内)以西地区和伊犁河流域于11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喀喇汗王朝攻占。龟兹石窟便是于这期间开始损毁的,喀喇汗王朝的穆斯林士兵是最早对石窟进行破坏的人。这场战争曾导致龟兹及伊塞克湖东... 西天山南北的布古尔(bygyr,位于今轮台县境内)以西地区和伊犁河流域于11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喀喇汗王朝攻占。龟兹石窟便是于这期间开始损毁的,喀喇汗王朝的穆斯林士兵是最早对石窟进行破坏的人。这场战争曾导致龟兹及伊塞克湖东南地区的居民向东逃迁,吐鲁番出土回鹘文契约文书中使用在高昌西流通的"官布"进行交易的写卷都撰写于11世纪中叶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喇汗王朝 宗教战争 葛逻禄 回鹘 拔悉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