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阳明“拔本塞源”论之诠释
1
作者 汪学群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众所周知,王阳明的思想可以面向社会回应许多社会问题,“拔本塞源”论就是其运用思想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之一例。可以从“拔本塞源”之内涵、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仁考察中国古代社会、明清学者对“拔本塞源”论的评论三方面,阐述王阳明思... 众所周知,王阳明的思想可以面向社会回应许多社会问题,“拔本塞源”论就是其运用思想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之一例。可以从“拔本塞源”之内涵、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仁考察中国古代社会、明清学者对“拔本塞源”论的评论三方面,阐述王阳明思想及其运用于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指出其局限性与不足。关注“拔本塞源”论,既要关注王阳明本人对仁者天地万物一体思想的心得,也要关注明清学者对其重要性的点评。后者对深入理解《传习录》,建构其思想史,尤其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本塞源 万物一体之仁 评论
下载PDF
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4-64,282-283,共11页
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虽然只是答顾东桥书的最后一部分,但与答顾东桥书的前面部分主要针对顾东桥的具体疑问相比,具有论根本的意义,相对独立的意义。正惟如此,王阳明死后其弟子后学把这段文字独立出来命名为《拔本塞源论》,... 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虽然只是答顾东桥书的最后一部分,但与答顾东桥书的前面部分主要针对顾东桥的具体疑问相比,具有论根本的意义,相对独立的意义。正惟如此,王阳明死后其弟子后学把这段文字独立出来命名为《拔本塞源论》,这使得此篇在理学史和思想史上享有了特殊地位。王阳明所说的拔本塞源,主要是就"私己之欲"、"功利之毒"而发的,而正确的拔本塞源的方法在他看来就是真正的、没有受到曲解的圣人之学。在他看来要学圣人之学,必须要了解圣人之心,圣人之教。圣人之心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圣人之教就是推广"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来克除人的私心,去掉其蒙蔽,恢复人们的本心。王阳明接着论述了安分勤业的思想,特别批判了春秋战国的"霸术"和主张法术势的法家,他认为霸术和法家是功利之学的主要代表。他特别对这些学习者出仕任官后出于功利之心、不能安分守责的现象作了描述和分析,针对当世大夫的官场风气与学风,在他看来,士大夫风气充满了私智和功利,已经成了败坏社会的主要痼症。王阳明的这篇文字,对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建国实践,对当代干部官员的道德修身,以及对广大社会的人生提升,仍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拔本塞源 圣人之学 安分勤业 学风 学术
下载PDF
论《拔本塞源论》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宁 秦蓁 Wang Xiaonong 《孔学堂》 2016年第2期13-19,共7页
《拔本塞源论》是阳明心学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本文以《拔本塞源论》为文献依据,力求揭示其内在的三个维度:一是追本溯源,阳明肯定"万物一体之仁",改造朱子"十六字心传"为"十二字心传",在追寻和重构&qu... 《拔本塞源论》是阳明心学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本文以《拔本塞源论》为文献依据,力求揭示其内在的三个维度:一是追本溯源,阳明肯定"万物一体之仁",改造朱子"十六字心传"为"十二字心传",在追寻和重构"三代"以来的儒家道统谱系中发掘其历史维度;二是拔本塞源,阳明从圣人之心、圣人之学、圣人之治层面就人心私欲、异端异学、霸道功利提出了系统的破斥,从而凸显了批判维度;三是正本清源,阳明在"立道统"和"辟异端"基础上,提出"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强调了心学的为学宗旨,与其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相互呼应,展开了他晚年哲学建构的基本理论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拔本塞源论》 道统 致良知
下载PDF
从《拔本塞源论》看王阳明与陆象山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欧阳祯人 《孔学堂》 2020年第3期22-30,共9页
本文依托于孟子的相关思想,以《拔本塞源论》为出发点,从文献入手,对陆象山与王阳明进行了比较研究。笔者从良知之心隔于物欲之蔽与功利之毒沦浃心髓两个方面讨论了王阳明对陆象山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陆象山与王阳明都是孟子思想忠诚的... 本文依托于孟子的相关思想,以《拔本塞源论》为出发点,从文献入手,对陆象山与王阳明进行了比较研究。笔者从良知之心隔于物欲之蔽与功利之毒沦浃心髓两个方面讨论了王阳明对陆象山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陆象山与王阳明都是孟子思想忠诚的继承者。《拔本塞源论》与陆象山的《与邵叔谊》等文献有着惊人的承继关系。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深受陆象山的启迪,是陆象山的思想之观点、角度、思路、构架的扩充、重构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本塞源 陆象山 王阳明 良知 功利主义
下载PDF
王阳明的圣学观与理想社会的建构——以《拔本塞源论》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鲁海军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2-66,共5页
王阳明的圣学观是在汲取北宋以来理学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从良知的自觉自悟出发,进而推向"拔本塞源"理想社会的建构。"拔本塞源"之论实是阳明晚年重要思想之一,它在把握心学原貌的同时,为个体道德之修养及社会理... 王阳明的圣学观是在汲取北宋以来理学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从良知的自觉自悟出发,进而推向"拔本塞源"理想社会的建构。"拔本塞源"之论实是阳明晚年重要思想之一,它在把握心学原貌的同时,为个体道德之修养及社会理想之熔炼与进步提供一种可能的理论话语,尤其是对当下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学观 拔本塞源 理想社会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阳明“理欲”关系窥探——基于对《拔本塞源论》的考察
6
作者 王闻文 《学理论》 2022年第7期41-45,共5页
《拔本塞源论》作为王阳明晚年的重要著述之一,其包含了“万物一体”“圣人之学”“理欲之辩”等重要思想。而其中对理欲关系的阐释更是切中与精练,这不仅体现在他把理欲关系与其他思想结合在一起论述,从而更加通透地阐释了这一学说,既... 《拔本塞源论》作为王阳明晚年的重要著述之一,其包含了“万物一体”“圣人之学”“理欲之辩”等重要思想。而其中对理欲关系的阐释更是切中与精练,这不仅体现在他把理欲关系与其他思想结合在一起论述,从而更加通透地阐释了这一学说,既区别于程朱理学所言之理欲的内涵,又从心学的层面对其进行新的赋义;而且更可以从中窥见理欲关系在其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即理欲关系作为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贯穿于其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学说之中,并统摄这些思想。继而由对“理欲”关系的立与破,一方面阐发其心学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导归圣人之境,以承继儒家道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拔本塞源 理欲之辩 致良知 圣人
下载PDF
学以成圣——论王阳明《拔本塞源论》的主旨及目的
7
作者 袁用武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6-8,共3页
《拔本塞源论》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学术思想精华的总结,其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成圣"这一核心问题做出的回答。王阳明认为,要学为圣人,必先知晓何为圣学及从入之门。同时,王阳明将圣学等同于心学,而"致良知"则成为... 《拔本塞源论》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学术思想精华的总结,其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成圣"这一核心问题做出的回答。王阳明认为,要学为圣人,必先知晓何为圣学及从入之门。同时,王阳明将圣学等同于心学,而"致良知"则成为祛蔽成圣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以成圣 拔本塞源 万物一体 致良知
下载PDF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来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2期45-49,共5页
阳明先生继承了中国哲学史上"万物一体"的思想观念,并表现出为追求内心生活的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宇宙体验的特质。他的万物一体思想,在价值观上体现为对生民苦难的一种迫切的悲悯情怀,将拯救苦难的人民作为他内心的一种终极关怀... 阳明先生继承了中国哲学史上"万物一体"的思想观念,并表现出为追求内心生活的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宇宙体验的特质。他的万物一体思想,在价值观上体现为对生民苦难的一种迫切的悲悯情怀,将拯救苦难的人民作为他内心的一种终极关怀,也明确的引导了致良知实践方向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一体 拔本塞源 良知 大治
下载PDF
王学反思与明末的学风转变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57-63,共7页
对王学的反思与批判是明后期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风的转变,历来学者论之甚详。然前贤的视野多局限于王学自身之疏漏及开展之荒怠,对王学反思与学风调整二者间的关系缺少直接、深入的剖析,就全方面、多角度而言尚... 对王学的反思与批判是明后期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风的转变,历来学者论之甚详。然前贤的视野多局限于王学自身之疏漏及开展之荒怠,对王学反思与学风调整二者间的关系缺少直接、深入的剖析,就全方面、多角度而言尚有缺失。一方面时人对于王学的思维方式多有反思,重点检讨了拔本塞源之法的流弊;同时他们也反思了尊德性与道问学失衡所造成的弊端,其中涉及到政治史与学术史、文化史之分野。时人反思的一个重要收获即意识到"学"的重要意义,提倡通经学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风 空疏不学 拔本塞源 尊德性 道问学
下载PDF
魏禧读《水浒传》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利民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1-54,共4页
魏禧读《水浒传》,师承李贽的"忠义"说,采用的是策士的视角。其《答门人林方之》一信引王阳明《拔本塞源论》中的安分乐业之说作为理论依据,用朱富办厨为例,说明小人物的经世致用之道。其《读水浒三首》以《拔本塞源论》所阐... 魏禧读《水浒传》,师承李贽的"忠义"说,采用的是策士的视角。其《答门人林方之》一信引王阳明《拔本塞源论》中的安分乐业之说作为理论依据,用朱富办厨为例,说明小人物的经世致用之道。其《读水浒三首》以《拔本塞源论》所阐发的万物一体观念为核心理念,指斥社会的贫富对立和贵贱相仇,批判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的彼此隔膜,流露出鄙薄上层精英而偏爱下层豪杰的思想倾向。《答门人林方之》、《读水浒三首》为马蹄疾《水浒资料汇编》和朱一玄《水浒传资料汇编》所失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禧 《水浒传》 王阳明 拔本塞源论》 朱富
下载PDF
致良知:明朝问题与《传习录》的解决方案
11
作者 刘芳 《台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0-33,51,共5页
王阳明以其睿智的思辨能力,务实的工作与生活作风,超强的实践能力发现了明朝的深刻矛盾,并将之上升到哲学问题,继而在对儒道释三家的辨析与取舍中,聚合各家之所长,找到了哲学的、学术的、教育的及政治实践的解决方案,并最大限度地用于... 王阳明以其睿智的思辨能力,务实的工作与生活作风,超强的实践能力发现了明朝的深刻矛盾,并将之上升到哲学问题,继而在对儒道释三家的辨析与取舍中,聚合各家之所长,找到了哲学的、学术的、教育的及政治实践的解决方案,并最大限度地用于实践、教化民风及言传身教于弟子及同仁之中,对后世的影响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儒道释 拔本塞源 教育
下载PDF
“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2-105,共4页
"理一分殊"是宋明理学中的基本范型。"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有着完整的运用。王阳明关于宋明理学"万物一体"与墨家兼爱之间存在本质区别的论述,对于宋明儒学"万物一体"与儒家传统中爱有差... "理一分殊"是宋明理学中的基本范型。"理一分殊"在王阳明思想中有着完整的运用。王阳明关于宋明理学"万物一体"与墨家兼爱之间存在本质区别的论述,对于宋明儒学"万物一体"与儒家传统中爱有差等之间辨证关系的讨论,体现了他从伦理层面对"理一分殊"的具体运用。王阳明在良知本体上的"一节之知"与"全体之知"论述,以及"拔本塞源"论等思想中,所蕴含的思维方法、诠释架构,体现的同样是"理一分殊"的哲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一分殊 王阳明 万物一体 爱有差等 一节之知 全体之知 拔本塞源”论
下载PDF
王阳明的一体政治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雷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91,共7页
本文以《拔本塞源论》为研究重点,说明王阳明以"一气流通"的存在论为基础所建立的一体政治论的理论特征。与朱子以"理一分殊"模式建立的同体论相比,王阳明以气论为核心建立的一体论将差异性保存在了本体的层面,并... 本文以《拔本塞源论》为研究重点,说明王阳明以"一气流通"的存在论为基础所建立的一体政治论的理论特征。与朱子以"理一分殊"模式建立的同体论相比,王阳明以气论为核心建立的一体论将差异性保存在了本体的层面,并由此使一体政治论也能够将人性中的差异特性保存下来。依据此点,本文最后对刘小枫先生在《共和与经纶》一书中提出的对心学政治思想的批评,作出了回应与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流通 一体政治 拔本塞源 差异性
原文传递
王阳明的一体政治论
14
作者 朱雷 《中国儒学》 2017年第1期263-282,共20页
本文主要以《拔本塞源论》为研究重点,说明王阳明以'一气流通'的存在论为基础所建立的'一体政治论'的理论特征。与朱子以'理一分疏'模式建立的同体论相比,王阳明以气论为核心建立的一体论将差异性保存在了本体... 本文主要以《拔本塞源论》为研究重点,说明王阳明以'一气流通'的存在论为基础所建立的'一体政治论'的理论特征。与朱子以'理一分疏'模式建立的同体论相比,王阳明以气论为核心建立的一体论将差异性保存在了本体的层面,并由此使一体政治论也能够将人性中的差异特性保存下来。依据此点,本文最后对刘小枫先生在《共和与经纶》一书中提出的对心学政治思想的批评,作出了回应与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流通 一体政治 拔本塞源 差异性
原文传递
和而不同:南宋初年思想史之走向——以楊時墓誌銘争論爲中心
15
作者 王建生 《新宋学》 2019年第1期306-318,共13页
翻閲古人的文集,常會碰到卷數衆多的墓誌銘,王公大臣、士子小吏等均藉此留名。不過,我們所看到的,都是終結性的定稿;而墓誌銘的生成過程中,寫作者的態度如何?墓主親屬有何期待?是否存在寫作者與墓主親屬的磋商争論?等等。這些活態的記... 翻閲古人的文集,常會碰到卷數衆多的墓誌銘,王公大臣、士子小吏等均藉此留名。不過,我們所看到的,都是終結性的定稿;而墓誌銘的生成過程中,寫作者的態度如何?墓主親屬有何期待?是否存在寫作者與墓主親屬的磋商争論?等等。這些活態的記録若能在史籍中有所遺存,必能爲我們勾畫出鮮活的墓誌銘生成圖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下惠 拔本塞源 《中庸》 吕本中 王安石 思想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