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种植体支抗加力方式对上颌前突患者关闭拔牙间隙后颌面部软、硬组织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浦益萍 谢千阳 +1 位作者 夏韫晖 金文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加力方式对上颌前突患者关闭拔牙间隙后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口腔颅颌面科收治的156例上颌前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加力方式对上颌前突患者关闭拔牙间隙后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口腔颅颌面科收治的156例上颌前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并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前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A组(予以短牵引钩和直接支抗法,n=52例)、B组(予以长牵引钩和直接支抗法,n=52例)和C组(予以短牵引钩和间接支抗法,n=52例)关闭拔牙间隙。比较三组治疗前后颌面部软硬组织变化。结果:关闭间隙前,三组患者颅颌软组织、硬组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鼻根点与上、下齿槽座点三者连线的夹角(ANB)大于A组、C组(P<0.05)。关闭间隙后,三组患者蝶鞍点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三者连线的夹角(SNA)、蝶鞍点与鼻根点,下齿槽座点三者连线的夹角(SNB)、下颌平面角(SN-MP)、上中切牙内收量(U1-SN)、鼻唇角、牙冠舌向移动量(U1c-Sv)、覆盖、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近中根尖点压低量(U6c-H、U6r-H)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B、颌平面角(SN-OP)、上颌第一磨牙内收量(U6-SN)、牙根舌向移动量(U1r-Sv)、上中切牙切缘点、牙根尖点压低量(U1c-H、U1r-H)、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近中根尖点与Sv距离(U6c-Sv、U6r-Sv)、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近中根尖点压低量(U6c-H、U6r-H)、覆(牙合)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ANB、Ls-E线变化值大于C组(P<0.05),A组SN-OP、U6-SN、U1c-Sv变化值大于C组(P<0.05);B组U1r-Sv、U1c-H变化值大于A组、C组,且C组大于A组(P<0.05);B组U1r-H变化值大于A组、C组,且A组大于C组(P<0.05);C组U6c-Sv变化值大于B组(P<0.05);A组U6c-H、U6r-H变化值大于B组(P<0.05);B组覆(牙合)变化值大于A组、C组(P<0.05)。结论:三种不同的微种植体支抗加力方式用于上颌前突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支抗效果,可改善上颌硬组织的形态,并引起相应软组织的改变。其中,短牵引钩配合直接支抗法能明显压低磨牙、使冠远中倾斜,且(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长牵引钩配合直接支抗法可获得更好的前牙控根移动和压低效果,且对上前牙垂直向改变效果也较好,有益于覆(牙合)控制,与短牵引钩配合间接支抗法均可获得较好的滑动内收力,稳定(牙合)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突 种植体支抗治疗 加力方式 软硬组织 拔牙间隙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联合种植体支抗对安氏Ⅱ类Ⅰ分类畸形患者拔牙矫治后牙根吸收的影响
2
作者 徐楠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究隐形矫治联合种植体支抗对安氏II类I分类上前牙患者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拔牙矫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研究组34例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种植体支抗,对照组34例采用固定矫治。比较两组正畸时间、... 目的:探究隐形矫治联合种植体支抗对安氏II类I分类上前牙患者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拔牙矫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研究组34例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种植体支抗,对照组34例采用固定矫治。比较两组正畸时间、牙齿修复效果、牙根吸收情况、咀嚼功能、美观程度、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牙釉质脱矿情况、颌面修复指标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牙列排齐时间、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97.06%高于对照组的83.25%(P<0.05)。两组治疗后上颌的中切牙、侧切牙、尖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咀嚼功能和美观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牙釉质脱矿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FMA、IMPA、FMIA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隐形矫治联合种植体支抗治疗拔牙矫治患者效果明显,存在牙根吸收情况但影响较小,美观度较好,可提高患者咀嚼功能,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种植体支抗 拔牙 牙根吸收 咀嚼功能 美观程度
下载PDF
即刻种植倾斜种植体在牙缺失修复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闫晗 李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3期40-42,55,共4页
目的:分析牙缺失修复中采用即刻种植倾斜种植体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口腔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50例牙缺失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A组与B组。A组25例接受延期种植牙修复,B组25例接受即刻种植倾斜种植体修复。评估两... 目的:分析牙缺失修复中采用即刻种植倾斜种植体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口腔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50例牙缺失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A组与B组。A组25例接受延期种植牙修复,B组25例接受即刻种植倾斜种植体修复。评估两组种植体修复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种植体稳定系数(ISQ)、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指数(mSBI)、改良出血指数(mSBI)、探诊深度(PD)、红色美学评分(PES)、白色美学指数评分(WES),统计两组种植体留存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修复成功21例(84.00%),B组修复成功23例(92.00%),两组修复成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ISQ指数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ISQ指数均较治疗后1个月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mPLI、mSBI指数及PD、PES、WES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mPLI、mSBI指数及PD均比治疗后1个月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PES、WES评分均较治疗后1个月提高,且B组高于A组(P<0.0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00%)与A组(16.00%)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即刻种植倾斜种植体与延期种植牙修复在牙缺失修复中应用均能够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但即刻种植获得的美学效果更佳,且更利于维持牙周组织健康,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缺失 即刻种植倾斜种植体 美学评分
下载PDF
拔牙后全瓷冠修复即刻植入倾斜种植体修复的远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方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1期156-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拔牙后全瓷冠修复即刻植入倾斜种植体修复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19-01收治的牙列缺损者64例,所有研究对象给予即刻植入倾斜种植体修复治疗,并于当日给予临时冠树脂固定,6个月后复诊时采用合适基台的二氧化锆全... 目的:探讨拔牙后全瓷冠修复即刻植入倾斜种植体修复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19-01收治的牙列缺损者64例,所有研究对象给予即刻植入倾斜种植体修复治疗,并于当日给予临时冠树脂固定,6个月后复诊时采用合适基台的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对研究对象进行植入种植体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患者的远期种植体成功率情况,同时比较患者的远期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评分、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即刻植入倾斜种植体6个月、12个月时的总成功率为100%,18个月时的总成功率为98.44%;患者即刻植入倾斜种植体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的ISQ评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all P<0.001),患者即刻植入倾斜种植体6个月的ISQ评分明显低于12个月、18个月(all P<0.05),患者即刻植入倾斜种植体12个月的ISQ评分明显低于18个月(P<0.05);患者即刻植入倾斜种植体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PE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结论:牙列缺损者采用即刻植入倾斜种植体修复获得满意的整体治疗效果,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种植体的稳定性能和美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后 全瓷冠 即刻植入 倾斜种植体 远期疗效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同步分别内收前牙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周嫣 方志欣 +2 位作者 黄敏方 陈世稳 欧晓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6-580,共5页
目的:探索微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步分别内收前牙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效果与机制。方法:23例需强支抗的拔牙病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自身随机对照设计,实验侧采用尖牙与切牙同步分别内收关闭拔牙间隙法(即除在后牙... 目的:探索微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步分别内收前牙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效果与机制。方法:23例需强支抗的拔牙病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自身随机对照设计,实验侧采用尖牙与切牙同步分别内收关闭拔牙间隙法(即除在后牙区的微螺钉种植体与前牙区的方丝牵引钩间用镍钛拉簧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外,还在微螺钉与尖牙间用橡皮链单独行尖牙远中移动);对照侧则只通过常规后牙区微螺钉种植体与前牙区的方丝牵引钩间用镍钛拉簧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分别记录两侧拔牙间隙关闭所需的时间并观察前牙移动的位置和方式,SPSS11.0统计软件对实验侧与对照侧拔牙间隙关闭所需的时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实验侧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平均(6.69±1.07)个月;对照侧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平均(9.56±1.19)个月;实验侧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尖牙移动到位后具有更好的生理位置,而对照侧尖牙移动到位后较多发生牙冠远中舌向扭转。结论:微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步分别关闭拔牙间隙,在缩短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的同时,使尖牙能始终在松质骨中移动,因而前牙内收快,矫治效果相对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 正畸支抗 关闭拔牙间隙
下载PDF
倾斜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吴轶群 黄伟 +3 位作者 张志勇 王旭东 王凤 王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讨倾斜种植体作为一种避免上颌窦植骨的方法,应用于上颌骨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种植修复的可靠性。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间,21例患者共27个固定桥修复上颌后牙缺失,分别使用ITI和Br覽nemark 2种种植系统共植入78颗种植体,其... 目的:探讨倾斜种植体作为一种避免上颌窦植骨的方法,应用于上颌骨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种植修复的可靠性。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间,21例患者共27个固定桥修复上颌后牙缺失,分别使用ITI和Br覽nemark 2种种植系统共植入78颗种植体,其中34颗种植体采用倾斜植入,44颗轴向植入。所有患者均为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无法直接接受常规种植体植入。种植体植入后常规愈合3个月,除1颗种植体失败外,其余种植体均功能性负载支持固定义齿修复,修复方式为黏结固位和螺丝固位。每例患者均于负载后12、24和36个月接受临床和放射学随访检查。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上颌有1颗轴向种植体在术后2个月时失败,倾斜种植体无失败。随访时间为36个月。上颌轴向种植体的累积存活率为97.72%,倾斜种植体的累积存活率为100%,修复成功率为100%。随访期间,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保持稳定,平均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倾斜种植体作为一种上颌骨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的治疗方法是可靠的,能有效避免植骨手术,并节约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种植体 上颌后牙区 萎缩 固定修复 上颌窦
下载PDF
种植体支抗辅助非拔牙矫正成人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冯贻苗 万澎波 +1 位作者 娄新田 王一霖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95-101,共7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辅助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类2分类病例,男4例,女8例,年龄18~38岁,平均21.0岁。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牵引上牙列整体向后移动,压低上前牙,分析治疗前后患者...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辅助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类2分类病例,男4例,女8例,年龄18~38岁,平均21.0岁。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牵引上牙列整体向后移动,压低上前牙,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牙齿、颌骨及软组织变化。结果上颌中切牙矢状向牙冠基本保持不动,牙根平均远中移动3.63mm,平均倾斜比率为6050%,牙冠压低4.60mm。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3.25mm,牙根远中移动3.65mm,平均倾斜比率为112.3%,牙冠压低2.90mm。上颌第一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3.11mm,牙根远中移动3.21mm,平均倾斜比率为103.2%,牙冠压低1.17mm。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3.22mm,牙根平均远中移动3.15mm,平均斜比率为97.8%,压低0.69mm。结论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有效地使上颌牙列整体后移、压低上前牙并改建上颌前牙区齿槽骨形态,是非拔牙矫正安氏Ⅱ类内倾型深覆殆患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 拔牙矫正 成人矫正
下载PDF
犬拔牙创愈合对相邻微种植体最大拉拔力值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郑雷蕾 胡赟 +4 位作者 宋锦璘 邓锋 赵志河 唐甜 王智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探讨拔牙创骨质结构改建对相邻微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的稳定性的影响,为微种植体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 8只雄性Beagle犬按不同愈合时间段(1、3、8、12周)随机分成4组,每只Beagle犬拔除第3和第4双尖牙(P3,P4),实验微种植体邻近拔... 目的探讨拔牙创骨质结构改建对相邻微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的稳定性的影响,为微种植体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 8只雄性Beagle犬按不同愈合时间段(1、3、8、12周)随机分成4组,每只Beagle犬拔除第3和第4双尖牙(P3,P4),实验微种植体邻近拔牙区域,对照微种植体位于第2双尖牙(P2)和第1磨牙(M1)区域,共植入微种植体128枚。选择96个微种植体组织块,通过拉拔试验测定微种植体的最大拉拔力值(pull-out force,POF)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POF值在第1周内没有表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3周对照组POF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两组POF高峰值均出现在第8周组。在前8周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OF均随着时间得延长而增加,到第12周出现回落。实验组POF在各时间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仅第12周与第3、8周POF值表现显著性差异。结论邻近拔牙创植入的微种植体在无载荷愈合期可以保持稳定性。但拔牙创的早期愈合可能会加重微种植体-骨界面的炎症反应和骨吸收效应,即刻加载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抗 拔牙 种植体 骨改建 最大拉拔力值
下载PDF
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邱伟芳 邓文正 +4 位作者 谭汉提 蔡永林 黄汝祥 廖明华 毛峻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索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效果与机制。方法 20例需中重度支抗的拔牙病例,随机分组,实验组使用自锁托槽和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对照组则使用直丝弓托槽和口外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结果实验组拔牙间隙关... 目的探索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效果与机制。方法 20例需中重度支抗的拔牙病例,随机分组,实验组使用自锁托槽和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对照组则使用直丝弓托槽和口外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结果实验组拔牙间隙关闭速度平均(1.08±0.05)mm/月;对照侧平均(0.76±0.04)mm/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尖牙牙根长度和牙槽骨高度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结合微植体支抗技术关闭拔牙间隙,不仅摩擦力小,显著加快拔牙间隙关闭的速度,同时使尖牙能始终在松质骨中移动,因而前牙内收快,临床疗效良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种植体 直丝弓托槽 口外弓 拔牙间隙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远移上颌磨牙在成人安氏Ⅱ~1错拔牙矫治中的疗效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杜雨晴 崔涛 +2 位作者 于艳玲 侯凤春 宋宇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86-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远移上颌磨牙在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Ⅱ~1)错拔牙矫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成年女性安氏Ⅱ~1错病人,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利用微种植体支抗滑动内收关闭间隙,再推上颌磨牙向远中使磨牙关系中性,并利用其间隙...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远移上颌磨牙在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Ⅱ~1)错拔牙矫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成年女性安氏Ⅱ~1错病人,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利用微种植体支抗滑动内收关闭间隙,再推上颌磨牙向远中使磨牙关系中性,并利用其间隙继续内收前牙,完成矫治过程。通过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上中切牙点向远中移动了(7.43±1.41)mm,下中切牙点向远中移动了(3.83±0.99)mm,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移动了(2.19±0.52)mm,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夹角减小了(18.05±6.33)°,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夹角减小了(6.01±2.86)°,上下唇内收,鼻唇角加大,病人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在安氏Ⅱ~1错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利用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并推上颌磨牙向远中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上下切牙内收,并获得良好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正畸支抗 牙移动 错 安氏Ⅱ类 拔牙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倾斜种植体和角度基台在骨量不足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阎旭 彭滟 芈大卫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9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倾斜种植体与角度基台在骨量不足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牙列缺损病例30例,倾斜植入种植体和应用角度基台46颗修复缺失牙,术后随访1~5年,观察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松动度、炎症、美学、满意度等,... 目的:研究倾斜种植体与角度基台在骨量不足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牙列缺损病例30例,倾斜植入种植体和应用角度基台46颗修复缺失牙,术后随访1~5年,观察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松动度、炎症、美学、满意度等,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例患者不满意牙颈部过突,修复冠重新设计后满意;2颗种植体脱落,其余44颗种植体均获成功,临床成功率近96%。结论:倾斜种植体和角度基台在骨量不足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中应用可靠,值得在不愿植骨患者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种植体 角度基台 种植 前牙美学
下载PDF
对比微种植体支抗和改良横腭杆配合PASS矫治器在儿童安氏Ⅰ~Ⅱ类错(牙合)高角拔牙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哲 田炳欣 +1 位作者 马涛 孙立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4期459-464,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锥体束CT(CBCT)的三维重建技术对比微种植体支抗和改良横腭杆配合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PASS)矫治器在儿童安氏Ⅰ~Ⅱ类错(牙合)高角拔牙矫治中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安氏Ⅰ~Ⅱ类高角拔牙患儿140例,其中男性77例,女... 目的 探讨基于锥体束CT(CBCT)的三维重建技术对比微种植体支抗和改良横腭杆配合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PASS)矫治器在儿童安氏Ⅰ~Ⅱ类错(牙合)高角拔牙矫治中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安氏Ⅰ~Ⅱ类高角拔牙患儿140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63例;年龄11~15岁,平均年龄13.7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试验组采用微种植体支抗配合PASS矫治器进行矫治,对照组采用改良横腭杆配合PASS矫治器。拍摄头颅侧位片和口腔颌面CBCT,对CB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两组矫治方式对颊舌向倾斜度、牙弓宽度、垂直向的控制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性指标前颅底平面-上齿槽座点角(SNA)、前颅底平面-下齿槽座点角(S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下颌平面-前颅底平面角(MP-SN)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矫治后试验组牙性指标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的交角(L1-MP)、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齿槽座点-鼻根点连线交角(L1-NA)、上中切牙长轴与上齿槽座点-鼻根点连线交角(U1-NA)较矫治前明显降低[(92.47±2.47)°vs(96.73±3.13)°、(32.28±3.08)°vs (35.23±3.24)°、(25.19±3.17)°vs (29.16±3.36)°。P <0.05],而对照组牙性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矫治后试验组后牙支抗控制指标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到PP平面的距离(U6-PP)、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到PM平面的距离(U6-PM)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矫治后明显降低[(100.83±5.18)°vs (97.62±4.89)°、(93.68±4.83)°vs (90.29±4.17)°。P <0.05]。经矫治后试验组、对照组牙弓宽度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中试验组上颌尖牙牙尖之间宽度(U33)明显高于对照组[(35.95±2.02) mm vs (34.38±2.12) mm],而上颌双侧第二前磨牙中央窝之间距离(U55)、下颌双侧第二前磨牙中央之间距离(L55)明显低于对照组[(38.74±2.09) mm vs (40.10±2.23) mm、(30.48±2.16) mm vs (33.63±2.14) mm。P <0.05]。矫治后上颌磨牙颊舌向倾斜度明显降低[试验组:(99.49±4.73)°vs(96.68±4.39)°;对照组:(100.12±5.07)°vs (98.29±4.48)°],而下颌磨牙颊舌向倾斜度明显增加[试验组:(68.55±4.35)°vs (72.74±4.29)°;对照组:(67.69±4.66)°vs (70.35±4.18)°],且矫治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磨牙颊舌向倾斜度:(96.68±4.39)°vs (98.29±4.48)°;下颌磨牙颊舌向倾斜度:(72.74±4.29)°vs (70.35±4.18)°。P <0.05]。结论 微种植体支抗配合PASS矫治器在患儿安氏Ⅰ~Ⅱ类高角拔牙矫治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颊舌向倾斜度、牙弓宽度、垂直向,矫治效果优于改良横腭杆,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支抗 改良横腭杆 生理性支抗矫治技术 锥形束CT(CBCT) 颊舌向倾斜 牙弓宽度
下载PDF
微创拔牙后XIVE种植体即刻种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筱怡 李张维 +2 位作者 卢忠林 张帆 许永尚 《广东牙病防治》 2015年第4期190-193,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拔后牙XIVE种植体即刻种植在修复上颌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患者共32颗无法保留的上颌前牙,微创拔除后,XIVE种植体即刻植入,其中4例患者唇侧骨板内侧植入Bio-oss人工骨粉并覆盖Bio-Gide可吸收膜,3~6个月后行永久修... 目的观察微创拔后牙XIVE种植体即刻种植在修复上颌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患者共32颗无法保留的上颌前牙,微创拔除后,XIVE种植体即刻植入,其中4例患者唇侧骨板内侧植入Bio-oss人工骨粉并覆盖Bio-Gide可吸收膜,3~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术后随访观察3年,通过临床和X线片检查评估修复体的临床效果。结果 32例患者的32颗患牙经过3年随访检查,成功31例(96.9%),失败1例(3.1%)。结论微创拔牙后XIVE种植体即刻种植修复上颌前牙缺失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种植 牙植入体 微创拔牙 即刻种植 上颌前牙 XIVE种植体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非拔牙矫治骨性Ⅱ类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嫣 黄敏方 +2 位作者 方志欣 陈世稳 卢珍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索微种植体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非拔牙矫治骨性Ⅱ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微种植体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对11例骨性Ⅱ类伴中度牙列拥挤患者采用非拔牙方法矫治,SPSS13.0统计软件对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变化值进行两样本配对t检验。结... 目的:探索微种植体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非拔牙矫治骨性Ⅱ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微种植体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对11例骨性Ⅱ类伴中度牙列拥挤患者采用非拔牙方法矫治,SPSS13.0统计软件对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变化值进行两样本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后Ⅱ类骨面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ANB角平均减少2.14°,上颌磨牙平均远中后移4.16mm,下颌平面高度得到了较好控制。结论:微种植体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非拔牙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可使上牙弓整体内收,上下颌骨关系得到改善,为建立正常稳定的前后牙咬合关系及协调、美观的正侧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类骨性错[牙合] 拔牙 种植体支抗 多曲方丝弓技术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钉联合关闭曲法和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志勋 翟敏 谢甜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0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钉联合关闭曲法和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3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例。对照组使用微型种植支抗钉联合关闭曲法治疗,研究组使用微型种植体支...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钉联合关闭曲法和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3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例。对照组使用微型种植支抗钉联合关闭曲法治疗,研究组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钉联合滑动法治疗。比较两组ANB角、Wits值、Z角、眼耳平面-下颌平面角(FMA)、下中切牙-眼耳平面角(FMIA)和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MPA)、前后牙消耗支抗、矫治时间。结果:矫治后,两组ANB角、Wits值、Z角、FMA、FMIA和IMPA均优于矫治前,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后牙消耗支抗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矫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微型种植体支抗钉联合滑动法治疗效果确切,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钉 关闭曲法 滑动法 拔牙间隙
下载PDF
拔牙后立即植入钛牙种植体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国平 陈安玉 +1 位作者 杨明仲 周雄伟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1996年第1期4-6,9,共4页
采用6只成年杂种狗,在拔除双侧下颌前臼齿和第一臼齿后,立即植入螺旋状和叶状钛牙种植体。分别在植入后1、2、3个月进行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拔牙后立即植入牙种植体,能与骨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螺旋... 采用6只成年杂种狗,在拔除双侧下颌前臼齿和第一臼齿后,立即植入螺旋状和叶状钛牙种植体。分别在植入后1、2、3个月进行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拔牙后立即植入牙种植体,能与骨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螺旋状种植体周围骨愈合较快。作者认为拔牙后立即植入牙种植体只要手术设计合理,操作正确,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植入 种植体 组织形态学
下载PDF
种植体支抗在安氏Ⅱ~1类错牙合非常规拔牙矫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海余 张石玮 景拴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8期1879-1882,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非常规拔牙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32例,年龄15~40岁,所有患者经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都是上颌需要最大支抗的病例,其中上颌拔除左右... 目的:分析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非常规拔牙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32例,年龄15~40岁,所有患者经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都是上颌需要最大支抗的病例,其中上颌拔除左右两个第一双尖牙共计17例,上颌由于第二双尖牙不同程度龋坏而拔除左右两个第二双尖牙或一侧拔除第一双尖牙而另一侧拔除第二双尖牙共计15例。合理设计种植体植入部位,在左右第一磨牙近中牙槽间隔植入微螺钉种植体。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例位片,比较矫治前后第一磨牙的前移量、上前牙的内收量。结果:所有病例拔牙间隙都完全关闭,上前牙内收效果明显,1/NA角从33.7°减小到22.5°,平均减小11.2°(P〈0.01);1-NA距从10.3mm减小到5.9mm,平均减小4.4mm(P〈0.01);6-参考线(经翼上颌裂点与FH垂线)距离从22.8mm增加至23.7mm,平均增加0.9mm(P〉0.05),说明上颌第一磨牙前移不明显;SNA、SNB、1/NB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螺钉种植体可以为那些非常规拔牙患者需要最大支抗的病例提供稳定而可靠的支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支抗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非常规拔牙
下载PDF
拔牙位点局部感染的纳米种植体即刻种植
18
作者 施亮 彭赤飞 卢伟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05-3906,共2页
目的:探讨拔牙位点局部感染的纳米种植体即刻种植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中心即刻种植患者中拔牙位点存在有各种慢性炎症的病例,微创拔牙器械拔除患牙,彻底清理拔牙窝,反复冲洗。制备完成种植窝洞后,旋入纳米种植体... 目的:探讨拔牙位点局部感染的纳米种植体即刻种植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中心即刻种植患者中拔牙位点存在有各种慢性炎症的病例,微创拔牙器械拔除患牙,彻底清理拔牙窝,反复冲洗。制备完成种植窝洞后,旋入纳米种植体,扭力≥50 Ncm。术后1个月完成永久修复。结果:术后随访0.5~2.5年,除9枚失败外,其余278枚均获临床成功。结论:拔牙位点局部感染的即刻种植采用纳米种植体能增强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使种植体生长的时间从传统种植体的3~4个月缩短为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拔牙位点种植 纳米种植体 即刻种植
下载PDF
伴牙源性上颌窦炎患牙拔除后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修复的效果评价
19
作者 朱韵莹 刘芸 +4 位作者 徐婷 刘珍珍 曹少萍 王张嵩 武东辉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3期202-208,共7页
目的探讨伴有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患牙拔除后因骨量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 目的探讨伴有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患牙拔除后因骨量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价值且确诊为OMS,拔牙后6~8个月骨高度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种植4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随机纳入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价值但未诊断为OMS,拔牙后6~8个月因种植区域骨高度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种植4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部分上颌窦底骨质不连续及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4 mm的病例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共13例,其余32例行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对照组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4 mm的病例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共8例,其余40例行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术后6~8个月行二期修复治疗。种植术后21 d、3个月、8个月及修复后每6个月进行随访,修复后24个月比较2组上颌窦内成骨高度(sinus bone gain,SBG)、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apical bone height,ABH)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arginal bone loss,MBL)情况。结果研究组45例种植术前上颌窦黏膜厚度均值(1.556±0.693)mm,大于对照组(1.229±0.4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上颌窦底提升术均无上颌窦黏膜穿孔。修复后24个月,研究组SBG、ABH和MBL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OMS的患牙拔除后,上颌窦炎症减退、缺牙区骨质高度和密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手术及种植修复,可以达到与非OMS患牙拔除后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同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上颌窦炎 拔牙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 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 种植修复 上颌窦黏膜厚度 上颌窦内成骨高度 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 种植体边缘骨吸收
下载PDF
Frialit-2种植体拔牙后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张继斌 陈松龄 +1 位作者 杨辉俊 郭俊兵 《中华医学丛刊》 2004年第5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Frialit-2种植体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对12例患者即刻种植15颗种植体,种植体周围间隙植入自体骨与骨粉的混合物并覆盖超薄钛膜,4-6月后义齿修复。结果全部种植体与骨结合良好,修复后龈缘外形较好,部分已行使功能... 目的探讨Frialit-2种植体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对12例患者即刻种植15颗种植体,种植体周围间隙植入自体骨与骨粉的混合物并覆盖超薄钛膜,4-6月后义齿修复。结果全部种植体与骨结合良好,修复后龈缘外形较好,部分已行使功能8个月,复查X线片可见骨种植体结合,未见明显骨吸收。结论根型种植体可达到较好的初期稳定性及减少植骨量,为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前牙区轻度骨量不足仍有必要植骨,多根牙的即刻种植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alit-2种植体 拔牙 即刻种植 膜引导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