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画中的“拙”与“真”
1
作者 石逸 《美术大观》 2024年第9期68-70,共3页
“拙”和“真”同为绘画的重要审美标准,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拙”是中国画中较晚出现的审美范畴,伴随着绘画的发展规律发生了由贬至褒的转变,它蕴含着一种质朴的审美意蕴,崇尚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和回归生命的本真。“真”... “拙”和“真”同为绘画的重要审美标准,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拙”是中国画中较晚出现的审美范畴,伴随着绘画的发展规律发生了由贬至褒的转变,它蕴含着一种质朴的审美意蕴,崇尚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和回归生命的本真。“真”则被视为中国画的根本,强调事物固有的特点,表现其内在的本质。“拙”与“真”二者相辅相成,“拙”以一种看似质朴、笨拙的绘画方式来追求“真”,这种“真”不是对自然景物的简单复刻或直接搬用,而是融入了画家的情感。“拙”与“真”共同体现画家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以及他们在创作中追求自然、真实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下载PDF
隶书“拙与趣”培养和信息化教学
2
作者 陈松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8期88-89,共2页
本文探讨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生隶书学习的重要性、现状及策略。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分析利用信息技术丰富隶书教学资源、提供大量经典教学视频、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等优势,同时提出提升小学生隶书教育效果的建议,旨在促进小... 本文探讨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生隶书学习的重要性、现状及策略。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分析利用信息技术丰富隶书教学资源、提供大量经典教学视频、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等优势,同时提出提升小学生隶书教育效果的建议,旨在促进小学生对隶书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学习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书 与趣 信息技术 传统艺术
下载PDF
晚明“拙”美学观在中国风格服装的设计表现
3
作者 程可欣 《纺织科学研究》 2024年第6期63-64,共2页
针对晚明“拙”美学与中国风格服装设计的内在联系以及中国风格服装设计发展现状,采用了先理论研究后实证研究的综合分析方法,得出了可行的研究结果,即晚明“拙”美学观是一种传统的美学观念,其强调不刻意雕琢,追求自然质朴,蕴含大道至... 针对晚明“拙”美学与中国风格服装设计的内在联系以及中国风格服装设计发展现状,采用了先理论研究后实证研究的综合分析方法,得出了可行的研究结果,即晚明“拙”美学观是一种传统的美学观念,其强调不刻意雕琢,追求自然质朴,蕴含大道至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对真实、自然之美的极致追求。将晚明“拙”美学观应用在中国风格服装的设计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对现代审美需求的独特回应。研究结果表明,服装设计中,晚明“拙”美学观通过简约线条、自然色彩以及质朴材料,赋予了中国风格服装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观 服装 设计
下载PDF
从《游包山诗卷》窥探王宠小楷的“拙趣”
4
作者 姚婉仪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1期10-12,共3页
王宠诗文书画皆精,书法初学蔡羽,后规范晋唐,小楷尤精,简远空灵。在吴门书风的影响下,形成压抑不平而郁勃之气、冲淡平和而萧然出尘等不同风格。王宠将自身的志向抱负寄托于幽林山石之中,虽一生仕途不顺,依旧保持内心的平和淡然,风格成... 王宠诗文书画皆精,书法初学蔡羽,后规范晋唐,小楷尤精,简远空灵。在吴门书风的影响下,形成压抑不平而郁勃之气、冲淡平和而萧然出尘等不同风格。王宠将自身的志向抱负寄托于幽林山石之中,虽一生仕途不顺,依旧保持内心的平和淡然,风格成熟时期的作品《游包山诗卷》更是其一生品格的真实写照,通过笔墨简淡、自然率真的“灵韵”表现自己超乎尘世的澄明心境,也显露出其书写创作的“拙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宠 《游包山诗卷》
下载PDF
抱朴守拙--家居产品设计中的美学体现与回归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燕 薛拥军 赵沃林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25-233,共9页
目的以日常生活用品的创新为切入点,分析归纳抱朴守拙美学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体现,以期拓宽中式美学融入家居产品设计的方法与路径。方法将文化学概论中的文化层次理论和唐纳德·诺曼的三层认知概念相结合,构建文化转译思路,从朴拙... 目的以日常生活用品的创新为切入点,分析归纳抱朴守拙美学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体现,以期拓宽中式美学融入家居产品设计的方法与路径。方法将文化学概论中的文化层次理论和唐纳德·诺曼的三层认知概念相结合,构建文化转译思路,从朴拙美学与现代设计应用的现状出发,通过梳理相关设计原理并结合多个应用案例,从形式美、功能美和内涵美等方面分析朴拙美学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影响机制与应用体现,重点阐述了形态朴素、功能适宜,以及符号简单的具象化设计应用方法。结论包含现代家居产品物象转译与呈现的朴拙美学风格,是现代设计理念和中式传统文化结合发展的缩影。从本能形式、行为功能和反思内涵等角度提出设计创新策略,为现代家居产品的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居产品设计 抱朴守 创新设计
下载PDF
长沙窑陶瓷的拙缺之美
6
作者 王贞 袁江航 《湖南包装》 2023年第6期37-40,共4页
长沙窑作为唐代南方著名民窑,其器型、釉色、装饰手法都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美学构成融合了中亚和唐代的文化和民俗审美特点,兼容并蓄的造物理念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从“拙朴”和“残缺”的美学思想出发,综合近代的审美理念解... 长沙窑作为唐代南方著名民窑,其器型、釉色、装饰手法都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美学构成融合了中亚和唐代的文化和民俗审美特点,兼容并蓄的造物理念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从“拙朴”和“残缺”的美学思想出发,综合近代的审美理念解析归纳出:不追求形态完备,同时关注物态的内在审美气质的“拙缺之美”,并以长沙窑为案例,分析其在陶瓷产品中从具象、抽象到意象的美学表现层次,提出长沙窑“拙缺之美”的3个美学属性,分别为自然拙朴、残缺奇辟和随性洒脱。这些研究为解析长沙窑美学特质提供了新的审美视角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窑 缺之美 陶瓷 美学
下载PDF
中华传统器物风格中的巧与拙——以唐代长沙窑动物瓷塑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蕾 《陶瓷》 CAS 2023年第4期91-93,133,共4页
巧与拙作为传统器物风格的审美范畴之一,影响并渗透到艺术与设计的各个领域。而唐代长沙窑生产的动物瓷塑,无论是从制作技艺还是造型特征,均体现出中华传统器物风格中巧与拙的辨证审美观。笔者以唐代长沙窑动物瓷塑为例,通过分别论述长... 巧与拙作为传统器物风格的审美范畴之一,影响并渗透到艺术与设计的各个领域。而唐代长沙窑生产的动物瓷塑,无论是从制作技艺还是造型特征,均体现出中华传统器物风格中巧与拙的辨证审美观。笔者以唐代长沙窑动物瓷塑为例,通过分别论述长沙窑动物瓷塑所蕴涵的“巧夺天工”与“拙朴之风”,生动诠释巧与拙在传统器物风格中的具体表达。进一步解读中国传统器物中巧与拙的审美观念和设计思想,从而为传统器物的赓续发展提供路径,亦为现代器物设计的发展予以深刻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窑 动物瓷塑 巧与 传统器物
下载PDF
“守拙”事象中的诗性存在
8
作者 付青蔓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2-16,共5页
“事象”理论是中国诗学独创的文学理论之一,着力于分析诗人的动态过程来解构诗歌。自晋代陶渊明《归园田居》以来,“守拙”事象成为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事象之一,而后在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诗歌文本中均有出现。它蕴涵着士人对质朴的... “事象”理论是中国诗学独创的文学理论之一,着力于分析诗人的动态过程来解构诗歌。自晋代陶渊明《归园田居》以来,“守拙”事象成为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事象之一,而后在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诗歌文本中均有出现。它蕴涵着士人对质朴的生活方式、从容的心性人格以及自由的生命体验的坚守这三重意蕴,并与之对应地呈现了三种独具文士气质的诗性特征。与“经世”“致用”等功利性事象不同,“守拙”事象是诗人挣脱樊笼、大智若拙、执中守正的象征,因其丰富的诗意哲思和疏散的诗意姿态,而被延伸到弈理、园林、书画等范畴。仅就文学范畴而言,其诗意性书写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而且在追名逐利、物欲横流的今天,“守拙”事象还具有缓释身心疲苦、回归心灵原点、探赜生命体验等现实意义,值得当代人从中汲取生存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象 诗性 生命体验
下载PDF
以贫叹拙:陶渊明诗歌“拙人”书写的独创意义
9
作者 张思羽 《中国韵文学刊》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陶渊明以“拙”自谓,创造出独具生命力的“拙人”诗歌形象。他采取以贫叹拙的独特表达,将魏晋玄学中抽象的守拙观念提升为一种任真自守的人生反思,并结合其躬耕体验强化了任真自守中的实践性品格。通过对自身质性之“拙”的发掘,陶渊明... 陶渊明以“拙”自谓,创造出独具生命力的“拙人”诗歌形象。他采取以贫叹拙的独特表达,将魏晋玄学中抽象的守拙观念提升为一种任真自守的人生反思,并结合其躬耕体验强化了任真自守中的实践性品格。通过对自身质性之“拙”的发掘,陶渊明对前人的安贫思想做出超越,使贫窭成为顺应拙朴天性的自然选择。他笔下的“拙人”有着拙于生事却逍遥自适的特质,对以往单一的“贫士”形象做出超越。杜甫和白居易继承了陶诗的“拙人”书写,并结合自身经历对这一诗歌艺术形象的意涵作出新变。前者借其表达现实批判,呼唤社会秩序的重整;后者借其完成自我形塑,彰显自身文学个性。“拙人”成为理解陶渊明消解穷愁、达成自我实现的入口,这一艺术形象亦对后世诗歌书写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贫 任真自守 质性
下载PDF
浅吟扁拙水平处,踏月寻诗古意存——浅析作品《扁拙水平》造型趣味和艺术内涵
10
作者 冯乔枫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8期135-135,共1页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承载了中国古典审美,将展现大国气质的工匠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紫砂艺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紫砂壶更是成为了爱茶人士不可缺少的茶具器皿之一。在紫砂艺术的造型体系中,圆器是最常...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承载了中国古典审美,将展现大国气质的工匠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紫砂艺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紫砂壶更是成为了爱茶人士不可缺少的茶具器皿之一。在紫砂艺术的造型体系中,圆器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类型,其简约而精致,将中国传统手工艺创作中返璞归真以及天然去雕饰的理念表达出来。本文将围绕着《扁拙水平》这一作品进行分析,阐述了该壶的艺术特征,以此壶为例揭示圆器浑天而然的造型魅力和艺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壶 水平 圆器
下载PDF
“坚而后论工拙”传统造物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11
作者 马振轩 《天工》 2023年第26期34-37,共4页
“坚而后论工拙”是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以实用为根本,注重产品功能的设计理念。“坚而后论工拙”的核心思想是相较于华丽的装饰和外在形制的美感,设计者要优先考虑设计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还要考虑所设计产品的耐用性。“坚而后论工... “坚而后论工拙”是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以实用为根本,注重产品功能的设计理念。“坚而后论工拙”的核心思想是相较于华丽的装饰和外在形制的美感,设计者要优先考虑设计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还要考虑所设计产品的耐用性。“坚而后论工拙”虽然由李渔提出,但其传统造物理念贯穿中国传统造物的各个时期,是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现代设计也有着可延伸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体宜坚 坚而后论工 实用性 功能性
下载PDF
老子“大巧若拙”的美学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易菲 《船山学刊》 CSSCI 2011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大巧若拙"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美学命题,这一命题着重凸显"巧"和"拙"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一种古朴、天真、自然而然之美。本文试图通过对"巧"与"大巧"、"大巧"与&... "大巧若拙"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美学命题,这一命题着重凸显"巧"和"拙"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一种古朴、天真、自然而然之美。本文试图通过对"巧"与"大巧"、"大巧"与"拙"的概念进行深入辨析,进一步揭示"大巧若拙"的美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巧 大巧若
下载PDF
卢西恩·弗洛伊德化巧为拙的形式语言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炜 王安娜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43-47,共5页
欧洲传统古典油画的形式语言可以概括为"平涂轻抹,强光暗影,过渡柔和",表现出巧妙和高超的技术手法。而当代英国画家卢西恩·弗洛伊德的油画语言则一反常态,他把技法中"巧"的一面去除,取而代之的是"拙&qu... 欧洲传统古典油画的形式语言可以概括为"平涂轻抹,强光暗影,过渡柔和",表现出巧妙和高超的技术手法。而当代英国画家卢西恩·弗洛伊德的油画语言则一反常态,他把技法中"巧"的一面去除,取而代之的是"拙"的手法,不仅笔触笨拙粗糙,颜料厚堆,坑坑洼洼,而且抛弃顶光照明的古典法则,选取平光或底光来突出人体肉感,展现了油画艺术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形式语言,可谓是将现代主义油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西恩·弗洛伊德 形式语言 之美 之魂 化巧为
下载PDF
浅谈中国画造型中的“拙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丽艳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6期17-17,共1页
笔者对"拙型"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释,探索在中国画造型中"拙型"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列举在当今多元化的语境下,现代中国画造型中的"拙型"造型元素,阐述"拙型"对现代中国画创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巧若 造型 多元化
下载PDF
晚清“重拙大”词学思想溯源——端木埰《宋词赏心录》探论 被引量:9
15
作者 彭玉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7-131,共5页
关于晚清影响一时的“重拙大”词学思想 ,学术界多从王鹏运、况周颐溯其源流。其实 ,端木编选的《宋词赏心录》及相其相关评点 ,已经蕴含了“重拙大”的词学理念。端木及其《宋词赏心录》不仅影响了王鹏运、况周颐有关“重拙大”的... 关于晚清影响一时的“重拙大”词学思想 ,学术界多从王鹏运、况周颐溯其源流。其实 ,端木编选的《宋词赏心录》及相其相关评点 ,已经蕴含了“重拙大”的词学理念。端木及其《宋词赏心录》不仅影响了王鹏运、况周颐有关“重拙大”的词学理论 ,而且对此后的词学选本如朱祖谋的《宋词三百首》亦产生了影响 ,在晚清浙西与常州两派的交融中具有独特价值和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木埰 《宋词赏心录》 “重大” 王鹏运 况周颐
下载PDF
“重拙大”源于书论说——晚清词学转向的文化与文学史背景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荣刚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107,共13页
"重拙大"是晚清词学的一个重要命题,由于一直以来其理论来源不明,导致学界对其阐释存在种种歧误,以至迄今为止仍无定论。通过晚清相关文化变迁的全面考察,大体可以确定此种美学范式直接起源于其时盛行一时的碑学理论,为碑书... "重拙大"是晚清词学的一个重要命题,由于一直以来其理论来源不明,导致学界对其阐释存在种种歧误,以至迄今为止仍无定论。通过晚清相关文化变迁的全面考察,大体可以确定此种美学范式直接起源于其时盛行一时的碑学理论,为碑书美学的基本特点。由于晚清词的发展面临与书法类似的问题,词论家因此将其引入词学,属于典型的类比批评。厘清了"重拙大"的直接理论来源,便可循此对其内涵进行较为准确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词学 碑学 况周颐
下载PDF
况周颐“重、拙、大”新论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克强 《中国韵文学刊》 2003年第2期91-95,共5页
对于晚清著名词学家况周颐的理论核心“重、拙、大”,学者多有分析阐释。然而由于所据之《蕙风词话》正续编对此范畴的解释颇有详略,造成学者认识上的分歧。近年来有关况周颐的词学文献有新的发现,对理解况周颐的词学理论颇有帮助。此... 对于晚清著名词学家况周颐的理论核心“重、拙、大”,学者多有分析阐释。然而由于所据之《蕙风词话》正续编对此范畴的解释颇有详略,造成学者认识上的分歧。近年来有关况周颐的词学文献有新的发现,对理解况周颐的词学理论颇有帮助。此文即综合新旧文献资料对重、拙、大进行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况周颐 蕙风词话
下载PDF
工拙之界:宋代诗学的一个枢纽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静如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85,共4页
宋诗变革唐诗,借"以不工为工"确立了自己的面目。通过"不工"或"拙"而营造出一种浑成质朴的美和滂沛的野性,是宋诗最初的艺术追求。但"不工"或"拙"一旦赢得正统地位,寖假而成为俗套,... 宋诗变革唐诗,借"以不工为工"确立了自己的面目。通过"不工"或"拙"而营造出一种浑成质朴的美和滂沛的野性,是宋诗最初的艺术追求。但"不工"或"拙"一旦赢得正统地位,寖假而成为俗套,依然不脱人为雕琢的弊病。正是这一原因,促成了宋代诗学工、拙之间的转换与悖谬,并最终以"自然"为最高标准。"以不工为工"—"诗贵工拙相半"—"无心于工拙之间(自然)"三个批评范式和审美范畴的转变,促成了整个宋代诗学迂回而辩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宋诗
下载PDF
论唐圭璋对“重拙大”理论的接受——以《唐宋词简释》为中心 被引量:3
19
作者 巨传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6-49,53,共5页
"重拙大"是晚清王鹏运、况周颐等人提出的重要词学理论,对现代词坛有着很大的影响。唐圭璋以"重拙大"为标准来选词、论词,并对其内涵作了进一步阐发,以选本的方式体现了对"重拙大"理论的接受。
关键词 “重大” 选本 况周颐 唐圭璋
下载PDF
“重拙大”新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利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85,共5页
"重拙大"是词史上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一个有较多分歧的命题。现代学者的阐述多从思想与艺术手法二分法入手,致使这一命题呈现出一些难以突破的难点。本文从王鹏运的创作演示和晚清词坛盛行的"意内言外"的词学思潮出... "重拙大"是词史上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一个有较多分歧的命题。现代学者的阐述多从思想与艺术手法二分法入手,致使这一命题呈现出一些难以突破的难点。本文从王鹏运的创作演示和晚清词坛盛行的"意内言外"的词学思潮出发,以一种"顺着读"而非"倒着读"的学术思路,经过透视、还原历史场景,认为"重拙大"的内涵即周济所言"四家"说,也即"王沂孙——辛弃疾和吴文英——周邦彦"这三个习词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 王鹏运 “意内言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