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招考权的“分”“统”徘徊分析
1
作者 余桂红 丁振国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3-148,共6页
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招考权进行过四次"分""统"徘徊,这是由于政府对研究生招考权的"分""统"缺乏科学论证、对研究生招考权"分""统"已经或潜在造成"乱"与"... 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招考权进行过四次"分""统"徘徊,这是由于政府对研究生招考权的"分""统"缺乏科学论证、对研究生招考权"分""统"已经或潜在造成"乱"与"死"的担忧,以及招生单位对研究生招考权"分"的诉求等造成的。在我国,研究生招考权改革很难找到一条一劳永逸的理性化道路,招考权的"分""统"徘徊实质是一种改革模式,这种模式进行的是政府与招生单位谁该拥有更多招考权的一种持久的尝试。对于研究生招考权的未来改革,西方研究生招考权"分"的治理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政府对研究生招考权仍然存在"统"下之"分",即无统不分、无责不分;同时,改革必须从经验决策走向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招考权“分” 招考权“统”
下载PDF
民国时期大学招生组织主体变迁研究
2
作者 李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8,共7页
民国时期大学招生的组织主体主要有三种:大学作为单独主体、政府作为单独主体、大学与政府作为复合主体。各个阶段不同组织主体在招生中发挥了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这是由当时的教育和社会状况所决定的。大学和政府围绕招考权展开了激烈的... 民国时期大学招生的组织主体主要有三种:大学作为单独主体、政府作为单独主体、大学与政府作为复合主体。各个阶段不同组织主体在招生中发挥了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这是由当时的教育和社会状况所决定的。大学和政府围绕招考权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在经历了大学和政府分别作为单独组织主体之后,各自的优缺点充分暴露,最终两种方式融合,走向了大学与政府作为复合主体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招生 组织主体 招考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