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古诗十九首》浅析拟女性写作 被引量:2
1
作者 唐玲 《昆明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80-82,85,共4页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高度成熟。在这一组诗里,诗人反复吟咏的是游子和思妇这两个主题,在创作手法上则表现为有意识地运用拟女性写作。《古诗十九首》不仅是对先秦时期无意...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高度成熟。在这一组诗里,诗人反复吟咏的是游子和思妇这两个主题,在创作手法上则表现为有意识地运用拟女性写作。《古诗十九首》不仅是对先秦时期无意识的拟女性创作的继承和突破,更是对唐宋时期这一手法的大肆盛行的酝酿和开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拟女性写作 《诗经》 汉乐府民歌
下载PDF
辛弃疾自拟女性词的文化透视 被引量:1
2
作者 祝东 冯永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61-563,共3页
辛弃疾常以英雄自许,表现在其文学创作中是作了大量的豪放词。但在他的婉约词作中却有部分是托女子之口吐“闺音”的词,这表面看来与他的豪放性格不符,但却有深层的文化原因。笔者试图从历史文化传统、现实文化背景和君主集权的男权主... 辛弃疾常以英雄自许,表现在其文学创作中是作了大量的豪放词。但在他的婉约词作中却有部分是托女子之口吐“闺音”的词,这表面看来与他的豪放性格不符,但却有深层的文化原因。笔者试图从历史文化传统、现实文化背景和君主集权的男权主义文化等方面来对此作一番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英雄豪情 拟女性 文化透视
下载PDF
孟郊的拟女性写作
3
作者 刘清清 《魅力中国》 2014年第16期98-98,共1页
历来对孟郊诗的研究多注重“郊诗之寒”,对孟郊的拟女性写作研究却非常少。本文尝试从盂郊拟女性写作的题材、特点和意义三方面来浅析孟郊诗。以期对孟郊诗作有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孟郊 拟女性写作 爱情诗
下载PDF
3556例拟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尹晓玲 邱红梅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2年第12期738-739,共2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南海市拟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方法:对2001年下半年在本婚检中心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3 556例女性婚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海市女青年初婚年龄平均为24.6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46.9%。未婚先孕发生率为25.4%,生殖道感... 目的:了解广东省南海市拟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方法:对2001年下半年在本婚检中心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3 556例女性婚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海市女青年初婚年龄平均为24.6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46.9%。未婚先孕发生率为25.4%,生殖道感染率为7.4%,生殖健康状况与居住地及文化程度有关系。结论:文化程度与个人生殖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围婚期生殖健康存在着地域差异,外来人口中未婚先孕发生率及生殖系统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本地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围婚期 生殖健康
下载PDF
1776例拟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蒋汝刚 陈秀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7期95-96,共2页
目的 :为了解咸宁市拟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 ,为制订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0 0 2年 7~ 12月在本市婚检中心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 1776例未婚女性婚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咸宁市女青年初婚年龄平均为 2 4 .2岁 ,初中以下文化... 目的 :为了解咸宁市拟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 ,为制订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0 0 2年 7~ 12月在本市婚检中心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 1776例未婚女性婚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咸宁市女青年初婚年龄平均为 2 4 .2岁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 38.96 % ,未婚先孕发生率为 16 .2 0 % ,生殖道感染检出率为 6 .90 %。文化程度低者未婚先孕发生率及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 (χ2 =37.5 1,P<0 .0 1及χ2 =2 6 .16 ,P<0 .0 1)。外地人员未婚先孕发生率及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明显高于本地人员 (χ2 =4 .98,P<0 .0 5及χ2 =11.5 4 ,P<0 .0 1)。结论 :生殖健康状况与居住地及文化程度有关 ,在未婚青年中进行性病知识、性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生殖健康 预防 生殖道感染 未婚先孕
下载PDF
论梦窗咏花词女性拟体的拓新与融变
6
作者 孙虹 张露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3,共6页
文章在对南宋末期著名词人吴文英咏花词中女性拟体与此前两宋词人咏花词女性拟体的比较中,阐述了梦窗咏花词中女性拟体的拓新与融变。通过这一侧面,可以反观宋朝末年词体在学问与思力的双重作用下,追求极新极变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
关键词 吴梦窗 咏花词 女性 两宋咏花词
下载PDF
4601例拟婚女性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彤 《辽宁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女性 性健康 状况分析 干预措施
下载PDF
从艳羡到逃离:宋玉书写女性的现代解读 被引量:1
8
作者 夏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末世文人的女性自拟心理,导致了宋玉的文学创作在选材与书写上的独具风格,即对女性的从艳羡到逃离。宋玉对女性的认同,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艳情文学始祖的地位,也给后人留下了诟病的口实。宋玉对美女的逃离实际上是追求理想的失落。... 末世文人的女性自拟心理,导致了宋玉的文学创作在选材与书写上的独具风格,即对女性的从艳羡到逃离。宋玉对女性的认同,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艳情文学始祖的地位,也给后人留下了诟病的口实。宋玉对美女的逃离实际上是追求理想的失落。在女性自拟心理影响下,这种失落散化为浓郁的伤感,强化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审美主题的自觉,并形成了中国古代文人女性化的审美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辞赋 女性 艳羡 逃离
下载PDF
论17年历史剧创作中女性话语的形态与特征
9
作者 温潘亚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142-147,共6页
建国后17年间的历史剧创作对女性意识的建构和女性话语的言说是由男性史剧家们代言并完成的,这其实就是来自中国古代文人的拟代女性写作传统。男性史剧家们通过历史女性形象曲折隐晦地表白自己在意识形态上的归属和对政治文化权威的臣服... 建国后17年间的历史剧创作对女性意识的建构和女性话语的言说是由男性史剧家们代言并完成的,这其实就是来自中国古代文人的拟代女性写作传统。男性史剧家们通过历史女性形象曲折隐晦地表白自己在意识形态上的归属和对政治文化权威的臣服,并以之演绎各种流行的政治理念。历史剧呈现出一种双声话语的不协调状态,共同的"类"的特征遮蔽了女性的自然特征,使得对历史女性形象的刻划有明显的公式化与符号化倾向,包括对爱情题材的表现。只有少数史剧家尊重并赋予女性历史人物形象以自己的意识与声音,但较之20、30年代史剧中女性以叛逆姿态的隆重登场,17年间历史剧在女性意识与女性话语的建构上无疑构成了一种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年历史剧 女性写作” 双声话语
下载PDF
论唐寅适志人际交游的颓放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国富 《新余高专学报》 2008年第2期44-46,共3页
中年、晚年时期的唐寅以一介反传统的浪子文人的身份消极退世,意在销释前期的功名意念、青云之志,潜入俗世,人际交游蜕变成彻底的"适志"行为,即追求人生享乐和个性自由,交游活动凸显出颓废、放浪的个性色彩。
关键词 唐寅 人际交游 颓放性 拟女性
下载PDF
《古诗十九首》思妇诗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晓芳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110-112,共3页
《古诗十九首》把审视的焦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人,从男性转向女性,着力塑造了思妇这一独特的审美形象。作者借助女性视角审视着女性丰富敏锐的内心情感世界,充分彰显了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孤独忧伤的人生体验与精神苦闷。... 《古诗十九首》把审视的焦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人,从男性转向女性,着力塑造了思妇这一独特的审美形象。作者借助女性视角审视着女性丰富敏锐的内心情感世界,充分彰显了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孤独忧伤的人生体验与精神苦闷。《古诗十九首》作为拟女性写作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高潮,为日后文人拟女性写作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思妇诗 生命意识 游子心态 拟女性写作
下载PDF
从《装饰集》看卞之琳诗歌的单恋书写
12
作者 陈诚 《镇江高专学报》 2018年第2期20-23,共4页
《装饰集》是卞之琳诗歌创作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卞之琳通过借助意象、暗示、拟女性化书写、托物言情等手法,婉转表达了对张充和的爱慕之情。通过解读其爱情诗集《装饰集》,可以体会卞之琳诗歌蕴含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其为新诗发展作出... 《装饰集》是卞之琳诗歌创作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卞之琳通过借助意象、暗示、拟女性化书写、托物言情等手法,婉转表达了对张充和的爱慕之情。通过解读其爱情诗集《装饰集》,可以体会卞之琳诗歌蕴含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其为新诗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集》 拟女性化书写 托物言情
下载PDF
余光中先生对朱自清先生散文中修辞运用的微词
13
作者 国海涛 王刚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0期239-239,共1页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和《绿》被世人公认为是两篇佳作,尤其是其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更被认为是经典。但余光中先生却认为,两篇作品比喻(明喻)过多,并且写景多是女性拟人格并不高明。我认为两位先生都提倡继承古人优秀的修辞手法,...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和《绿》被世人公认为是两篇佳作,尤其是其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更被认为是经典。但余光中先生却认为,两篇作品比喻(明喻)过多,并且写景多是女性拟人格并不高明。我认为两位先生都提倡继承古人优秀的修辞手法,并在自己作品中运用。朱先生在作品中博喻以及女性拟人格的运用,都是对古代修辞的借鉴和继承。余先生对博喻的否定与余先生过多接受西方修辞理论有关,对女性拟人格的否定与余先生对古代写女性的诗否定有关,但都失之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喻 暗喻 博喻 女性人格 继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