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条斑紫菜拟油壶菌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马家海
林秋生
闵建
丁怀宇
周亚文
梁丽
-
机构
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省如东县渔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0-864,共5页
-
基金
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BE200537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10A413)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Y1101)
-
文摘
1960年新崎盛敏首先报道了寄生在紫菜叶状体细胞内的病原菌是壶状菌Olpidiopsis sp.,之后不少学者对这种病害的病症、发生情况及环境条件等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其中右田清治在“养殖紫菜的壶状菌病”以及“紫菜的病害”’中较详细描述了该病的病症、
-
关键词
条斑紫菜
拟油壶菌
拟油壶菌属
拟油壶菌病
冷藏网
-
Keywords
Porphyra yezoensis
Olpidiopsis sp.
Olpidiopsis
olpidiops-disease
frozen-storage net
-
分类号
S94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一起条斑紫菜拟油壶菌病的诊断
被引量:2
- 2
-
-
作者
何礼娟
杨慧超
李杰
唐磊
刘聪
莫照兰
-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
-
出处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7-183,共7页
-
基金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
-
文摘
赤腐病(red rot disease)和拟油壶菌病(Oplidiopsis disease)是海上栽培紫菜(Pyropia)的主要病害,常引起紫菜大面积病烂。2019年1月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某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栽培海区有134 hm2发生了紫菜病烂,本研究对该起病烂进行了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结果显示,患病紫菜的病症与拟油壶菌病一致,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在叶片边缘、基部和中部出现粉红色的病斑,随着病程发展,病斑逐渐褪色并扩大;发病后期,整个叶片颜色变浅,叶片组织溃烂脱落;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紫菜细胞内寄生1~4个圆球状菌体,菌体内有多个油滴状物质。以病烂紫菜叶片或其匀浆液为感染源,分别在10℃和20℃条件下进行人工感染实验,二者均能使正常紫菜出现拟油壶菌病的病症。对现场采集及人工侵染后的病烂紫菜疑似病原进行cox1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研究表明,所测cox1基因均与紫菜拟油壶菌(Oplidiopsis porphyrae、O.pyropiae、O.porphyrae var.koreana)聚为一支,相似度为100%。综上所述,该起条斑紫菜的病烂由紫菜拟油壶菌(Oplidiopsis sp.)引起。
-
关键词
条斑紫菜
拟油壶菌病
cox1
紫菜拟油壶菌
-
Keywords
Pyropia yezoensis
Oplidiopsis disease
cox1
Oplidiopsis sp.
-
分类号
S946.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坛紫菜赤腐病与拟油壶菌病并发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 3
-
-
作者
刘一萌
马家海
文茜
-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
出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6-550,共5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30)
-
文摘
于2009—2012年,对福建省福鼎市、霞浦县、晋江市和浙江省苍南等地的坛紫菜病烂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发病特征及镜检观察确定,坛紫菜病烂的主要原因为紫菜腐霉Pythium porphyrae以及拟油壶菌Olpidiopsis sp.感染引起的赤腐病和拟油壶菌病并发病。紫菜腐霉感染引起的赤腐病,发病过程为紫菜腐霉菌丝侵染坛紫菜细胞,被感染的坛紫菜细胞由红色转绿色、黄绿色,直至腐烂破碎、萎缩死亡,菌丝浸染坛紫菜5~7 d后,部分菌丝体上形成孢子囊,孢子囊释放肾脏状、双鞭毛游动孢子,进行无性生殖,并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藏精器和藏卵器,进行有性生殖,并感染其他紫菜细胞。拟油壶菌感染引起的拟油壶菌病,发病过程为菌体侵入坛紫菜细胞内,成熟后形成孢子囊,致使坛紫菜细胞裂解,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并感染其他坛紫菜细胞。本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干出时间、降低栽培密度、远离河口栽培以及采用冷藏网技术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赤腐病以及拟油壶菌病造成的危害。
-
关键词
坛紫菜
赤腐病
拟油壶菌病
-
Keywords
Porphyra haitanensis
red rot disease
olpidiops disease
-
分类号
S946.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患拟油壶菌病条斑紫菜表面附生菌群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阎永伟
杨慧超
莫照兰
李杰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热带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开发与种业工程实验室
-
出处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5-175,共11页
-
基金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
-
文摘
拟油壶菌病(Oplidiopsis disease)是海上栽培紫菜(Porphyra sensu lato)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引起紫菜大面积病烂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拟油壶菌感染海区内不同健康状态下的条斑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未发生任何病烂(PyOlpH)、部分紫菜发生病烂(PyOlpM)和发生严重病烂(PyOlpS)],分析其附生菌群多样性、群落结构和主要类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3种紫菜附生菌群α多样性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但PyOlpM组指数高于其他组。3种紫菜附生菌群共有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仅占总OTU数的22.7%,菌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置换多元方差分析,R^(2)=0.405,P<0.05)。紫菜感染程度越高,与PyOlpH之间的差异类群数量越多。共注释出23门208属,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所有样品中均占优势,相对丰度前20个属中有16个也位于这3个类群中,且随着感染程度的增加分别出现递增或递减的趋势。其中,贪铜菌属(Cupriavidu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是共现网络中连接度最高的细菌类群,二者及其依靠正相互作用连接的细菌类群之间存在负相互作用。本研究可为阐明拟油壶菌致病的微生态机制及寻找生防细菌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
关键词
条斑紫菜
拟油壶菌病
附生菌群
细菌互作
-
Keywords
Neopyropia yezoensis
Olpidiopsis disease
Epiphytic microbial communities
Bacterial interaction
-
分类号
S917.1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