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鼓泡塔中液体循环的拟均相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和安 Sven.,HF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85-93,共9页
本文阐明了鼓泡塔中液体循环的拟均相流体的概念.根据这一概念和前文(LuoandSvendsen1991)所建立的方法,提出了一个改进模型并讨了如何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对于低粘性和高粘性流体,本模型的计算结果都与实测结... 本文阐明了鼓泡塔中液体循环的拟均相流体的概念.根据这一概念和前文(LuoandSvendsen1991)所建立的方法,提出了一个改进模型并讨了如何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对于低粘性和高粘性流体,本模型的计算结果都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塔反应器 液体循环 模型
下载PDF
拟均相一级等温化学反应二维扩散模型的计算分析
2
作者 陈丽萍 德格吉玛 +4 位作者 段国俊 吕春华 段毅文 董明辉 白翠云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1998年第2期77-82,共6页
本文考虑在平推流中只存在径向扩散的情况,据此建立了一级等温反应的拟均相二维模型;采用等距正文配点法和龙格—库塔法,计算了反应器中的浓度分布,并与解析解进行了比较;当配置点数p=5时,采用等距正交配点法计算的近似解较接... 本文考虑在平推流中只存在径向扩散的情况,据此建立了一级等温反应的拟均相二维模型;采用等距正文配点法和龙格—库塔法,计算了反应器中的浓度分布,并与解析解进行了比较;当配置点数p=5时,采用等距正交配点法计算的近似解较接近于解析解。相应微机上的QuickBASIC程序已运行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模型 化学反应 扩散 计算 化学过程
下载PDF
螺旋板换热器轴向错流通道湿法捕尘拟均相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其鹏 桂月明 +2 位作者 朱家骅 程远贵 夏素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0-436,共7页
提出了螺旋板换热器轴向错流通道冷却冷凝湿法除尘的方法,指出了PM2.5在尾气对流传热传质边界层内热泳和伴随水蒸气冷凝的扩散泳运动特征和冷凝液膜吸收除尘机理并建立了拟均相模型,获得了PM2.5浓度衰减函数和以冷凝通量nw为参数的捕... 提出了螺旋板换热器轴向错流通道冷却冷凝湿法除尘的方法,指出了PM2.5在尾气对流传热传质边界层内热泳和伴随水蒸气冷凝的扩散泳运动特征和冷凝液膜吸收除尘机理并建立了拟均相模型,获得了PM2.5浓度衰减函数和以冷凝通量nw为参数的捕尘效率模型。通过“三传”类比获得了从尾气流速求取模型参数的方法,并通过恒壁温条件下冷却冷凝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参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水蒸气组分扩散体积通量即PM2.5扩散泳速度‰是控制性参数,其值在20-40mm·s-1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板换热器 轴向错流 冷却冷凝 湿法除尘 模型
下载PDF
HCl氧化固定床反应器二维模型验证与管径影响模拟分析
4
作者 陈之翀 陈献 +3 位作者 费兆阳 汤吉海 崔咪芬 乔旭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9-46,共8页
本文建立了HCl催化氧化拟均相二维固定床反应器模型,通过单管实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分别考察在富氧及贫氧条件下管径对固定床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并在最大允许管径条件下,对操作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当反应管径增大时,由于径向... 本文建立了HCl催化氧化拟均相二维固定床反应器模型,通过单管实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分别考察在富氧及贫氧条件下管径对固定床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并在最大允许管径条件下,对操作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当反应管径增大时,由于径向传热能力的减弱,引起了显著的径向温度梯度,但在计算范围内,未出现明显的浓度梯度。当HCl与O_2的流量之比(F(HCl)/F(O_2))=6和1时,反应器最大允许管径分别为45和32 mm,反应管入口温度和换热介质温度均不宜超过380℃,最佳m/F(HCl)分别为4 228和1 923 g·min/mol,在此条件下,每克催化剂上Cl_2产率分别达到0.34和10.8 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模型 径向温度梯度 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浓缩污泥的气浮池相似模型研究
5
作者 谢冬根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12期14-17,共4页
应用模型试验的基础理论——相似理论,设计了用于浓缩污泥的气浮池相似模型,进行动态模型试验,取得了最佳工程设计参数。
关键词 模型 气浮池 污泥 浓缩 废水
下载PDF
基于FCM和LBF模型的医学图像自动分割 被引量:2
6
作者 崔文超 王毅 +1 位作者 樊养余 冯燕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4期200-204,共5页
基于局部区域二相拟合(LBF)模型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对初始轮廓敏感并仅能分割单类目标,若手动选取的初始轮廓不合适,将导致算法耗时过大甚至分割失败。针对上述不足,提出联合模糊C均值(FCM)聚类的LBF模型自动分割算法。对待分割图像进... 基于局部区域二相拟合(LBF)模型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对初始轮廓敏感并仅能分割单类目标,若手动选取的初始轮廓不合适,将导致算法耗时过大甚至分割失败。针对上述不足,提出联合模糊C均值(FCM)聚类的LBF模型自动分割算法。对待分割图像进行FCM聚类,将得到的目标类隶属度值变换为适用于LBF模型的水平集函数初始值,利用LBF模型从该初始值开始演化直至收敛,从而完成分割。合成图像及血管和脑部图像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自动获取合适的初始值,有效解决LBF模型对初始轮廓敏感的问题,减少迭代次数,而且通过选择不同的FCM聚类结果,可以实现对多类目标的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模糊C均值聚类 局部二模型 水平集 血管图像 磁共振图像
下载PDF
异丁烯齐聚固定床反应器的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雪暖 滕波涛 段红铃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9-283,288,共6页
 利用高压微反实验装置,在排除了外扩散影响的基础上,利用集总的方法建立了异丁烯齐聚反应集总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该反应集总宏观动力学方程;对 30mm的固定床反应器建立了一维拟均相模型,结合集总动力学方程对该...  利用高压微反实验装置,在排除了外扩散影响的基础上,利用集总的方法建立了异丁烯齐聚反应集总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该反应集总宏观动力学方程;对 30mm的固定床反应器建立了一维拟均相模型,结合集总动力学方程对该反应器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证明动力学模型与反应器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烯 固定床反应器 聚异丁烯 齐聚 模型 动力学
下载PDF
乙烯氧化反应器数学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凌泽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09-411,共3页
针对扬子石化公司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工业规模的壁冷式固定床反应器,在YS-6型银催化剂宏观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正,获得了YS-7型银催化剂宏观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环氧乙烷合成固定床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值与工业生产... 针对扬子石化公司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工业规模的壁冷式固定床反应器,在YS-6型银催化剂宏观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正,获得了YS-7型银催化剂宏观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环氧乙烷合成固定床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值与工业生产实际值的比较,两者相差很小,验证了反应器模型和所用的宏观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可用作扬子石化公司环氧乙烷合成反应器的模拟与操作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固定床催化反应器 一维模型
下载PDF
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动力学研究
9
作者 李强 李海勇 +2 位作者 侯颖 刘聪 王红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97-201,207,共6页
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催化碳酸乙烯酯(EC)和甲醇(MeOH)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反应动力学。在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中研究了催化剂的种类、搅拌速率、醇酯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酯交换过程的影响;采用拟均相动力学模型对实验... 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催化碳酸乙烯酯(EC)和甲醇(MeOH)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反应动力学。在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中研究了催化剂的种类、搅拌速率、醇酯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酯交换过程的影响;采用拟均相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估算的动力学参数使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建立了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模型,为反应精馏过程中的模拟计算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碳酸二甲酯 反应动力学 模型
下载PDF
耦合传质的羰基化固定床反应器传热模拟分析
10
作者 李英 李浙齐 张香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27-1633,共7页
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强放热反应时,反应器的热点温度对操作参数变化敏感,容易引起飞温,导致转化率下降,影响催化剂寿命。为强化羰基化固定床反应器内热质传递与化学反应的协同性,建立考虑颗粒内扩散影响的羰基化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一维... 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强放热反应时,反应器的热点温度对操作参数变化敏感,容易引起飞温,导致转化率下降,影响催化剂寿命。为强化羰基化固定床反应器内热质传递与化学反应的协同性,建立考虑颗粒内扩散影响的羰基化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一维传热模型,考察操作参数对床层热点温度、反应转化率、床层温升的影响。不仅体现传热传质和反应的协同作用,而且影响关系明晰、求解方便。为保证反应转化率,本实验条件下确定催化剂颗粒直径小于等于1.5 mm。反应器入口温度/冷却剂油温既要满足床层热稳定性需求,又要使反应转化率和床层温升都在合理范围内。模拟结果表明在床层入口温度升高的同时,可通过降低冷却剂油温获得良好的反应转化率和较小的床层温升。在此基础上,考察入口环氧乙烷浓度对反应转化率和床层温升的影响。本研究可为固定床反应器满足转化率要求、床层合理温升而选择催化剂颗粒直径、床层入口温度、冷却剂油温和床层入口浓度等操作参数提供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反应器 模型 热点 内扩散 转化率 床层温升
下载PDF
环氧乙烷合成反应器数学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凌泽济 《江苏化工》 2005年第5期54-57,共4页
针对扬子石化公司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工业规模的壁冷式固定床反应器,在YS-6型银催化剂宏观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正,获得了YS-7型银催化剂宏观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环氧乙烷合成固定床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值与工业生... 针对扬子石化公司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工业规模的壁冷式固定床反应器,在YS-6型银催化剂宏观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正,获得了YS-7型银催化剂宏观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环氧乙烷合成固定床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值与工业生产实际值的比较,发现两者相差很小,从而验证了反应器模型和所用的宏观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可用作扬子石化公司环氧乙烷合成反应器的模拟与操作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固定床催化反应器 一维模型
下载PDF
合成气完全甲烷化固定床反应器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白晓波 王胜 +1 位作者 任富强 王树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5-962,共8页
以煤制天然气为背景,研究了反应器高径比、进料温度、操作压力、空速、原料气组成对高温甲烷化反应器内部温度和浓度分布的影响。通过建立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模型,模拟合成气完全甲烷化过程,采用MATLAB进行数值求解,并与工业侧... 以煤制天然气为背景,研究了反应器高径比、进料温度、操作压力、空速、原料气组成对高温甲烷化反应器内部温度和浓度分布的影响。通过建立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模型,模拟合成气完全甲烷化过程,采用MATLAB进行数值求解,并与工业侧线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径比为2~3时有助于减小热损,可以控制床层热点温度在700℃以下;进料温度升高到400℃,加快了反应速率,导致热点温度过高,接近800℃;操作压力不适宜,直接影响CO的加氢效果;空速由4000提高到16000h^-1时,床层热点显著向反应器出口移动:原料气氢碳HS(H2/(3CO+4CO2))增大到2,促进CO转化,而水气比由0.19增加到0.4,可以有效控制床层温升,热点温度在650℃左右。相关研究结果为反应器设计和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甲烷化 固定床反应器 二维模型 数值模 合成气
下载PDF
列管固定床反应器内CO氧化偶联制草酸二甲酯反应模拟及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毛文发 郑赛男 +3 位作者 骆念军 周静红 曹约强 周兴贵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4-293,共10页
针对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单根反应管,采用在接近工业条件下获得的CO氧化偶联制草酸二甲酯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一维、二维拟均相模型,并与单管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一维拟均相反应器模型更能准确描述单管反应器内的CO偶联反应。... 针对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单根反应管,采用在接近工业条件下获得的CO氧化偶联制草酸二甲酯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一维、二维拟均相模型,并与单管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一维拟均相反应器模型更能准确描述单管反应器内的CO偶联反应。进一步利用一维拟均相模型模拟计算了操作参数对床层热点温度、反应转化率、产物选择性及床层压降的影响,分析了反应器热点温度对操作参数的敏感性。计算结果表明:冷却介质温度对反应管热点温度、亚硝酸甲酯转化率有较大影响,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工艺指标;较低的空速容易引起反应器飞温;反应器进口压力、原料气进料温度和反应物组成在计算范围内对反应器热点温度影响相对较小。为了提高偶联反应器的负荷和强化床层内的传热效果,可以将进料空速提高至4000 h^(-1),同时,可以通过将反应器进口压力增大至500 kPa来降低压缩机能耗。研究结果可为现有列管式CO氧化偶联反应器的改进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 氧化偶联 一维模型 固定床反应器 参数敏感性
下载PDF
催化合成醋酸异丁酯拟均相反应机理模型
14
作者 陈正升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0-102,共3页
醋酸异丁酯传统生产方法是直接酯化法,但存在着强酸对设备有严重的腐蚀、有很多副反应、有复杂的后处理工艺、废液排放量大等问题。而反应精馏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是将反应和精馏有机结合。本课题采用反应精馏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 醋酸异丁酯传统生产方法是直接酯化法,但存在着强酸对设备有严重的腐蚀、有很多副反应、有复杂的后处理工艺、废液排放量大等问题。而反应精馏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是将反应和精馏有机结合。本课题采用反应精馏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在间歇搅拌反应装置中,以A-36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在固-液二元体系中对醋酸异丁酯合成反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同时对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模拟,建立了催化合成醋酸异丁酯拟均相反应机理模型。结果表明拟均相模型方程是该体系合适的动力学模型,可以为醋酸异丁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异丁醋 催化精馏 阳离子交换树脂 模型
原文传递
环己醇脱氢制环己酮工艺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高锋 吴慧雄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19,共4页
通过对环己醇脱氢反应器的类型及物料的流动方式进行分析,依据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关系式,结合在铜锌催化剂下脱氢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环己醇脱氢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动态数学模型,得到了环己醇转化率及温度沿轴长的分布。模拟结果与实... 通过对环己醇脱氢反应器的类型及物料的流动方式进行分析,依据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关系式,结合在铜锌催化剂下脱氢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环己醇脱氢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动态数学模型,得到了环己醇转化率及温度沿轴长的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过程相符,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工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醇脱氢 固定床催化反应器 一维模型 动态模
下载PDF
苯酚加氢反应器模拟和工艺条件优化
16
作者 邹芳蓉 李涛 +2 位作者 蒋立立 张海涛 房鼎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76-984,共9页
针对苯酚加氢生产环己酮的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建立了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数学模型;对苯酚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计算拟合,通过Matlab软件计算了苯酚加氢反应器中的反应规律,并证明了所建立的一维拟均... 针对苯酚加氢生产环己酮的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建立了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数学模型;对苯酚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计算拟合,通过Matlab软件计算了苯酚加氢反应器中的反应规律,并证明了所建立的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考察了反应器的操作参数对苯酚加氢反应的影响,综合考虑各参数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反应器操作条件:气体入口温度185℃、原料气进料量300 mol/s、操作压力0.2 MPa、原料气中氢气与苯酚的摩尔比6∶1、管外载热体温度180℃。在此条件下,苯酚的转化率为98.8%,目标产物环己酮的选择性达到91.7%,满足工业生产要求,为工业化反应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加氢 环己酮 反应器模 一维模型
下载PDF
合成碳酸二甲酯宏观动力学及反应器数值模拟
17
作者 闫亚辉 丁晓墅 +1 位作者 王淑芳 王延吉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2-260,共9页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PdCl_2-CuCl_2-KOAc/AC催化剂上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的宏观动力学,建立了以CO、O_2、甲醇分压表示的幂函数动力学模型,统计检验表明所得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依据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用于...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PdCl_2-CuCl_2-KOAc/AC催化剂上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的宏观动力学,建立了以CO、O_2、甲醇分压表示的幂函数动力学模型,统计检验表明所得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依据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用于该反应过程的固定床反应器二维拟均相模型,借助Matlab软件,模拟分析了空速、原料组成、进口温度、操作压力和管外介质温度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显示,操作压力和空速对反应器的热点温度影响显著,而甲醇的转化率及DMC对CO的选择性受原料组成影响较大。优化确定了在PdCl_2-CuCl_2-KOAc/AC催化剂上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适宜的条件为进料组成CH_3OH/CO/O_2的体积比为0.20:0.27:0.53,空速7 500 h^(-1),进口温度160℃,操作压力0.30 MPa。在该条件下,床层的热点温度为214.96℃,甲醇的转化率为51.69%,DMC对CO的选择性为65.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宏观动力学 参数估计 二维模型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四段冷激式氨合成塔模拟与操作优化
18
作者 武文 周世贤 元丽 《化肥工业》 CAS 2004年第1期55-59,共5页
采用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 ,模拟计算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日产千吨的Kellogg氨合成塔操作工况 ,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语言对该塔的操作工况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通过对现有塔操作条件的优化 ,可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关键词 氨合成塔 优化 一维数学模型 MATLAB语言
下载PDF
装填不同催化剂甲醇合成器的性能模拟
19
作者 叶静 毛修龙 陈桂娥 《应用技术学报》 2018年第1期38-44,共7页
以CO加氢、CO_2加氢合成甲醇(CH_3OH)反应为关键反应,选取CO、CO_2和CH_3OH为关键组分,建立了某厂年产20万t CH_3OH合成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模拟了分别装填C301、C302、C306、NC309和SC309催化剂时反应器的... 以CO加氢、CO_2加氢合成甲醇(CH_3OH)反应为关键反应,选取CO、CO_2和CH_3OH为关键组分,建立了某厂年产20万t CH_3OH合成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模拟了分别装填C301、C302、C306、NC309和SC309催化剂时反应器的性能。使用龙格-库塔法求得反应器中温度分布和物料的浓度分布,比较了不同型号催化剂的性能,并讨论了沸腾水温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合成 一维数学模型 催化剂
下载PDF
Mathcad软件用于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模型的数值解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璋 马紫峰 陈虹锦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5-418,共4页
为了提高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采用了Mathcad软件编程求解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模型的数值解。除了它的易使用和功能强大的工具盒的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它的编程语言的数学表达形式很接近传统的数学书写风格。使较为复杂的工业... 为了提高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采用了Mathcad软件编程求解固定床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模型的数值解。除了它的易使用和功能强大的工具盒的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它的编程语言的数学表达形式很接近传统的数学书写风格。使较为复杂的工业反应过程的计算问题能得以在课堂上进行生动有效的讲解,实时生成可改变操作条件的二维或三维的组成(转化率)、温度或反应速率的分布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cad软件 固定床反应器 二维模型 数值解 差分法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