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1
作者 孙逸钧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第13期219-220,共2页
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亨利八世》中,成功塑造了主人公形象。作者基于新教立场进行题材取舍,写亨利八世的前两次婚姻与他在政治上是如何用人,以及最后他识别贤愚的智慧和方法。该剧也表明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背后的基督教历史观和他基督教... 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亨利八世》中,成功塑造了主人公形象。作者基于新教立场进行题材取舍,写亨利八世的前两次婚姻与他在政治上是如何用人,以及最后他识别贤愚的智慧和方法。该剧也表明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背后的基督教历史观和他基督教精神产生的原因、体现内容与形式,表明作者拥戴女王,对君王的衷心和对当时制度改革支持的政治立场。该剧虽非莎翁典型的历史剧,但具有独特的地位、价值和特色,基本实现了作者的创作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八世 改革 拥戴 基督教 历史观
下载PDF
合作医疗想说爱你不容易
2
作者 胡士斌 《科技信息》 2009年第20期334-334,共1页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原本是项惠民措施,但由于基层政府的工作作风等问题,在家乡并没有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戴;通过田野调查得到些个中缘由,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型合作医疗 田野调查 拥戴
下载PDF
以读为主 突出文本特点 达成思想共识——《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
作者 朱立秀 《科教文汇》 2014年第8期170-170,220,共2页
《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村支书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时,以自己的威信、果敢和高风亮节,让受困的一百多号村民脱离险境。让人感动的是,老汉在危险面前把生的希望让给村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最终,他和儿子... 《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村支书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时,以自己的威信、果敢和高风亮节,让受困的一百多号村民脱离险境。让人感动的是,老汉在危险面前把生的希望让给村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最终,他和儿子牺牲在肆虐的洪水中。教学中以读为主,以读促悟,在整体感知文本大意的基础上,细读品析文中的重点词句,引领学生逐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初步感知表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汉 党支部书记 清瘦 沙哑 盯着 拥戴
下载PDF
能团结的要团结
4
作者 兰伟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必读)》 2021年第8期33-34,共2页
晚唐时期,武宗素有大志,力图通过改革来振兴,为此他任命李德裕为相。鉴于宰相李珏和杨嗣复都拥戴过其他王子,激烈反对武宗继位,为消除潜在威胁,武宗下诏将李珏、杨嗣复贬出朝廷,后又遣使赴贬所,命二人自杀。
关键词 李珏 李德裕 杨嗣复 晚唐时期 潜在威胁 拥戴 团结
原文传递
齐襄王与田单
5
作者 郑功勋 《当代检察官》 2021年第10期61-61,共1页
据《战国策》记载,齐襄王时,田单是齐国的宰相,仁政爱民,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齐国人的拥戴。一年冬天,田单出行,过淄水时,看见一位老人衣着单薄,赤脚镗水过河,冻得瑟瑟发抖。田单见了,赶紧把自己穿着的皮衣脱下来给老人穿上。
关键词 仁政爱民 《战国策》 齐襄王 田单 齐国 拥戴
原文传递
英国人为什么不爰当国王?(中)——西方行为文化之四
6
作者 徐雅(文/图) 《游艇》 2020年第5期84-89,共6页
英国自1069年诞生以来,一共经历了六个王朝和一个“共和时期”。上一期我们讲了英国人怎样砍下了国王查尔斯一世的头,一举建立共和国并拥戴克伦威尔将军为共和国领袖。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来看看英国人在“英人治英”时代的情况。
关键词 克伦威尔 国王 英国人 查尔斯 拥戴
原文传递
共和国这样诞生了
7
作者 董伟 《书摘》 2019年第11期11-13,共3页
一帝国之下,国家是谁的?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被封建思想不断洗脑,认为国家是皇帝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皇帝是“君权天授”“天子受命于天”。一百多年前,国家是谁的,百姓似乎不太关心,只要能够安居乐业,帝国和... 一帝国之下,国家是谁的?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被封建思想不断洗脑,认为国家是皇帝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皇帝是“君权天授”“天子受命于天”。一百多年前,国家是谁的,百姓似乎不太关心,只要能够安居乐业,帝国和集权也可以受到拥戴,拥戴和歌颂那个体恤百姓并勤政的皇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受命于天 帝国 君权天授 封建思想 拥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