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外宣传”与“衷心底蕴”——“拥刘反曹”、“明反曹,暗反刘”和“反讽”三说综论 被引量:2
1
作者 鲁小俊 《长江学术》 2011年第3期22-27,共6页
《三国志演义》是否"表里如一",是"拥刘反曹"、"明反曹,暗反刘"和"反讽"三说的核心问题。"拥刘反曹"说相信文本的"对外宣传"而较少探究其"衷心底蕴",较之于其... 《三国志演义》是否"表里如一",是"拥刘反曹"、"明反曹,暗反刘"和"反讽"三说的核心问题。"拥刘反曹"说相信文本的"对外宣传"而较少探究其"衷心底蕴",较之于其他二说的"老练",有过于"天真"和简单化之嫌。"明反曹,暗反刘"说的立论风险远高于"拥刘反曹"说,论证"对外宣传"与"衷心底蕴"不同甚至相反,其难度比论证它们相同要大得多。"反讽"说和"明反曹,暗反刘"说在确认小说家的"主体性"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演义》 刘反 明反暗反刘 反讽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诠释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素媛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明清时期不同读者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和评价。其中,以余象斗、叶昼为代表,明代小说评点对曹、刘的态度比较客观;明代小说序跋则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极力推重;清代的毛氏父子则... 明清时期不同读者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和评价。其中,以余象斗、叶昼为代表,明代小说评点对曹、刘的态度比较客观;明代小说序跋则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极力推重;清代的毛氏父子则在评改《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加强了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三国演义》 刘反 诠释
下载PDF
拥刘反曹与帝蜀寇魏关系论——以刘备形象流变为研究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关庆涛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3年第4期81-83,共3页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是"拥刘反曹"思潮与帝蜀寇魏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拥刘反曹"思潮与帝蜀寇魏观念的具体形态不同,所展现的刘备形象亦不同。民众因刘备行仁政而拥刘,以同情为感情基...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是"拥刘反曹"思潮与帝蜀寇魏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拥刘反曹"思潮与帝蜀寇魏观念的具体形态不同,所展现的刘备形象亦不同。民众因刘备行仁政而拥刘,以同情为感情基调,将其塑造成寄托理想的草莽英雄;官方因刘备出身正统而帝蜀,以颂扬为政治目的,将其塑造成战无不胜的抗敌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反 帝蜀寇魏 刘备形象 流变
下载PDF
论《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谭淑红 《科教文汇》 2007年第12X期209-209,213,共2页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无论是作者功力深厚、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还是作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思想意义,都给后代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传递出的诸多思想中,"拥刘反曹"、维护正统的思想...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无论是作者功力深厚、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还是作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思想意义,都给后代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传递出的诸多思想中,"拥刘反曹"、维护正统的思想是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刘反 正统思想
下载PDF
史笔寓褒贬 抑曹尊蜀汉——论《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史传渊源
5
作者 关四平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7-80,共14页
关键词 刘反 《三国》 《三国志演义》 刘备形象 陈寿 罗贯中 史传
下载PDF
《世说新语》与拥刘反曹主题的成因
6
作者 刘静安 田瑞雪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2年第12期14-15,共2页
三国故事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而《世说新语》在古代士人群体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对曹操、曹丕父子的记述颇丰,且多为负面形象,这对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形成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从曹操的... 三国故事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而《世说新语》在古代士人群体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对曹操、曹丕父子的记述颇丰,且多为负面形象,这对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形成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从曹操的政治理念和《世说新语》对曹氏父子形象的贬低等方面,分析拥刘反曾这一思想主题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刘反
下载PDF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原因考
7
作者 张允宽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40-43,共4页
"拥刘反曹"是贯穿于《三国演义》的基本倾向。它有历史的、个人现实的诸多主客观原因。中国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罗贯中作为封建知识分子有此思想不难断定;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广泛采纳史书及民间故事,而这些史... "拥刘反曹"是贯穿于《三国演义》的基本倾向。它有历史的、个人现实的诸多主客观原因。中国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罗贯中作为封建知识分子有此思想不难断定;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广泛采纳史书及民间故事,而这些史书、民间故事中大都充斥着"拥刘反曹"的色彩,罗贯中在搜集整理写作《三国演义》时肯定会受其影响;罗贯中生于动乱的元末明初,"拥刘反曹"无疑寄托了他向往圣君贤相的仁政统治的政治理想;另外,"拥刘反曹"也寓有反蒙兴汉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刘反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的拥刘反曹倾向与汉中、汉朝、汉民族形成之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科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1-45,共5页
汉民族得名并形成于汉朝,汉朝奠定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心理特征和文化精神。刘邦为汉王与刘备为汉中王,所辖同是巴蜀汉中之地,刘备称汉中王称汉皇帝其实质就是要与汉朝承接呼应。因此刘备赢得了汉民族的情感,得到了以汉族为主体的... 汉民族得名并形成于汉朝,汉朝奠定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心理特征和文化精神。刘邦为汉王与刘备为汉中王,所辖同是巴蜀汉中之地,刘备称汉中王称汉皇帝其实质就是要与汉朝承接呼应。因此刘备赢得了汉民族的情感,得到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人的心理认同,他被作为汉文化或懦家文化熏陶下的理想典范来看待。从三国到元末明初的历史风雨使汉民族人心思“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刘反 汉中 汉朝 汉民族 汉文化
下载PDF
“拥刘贬曹”之我见
9
作者 李大庆 《魅力中国》 2010年第3期264-264,共1页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处处都可以看见作者是拥护汉家正统,对刘备所代表的蜀国政权倍加推崇和赞扬,而对曹操更以“汉贼”讨伐之。所以大多数人就只看到了刘备是仁君的化身,曹操是奸雄的代名词。然而正如章学诚所概括的《三国演义》...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处处都可以看见作者是拥护汉家正统,对刘备所代表的蜀国政权倍加推崇和赞扬,而对曹操更以“汉贼”讨伐之。所以大多数人就只看到了刘备是仁君的化身,曹操是奸雄的代名词。然而正如章学诚所概括的《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构“所以文学作品中虚构的成分掩盖了其本有的真实性,曹操与刘备的真是形象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和进行审美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反 历史真实
下载PDF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别论
10
作者 谢文学 《天中学刊》 1995年第4X期41-45,共5页
《三国演义》所表现的“拥刘反曹”思想倾向,一直有人不加分析地笼统地冠以“封建正统思想”而加否定。其实,这种“拥刘反曹”的思想,是三国故事长期在民间流传与演进和《三国志演义》日臻完善的过程中,伴随着我国内部反抗民族压迫... 《三国演义》所表现的“拥刘反曹”思想倾向,一直有人不加分析地笼统地冠以“封建正统思想”而加否定。其实,这种“拥刘反曹”的思想,是三国故事长期在民间流传与演进和《三国志演义》日臻完善的过程中,伴随着我国内部反抗民族压迫的抗暴御侮的斗争而逐步萌生、发展、形成和强化起来的,而且这种思想曾在这些伟大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不应全盘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刘反 爱国思想 民族意识
下载PDF
论“求才三令”的政治作用
11
作者 曹登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2期75-79,共5页
建安十五年、十九年和二十二年,曹操发布“求才三令”,其言辞一次比一次直白地推崇才而轻视德。但事实上,曹操却在治下营造出一派文治景象,他所反对的只是那些名实不副的浮华之士。细查史籍,明确可见曹操“唯才所宜”的用人方针与“求... 建安十五年、十九年和二十二年,曹操发布“求才三令”,其言辞一次比一次直白地推崇才而轻视德。但事实上,曹操却在治下营造出一派文治景象,他所反对的只是那些名实不副的浮华之士。细查史籍,明确可见曹操“唯才所宜”的用人方针与“求才三令”的发布之间并不同步。“求才三令”发布后,曹操并没有吸收新的人才,其政治意义明显大于选才意义。“求才三令”对于才与德的区分,实际上是曹操给士人出的一道选汉或者选曹的选择题,并将此作为拥汉派和拥曹派的分野。同时,是为汉官转变成魏官的一个台阶,更是曹操将大汉旗帜转变为曹魏旗帜的一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才三令 拥曹 作用 三国 历史
下载PDF
历史文学的成功典型曹操——《三国演义》散论之十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胥 冒炘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16-21,15,共7页
一《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它的广泛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人物曹操。清人顾家相曾经说过:“盖自《三国演义》盛行,又复演为戏剧,而妇人、孺子、牧竖、贩夫,无不知曹操之为奸,……”曹操在人民的心目中,已成了奸雄的... 一《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它的广泛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人物曹操。清人顾家相曾经说过:“盖自《三国演义》盛行,又复演为戏剧,而妇人、孺子、牧竖、贩夫,无不知曹操之为奸,……”曹操在人民的心目中,已成了奸雄的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历史真实 历史文学 典型性格 艺术典型 历史人物 刘反 历史小说 典型形象
下载PDF
曹操领导行为浅探
13
作者 马雄光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74-78,共5页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虽然有着浓厚的“拥刘反曹”倾向,但曹操运筹帷幄,横槊跃马,统一北方过程中显示的雄才大略——即高超的领导艺术,亦得到了充分的描写.本文试图就曹操的政治眼光、胸怀魄力、指挥谋略、用人治军等方面的领导行为进...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虽然有着浓厚的“拥刘反曹”倾向,但曹操运筹帷幄,横槊跃马,统一北方过程中显示的雄才大略——即高超的领导艺术,亦得到了充分的描写.本文试图就曹操的政治眼光、胸怀魄力、指挥谋略、用人治军等方面的领导行为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行为 《三国演义》 领导艺术 袁绍 官渡之战 唯才是举 历史小说 刘反 外宽内忌
下载PDF
“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曹操不同形象的美学内涵
14
作者 马宝记 朱雨生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4X期71-74,共4页
“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曹操不同形象的美学内涵马宝记,朱雨生曹操的形象历来为人们所争议,尤其是三国文化热持续升温的今天,对于怎样在新的时期评价曹操(这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新时期”一样,虽然目的、... “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曹操不同形象的美学内涵马宝记,朱雨生曹操的形象历来为人们所争议,尤其是三国文化热持续升温的今天,对于怎样在新的时期评价曹操(这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新时期”一样,虽然目的、意义、实质已大为不同)应当是一个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三国志》 操形象 美学内涵 毛宗岗 历史真实 美学价值 刘反 人物形象 《史记》
下载PDF
堪称一代奸雄——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15
作者 孙先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19,共1页
中央电视以84集的宏大制作,艺术地将举世闻名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首次完整地搬上屏幕,在众多人物中,由鲍国安饰演的曹操独具风采,塑造了一个让观众耳目一新的新形象。 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创作者们忠于原著,同时又结合现代人的审美... 中央电视以84集的宏大制作,艺术地将举世闻名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首次完整地搬上屏幕,在众多人物中,由鲍国安饰演的曹操独具风采,塑造了一个让观众耳目一新的新形象。 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创作者们忠于原著,同时又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不仅自始至终地把握住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气度和仪态,同时还准确地刻划出他的心胸狭窄和冷酷狡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电视剧 古典小说 政治家 新形象 无毒不丈夫 大制作 刘反 性格特征
下载PDF
京剧人物脸谱漫谈之四──盗世奸雄曹操
16
作者 霍建瀛 《今日中国》 1995年第4期58-59,共2页
京剧人物脸谱漫谈之四──盗世奸雄曹操霍建瀛本期小插页上的京剧脸谱,介绍的是三国时的魏武帝曹操。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毫县)人。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中,逐步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公元196年,他把汉朝的末代... 京剧人物脸谱漫谈之四──盗世奸雄曹操霍建瀛本期小插页上的京剧脸谱,介绍的是三国时的魏武帝曹操。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毫县)人。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中,逐步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公元196年,他把汉朝的末代皇帝弄到了自己的地盘──今河南许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京剧 脸谱 长江中下游 魏武帝 章回体小说 刘反 马踏青苗 中国北方
下载PDF
日本历史小说家陈舜臣与《三国演义》的“变奏”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7-82,共6页
在"三国热"的影响下,三国故事已然成为日本历史小说创作的重要题材。华裔历史小说家陈舜臣也对三国故事情有独钟,开始从日本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立场上去审视三国历史与人物,突破了《三国演义》的固定视角和历史演义写法。在历史小说写... 在"三国热"的影响下,三国故事已然成为日本历史小说创作的重要题材。华裔历史小说家陈舜臣也对三国故事情有独钟,开始从日本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立场上去审视三国历史与人物,突破了《三国演义》的固定视角和历史演义写法。在历史小说写作理念上,陈舜臣继承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传文学写法。而在三国历史观上,他颠覆了"拥刘反曹"的正统观,从多元标准出发去衡量三国历史与三国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陈舜臣 道教 刘反
下载PDF
《三国演义》的女性形象及其思想道德意蕴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瑞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6-51,共6页
《三国演义》虽是一部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男性小说文本,但也描写了为数不少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多是为作者所肯定的良母、贤妻、节妇、烈女,成为小说宣传“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的不可或缺的另一人物系列。作... 《三国演义》虽是一部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男性小说文本,但也描写了为数不少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多是为作者所肯定的良母、贤妻、节妇、烈女,成为小说宣传“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的不可或缺的另一人物系列。作者突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站在肯定的立场,以钦敬的态度、干净的笔墨来描写女性,从而提高了女性形象的道德品位,使《三国演义》成为历史演义小说中不可多得的、肯定妇女的正面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女性形象 刘反 忠孝节义 正统思想传统道德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为何“拥刘反曹”——一种文学合理性分析
19
作者 姬相轩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4年第6期207-208,共2页
近世以来,人们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创作宗旨多有褒贬,他们大多是从维护历史真实性的角度出发,去揭露小说的虚构和肤浅。其实,作为文学名著的《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有其深刻的文学合理性,它描绘了蜀汉政... 近世以来,人们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创作宗旨多有褒贬,他们大多是从维护历史真实性的角度出发,去揭露小说的虚构和肤浅。其实,作为文学名著的《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有其深刻的文学合理性,它描绘了蜀汉政权从产生到灭亡的全部过程,与史诗叙述模式相吻合;蜀汉政权统治者所崇尚的"人和"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相沿承;尤其是在人物塑造上,又与文学创作本性相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刘反 文学合理性
原文传递
谈元明清文学的教学重点
20
作者 严冰 《当代电大》 2001年第1期5-7,11,共4页
中国古代文学本学期讲授元明清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元明清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总结性,体裁的纷繁,流派的众多,作品的丰富,都超过了以往各个时期.
关键词 元明清文学 爱情婚姻 主题思想 中心思想 贾宝玉 怡红公子 戏剧作品 宝黛爱情 杜丽娘 封建礼教 封建贵族 戏剧冲突 思想性格 封建社会 封建制社会 人物形象 爱情故事 范进中举 叛逆性格 刘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