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桂系从“反蒋抗日”到“拥蒋抗日”的政策转变
1
作者 李鸣 卢家翔 《广西社联通讯》 1987年第3期110-118,共9页
早在1933年,新桂系就表示了反对妥协,抗日到底的政治态度。从“两广事变”到“七七事变”,新桂系的抗日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拥蒋抗日的转变过程。研究新桂系抗日政策几经变化的原因,对于我们正确评价新桂系在抗日... 早在1933年,新桂系就表示了反对妥协,抗日到底的政治态度。从“两广事变”到“七七事变”,新桂系的抗日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拥蒋抗日的转变过程。研究新桂系抗日政策几经变化的原因,对于我们正确评价新桂系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及作用是很有益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桂系 军队 介石 抗日 拥蒋抗日 抗日 内战 政策转变 两广事变
下载PDF
论中国青年党的抗日救国主张(1937—1945) 被引量:1
2
作者 曾辉 《武陵学刊》 2017年第4期105-111,共7页
中国青年党是继国民党、共产党而起的一股重要政治力量,有"第三大党"之谓,在民国政治史上曾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全面抗战时期,青年党尤为活跃。抗战伊始,青年党即提出"抗战必胜论",同时很早即提出"以时间... 中国青年党是继国民党、共产党而起的一股重要政治力量,有"第三大党"之谓,在民国政治史上曾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全面抗战时期,青年党尤为活跃。抗战伊始,青年党即提出"抗战必胜论",同时很早即提出"以时间之长短,决战争之胜负"的长期抗战论及全国动员的全面抗战论。青年党主张在国民党及国民政府领导下进行抗日,坚决主张拥蒋抗日。青年党充分意识到抗战对建立独立统一的主权国家及培育具有爱国、民主、科学观念的现代国民的作用,主张以抗战促建国。另外,青年党积极呼吁、参加民主宪政运动,主张以民主宪政来推动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党 抗战必胜论 长期全面抗战论 拥蒋抗日 抗战建国
下载PDF
萧振瀛将军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志太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86-88,共3页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中,国民党第一战区上将总参议萧振瀛的工作卓有成效。他审时度势、反对分裂、反对汉奸、拥蒋抗日,不仅制止反蒋卖国活动,而且有效地谏蒋和平解决两广事变,为结束内战做出贡献。萧将军任天津市市长时,不仅...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中,国民党第一战区上将总参议萧振瀛的工作卓有成效。他审时度势、反对分裂、反对汉奸、拥蒋抗日,不仅制止反蒋卖国活动,而且有效地谏蒋和平解决两广事变,为结束内战做出贡献。萧将军任天津市市长时,不仅不镇压学生运动,而且支持其妹夫、长子参加八路军;婉拒29军赴江西"剿共",保存抗日实力,联共抗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振瀛将军 拥蒋抗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下载PDF
浅谈我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策略口号
4
作者 杨成生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44-49,共6页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团结一致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合作抗日中,党和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思想,这就是“依靠群众,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团结一致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合作抗日中,党和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思想,这就是“依靠群众,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我党正是依据这一策略思想,利用亲英美派的蒋介石统治集团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提出了“拥蒋抗日”的策略口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蒋抗日 介石国民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口号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战争 合作抗日 亲日派 独立自主 “逼抗日
下载PDF
李济深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贡献
5
作者 彭建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91-90,共2页
1936年12月12日,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爆发。远在广西的李济深获悉后,完全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12月15日,他通电全国,指出:“惟际强寇压境,危亡即在目前,至盼号召全国所有力量,一致对外,方足以挽救危亡。若再另... 1936年12月12日,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爆发。远在广西的李济深获悉后,完全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12月15日,他通电全国,指出:“惟际强寇压境,危亡即在目前,至盼号召全国所有力量,一致对外,方足以挽救危亡。若再另起纠纷,豆萁相煎,是真使国家民族陷于万劫不复之境矣。”16日,他与李宗仁、白崇禧等联名发表通电,申明西安事变要用“政治解决”。18日,李济深再次通电,反对讨伐张、杨,要求当局“顾念大局”。为了避免内战。确保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李济深曾致电张学良,希望他保护蒋总裁的安全,以达到一致抗战;他又分别致函宋庆龄、何香凝,希望她们必要时到西安一行,以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他还给张群、吴稚晖写信,陈述保蒋安全以免内战的利害。张群读了李济深的信后,说:“李济深在福建事变和两广事变中,都演了主角。但从今天这个态度看来,他对委员长还是关心的,以抵御外侮为重,这是值得重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济深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介石 抗日 福建事变 拥蒋抗日 独裁政治 两广事变 张群
下载PDF
试谈抗战初期中间党派的一致拥蒋及其原因
6
作者 廖大伟 《历史教学问题》 1986年第3期45-47,共3页
抗日战争期间,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中间党派,以第三者的身份活跃于国共两党之间,是当时国内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抗战初期(1937年7月至1938年底),他们一致采取了拥护蒋介石的态度,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我们今天应... 抗日战争期间,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中间党派,以第三者的身份活跃于国共两党之间,是当时国内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抗战初期(1937年7月至1938年底),他们一致采取了拥护蒋介石的态度,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民族资产阶级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曾一度依附于国民党蒋介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党派 介石 抗战初期 国民党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拥蒋抗日 小资产阶级 日本帝国主义 国共两党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试析张学良手谕
7
作者 伍启杰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3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介石 西安事变 杨虎城 张学 手谕 爱国主义思想 地方实力派 人事安排 拥蒋抗日 “九·一八”
下载PDF
东北救亡总会
8
《兰台世界(上旬)》 1995年第9期46-46,共1页
东北救亡总会1937年4月,中共中央派刘澜波、宋黎到北平参加东北特委,东北救亡,总会的筹备工作是由东北特委负责进行的,刘澜波、栗又文、张希尧、苏子元、高崇民等人出面进行筹备。1937年6月20日成立了东北救亡总会,周... 东北救亡总会1937年4月,中共中央派刘澜波、宋黎到北平参加东北特委,东北救亡,总会的筹备工作是由东北特委负责进行的,刘澜波、栗又文、张希尧、苏子元、高崇民等人出面进行筹备。1937年6月20日成立了东北救亡总会,周恩来根据当时的形势,曾为它提出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东北抗日联军 统战工作 国民党政府 拥蒋抗日 实现诺言 明令取缔 历史使命 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阎宝航
9
作者 周晓红 《兰台世界(上旬)》 1995年第6期8-9,共2页
抗战时期的阎宝航周晓红伟大的抗日战争迄今为止已经过去50个春秋了,回想起当年战火纷飞的战场,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但也有许多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不顾个人安危,打入敌人内部,为党默默地工作,他们利用自己的特... 抗战时期的阎宝航周晓红伟大的抗日战争迄今为止已经过去50个春秋了,回想起当年战火纷飞的战场,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但也有许多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不顾个人安危,打入敌人内部,为党默默地工作,他们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积极地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新生活运动 抗日救亡运动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救国 拥蒋抗日 第二年度
下载PDF
对张学良送蒋返宁的再认识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友坤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87-201,共15页
对张学良送蒋返宁的再认识张友坤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过程中,张学良该不该送蒋返宁,史学界的认识不尽一致。总的说,对张的这一举动,婉惜、否定的多,充分肯定的少。甚至把张的这一举动说成是哥们义气的感情冲动、不顾后果的鲁莽之举... 对张学良送蒋返宁的再认识张友坤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过程中,张学良该不该送蒋返宁,史学界的认识不尽一致。总的说,对张的这一举动,婉惜、否定的多,充分肯定的少。甚至把张的这一举动说成是哥们义气的感情冲动、不顾后果的鲁莽之举。也有人认为此举有得亦有失。笔者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介石 和平解决 张学 委员长 周恩来 拥蒋抗日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
原文传递
浅析抗战爆发前后阎锡山与蒋、共、日的关系
11
作者 刘信君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1-188,共8页
阎锡山是个颇具传奇色彩,值得深入研究的复杂人物。辛亥革命后,阎锡山稳握山西统治大权长达三十八年之久,不论南北双方的争夺,北洋军阀的混战,还是樊钟秀的悍兵压境,蒋介石的消灭异己,都不曾撼其根本。尤其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 阎锡山是个颇具传奇色彩,值得深入研究的复杂人物。辛亥革命后,阎锡山稳握山西统治大权长达三十八年之久,不论南北双方的争夺,北洋军阀的混战,还是樊钟秀的悍兵压境,蒋介石的消灭异己,都不曾撼其根本。尤其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错的抗战爆发前后,他凭借狡猾奸诈的政治手腕,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多年经营、牢固控制的军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锡山 介石 抗战爆发 山西 共产党人 日关系 西安事变 牺盟会 拥蒋抗日 中国近代史
原文传递
近十年来西安事变重大问题研究述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祥健 朱喜来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51-54,共4页
西安事变是我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近十年来,西安事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广大学者从各个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西安事变进行研究,展开讨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将其中存在争议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介石 日本帝国主义 八·一三事变 中国共产 重大问题 九·一八事变 近十年 拥蒋抗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