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都市女性择偶心理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殷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68-470,共3页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描述统计的方法,对当代都市女性的择偶心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不同女性对择偶标准的排序中,显示出当代都市女性在择偶心理上的共同倾向,以及出现的某种变化。
关键词 都市女性 择偶心理 捧偶标准 品行 经济条件 心理防御机制
下载PDF
中日大学生择偶心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阎晓军 《当代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7,共5页
深入了解大学生关于恋爱和将来结婚的心理,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生观教育,本文通过对中日大学生择偶心理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中国大学生择偶心理具有“实惠型”等特点。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大学生 择偶心理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现代女性择偶心理转向与和谐婚姻的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怀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8-130,共3页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则是社会的细胞。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社会微观结构的运行及变化,有利于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故此,我们特邀请国内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以飨读者。
关键词 择偶心理 婚姻家庭观 现代女性 人生价值观 社会文化 和谐 社会交换理论 思想标准
下载PDF
当代高师大学生的择偶心理现状
4
作者 崔庚寅 管振龙 +1 位作者 白文忠 高志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3-77,共5页
对 1 74 1名在校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择偶期间的交往心理以及择偶受挫心理进行了调查研究 ,并对他们在这些问题上的现状。
关键词 师范大学生 择偶心理 交往心理 择偶受挫心理 调查研究 思想教育 性别差异
下载PDF
男女研究生择偶心理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琼 《社会》 1985年第5期52-54,共3页
研究生,在青年知识分子中为数不多,人们对他们,特别是对他们的生活问题注意、了解不够,对于他们的婚恋观,更是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印象。为此,我们对研究生的择偶态度、标准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男女对比,目的在于使有关问题得到正确的认识... 研究生,在青年知识分子中为数不多,人们对他们,特别是对他们的生活问题注意、了解不够,对于他们的婚恋观,更是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印象。为此,我们对研究生的择偶态度、标准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男女对比,目的在于使有关问题得到正确的认识和解决。根据所了解的研究生的一些情况,我们拟出了研究生择偶心理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采用了具名直接问卷法,同时也采用了个别谈话法。我们一共发出了350份问卷,收回193份(男性105份,女性88份),回收率为55.1%,全部问卷皆有效。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1.来源:多为本科生直接考试升入;少数是毕业后经过几年工作考入;极少数是社会青年通过自学考入的。2.年龄:男研究生平均年龄为25岁,最大的36岁,最小的21岁(其中有13名未填年龄)。女研究生平均年龄为24岁,最大30岁,最小21岁(有9名未填)。3.分布概况:本调查对象是武汉地区五所大学的在校研究生。其中有综合大学(武汉大学)、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研究生 择偶心理 婚恋观 生活问题 在校研究生 择偶标准 调查对象 心理调查 家庭 爱情
下载PDF
重视研究“大姑娘”的择偶心理 被引量:1
6
作者 薛照红 《社会》 1984年第4期51-52,共2页
读了《一位“大姑娘”的独白》,浮想联翩。一位姑娘从她自己的感情出发,用笔和纸,吐露了她的心声。粗看,这不是一篇社会学文章。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值得分析研究的社会现象。所谓“大姑娘”,是指年近三十、或已逾三十尚未成婚的妇女... 读了《一位“大姑娘”的独白》,浮想联翩。一位姑娘从她自己的感情出发,用笔和纸,吐露了她的心声。粗看,这不是一篇社会学文章。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值得分析研究的社会现象。所谓“大姑娘”,是指年近三十、或已逾三十尚未成婚的妇女。本来,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有一些独身男女,但毕竟为数极少;而我们现在不少单位都有那么儿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身 择偶心理 社会现象 社会学 分析研究 婚姻 用笔 独白 重要课题 中央书记处
下载PDF
蒙古族、汉族大学生择偶心理的调查与比较
7
作者 郑莉君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4-69,共6页
大学生的恋爱、婚姻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研究课题,从大学生生理发育的年龄阶段来看,生理发育已经成熟,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对异性的欲求,面对恋爱对象的选择,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不仅受个体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制约,... 大学生的恋爱、婚姻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研究课题,从大学生生理发育的年龄阶段来看,生理发育已经成熟,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对异性的欲求,面对恋爱对象的选择,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不仅受个体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制约,也受其生活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了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及其影响因素,笔者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择偶心理调查问卷”,对内蒙古师范大学51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在恋爱观的倾向性上,既存在着差异,又有共同点。大学生的择偶心理在总体上是健康的,但也有一些不健康的倾向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偶心理 大学生心理 民族心理差异
下载PDF
成年人一般择偶心理综述
8
作者 敖雅梵 《大观周刊》 2011年第51期237-237,234,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年人择偶一心理理论解释以及男女之间的择偶偏好及差异.并且进一步分析了成人一般择偶的心理类型.与此同时也提出成年人应正确面对择偶。
关键词 择偶心理择偶偏好择偶差异
下载PDF
择偶心理,男女有别
9
作者 阿琴 《健康生活》 1999年第3期30-31,共2页
爱情是令人陶醉的,不管是江边漫步,碧波泛舟,还是花前合影,月下交心,都笼罩着浪漫色彩。恋爱时期犹如黎明时分,一切都显得那么朦胧、神秘。恋爱的人,展现给对方的是自己最美丽的羽毛,总是有种说不出来但又特别诱人的魅力。然而应当看到... 爱情是令人陶醉的,不管是江边漫步,碧波泛舟,还是花前合影,月下交心,都笼罩着浪漫色彩。恋爱时期犹如黎明时分,一切都显得那么朦胧、神秘。恋爱的人,展现给对方的是自己最美丽的羽毛,总是有种说不出来但又特别诱人的魅力。然而应当看到,在择偶问题上男女在心理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最初的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偶心理 男女有别 择偶问题 爱情 应对策略 社会性别 浪漫色彩 双重角色 角色确定 面对危险
下载PDF
青年网络择偶现状、成因与前景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
网络择偶是当前网络技术发达的多元社会中青年人寻找伴侣的选择之一。它的隐蔽、自主、快捷、选择面广等特征迎合了当代青年的现实需要和心理诉求。但它无法避免的虚假信息和网络管理不完善等弊端也造成了混乱与危机。
关键词 网络择偶 择偶心理 现状 成因
下载PDF
年龄对青年择偶行为的影响——来自网络择偶启事的数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巫金根 黄永华 《心理研究》 2015年第5期73-77,共5页
影响人们择偶行为的众多因素中,年龄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本研究选取某婚恋交友网站的200名择偶者信息,重点考察网络择偶者对择偶对象的年龄要求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择偶者对择偶对象年龄的要求存在明显的性别分化:对男性择偶者来说... 影响人们择偶行为的众多因素中,年龄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本研究选取某婚恋交友网站的200名择偶者信息,重点考察网络择偶者对择偶对象的年龄要求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择偶者对择偶对象年龄的要求存在明显的性别分化:对男性择偶者来说,倾向寻找年龄比自己小的择偶对象,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择偶者能接受比自己年龄越小、年龄差距大的年轻女性;对女性择偶者来说,倾向寻找年龄比自己大的择偶对象;(2)择偶者能接受择偶对象的年龄范围会随着自身年龄增长而增大。在网络择偶方式中,择偶者自身的年龄是影响其择偶行为的重要因素。进化心理学的择偶心理机制能合理解释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择偶启事 年龄要求 性别差异 择偶心理
下载PDF
性别比偏高的后果: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瑞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9期54-56,共3页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内学者对性别比偏高后果的分析多为描述性,尽管国外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否适合我国人口基数大、性别比失衡严重的国情尚不明确。试从进化心理学视角出发...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内学者对性别比偏高后果的分析多为描述性,尽管国外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否适合我国人口基数大、性别比失衡严重的国情尚不明确。试从进化心理学视角出发,结合国外已有研究成果,来分析性别比失衡对个体择偶心理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可能引发的婚姻家庭、违法犯罪、经济行为后果,以期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未来研究指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进化心理 择偶心理
下载PDF
浅谈中国当代女大学生择偶观
13
作者 迟舒文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年第4期51-52,共2页
择偶观折射着一个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由于所处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多元化的环境影响,我国当代女大学生的择偶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比较突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他们更要求婚姻自主,性观念开放,视婚姻为就业捷径——"急婚族",... 择偶观折射着一个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由于所处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多元化的环境影响,我国当代女大学生的择偶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比较突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他们更要求婚姻自主,性观念开放,视婚姻为就业捷径——"急婚族",择偶存在"玩玩"的态度——"闪婚"等。而80后女大学生的择偶观不仅折射出这个时代女性群体婚姻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女性的婚姻家庭状况,同时80后女大学生的择偶观也从侧面反映了同时期婚姻模式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择偶 女性择偶心理
下载PDF
大龄男女择偶何以难?
14
《社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择偶心理 问卷调查 与异性交往 外在条件 虚荣心理 白雪公主 世俗观念 白马王子 人身自由 异性朋友
下载PDF
择偶时的几种常见心态
15
作者 岳涵召 《求医问药》 2005年第1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爱情 经济条件 婚姻 择偶心理 社会文明 恋爱观 追求精神 人生观 经济状况 物质条件
下载PDF
给编辑部和汤丽琴的两封信
16
《社会》 1985年第2期60-61,共2页
编辑同志:近来经林南先生推荐,翻阅了贵刊1984年出版的几期杂志,受益非浅。今值圣诞、新年放假之际,草书一信致上海第×漂染厂的汤丽琴同志,请速转为盼,多谢!笔者认为汤氏的“一位‘大姑娘’的独白”远非描述“大姑娘”的择偶心理,... 编辑同志:近来经林南先生推荐,翻阅了贵刊1984年出版的几期杂志,受益非浅。今值圣诞、新年放假之际,草书一信致上海第×漂染厂的汤丽琴同志,请速转为盼,多谢!笔者认为汤氏的“一位‘大姑娘’的独白”远非描述“大姑娘”的择偶心理,因而不敢与“薛照红”认同。汤氏“独自”所要求的是“社会的承认和附议”,所追求的是独立自主、不落俗套的新生活,所向往的是富有爱情的“理想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先生 婚姻 新生活 择偶心理 编辑部 独立自主 爱情 朋友 理想世界 独白
下载PDF
婚姻介绍所的方式不足取
17
作者 余明阳 《社会》 1985年第5期37-40,共4页
现在最感棘手的问题是,如何把那些老生常谈的“社会学课题”往深里推进一步。择偶和婚姻介绍问题便是这一类课题。这次发表的几篇文章,分别从择偶心理和婚姻介绍所帮助人们择偶的方式方面,作了一些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点新意的见解... 现在最感棘手的问题是,如何把那些老生常谈的“社会学课题”往深里推进一步。择偶和婚姻介绍问题便是这一类课题。这次发表的几篇文章,分别从择偶心理和婚姻介绍所帮助人们择偶的方式方面,作了一些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点新意的见解。下一步怎么办?我们想,除了再深入一步作好调研之外,更关键的是要把自己初步的研究成果通过各种途径付诸实践。例如究竟如何创造一种社会主义的公共性婚姻介绍形式?这种新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又是哪一些?唯有与这种有意识实践和实验相结合的调研方法,才能深入生活内部,发掘出一般调查所无法采集到的资料来。作为第一步,我们盼望有更多从事这类社会工作或本身有体验的同志参加到我们的研究队伍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婚姻介绍所 成功率 体接触 调研方法 男性 社会工作 相结合 择偶心理 新实践
下载PDF
抛掉择偶的心理障碍
18
作者 丁烨 《心理与健康》 1995年第4期31-38,共2页
择偶心理障碍中,较常见的反映形式有自惑心理。常常有人在择偶觅伴中陷入了自己“设计”的迷宫。 “自惑心理”是一种择偶心理障碍。是来自主体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 如某大学一男生聪明、潇洒、颇受女性青睐,很有点洋洋得意。大学四... 择偶心理障碍中,较常见的反映形式有自惑心理。常常有人在择偶觅伴中陷入了自己“设计”的迷宫。 “自惑心理”是一种择偶心理障碍。是来自主体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 如某大学一男生聪明、潇洒、颇受女性青睐,很有点洋洋得意。大学四年期间,恋爱对象一学期一个,换了八个。可临到毕业,一个也未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偶心理 心理障碍 心理反应 女性 择偶标准 主体 攀比心理 社会 成功率
原文传递
幸福女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嫁给有钱人
19
《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 2008年第11期4-4,共1页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标题党大行真道,凡是冠以“女大学生”字样的新闻,总是容易吸引眼球。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个有钱人,少奋斗十年”的择偶心理,也总是会引起众人的口诛笔伐。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幸福 信息爆炸 择偶心理
下载PDF
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
20
作者 刘正英 《健康生活》 1997年第10期25-25,共1页
美与丑既是具体的,又是相对的。当一个人对异性的某些特征(不论是外表还是内在的)非常欣赏或爱慕时,便会忽略其缺陷的部分,或不去计较,且认为对方是世上最美的人,这就是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读过《伊索寓言》的人都知道伊索是... 美与丑既是具体的,又是相对的。当一个人对异性的某些特征(不论是外表还是内在的)非常欣赏或爱慕时,便会忽略其缺陷的部分,或不去计较,且认为对方是世上最美的人,这就是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读过《伊索寓言》的人都知道伊索是一个相貌丑陋的奴隶,他用他的聪明才智使得愚蠢的主人屡遭失算,他用内心的美显示了高尚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心理模式 择偶心理 择偶标准 伊索寓言 内心美 人的内在本质 片面看问题 现实生活 轻浮的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