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20
1
作者 罗育坤 林朝贵 +3 位作者 范林 陈昭阳 董现锋 陈良龙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4-828,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前24 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PCI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每天40 mg,使用1个月]对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28例接受择期PCI术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组(n=127)和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前24 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PCI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每天40 mg,使用1个月]对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28例接受择期PCI术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组(n=127)和常规治疗组(n=201)。主要终点为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定义为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大于正常上限值(ULN)3倍],次级终点为30天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复合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谷丙转氨酶(GPT)≥3倍ULN作为安全性终点。结果患者无失访。序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8.7%和17.9%(OR为0.435,95%CI为0.212~0.889,P=0.020),序贯治疗组30天MACE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18.4%(OR为0.435,95%CI为0.231~0.925,P=0.027)。两组出现GPT≥3倍ULN分别有5例(3.94%)和1例(0.5%)(P=0.034)。结论在择期PCI患者中,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可减少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及30天MACE,但应警惕转氨酶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阿托伐他汀 序贯治疗 围手术期心肌梗死
下载PDF
药物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胶原重塑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相飞 吴强 +3 位作者 张静 张雪松 周小泉 黄山 《贵州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评价药物治疗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l)后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对41例AMⅠ患者分别予强化内科药物保守治疗(药物组,n=22例)和在此基础上予择期PCI治疗(PCI组,n=19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AMI发病1周、... 目的评价药物治疗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l)后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对41例AMⅠ患者分别予强化内科药物保守治疗(药物组,n=22例)和在此基础上予择期PCI治疗(PCI组,n=19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AMI发病1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和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以47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药物组和PCI组各时点亚组PICP及PCⅢ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治疗组的6月亚组PICP较1周及3月亚组均显著升高(P<0.05),12月亚组PICP均较6月亚组显著降低(P<0.05);3月亚组PCⅢ均较1周亚组显著升高(P<0.05),12月亚组PCⅢ均较3月及6月亚组显著降低(P<0.05)。PCI组3月、6月亚组PICP以及3月亚组PCⅢ与药物组同时点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AMI后6个月内择期PCI在抑制胶原重塑方面明显优于药物治疗,而至12个月时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胶原重塑
下载PDF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肌保护的机制和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国良 惠学志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5年第4期422-425,共4页
肢体缺血预处理是通过将止血带以不同的压力捆绑上肢或下肢造成肢体的缺血再灌注,来减少冠状动脉血流异常引起的心肌损伤。肢体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神经、体液途径导致心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关闭,来对心肌... 肢体缺血预处理是通过将止血带以不同的压力捆绑上肢或下肢造成肢体的缺血再灌注,来减少冠状动脉血流异常引起的心肌损伤。肢体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神经、体液途径导致心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关闭,来对心肌产生保护效应。肢体缺血预处理的临床试验有不一致的结果。最近的试验表明其有心肌保护作用,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应用肢体缺血预处理可以减少支架植入术后肌钙蛋白的升高和介入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现肢体缺血预处理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应用需要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处理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肌保护
下载PDF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春九 朱慧 《护理学报》 2010年第16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2009年2—9月65例AMI择期PCI患者(PCI组)进行手术前后焦虑的评定... 目的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2009年2—9月65例AMI择期PCI患者(PCI组)进行手术前后焦虑的评定,同期22例未行PCI的AMI患者(非PCI组)同PCI组于同一时间进行焦虑评定。结果 AMI第3天第1次评定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发作后第14—第18天(PCI组术后第3天)第2次焦虑评定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均明显减轻,PCI组与非PCI不同时间焦虑评定等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13.50、21.34,均P<0.01;但PCI组焦虑程度更低,较非P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择期PCI可以进一步显著改善AMI患者急性期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焦虑 护理
下载PDF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即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有TIMI3级血流STEMI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解强 冯燕玲 +2 位作者 黄冰生 李劲草 张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86-89,共4页
目的对TIMI3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即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86例经急诊冠脉造影显示TIMI3级血流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即刻PCI组(44例)及择期(7~10 d后)PCI组(42例)。对两... 目的对TIMI3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即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86例经急诊冠脉造影显示TIMI3级血流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即刻PCI组(44例)及择期(7~10 d后)PCI组(42例)。对两组患者术中支架植入成功率、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事件发生率、住院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4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结果择期PCI组支架植入成功率100%,显著高于即刻PCI组88.64%,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事件的发生率即刻PCI组为11.36%,择期PCI组无1例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即刻PCI组为4.54%,择期PCI组为0,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LVEF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TIMI3级血流的STEMI患者行择期PCI比即刻PCI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I3级血流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即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血流或无复流
下载PDF
非梗死相关动脉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同处理时机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巫刚 宋海峰 孙德醒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11期841-845,共5页
目的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不同时机开通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伊宁市第十一医院心内科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的STEMI住院患者160例... 目的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不同时机开通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伊宁市第十一医院心内科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的STEMI住院患者160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55例,年龄(63.1±9.6)岁。根据患者择期PCI干预Non-IRA的时机不同,分为≤14 d组(n=92)和30~60 d组(n=68),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Non-IRA平均支架植入数量和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Non-IRA支架植入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组住院期间PCI相关并发症较30~60d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5%vs7.4%;P=0.034)。两组术后1个月MAC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30~60 d组MACEs发生率较≤14 d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9%vs 16.3%;P=0.042)。结论 30~60 d择期干预Non-IRA降低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发生MACEs的风险,可能为择期PCI干预Non-IRA的较理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病变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多支血管病变
下载PDF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同病变类型老年冠心病及对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姜世平 王颖 姚詹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研究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不同病变类型老年冠心病(CHD)及对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CHD患者146例纳入本研究,依据病变支数分别纳入单支组(n=58)、双支组(n=49),多支组(n=3... 目的:研究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不同病变类型老年冠心病(CHD)及对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CHD患者146例纳入本研究,依据病变支数分别纳入单支组(n=58)、双支组(n=49),多支组(n=39),三组均行择期PCI,观察三组PCI前及PCI后3 d血小板溶酶体膜蛋白(CD62P)、血小板颗粒膜蛋白(CD63)、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等血小板活化指标;CTnI、CK-MB、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等心肌损伤指标;一氧化氮合酶(NOS)、NO、内皮素-1(ET-1)等内皮功能指标; TNF-α、IL-6、hs-CRP等炎性因子。结果:PCI后,单支组CD62P、CD63、MPAR、CTnI、CK-MB、H-FABP、NOS、NO、ET-1、TNF-α、IL-6、hs-CRP均低于双支组、多支组,6-keto-PGF1a均高于双支组、多支组(P<0.05);PCI后,双支组CD62P、CD63、MPAR、CTnI、CK-MB、H-FABP、NOS、NO、ET-1、TNF-α、IL-6、hs-CRP均低于多支组,6-keto-PGF1a高于多支组(P<0.05)。结论:择期PCI可导致CHD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提高血小板活性,引发炎性反应,致使心肌损伤,且病变支数越多血小板活性、炎性反应越强,心肌损伤越严重,术后心功能恢复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同病变类型 老年 冠心病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两种药物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娉娉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6期128-129,共2页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予以替格瑞洛治疗,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与出血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急性冠脉综合征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对稳定性心绞痛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骆元平 林晓明 李堪董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血管生成素2/血管生成素1(Angpt2/Angpt1)比值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接受择期PCI治疗的心绞痛患者138...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血管生成素2/血管生成素1(Angpt2/Angpt1)比值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接受择期PCI治疗的心绞痛患者138例作为心绞痛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其血清Angpt2、Angpt1水平及Angpt2/Angpt1比值的差异。根据PCI后90 d是否发生心肌梗死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心肌梗死组18例、非心肌梗死组120例,对比其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择期PCI后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ngpt2/Angpt1比值对择期PCI后心肌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心绞痛组患者的血清Angpt2水平及Angpt2/Angpt1比值高于对照组,Angpt1水平低于对照组(t=10.693、20.582、10.505,P<0.05)。心肌梗死组、非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吸烟、合并糖尿病、病变血管支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5.560、8.776、13.642、8.145、3.00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合并糖尿病及hs-CRP、TC、Angpt2/Angpt1水平较高是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择期PCI后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ngpt2/Angpt1比值预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择期PCI后心肌梗死发生的最佳截断值为3.830,AUC为0.717,95%CI=0.608~0.826。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5.0%、66.67%。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择期PCI后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合并糖尿病及hs-CRP、TC、Angpt2/Angpt1水平较高,尤其Angpt2/Angpt1比值在早期预测后续心肌梗死发生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心绞痛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血管生成素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研究
10
作者 李凤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92-0095,共4页
论证围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推进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的作用质效。方法 2022年8月-2023年11月,将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两组,各64例,参照组执行即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研究组执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论证围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推进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的作用质效。方法 2022年8月-2023年11月,将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两组,各64例,参照组执行即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研究组执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推进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质效优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 即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处置 临床效能 测算对比
下载PDF
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酶及炎症指标变化的多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萍 盖鲁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分析对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酶及炎症指标有显著影响意义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03至2007-09于我院心内科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78例术后12~24小时取血查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 目的:分析对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酶及炎症指标有显著影响意义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03至2007-09于我院心内科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78例术后12~24小时取血查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共178例入选。其中CK-MB增高27例(15.2%),cTnT增高44例(24.7%),hsCRP升高66例(37.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对CK-MB值增高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左心室射血分数(P=0.0223);术中出现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3级(P=0.0250)。对cTnT值增高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史(P=0.0203)。对hsCRP值增高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P=0.0340);左心室射血分数(P=0.0504);支架离散度(P=0.0465)。结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术中出现TIMI血流<3级,是造成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酶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是造成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cTnT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支架离散度增加是造成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hsCRP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可以使增高的hsCRP降低,可能对患者的预后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心肌酶学 高敏C反应蛋白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志 宋耀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0期55-56,共2页
目的研究择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且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诊断符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 目的研究择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且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诊断符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常规保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择期(起病后7~28 d)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测,并观察术后1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超声波心动图的检测显示:在治疗1周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3.6±3.4)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4.3±3.1)mm,左室射血分数为(41.6±3.5)%;观察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2.3±3.1)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3.3±3.3)mm,左室射血分数为(40.2±3.8)%。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79、1.5617、1.9162,P>0.05)。治疗1年之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7.3±3.0)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8.5±3.4)mm,左室射血分数为(40.6±3.2)%;观察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2.5±3.2)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3.4±3.3)mm,左室射血分数为(48.4±3.1)%;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379、7.6111、12.3794,P<0.05)。观察不同治疗后MACE发生率,1年内对照组MACE发生率为16.0%(8/50),观察组为4.0%(2/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过程中使用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为今后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线索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47
13
作者 王飞 李灵芝 +4 位作者 朱士俊 赵季红 刘新林 徐晶晶 张永亮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7期862-864,共3页
目的 比较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稳定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稳定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64例,随机分为急诊组和择期组,急诊组于就诊当日行急诊PCI,... 目的 比较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稳定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稳定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64例,随机分为急诊组和择期组,急诊组于就诊当日行急诊PCI,择期组常规药物治疗7 d后行PCI术。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3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左心室重构和收缩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PCI术即刻成功率、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期间(出院3个月)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时急诊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较择期组显著降低(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择期组显著升高(P<0.01);急诊组患者PCI术即刻成功率较择期组显著提高(P<0.01),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急诊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期间(术后3月内)心力衰竭发生率及心脏事件总发生率均较择期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急诊PCI术较择期PCI术更有效改善稳定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及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功能 心脏事件
下载PDF
择期介入与药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俊 倪杰 +2 位作者 郑建良 曹东来 何文兵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334-2335,2337,共3页
目的比较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药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的N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8例给予药物治疗并行择期PCI治疗(观察组),另一组32例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药物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的N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8例给予药物治疗并行择期PCI治疗(观察组),另一组32例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中14例为单支病变,12例为双支病变,2例为3支病变。植入1个支架16例,植入2个支架10例,植入3个支架2例。60例患者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择期PCI治疗可以进一步降低NSTE-MI患者的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而介入治疗可一定程度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联合择期PCI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坤 张步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9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常规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接受常规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49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其中行择期PCI治疗者(溶栓+择期PCI组)24例,溶栓时未行择期PCI治疗者25例... 目的:观察常规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接受常规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49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其中行择期PCI治疗者(溶栓+择期PCI组)24例,溶栓时未行择期PCI治疗者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住院和随诊期间的情况。结果:溶栓+择期PCI组住院8.6±4.3天,左室射血分数46.8%±7.6%,再发心绞痛1例和治愈率96.7%;随诊6个月,再次住院6例,非致死性再梗死1例,再次血运重建1例,左室射血分数60.2%±8.6%,死亡0例,同溶栓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溶栓后行择期PCI治疗可以降低AMI死亡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再次血运重建,有效保护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治疗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溶栓
下载PDF
急诊与择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少辉 熊海燕 栗媛 《微创医学》 2021年第5期672-674,共3页
目的比较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构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时机分为两组,急诊组40例行急诊PCI治疗,择期组40例行择期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 目的比较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构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时机分为两组,急诊组40例行急诊PCI治疗,择期组40例行择期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重构相关指标、血清学指标及术后30 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急诊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术前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升高(均P<0.05);择期组LVEDD较术前缩小,LVEF较术前升高(均P<0.05),但LVES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急诊组LVEDD、LVESD小于择期组,LVEF高于择期组(均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急诊组低于择期组(均P<0.05)。急诊组术后30 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择期组(P<0.05)。结论与择期PCI相比,AMI患者经急诊PCI治疗后左心室重构改善程度更优,故在AMI患者确诊后,临床应尽量选择急诊手术,以最大限度改善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重构 血清学指标
下载PDF
AMI患者行急诊与择期PCI的术后心功能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源慧 黄静 +4 位作者 王曙光 陈彦波 张俊刚 王健 张爱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0期89-92,共4页
目的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12 h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的术后心功能情况。方法患者均在入院当天行心脏彩超检查,并于入院当日及每隔1天监测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肌钙蛋白Ⅰ(CTNI)。10 d后... 目的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12 h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的术后心功能情况。方法患者均在入院当天行心脏彩超检查,并于入院当日及每隔1天监测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肌钙蛋白Ⅰ(CTNI)。10 d后再次行上述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急诊组出入院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比较无差异(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出院较入院下降(P<0.05);择期组LVEDd出院较入院增大(P<0.05),LVEF出院较入院下降(P<0.05)。两组出入院LVEDd、LVEF的差值比较有差异(P<0.05)。急诊组NT-pro BNP峰值及CTNI峰值均低于择期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12 h行急诊PCI术或择期PCI术,术后近期心功能均会一过性下降,择期组较急诊组下降更显著,提示患者发病>6 h已无症状,行急诊PCI术对患者术后心功能仍有积极作用,机制可能与急诊PCI术尽早恢复血运重建,更早、更多地挽救存活心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心功能
下载PDF
择期介入治疗与强化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比较
18
作者 韩冷 王志强 蔡墨华 《交通医学》 2007年第5期525-526,共2页
目的:观察强化药物治疗与择期PCI治疗的效果。方法:将31例确诊的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强化药物治疗(强化药物组)16例,另一组给予强化药物治疗的同时择期行PCI治疗(择期PCI组)15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择期PCI组中7例为单支病变,... 目的:观察强化药物治疗与择期PCI治疗的效果。方法:将31例确诊的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强化药物治疗(强化药物组)16例,另一组给予强化药物治疗的同时择期行PCI治疗(择期PCI组)15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择期PCI组中7例为单支病变,4例为双支病变,4例为3支病变。植入1个支架6例,植入2个支架6例,植入3个支架2例,植入4个支架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雷帕霉素药物支架(Firebird微创公司)。37例患者随访1年发现,择期PCI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死亡率和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和脑梗塞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择期PCI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强化药物治疗
下载PDF
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对择期PCI病人围术期心肌损伤及远期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彬 张永军 +6 位作者 陶建平 马智会 曾金美 张莉莉 陈忠 王兴德 胡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7期2964-2966,共3页
目的评估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RLIP)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病人围术期心肌损伤及远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冠心病并择期行PCI治疗的120例病人,按是否行RLIP处... 目的评估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RLIP)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病人围术期心肌损伤及远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冠心病并择期行PCI治疗的120例病人,按是否行RLIP处理分为RLIP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给予常规药物及PCI治疗;RLIP组在PCI术前24 h给予RLIP处理,具体方法为血压计袖带200 mmHg压力在肱动脉处加压充气和放气各1轮,每轮为5 min缺血/5 min再灌注预处理,共循环3次,累计时间30 min。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心绞痛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6个月后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RLIP组术中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4%与14.5%,P<0.05),术后24 h cTnI和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PCI病人术前行RLIP处理可以减少术中心绞痛发作及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I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择期PCI冠心病患者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晶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3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患者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70例择期PCI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进行强化阿托伐他汀治...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患者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70例择期PCI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进行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CK-MB、hs-CRP、L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K-MB、hs-CRP、LDL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4周hs-CRP、LDL、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8.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择期PCI冠心病患者进行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调节术后患者的血脂代谢,发挥抗炎作用,改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降低患者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阿托伐他汀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心肌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