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括约肌间入路内口挂线术联合脓腔对口引流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程红蓓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9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括约肌间入路内口挂线术联合脓腔对口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括约肌间入路内口挂线术联合脓腔对口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 目的观察括约肌间入路内口挂线术联合脓腔对口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括约肌间入路内口挂线术联合脓腔对口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结果对照组术后中重度疼痛率54.8%、尿潴留发生率48.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5%和6.5%;治愈率19.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括约肌间入路内口挂线术联合脓腔对口引流术较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能有效改善术后尿潴留及中重疼痛发生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形肛周脓肿 括约肌间入路内口挂线术 单纯切开引流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入路的联合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复发因素分析
2
作者 吕少海 范学贺 刘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105-1111,共7页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复发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67例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即采用经括约肌间入...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复发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67例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即采用经括约肌间入路的联合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组(简称观察组,n=88)和切割挂线引流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n=79)。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术前和术后1、2和3个月瘘道内口高度和肛管直肠压力。根据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50)和未复发组(n=117),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肛瘘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复发曲线。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3个月的肛门静息压和肛门最大缩榨压较高,内口高度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出院后定期至医院换药、肛瘘手术史、内口明确及治疗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院后未定期至医院换药、有肛瘘手术史、内口不明确及切割挂线引流术是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累积未复发率分别为84.58%和67.7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在肛门功能保护和促进创面愈合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出院后未定期到医院换药、有肛瘘手术史、内口不明确及切割挂线引流术是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 虚实结合线 后位高位复杂性肛瘘 疗效 后复发
原文传递
分析内口结扎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赵立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9-22,共4页
分析内口结扎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低位肛瘘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切开挂线术,观察组应用内口... 分析内口结扎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低位肛瘘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切开挂线术,观察组应用内口结扎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内口结扎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能够在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肛瘘 结扎改良括约肌瘘管结扎 传统切开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