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豫剧《拷红》红娘唱段戏曲性表现功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林雪瑾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2期81 83-,83,共2页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唱、做、念、打"是其表现手段。首当其冲的"唱",当然在戏曲表现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表现故事情节,抒发人物情感,更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是戏曲发展的核心所在。郭德华在...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唱、做、念、打"是其表现手段。首当其冲的"唱",当然在戏曲表现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表现故事情节,抒发人物情感,更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是戏曲发展的核心所在。郭德华在其文章《略论戏曲音乐的戏曲性表现功能》中说到:"戏曲音乐的戏曲性功能主要有三方面:抒情性功能、叙事性功能,戏剧性功能。"本文通过对著名豫剧《拷红》中的红娘选段的板式、声腔、唱腔等的分析,来说明该选段中体现的表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剧《拷红 娘唱段 戏曲性表现
下载PDF
论子弟书对昆曲《拷红》的接受
2
作者 杨恂骅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拷红》是流传百年的昆曲《西厢记》经典名篇,子弟书是清中晚期北方满族民间说唱文学。子弟书作家以其独特的"期待视野",在场景预设、内心独白、人物形象、叙事策略和戏剧冲突等方面对昆曲《拷红》的空白进行填充,创造出一... 《拷红》是流传百年的昆曲《西厢记》经典名篇,子弟书是清中晚期北方满族民间说唱文学。子弟书作家以其独特的"期待视野",在场景预设、内心独白、人物形象、叙事策略和戏剧冲突等方面对昆曲《拷红》的空白进行填充,创造出一种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昆曲 拷红 艺术
下载PDF
川剧“一字指”在《拷红》中的运用
3
作者 朱国玲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6-36,共1页
川剧“一字指”在《拷红》中的运用朱国玲我为历届学生排练《拷红》一戏,均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折戏唱腔旋律优美,板式安排合理,加之表演处理恰当,人物性格鲜明,因此每次演出都是非常成功的。1984年全国变声期研讨会上演出受到... 川剧“一字指”在《拷红》中的运用朱国玲我为历届学生排练《拷红》一戏,均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折戏唱腔旋律优美,板式安排合理,加之表演处理恰当,人物性格鲜明,因此每次演出都是非常成功的。1984年全国变声期研讨会上演出受到赞扬,不少剧种同行要我谈谈《拷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拷红 张生 莺莺 人物性格 张君瑞 古典戏剧 《西厢记》 打得好 事要 高潮时
下载PDF
浅析豫剧《拷红》中红娘的人物形象
4
作者 贾梦园 《戏剧之家》 2021年第28期5-6,共2页
元杂剧《西厢记》有着“天下夺魁”的称号,诠释了“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旨,其中小红娘最是崔张爱情的推动者,在全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拷红》一折作为追求爱情一方与守旧顽固一方的正面对抗,拥有潜在、丰富的矛盾冲突。本... 元杂剧《西厢记》有着“天下夺魁”的称号,诠释了“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旨,其中小红娘最是崔张爱情的推动者,在全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拷红》一折作为追求爱情一方与守旧顽固一方的正面对抗,拥有潜在、丰富的矛盾冲突。本文将通过豫剧《拷红》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红娘的唱段等,力图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入木三分”的红娘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豫剧《拷红 机灵 智斗
下载PDF
高歌卑贱者的胜利——《西厢记·拷红》赏析
5
作者 王季思 《文史知识》 1985年第3期38-41,共4页
今年是红娘的流行年,不仅许多为大龄男女青年穿针引线的组织以红娘命名,有些为企事业单位联络奔走的同志也往往以红娘自居。《西厢记》里的红娘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在群众中影响如此深远?值得我们深思。红娘的影子早在西汉司马相如... 今年是红娘的流行年,不仅许多为大龄男女青年穿针引线的组织以红娘命名,有些为企事业单位联络奔走的同志也往往以红娘自居。《西厢记》里的红娘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在群众中影响如此深远?值得我们深思。红娘的影子早在西汉司马相如卓文君的故事里就已出现,她是卓文君的侍婢,是为卓文君的私通司马相如穿针引线的。到中唐元稹的《莺莺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拷红 《莺莺传》 张生 莺莺 企事业单位 王实甫 关汉卿 救风尘 大段 唐元镇
原文传递
试论豫剧唱腔音乐鼓套子的基本应用规律——以《拷红》中红娘的主要唱段为例
6
作者 林森 《东方艺术》 2014年第S1期90-91,共2页
一、豫剧早期唱腔音乐鼓套子及演奏形式豫剧是目前流传地域最广、受众群体最大,也是全国从业人数最多的地方剧种。光辉灿烂的中原文化滋养着豫剧的成长,深受农耕文明影响的豫剧唱腔音乐热情奔放、铿锵大气、明亮洒脱、朴实优美,具有鲜... 一、豫剧早期唱腔音乐鼓套子及演奏形式豫剧是目前流传地域最广、受众群体最大,也是全国从业人数最多的地方剧种。光辉灿烂的中原文化滋养着豫剧的成长,深受农耕文明影响的豫剧唱腔音乐热情奔放、铿锵大气、明亮洒脱、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板鼓是豫剧乐队的主要乐器,不仅起到指挥的作用,还作为伴奏性乐器极大地丰富了豫剧唱腔音乐的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剧种 拷红 二八板 从业人数 演奏形式 文化滋养 崔莺莺 河南曲剧 应用规律 张生
原文传递
《西厢记》的粤剧改编与演绎——以粤剧折子戏《拷红》为例
7
作者 刘思琪 《南国红豆》 2022年第6期49-54,共6页
前言元人王实甫所作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堪称“天下夺魁^(①)”、“北曲压卷^(②)”。后世奉之为经典,以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无数改编。从北《西厢》到南《西厢》,再到昆曲、京剧、豫剧、越剧乃至广东粤剧,百花齐放、琳琅满目。其... 前言元人王实甫所作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堪称“天下夺魁^(①)”、“北曲压卷^(②)”。后世奉之为经典,以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无数改编。从北《西厢》到南《西厢》,再到昆曲、京剧、豫剧、越剧乃至广东粤剧,百花齐放、琳琅满目。其永恒的经典魅力并未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消散,而是在不断改编、移植和演出流传的过程中愈发彰显,越积越厚,越流越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粤剧 拷红 《西厢记》 王实甫 折子戏 豫剧 昆曲 经典魅力
原文传递
吕瑞英的“活红娘”
8
作者 李惠康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5期34-40,共7页
关键词 张生 莺莺 《西厢记》 傅全香 情趣盎然 一半儿 闹简 三鼎甲 张君瑞 拷红
下载PDF
浅谈为经典传统剧目《红娘》伴奏的一点体会
9
作者 马履双 《戏剧之家》 2014年第6期132-132,共1页
荀慧生的代表作《红娘》,自从创作演出以来,至今为广大观众喜爱,这足以证明《红娘》这出戏是立得住和经得起舞台长期考验的剧目,因为它声情并茂,使人百看不厌。江苏省长荣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先生就是以《红娘》蜚声海内。
关键词 宋长荣 京剧表演艺术 经典传统 荀慧生 宋先生 《西厢记》 百看不厌 使人 唱念 拷红
下载PDF
真《西厢》,还是名著改编的错位——评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改编演出的《西厢记》 被引量:2
10
作者 东方菁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12,17,共4页
自从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改编演出《西厢记》以来,社会上对此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里发表的两篇文章,是对改编本的两种批评意见。我们希望,对这出戏的争鸣,能够借以引出一些思考,例如:究竟应该如何改编名著;改编过程中如何解决好继... 自从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改编演出《西厢记》以来,社会上对此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里发表的两篇文章,是对改编本的两种批评意见。我们希望,对这出戏的争鸣,能够借以引出一些思考,例如:究竟应该如何改编名著;改编过程中如何解决好继承和出新的问题;对过去曾经起过巨大积极作用的名著如何重新诠释,等等,希望广大读者和专家能结合自己的体会撰文参加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团 名著改编 《西厢记》 拷红 张生 改编本 莺莺 改编者 王实甫 戏曲本体
下载PDF
以独特风格唱出人物的心声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瑞英 《上海戏剧》 1988年第3期30-31,共2页
越剧流派的形成离不开演戏的实践,流派是在塑造各种人物过程中自然显现出来的演员风格。它是不能以某一出戏或某一段腔来“一锤定音”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但又是动态的表演体系。这是我的“流派观”。流派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变是绝对的... 越剧流派的形成离不开演戏的实践,流派是在塑造各种人物过程中自然显现出来的演员风格。它是不能以某一出戏或某一段腔来“一锤定音”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但又是动态的表演体系。这是我的“流派观”。流派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要有生命力,就要发展,就要变。既要因人制宜,又要蕴含着特有的流派个性。象恩格斯说的那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体系 一出戏 艺术形式 调腔 拷红 人物形象塑造 十一郎 打金枝 润腔 舞台表演
下载PDF
一曲小戏动心声——闲话《苦媳妇自叹》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霁旻 《黄梅戏艺术》 1989年第1期88-89,共2页
黄梅戏《苦媳妇自叹》是一出独角小戏,俗称插戏,也叫折子戏。该剧通过一个童养媳一年十二个月生活的自述,表现了旧社会妇女卑下的家庭地位和困苦的生活处境,表达了她们要求解脱的强烈欲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象这样的小戏早已不... 黄梅戏《苦媳妇自叹》是一出独角小戏,俗称插戏,也叫折子戏。该剧通过一个童养媳一年十二个月生活的自述,表现了旧社会妇女卑下的家庭地位和困苦的生活处境,表达了她们要求解脱的强烈欲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象这样的小戏早已不为人们所理会了。然而,从三十年代产生到五十年代中期宣传第一个《婚姻法》时,《苦媳妇自叹》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活跃在农村舞台上,成为唤醒广大妇女冲破封建礼教,向旧社会黑暗势力斗争,争取女权的重要精神武器。 这出小戏的作者是潜山县大水乡民间艺人余庭和、余根培。余庭和读过私塾,聪明精干,能说会道,人们称他有“雀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武器 大水乡 生活处境 民间艺人 社会黑暗 五十年代 家庭地位 拷红 十二个 岳西
下载PDF
中学生喜爱川剧
13
作者 邓荣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2-53,共2页
舞台灯光眩目,一队身着红、白演出服装的学生乐队端坐在台上,金鼓齐鸣,号角嘹亮,一曲优美的川剧音乐徊荡整个剧场。这是大竹县职业中学“九三高”音乐班今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讲话》发表50周年文艺晚会演出的川剧节目《人间好》。气势... 舞台灯光眩目,一队身着红、白演出服装的学生乐队端坐在台上,金鼓齐鸣,号角嘹亮,一曲优美的川剧音乐徊荡整个剧场。这是大竹县职业中学“九三高”音乐班今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讲话》发表50周年文艺晚会演出的川剧节目《人间好》。气势磅礴的乐曲,婉转悠扬的声腔,不但使中老年听众为之倾倒,也征服了年青的学生观众。大竹职中的经验主要有二点: 1.联系实际抓川剧教育该校历来重视艺术教育。早在1985年就成立了“学生乐团”,校园文娱活动多姿多彩;曾多次参加过县里文娱比赛,还参加过“达城之春”、“蓉城之秋”等大型音乐盛会的演出并获得成功。学校特别重视民族音乐的教育,他们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组织训练了学校管弦乐队为传统戏曲《苏三起解》、《拷红》等节目伴奏,收到良好效果。这一切为他们排演《人间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演出的《人间好》是以优秀川剧《别洞观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艺术 苏三起解 演出服装 舞台灯光 拷红 洞观 传统戏曲 艺术教育 文艺晚会 为之倾倒
下载PDF
警惕戏曲艺术的“贵族化”倾向
14
作者 谭顺祥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6,共4页
戏曲艺术确实存在着“危机”,各地都在为“突破困境,扭转危机”而忙碌着。然而就在这忙忙碌碌的过程中,戏曲艺术的“贵族化”倾向却在悄然滋长。它的出现,给“振兴戏曲”帮了倒忙,使“危机”更加严重。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贵族”概念... 戏曲艺术确实存在着“危机”,各地都在为“突破困境,扭转危机”而忙碌着。然而就在这忙忙碌碌的过程中,戏曲艺术的“贵族化”倾向却在悄然滋长。它的出现,给“振兴戏曲”帮了倒忙,使“危机”更加严重。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贵族”概念是相对于普通戏曲观众,特别是工人农民而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 商品经济大潮 曲词 中国戏曲史 新编历史剧 乡村文明 调演剧目 大众文艺 评奖活动 拷红
下载PDF
浙《西厢》“责生”赏析
15
作者 唐臣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张生 越剧团 人物塑造方面 莺莺 拷红 后堂 话剧加唱 王实甫 戏剧节奏 喜剧性
下载PDF
陈辉玲,我为你喝彩!
16
作者 张丽敏 《文化艺术研究》 1995年第4期13-,共1页
关键词 五女拜寿 唐婉 少女形象 拷红 为他人作嫁 《西厢记》 会说话 告诉我 一颦一笑 对你说
下载PDF
戏要有“戏”
17
作者 蒋孔阳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4-24,共1页
我不懂戏,很少看戏,对戏更没有作过专门的研究。然而,我总觉得戏要演成功,赢得观众,必须要有“戏”。没有“戏”,没有人要看你的;有了“戏”,就会有人迷上你,不请自来,抢着买门票,等着看谢幕。那么,这个“戏”是什么呢?它就是戏的吸引... 我不懂戏,很少看戏,对戏更没有作过专门的研究。然而,我总觉得戏要演成功,赢得观众,必须要有“戏”。没有“戏”,没有人要看你的;有了“戏”,就会有人迷上你,不请自来,抢着买门票,等着看谢幕。那么,这个“戏”是什么呢?它就是戏的吸引力、魅力和魔力。这个“戏”从哪里来?它从多方面来。但主要的,我认为有下列几点: (1) 要热闹。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言下有瞧不起“热闹”之意。但我觉得,真的内行能有多少?看戏的不大都是外行?因此,你要有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着看 内行看门道 春香闹学 拷红 言下 人格修养 伊索 庄重严肃 巧智 使人
下载PDF
小八音论——云南艺术人物论之一
18
作者 金重 《民族艺术研究》 1989年第2期35-41,共7页
小八音为什么值得一论? 通过对某一人物全面的或某一方面的论述,以窥测或一时代或某一门类艺术的某些特征,中外古今已不乏先例。我在青年时代就读过某先生的论著:《茅盾论》。然而,对当代云南艺术人物加予论述,似乎还很少见,我不知道我... 小八音为什么值得一论? 通过对某一人物全面的或某一方面的论述,以窥测或一时代或某一门类艺术的某些特征,中外古今已不乏先例。我在青年时代就读过某先生的论著:《茅盾论》。然而,对当代云南艺术人物加予论述,似乎还很少见,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始作俑者。文革前,我在《小戏报》上连载过滇剧艺人列传,那是我根据与老艺人罗香圃的交谈,记录一些前辈滇剧艺人们的艺术成就。但“述”多而“论”少,资料值价大于理论价值。我始终认为,人物论是值得重视的一种体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论 胡琴腔 戏曲剧种 音论 茅盾论 京剧唱腔 摇旦 我不知道 拷红 罗香
下载PDF
黔中山花缀西北——黔剧发源地记略
19
作者 魏绪文 《贵州文史丛刊》 1991年第2期134-,126,共2页
代表贵州省戏曲剧种之一的黔剧,其发源地在地处黔中偏西北的黔西县。黔剧的历史并不长,从1953年搬上舞台至今不过36年。但在形成戏曲剧种之前,却经过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贵州琴书(亦称“弹词”,又称“扬琴”,以下简称琴书),是以扬琴... 代表贵州省戏曲剧种之一的黔剧,其发源地在地处黔中偏西北的黔西县。黔剧的历史并不长,从1953年搬上舞台至今不过36年。但在形成戏曲剧种之前,却经过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贵州琴书(亦称“弹词”,又称“扬琴”,以下简称琴书),是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唱腔优美,婉转动听。这一曲艺传入贵州的时间,约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到了光绪中期比较普及,省内大部份地区都出现了弹唱琴书的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琴书 戏曲剧种 伴奏乐器 黔中 地方剧种 板腔体 拷红 黔西县 黔西州 音社
下载PDF
程十发俊笔画《西厢》
20
作者 蒋星煜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0-31,共2页
杨振雄演出本《西厢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卷端有程十发所绘图7帧,其中第1帧为杨振雄肖像,其余6帧为《西厢记》曲意图,均未标题.
关键词 程十发 《西厢》 《借厢》 《闹柬》 拷红 人物塑造 创作素材 造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