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徐家城旧石器遗址石制品拼合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锋 陈福友 +2 位作者 李罡 王山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0-191,共12页
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新发现的含丰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年代在距今4.3~2.3万年间。徐家城遗址的拼合分析显示,4B、4C层剥片与石器加工行为是石制品空间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可能存在遗址... 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新发现的含丰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年代在距今4.3~2.3万年间。徐家城遗址的拼合分析显示,4B、4C层剥片与石器加工行为是石制品空间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可能存在遗址使用时古人类对石制品位置改变的行为;4A层石制品零散分布可能反映了此时遗址处于古人类活动的边缘地带。遗址剥片方法以硬锤锤击法为主,石核剥片序列主要以转向为主,古人类对石料进行单层或多层开发;同时部分石器破碎后古人类可能对其进行再利用。平面分布显示发掘区内可能存在两个相对集中的剥片区域,并且古人类在同一区域剥片和加工石器。然因遗址石制品原料性质、发掘面积等局限性,拼合分析的优势并未在此项研究中尽现。今后此类研究应结合其他研究方法,综合多方面信息解释遗址形成过程、石器技术及遗址空间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城旧石器遗址 拼合分析 遗址形成过程 石器技术 空间利用
下载PDF
郑州老奶奶庙第3地点动物遗存研究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5 位作者 刘拓 何嘉宁(执行/发掘) 汪松枝(发掘) 李昱龙(发掘) 李文成(发掘) 刘拓(发掘)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30,共9页
老奶奶庙第3地点出土了575件动物化石,包括披毛犀、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鹿类、牛类、羊类等动物至少11种,其中披毛犀为该地区第一次发现。化石风化程度普遍较重,牙齿、角等肉量较少的部分保存较多,显示了本遗址不同于第1地点的临时活... 老奶奶庙第3地点出土了575件动物化石,包括披毛犀、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鹿类、牛类、羊类等动物至少11种,其中披毛犀为该地区第一次发现。化石风化程度普遍较重,牙齿、角等肉量较少的部分保存较多,显示了本遗址不同于第1地点的临时活动性质。对化石进行了拼合和人工痕迹的研究,所得7组19件拼合组对理解该遗址人类行为和埋藏改造有所帮助;疑似对犀牛牙釉质利用的现象,在我国北方旧石器遗址中较为罕见,可能反映了该地区人类对石料缺乏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奶奶庙第3地点 动物遗存 披毛犀 拼合分析 遗址形成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