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麦品种里勃留拉的持久抗条锈性遗传机制
被引量:
9
1
作者
殷学贵
尚勋武
+2 位作者
宋建荣
张莹花
阎秋洁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7-150,共4页
为了探索小麦品种持久抗条锈病性的遗传机制,对持久抗条锈小麦品种里勃留拉进行了成株期抗病特点和抗性遗传分析,并对主效基因与微效温敏基因共同控制的持久抗病性的鉴定选择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里勃留拉前期反应型为2~3型,...
为了探索小麦品种持久抗条锈病性的遗传机制,对持久抗条锈小麦品种里勃留拉进行了成株期抗病特点和抗性遗传分析,并对主效基因与微效温敏基因共同控制的持久抗病性的鉴定选择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里勃留拉前期反应型为2~3型,后期转为1~2型,其典型特征表现为普遍率低、严重度低、病情指数低、病斑小、病斑扩展速度慢。遗传分析表明,里勃留拉抗性由1对显性和1对隐性共2对互补的主效基因和若干成株期微效温敏基因共同控制。在杂交转育时要扩大选择群体,在早代进行混合选择,晚代进行单株选择。在成株发病前期,以低普遍率和中抗为标准选择主效基因组合;在发病后期,应以反应型和严重度的降低为标准选择微效基因组合。研究还表明,里勃留拉的干尖性状是由具重复作用的2对隐性基因控制,与抗锈性之间存在相关,但作为抗条锈性辅助选择的形态标记其可靠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持久抗条锈性
干尖
遗传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品种里勃留拉的持久抗条锈性遗传机制
被引量:
9
1
作者
殷学贵
尚勋武
宋建荣
张莹花
阎秋洁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基金
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GNSW-2004-01)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41036)
文摘
为了探索小麦品种持久抗条锈病性的遗传机制,对持久抗条锈小麦品种里勃留拉进行了成株期抗病特点和抗性遗传分析,并对主效基因与微效温敏基因共同控制的持久抗病性的鉴定选择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里勃留拉前期反应型为2~3型,后期转为1~2型,其典型特征表现为普遍率低、严重度低、病情指数低、病斑小、病斑扩展速度慢。遗传分析表明,里勃留拉抗性由1对显性和1对隐性共2对互补的主效基因和若干成株期微效温敏基因共同控制。在杂交转育时要扩大选择群体,在早代进行混合选择,晚代进行单株选择。在成株发病前期,以低普遍率和中抗为标准选择主效基因组合;在发病后期,应以反应型和严重度的降低为标准选择微效基因组合。研究还表明,里勃留拉的干尖性状是由具重复作用的2对隐性基因控制,与抗锈性之间存在相关,但作为抗条锈性辅助选择的形态标记其可靠性较低。
关键词
小麦
持久抗条锈性
干尖
遗传机制
Keywords
Wheat
Durable resistance to stripe rust
Genetic mechanism
Leaf tip necrosi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2.1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麦品种里勃留拉的持久抗条锈性遗传机制
殷学贵
尚勋武
宋建荣
张莹花
阎秋洁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