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下游刀鲚生物学及最大持续产量研究 被引量:109
1
作者 张敏莹 徐东坡 +1 位作者 刘凯 施炜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4-698,共5页
对1993~2002年长江下游刀鲚的生物学特征、单船产量变化及最大持续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汛期刀鲚平均体长为29.19 cm,平均体重为94.33 g;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相关,拟和方程为Y= 0.004 8X2.906 9,丰满度系数为0.379.绝对怀卵量平均为... 对1993~2002年长江下游刀鲚的生物学特征、单船产量变化及最大持续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汛期刀鲚平均体长为29.19 cm,平均体重为94.33 g;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相关,拟和方程为Y= 0.004 8X2.906 9,丰满度系数为0.379.绝对怀卵量平均为23 695粒,相对怀卵量平均为229粒/g体重,成熟卵卵径平均为0.77毫米;绝对怀卵量与体长的关系式为Y= 0.017 2X4.101,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 305X-5 410.1.汛期种群以2冬龄为主.研究期内刀鲚平均汛期单船总产为393.14 kg;长江下游刀鲚年均捕捞量为891.51 t,应用Schaefer模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为2 061.81 t.与历史资料相比,刀鲚个体小型化明显,种群结构简单化、低龄化,资源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刀鲚 生物学特征 最大持续产量 最大持续产量 生物学特征 长江下游 刀鲚 相对怀卵量 平均体重 种群结构 个体小型化 历史资料
下载PDF
长江口凤鲚资源变动及最大持续产量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刘凯 张敏莹 +1 位作者 徐东坡 施炜纲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98-303,共6页
对1997-2003年凤鲚生物学、资源量及最大持续产量进行了研究。汛期风鲚平均全长151mm,平均体重14.2g;全长和体重呈幂函数相关,拟合方程为W=0.036×L2.1874,丰满度系数为0.421。绝对怀卵量变幅为4677~24159粒,相对怀卵量变幅为859~... 对1997-2003年凤鲚生物学、资源量及最大持续产量进行了研究。汛期风鲚平均全长151mm,平均体重14.2g;全长和体重呈幂函数相关,拟合方程为W=0.036×L2.1874,丰满度系数为0.421。绝对怀卵量变幅为4677~24159粒,相对怀卵量变幅为859~1072粒/g体重,成熟卵卵径平均为0.67mm。同期凤鲚年均捕捞量为952.46t,年均汛末瞬时资源量41.57t。应用schaefer模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为1417.4t。与历史资料比较,在过度捕捞和水域污染的影响下,凤鲚资源量急剧下降,此不利情况应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凤鲚 生物学特征 最大持续产量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生产力和最大持续产量 被引量:19
3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颜尤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2,共5页
应用营养动态模式和Cushing模式估算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生产力分别为 3 0 6.0 9× 10 4t和3 0 3 .84× 10 4t;Gulland和最大持续产量Yms简单模式估算该海域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 15 5 .0 6× 10 4t和 15 2 .4 9&#... 应用营养动态模式和Cushing模式估算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生产力分别为 3 0 6.0 9× 10 4t和3 0 3 .84× 10 4t;Gulland和最大持续产量Yms简单模式估算该海域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 15 5 .0 6× 10 4t和 15 2 .4 9× 10 4t ;Schaefer和Fox剩余产量模式估算其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 187.0 8× 10 4t和 15 7.89× 10 4t,扣除非可捕群体后 ,实际为 15 9.0 2× 10 4t和 13 4 .2 1× 10 4t;估算以 1996年福建动力拖网渔船单位kW渔捞效率为标准的最适捕捞力量分别为 168.0 4× 10 4kW和 199.4 4× 10 4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渔业资源 生产力 最大持续产量 邻近海域
下载PDF
用剩余产量模型专家系统(CLIMPROD)评估东海鲐鲹鱼类最大持续产量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卫忠 李长松 俞连福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4-408,共5页
根据统计资料,利用剩余产量模型专家系统对东海鲐Shen鱼类最大持续产量作了谰估分析。结果表明;东海鲐Shen鱼类化整为零分析时的MSY在34.5-44.2万吨之间,按种类分别评估时,鲐鱼的MSY为16.1万吨、蓝圆S... 根据统计资料,利用剩余产量模型专家系统对东海鲐Shen鱼类最大持续产量作了谰估分析。结果表明;东海鲐Shen鱼类化整为零分析时的MSY在34.5-44.2万吨之间,按种类分别评估时,鲐鱼的MSY为16.1万吨、蓝圆Shen万吨,按区域分析时,鲐Shen鱼类东海北部群的MSY为12.5-13.2万吨,福建沿海群为20.1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Shen鱼 最大持续产量 剩余产量模型 专家系统
下载PDF
最大持续产量原理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可新 王翠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0,共3页
文章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其中较重要的就是最大持续产量原理。最大持续产量原理在农业、林业、渔业、有害生物防治、生物资源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最大持续产量 持续发展 应用
下载PDF
已充分开发渔业中估计最大可持续产量的一种近似方法
6
作者 冯波 陈新军 许柳雄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5,共5页
以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为例,应用Grainger和Garcia提出的年渔获量相对增长率(RRCI)的概念,估算其最大可持续产量(MSY)近似值,并与利用其它方法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RRCI=0时,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MSY近似值为33.75 t,比... 以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为例,应用Grainger和Garcia提出的年渔获量相对增长率(RRCI)的概念,估算其最大可持续产量(MSY)近似值,并与利用其它方法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RRCI=0时,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MSY近似值为33.75 t,比Pella-Tomlinson模型的预测结果低3%。用本文方法只需计算年渔获量相对增长率,即可获得MSY的近似值,因此本方法可作为对常规评估模型方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评估 渔获量年相对增长率 最大可持续产量 黄鳍金枪鱼 印度洋
下载PDF
闽东渔场渔业资源可持续产量和最适捕捞力量估算及近期捕捞结构和捕捞力量调整意见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国凤 《现代渔业信息》 2003年第2期11-12,10,共3页
本文根据1990-2000年水产统计资料和实地广泛收集闽东渔场定置网、拖网(含对拖、单拖)、流刺网和钓等四种作业的大量样本船,以各类样本船的平均功率计算闽东历年四种作业的总功率。应用数学模式估算出闽东渔场四种作业类型最大持续产量(... 本文根据1990-2000年水产统计资料和实地广泛收集闽东渔场定置网、拖网(含对拖、单拖)、流刺网和钓等四种作业的大量样本船,以各类样本船的平均功率计算闽东历年四种作业的总功率。应用数学模式估算出闽东渔场四种作业类型最大持续产量(Msy)和最适捕捞力量(fmsy),并提出闽东渔场近期捕捞结构和捕捞力量调整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渔场 渔业资源 持续产量 最适捕捞力量
下载PDF
用补充曲线参数估算最大持续产量的方法
8
作者 陈丕茂 袁蔚文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8-403,共6页
对于不同的补充-捕捞类型,用补充曲线参数估算最大持续渔获数(CS)和最大持续渔获量(MSY或YS)的方法是不同的。提出并讨论了2种补充-捕捞类型的评估方法:①一生只繁殖1次的连续捕捞类型,②一生繁殖多次、渔期短的季节性捕捞类型。把渔获... 对于不同的补充-捕捞类型,用补充曲线参数估算最大持续渔获数(CS)和最大持续渔获量(MSY或YS)的方法是不同的。提出并讨论了2种补充-捕捞类型的评估方法:①一生只繁殖1次的连续捕捞类型,②一生繁殖多次、渔期短的季节性捕捞类型。把渔获量方程与Ricker繁殖模型和BevertonHolt繁殖模型相结合,建立新的以渔获数表示的平衡渔获量方程。分别把BevertonHolt渔获量方程(用于第1类型)和季节性渔业产量模型(用于第2类型)与Ricker繁殖模型和BevertonHolt繁殖模型相结合,建立新的以重量表示的平衡渔获量方程。用这些方程式可以估算以数量表示的最大持续渔获数CS、以重量表示的最大持续渔获量YS,CS所需的捕捞死亡系数(F′S)和YS所需的捕捞死亡系数(FS)。计算了二种类型在同一自然死亡系数下的CS、YS、F′S和FS。结果表明:FS不等于F′S,同一种群的FS可以小于F′S,但FS不可能大于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曲线 最大持续渔获数 最大持续产量
下载PDF
“最大持续产量”原理分析
9
作者 王立乾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65,共1页
分析了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及最大持续产量原理。种群维持在K/2水平时,可获得最大持续产量。
关键词 最大持续产量 “S”型增长曲线 种群
下载PDF
“最大持续产量”及其确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良信 刘娟 肖丽玲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0年第2期1-3,共3页
关键词 最大持续产量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保护 利用
全文增补中
南海北部金线鱼最大可持续产量和总可捕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鸿 吕健 +4 位作者 张杰宁 林翠娴 彭颖诗 王自灵 冯波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1期85-89,共5页
限额捕捞试点工作逐步展开,预示着我国海洋渔业管理进入全面有序的管理时代。文章根据2008—2017年南海北部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出南海北部金线鱼的产量主要来自刺网,占累计总产量的72.90%。剩余产量模型分析认为南海北部金... 限额捕捞试点工作逐步展开,预示着我国海洋渔业管理进入全面有序的管理时代。文章根据2008—2017年南海北部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出南海北部金线鱼的产量主要来自刺网,占累计总产量的72.90%。剩余产量模型分析认为南海北部金线鱼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在168632.99~310518.85t,平均为251765.59t。2017年实施最严格的休渔制度后,当年的捕捞努力量投入和渔业产量均未超过最适值,当前总可捕量可设为158515t。文章研究结果可为该鱼种限额捕捞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鱼 剩余产量模型 最大可持续产量 总可捕量 南海北部
下载PDF
南海北部刺鲳最大可持续产量的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元一 章丽娟 +3 位作者 廖东昇 李璐 谢文锋 冯波 《渔业研究》 2023年第4期365-371,共7页
根据2008—2020年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开展了南海北部刺鲳(Psenopsis anomala)资源的评估,并采用剩余产量模型对12个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南海北部的刺鲳捕捞方式主要为拖网和刺网,分别占其产... 根据2008—2020年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开展了南海北部刺鲳(Psenopsis anomala)资源的评估,并采用剩余产量模型对12个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南海北部的刺鲳捕捞方式主要为拖网和刺网,分别占其产量组成的40.52%和53.14%。平衡Schaefer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SY)为47402.96 t,平衡Fox模型计算的MSY为36739.93 t,非平衡Schaefer模型计算的MSY为29198.74 t。双拖400 kW以上、单拖100~200 kW、刺网50 kW以下等作业方式与功率段的捕捞努力量投入过度,其他的则未发生过度捕捞,资源利用总体处于安全水平。综合推断总可捕量可设定为2.8×104~3.2×104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鲳 南海北部 剩余产量模型 最大可持续产量
下载PDF
增殖放流影响下东海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最大可持续产量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春蕙 刘琦 王迎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19-1224,共6页
当渔业资源出现衰退时,加强资源增殖放流以养护渔业资源、提高渔业产量对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增殖放流的实施会对基于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评估的结果产生影响。基于2001~2015年间东海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 当渔业资源出现衰退时,加强资源增殖放流以养护渔业资源、提高渔业产量对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增殖放流的实施会对基于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评估的结果产生影响。基于2001~2015年间东海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渔业数据,采用增殖剩余产量模型,对东海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SY)及取得MSY时所需捕捞努力量(EMSY)和原存生物量(B_(MSY))进行了评估,并与传统Schaefer模型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年增殖放流量约在3×10^(6)~95×10^(6)尾之间时,三疣梭子蟹年产量逐渐增加,MSY在14.2×10^(4)t和14.6×10^(4)t之间,EMSY基本在15×10^(4)吨位左右。增殖放流量增加,其对应的MSY也越高,能承受的EMSY也越高(从15×10^(4)~15.4×10^(4)吨位之间),相反B_(MSY)则减小(从188.4×10^(4)t降至186.6×10^(4)t)。与传统的Schaefer模型评估结果相比,增殖剩余产量模型由于考虑了增殖放流生物量的因素,得到了MSY和EMSY有所增加,而B_(MSY)有所下降的结论。研究结果有望为该研究海域三疣梭子蟹可持续地捕捞、放流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 三疣梭子蟹 增殖放流 最大可持续产量
下载PDF
杭州湾北部凤鲚资源量及最大可持续产量分析
14
作者 洪波 周轩 王淼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4期245-251,共7页
为研究杭州湾北部凤鲚(Coilia mystus)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于2016—2019年每年的5—10月在杭州湾北部水域设立6个凤鲚张网监测点,每月大潮时对这几个监测点进行取样,共采集到样品5250尾。按照10 mm的组间距进行样品体长分组,获得了各体... 为研究杭州湾北部凤鲚(Coilia mystus)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于2016—2019年每年的5—10月在杭州湾北部水域设立6个凤鲚张网监测点,每月大潮时对这几个监测点进行取样,共采集到样品5250尾。按照10 mm的组间距进行样品体长分组,获得了各体长组频率分布数据。根据体长组频率分布数据,利用体长股分析法估算得到杭州湾北部凤鲚的年平均资源量为723.8 t,最大可持续产量为546.5 t。凤鲚的渐近体长L∞=246.75 mm,生长参数K=1.3,自然死亡系数M=1.89,总死亡系数Z=3.04(r^(2)=0.9854),开发率E=0.378。研究结果表明,杭州湾北部凤鲚资源处于合理利用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凤鲚 资源量 最大可持续产量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下玉米的产量可持续性对间作绿肥的响应
15
作者 王昀杰 樊志龙 +4 位作者 张刁亮 毛守发 胡发龙 殷文 柴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62-2574,共13页
明确间作绿肥对不同灌水量下玉米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对构建节水增效型玉米间作豆科绿肥模式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于2018—2022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玉米间作箭筈豌豆(M/V)和单作玉米(SM)2种种植模式,以及玉米地方习... 明确间作绿肥对不同灌水量下玉米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对构建节水增效型玉米间作豆科绿肥模式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于2018—2022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玉米间作箭筈豌豆(M/V)和单作玉米(SM)2种种植模式,以及玉米地方习惯灌水量(I3:4000 m^(3)hm^(-2))、减量15%(I2:3400 m^(3)hm^(-2))、减量30%(I1:2800 m^(3)hm^(-2))3种灌水水平。研究了间作绿肥对不同灌水量下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相对多作物抗性指数、产量可持续性指数、关键土壤养分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绿肥可在减量15%灌水条件下较单作玉米提高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玉米籽粒产量,2019—2022年,间作玉米在减量15%灌水水平下较单作玉米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提高8.7%~16.4%和7.1%~13.4%,籽粒产量提高9.3%~23.6%,同时与间作玉米地方习惯灌水量处理的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间作绿肥使玉米在减量灌水条件下的相对多作物抗性指数均大于0,且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提高,进而降低了减灌条件下产量的变异系数、提高了产量可持续性指数,间作玉米产量变异系数较同一灌水量单作玉米降低77.9%~82.8%、产量可持续性指数提高12.2%~19.9%。玉米间作绿肥可以增加土壤养分,与单作玉米相比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6.4%~15.8%、12.1%~35.6%,土壤速效磷含量在减量15%和减量30%灌水水平下分别增加了19.4%、11.3%,玉米间作绿肥在减量15%灌水水平下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与地方习惯灌水量处理无显著差异,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在2020—2022年,间作玉米在减量15%灌水水平下较单作玉米的纯收益提高了10.5%~34.2%;在2021—2022年产投比提高了7.8%~10.4%,与间作玉米地方习惯灌水量处理无显著差异。间作绿肥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氮、磷养分条件而增强玉米产量可持续性。总之,间作绿肥能够缓减因灌水量减少造成的产量损失,增强减量灌水下玉米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指数。本研究中玉米间作箭筈豌豆灌水量3400 m^(3)hm^(-2),可作为试区玉米可持续生产模式及其适宜灌水量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稳定性 产量持续 间作绿肥 减量灌水 玉米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我国玉米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忠芳 徐明岗 +1 位作者 张会民 张文菊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7,共6页
采用产量可持续性指数(SYI)对我国22个长期试验点5种施肥模式下的玉米产量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SYI受施肥、经纬度和气象因子的影响,据此将玉米产量稳定性划分为3类,不施肥和单施氮肥(N),玉米产量低,产量持续性差,SYI小于0... 采用产量可持续性指数(SYI)对我国22个长期试验点5种施肥模式下的玉米产量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SYI受施肥、经纬度和气象因子的影响,据此将玉米产量稳定性划分为3类,不施肥和单施氮肥(N),玉米产量低,产量持续性差,SYI小于0.45,极显著地受到温度、降雨量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氮磷肥(NP)配施玉米产量较高,SYI在0.45~0.55,受气象因子的影响较小;氮磷钾肥配施与氮磷钾和有机肥配施(NPK和NPKM),玉米产量高,持续性好,SYI大于0.55,气象因子对其无显著影响。不施肥、单施N和NP肥的玉米SYI与纬度或气象因素间呈显著相关性,而施用NPK和NPKM的SYI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长期施肥 产量持续性指数
下载PDF
线性增长的哺乳种群在Allee效应下的最大持续生产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会玉 林振山 钟赛香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11,共6页
通过对线性增长的哺乳种群在Allee效应下的最大持续生产量(MSY)进行模拟和计算发现:(1)线性增长的Allee种群系统的MSY与种群的个体大小相关;(2)当B≤0.001时(B=A/K,表示AUee效应,其中K为环境容量,A为Allee效应常数),线... 通过对线性增长的哺乳种群在Allee效应下的最大持续生产量(MSY)进行模拟和计算发现:(1)线性增长的Allee种群系统的MSY与种群的个体大小相关;(2)当B≤0.001时(B=A/K,表示AUee效应,其中K为环境容量,A为Allee效应常数),线性增长的Allee种群受Allee效应的影响很小;(3)线性增长的Allee种群的MSY随生殖率的增加先是快速增长,而后逐渐稳定;同时,MSY随B的增加而增加;另外当形状参数介于0.3~3之间时,MSY同样也会随着形状指数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增长 哺乳种群 ALLEE效应 最大持续产量
下载PDF
灌漠土长期有机配施土壤肥力特征和作物产量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吴科生 车宗贤 +4 位作者 包兴国 张久东 卢秉林 杨新强 杨蕊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3-340,共8页
为揭示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灌漠土土壤培肥效果,依托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长期定位培肥试验(1988-至今),设计有机肥磷肥配施(MP)、有机无机配施(1/2MN+P)、氮磷配施(NP)和不施肥(CK)4个处理,测定其第31年和已有的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数据... 为揭示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灌漠土土壤培肥效果,依托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长期定位培肥试验(1988-至今),设计有机肥磷肥配施(MP)、有机无机配施(1/2MN+P)、氮磷配施(NP)和不施肥(CK)4个处理,测定其第31年和已有的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数据,研究灌漠土长期有机培肥对土壤肥力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第31年和历年平均值与试验初始值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72.5%和24.9%,土壤全氮增加72.3%和25.7%,土壤全钾增加16.1%和33.0%;与无肥对照(CK)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54.9%和19.1%;土壤全氮增加47.3%和14.9%,土壤全磷增加73.0%和15.3%。有机无机配合施用能有效降低土壤pH。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第31年和逐年平均值与对照(CK)相比,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产量增加149.2%和139.2%,肥料贡献率(FCR)为0.58,变异系数(CV)为0.21,可持续性指数(SYI)为0.61,养分和产量各项指标均达到高优水平。灌漠土长期有机无机配施措施能持续增加灌漠土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贡献率,显著提高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产量及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研究结果可为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农田土壤科学培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有机培肥 灌漠土 土壤肥力特征 产量稳定性 产量持续
下载PDF
非Allee哺乳种群系统的最大持续生产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振山 刘冒松 Lary Li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6-78,共3页
通过计算和模拟发现 :(1)对于给定的净生殖率 ,非Allee种群系统的最大持续生产量随系统的形状参数的增大而减少 ;(2 )对于给定的形状参数 。
关键词 种群 non—Allee系统 最大持续产量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水稻产量可持续性特征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焕焕 徐明岗 吕家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3-168,共6页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持续生产及可持续性的影响,为水稻的持续性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江西进贤红壤性水稻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点,选取不施肥(CK)、施用氮钾肥(NK)、施用氮磷肥(NP)、施用氮磷钾肥(NPK)和氮磷...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持续生产及可持续性的影响,为水稻的持续性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江西进贤红壤性水稻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点,选取不施肥(CK)、施用氮钾肥(NK)、施用氮磷肥(NP)、施用氮磷钾肥(NPK)和氮磷钾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5个长期施肥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早稻和晚稻产量的变化,并计算水稻产量可持续性指数(Sustainable yield index,SYI),探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演变的影响。【结果】1981-2005年,与CK相比,NK、NP、NPK、NPKM处理均可明显提高早、晚稻的产量,其中NPKM处理的产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1981-2005年,除NK处理的早稻产量呈极显著下降(70.8kg/(hm2·年))外,其他施肥处理早、晚稻的产量变化均不显著。不同施肥处理下,早、晚稻的SYI值不同,其中NPK、NPKM处理早、晚稻的SYI值均较高,而其他处理的早、晚稻SYI值较低。水稻SYI值与各处理的平均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产量变异系数呈不显著负相关。【结论】可以通过提高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来提高水稻生产的可持续性,利用SYI评价水稻高产稳产可持续性还需对其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水稻 产量变化趋势 产量持续性指数 江西 红壤性水稻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