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喂养和间断喂养对危重病人血糖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1
作者 崔青 张海燕 +2 位作者 彭粤铭 沈缤芬 袁菁霞 《循证护理》 2023年第14期2509-251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持续喂养和间断喂养对危重病人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OVI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建库至2021年12月收录的关于不同喂养方式对危重病人... 目的:系统评价持续喂养和间断喂养对危重病人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OVI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建库至2021年12月收录的关于不同喂养方式对危重病人血糖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评价文献,进行资料提取,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涉及604例病人。持续喂养组血糖水平低于1 d多次喂养的间断喂养组[MD=0.67,95%CI(0.05,1.29),P=0.03]。对于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不同喂养方式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尚不能得到有效结论。因研究异质性大,尚不能得到不同喂养方式对危重病人APACHEⅡ评分的影响。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危重病人可采用持续喂养方式控制血糖水平。由于纳入样本量较少,其他结论还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喂养 间断喂养 营养支持 血糖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危重患者间断喂养和持续喂养有效性和耐受性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须晋 赵娜 +7 位作者 马士程 孙峰 宁昱琛 朱华栋 李毅 徐军 周文华 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目的对比重症患者间断喂养相对于持续喂养的有效性和耐受性。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间断喂养组(试验组)和持续喂养组(对照组)。试验组按每天4次将当... 目的对比重症患者间断喂养相对于持续喂养的有效性和耐受性。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间断喂养组(试验组)和持续喂养组(对照组)。试验组按每天4次将当日所需营养液总量均分,每餐以250 mL/h的泵注速度完成鼻饲量;对照组每天06∶00开始按照80~120 mL/h的泵注速度匀速完成鼻饲总量。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两组治疗期间每个观察时间点患者的胃残量平均值和胃残量最大值、两组反流误吸和腹泻发生率以及患者主观舒适度(饥饿感和腹胀感)。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试验组16例,对照组14例。试验组成功完成每天营养治疗计划的患者人次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97.32%vs.67.35%,P=0.00)。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变化值[分:1.50 X(-0.50,8.50)vs.4.00(2.00,12.00),P=0.22]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值[mg/dL:-65.00(-85.50,-7.50)vs.-63.00(-86.00,-25.00),P=0.9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每个观察时间点的胃残量平均值和胃残量最大值、反流误吸、腹泻、腹胀感和饥饿感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断喂养的有效性和耐受性不劣于持续喂养,且更有利于临床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重症 间断喂养 持续喂养
下载PDF
间断喂养与持续喂养对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阳洋 邵小平 +2 位作者 蒋卓娟 俞荷花 雷培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间断喂养、持续喂养对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 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及万方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间断喂养、持续喂养对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 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及万方数据库,搜索建库至2019年4月1日所有关于采用间断喂养及持续喂养对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筛选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生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及资料提取,使用RevMan 5.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3篇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4篇为临床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间断喂养与持续喂养对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腹胀[OR=1.43,95%CI(0.68,3.04)]、腹泻[OR=1.15,95%CI(0.69,1.92)]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目标供给量达标情况[OR=2.67,95%CI(1.69,4.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间断喂养更符合正常人的生理,不会增加腹泻、腹胀发生率;且可提高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目标供给量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肠内营养 持续喂养 间断喂养 顿服 耐受性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非营养性吸吮对持续喂养早产儿生长发育和行为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5
4
作者 李帅 沈俊军 +3 位作者 周薇薇 张荷花 李磊 李杰 《安徽医学》 2019年第7期768-770,共3页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持续喂养早产儿生长发育和行为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安徽省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需持续管饲喂养的早产儿70例,按出生体质量和胎龄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持续喂养早产儿生长发育和行为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安徽省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需持续管饲喂养的早产儿70例,按出生体质量和胎龄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并予以持续管饲输注配方奶,观察组在持续管饲喂养过程中,予以非营养性吸吮(NNS),观察并比较两组早产儿胎粪排尽时间、每日大便次数、胃残留奶量、每日奶量、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情况、出生后体质量增长情况及矫正胎龄40周时行为发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患儿胎粪排尽时间缩短、每日大便次数增多、胃残留奶量减少,腹胀、呕吐发生率低,患儿达全肠道喂养时间较短、出生后体质量增长较快,患儿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评估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总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NS能够提高患儿奶量,降低持续喂养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加快早产儿体格生长,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促进其行为神经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持续喂养 非营养性吸吮 生长发育 行为状态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持续喂养临床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钦迎 季大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3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早期喂养方法。方法将收住NICU的VLBWI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胃管持续喂养,对照组采用胃管间断喂养,观察胃潴留、胃食管返流和呕吐、腹胀、并发症、经口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早期喂养方法。方法将收住NICU的VLBWI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胃管持续喂养,对照组采用胃管间断喂养,观察胃潴留、胃食管返流和呕吐、腹胀、并发症、经口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胃潴留、胃食管返流和呕吐、腹胀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经口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VLBWI早期给予胃管持续喂养可减少胃潴留、胃食管返流和呕吐、腹胀及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经口喂养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胃管持续喂养 评价
下载PDF
持续与间歇喂养方式对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的影响
6
作者 丁喜珍 殷传慧 +1 位作者 冯红燕 王桂银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持续与间歇喂养方式对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的影响,为提高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20例,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持续喂养组和间歇喂养组,每... 目的分析持续与间歇喂养方式对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的影响,为提高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20例,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持续喂养组和间歇喂养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支持7d后肠内营养达标率以及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营养指标、APACHEⅡ评分、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肠内营养支持第7d间歇喂养组肠内营养达标率为86.67%,持续喂养组为7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内营养支持第7d血红蛋白、白蛋白高于第1d,APACHEⅡ评分低于第1d(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喂养组肠内营养第7d时,腹泻、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持续喂养组(P<0.05);两组胃残留量Ⅲ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与间歇喂养均为脓毒症患者有效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但间歇喂养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内营养 持续与间歇喂养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联合母亲声音刺激疗法、间歇持续喂养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闫静 祖婷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年第6期863-866,共4页
目的分析益生菌制剂联合母亲声音刺激疗法、间歇持续喂养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84例,按照出生后进入监护室顺序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分析益生菌制剂联合母亲声音刺激疗法、间歇持续喂养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84例,按照出生后进入监护室顺序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最终共脱失2例)。对照组给予母亲声音刺激疗法+间歇持续喂养治疗,观察组给予益生菌制剂+母亲声音刺激疗法+间歇持续喂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情况,治疗前后营养学指标的变化,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初次排便时间、胎粪排尽时间、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4天,两组患儿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4天,两组患儿头围、身长及体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P<0.05),且观察组患儿头围、身长及体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生菌制剂联合母亲声音刺激疗法、间歇持续喂养能够改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胃肠动力情况,加快肠道的营养吸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促进患儿生长发育,不增加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制剂 母亲声音刺激疗法 间歇持续喂养 极低出生体质量 早产儿
原文传递
新生儿破伤风应用推注泵持续滴入喂养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黄云丽 叶永青 吴巧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10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更合适于破伤风患儿的喂养方法,提高新生儿破伤风的治愈率。方法以2003年1月~2007年4月30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喂养方式分成两组:常规组按常规鼻饲方法把所需奶量在10~20分钟内鼻饲完,改良组用注射器吸取奶... 目的 探讨更合适于破伤风患儿的喂养方法,提高新生儿破伤风的治愈率。方法以2003年1月~2007年4月30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喂养方式分成两组:常规组按常规鼻饲方法把所需奶量在10~20分钟内鼻饲完,改良组用注射器吸取奶液后用推注泵以10~30ml/小时速度将奶液缓慢均匀滴入胃内,并且鼻饲奶时强调患儿取头高右侧卧位。观察两组患儿出现的喂养并发症和治疗结局。结果改良组鼻饲后呕奶、胃潴留、抽搐和发绀的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改良组患儿并发肺部感染5例(35.7%),低于对照组的12例(7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Х^2=4.693,P〈0.05)。治疗结局:改良组治愈7例,好转5例,放弃1例,死亡1例,有效率85.7%;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3例,放弃6例,死亡2例,有效率50.0%,改良组有效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Х^2=4.286,P〈0.05)。结论 使用推注泵持续滴入喂养可减少新生儿破伤风喂养导致的不良症状和肺部继发感染,有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破伤风 推注泵 持续喂养
下载PDF
产后护理方案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9
作者 刘秀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213-021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产后护理方案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9月至2024年进行,选取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接受产后护理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产后护理方案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9月至2024年进行,选取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接受产后护理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记录产后42天内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持续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产后护理计划对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和持续时间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对照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持续时间优于对照实验组,表明产后护理计划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增加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阐述了产后护理计划在推动母乳喂养层面的必要性,为临床实验提供了重要指导作用,大力实施高效的产后护理计划,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妈妈很好地开展母乳喂养,增加母乳喂养时长,为宝宝提供最好的营养成分和免疫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护理方案 母乳喂养成功率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初产妇
下载PDF
24 h泵注持续喂养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帅 王娜 +4 位作者 蔡成 张荷花 周薇薇 李磊 王荣刚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24 h泵注持续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胃肠功能紊乱和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需管饲喂养的VLBWI 80例,按照简单随机的方法分为... 目的探讨24 h泵注持续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胃肠功能紊乱和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需管饲喂养的VLBWI 80例,按照简单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胎龄28+2~33+5周,出生体质量1.04~1.47 kg;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胎龄28+1~33+5周,出生体质量1.05~1.47 kg。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非营养性吸吮并予以间断管饲输注配方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非营养性吸吮基础上予24 h泵注持续微量喂养,比较2组早产儿一般情况、胎粪排尽时间、每日大便次数、每日奶量、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情况、出生后体质量增长情况及矫正胎龄40周时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情况。结果1.2组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头围、身长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日均增加奶量增加[(12.95±2.34)g/d比(10.08±2.08)g/d]、胎粪排尽时间缩短[(3.90±0.84)d比(5.02±0.86)d]、每日大便次数增多[(3.85±1.07)次/d比(3.00±0.81)次/d]、拔除胃管时间缩短[(14.75±3.20)d比(16.80±3.08)d]、体质量下降最低日龄缩短[(3.38±0.86)d比(4.22±0.89)d]、日均体质量增长速度增快[(15.25±2.29)g/(kg·d)比(11.55±1.56)g/(kg·d)]、平均住院时间缩短[(40.58±8.03)d比(44.30±8.13)d]、头围增长速度增快[(35.23±2.40)cm比(33.74±1.63)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05、-5.907、3.981、-2.918、-2.825、3.890、-2.060、3.233,均P<0.05)。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呕吐、腹胀、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16.050、5.165、14.528,均P<0.05)。4.观察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呼吸暂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8、10.251,均P>0.05);观察组患儿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评估及NBNA总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6、3.207、3.000、2.421,3.150、6.141,均P<0.05)。结论24 h泵注持续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够显著减少VLBWI胃肠功能紊乱,能够促进其胃肠功能发育成熟、改善营养状况、加快体格生长,从而促进其行为神经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持续喂养 非营养性吸吮 生长发育 行为状态
原文传递
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白雪 王娟 范文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8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VLBMI)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VLBMI患儿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在出生24 h后行临床常规胃管喂养,观察组在出生24 h内行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比2... 目的探讨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VLBMI)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VLBMI患儿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在出生24 h后行临床常规胃管喂养,观察组在出生24 h内行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比2组患儿不耐受情况、体质量变化情况、达到完全肠道喂养所需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30.95%(P<0.05);观察组患儿每日体质量增长量、达到完全肠道喂养所需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VLBMI患儿的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实施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可有效改善患儿不耐受情况,促进体质量增长和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低出生体质量儿 间歇持续微量喂养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炜 胡金芝 +1 位作者 吴岸敏 王丽珍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5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妇产科出生的早产儿76例。采用抛银币法将纳入的76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早产儿生... 目的探讨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妇产科出生的早产儿76例。采用抛银币法将纳入的76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早产儿生后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12~24h内)。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非营养吸吮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胎粪排空日龄及达完全肠道喂养时间,并比较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2周时体重和头围增长幅度等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胎粪排空日龄和达完全肠道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周时体重和头围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用于早产儿可减少肠道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能促进胃肠功能成熟,缩短达完全肠道喂养时间;并能促进体重和头围的增长,促进其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 非营养性吸吮 肠道喂养不耐受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早期持续微量喂养与常规间断喂养对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大鹏 郭静 +3 位作者 王颖源 康文清 张耀东 熊虹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持续微量喂养与常规间歇喂养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效果。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低出生体重儿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间歇喂养,观察组采用早期持续微量喂... 目的观察早期持续微量喂养与常规间歇喂养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效果。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低出生体重儿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间歇喂养,观察组采用早期持续微量喂养。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和血清胃泌素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儿体质量开始增长时间、自行吮吸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和喂养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体质量为(1 673.54±154.27)g,胃泌素(124.82±14.28)ng/L,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体质量(1 395.77±102.54)g,胃泌素(98.79±6.8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开始增长时间、自行吮吸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喂养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持续微量喂养应用在低出生体重儿中能够提高喂养耐受性,促进胃肠道组织成熟,增长体质量快,缩短黄疸持续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儿 早期 持续微量喂养 间断喂养 营养状况
下载PDF
中国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2
14
作者 李沛霖 刘鸿雁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12,共13页
世卫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应持续到2岁及以上,本文测算中国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中位数仅为9个月(8.869,9.213),离"婴幼儿喂养战略"的目标差距甚远。利用生存分析技术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这一变量进行研究,发现:母亲的个人因素,以... 世卫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应持续到2岁及以上,本文测算中国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中位数仅为9个月(8.869,9.213),离"婴幼儿喂养战略"的目标差距甚远。利用生存分析技术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这一变量进行研究,发现:母亲的个人因素,以及母亲所处环境的社会因素都会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产生影响。而过早添加奶粉和辅食、孩子食品支出高、剖宫产、母亲上班等因素则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有负相关关系。尤其是在4月龄前添加奶粉是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影响最大的、负向的因素。孩子性别和是否有保健手册,家中孩子数量、母亲外出打工导致的母婴分离、母亲每天工作时长、是否患慢性病、吸烟和睡眠不足,家庭收入、母亲是否关注食品安全等因素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没有显著性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母乳喂养研究和干预提供基础性的数据支持,有助于相关机构能够更具针对性、更有效地推动母乳喂养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生存分析 KM模型 COX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曾玉友 韩芳 黄荣辉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8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肠道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产VLBWI随机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在出生后24h内给予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照组在患儿出生24h后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肠道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产VLBWI随机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在出生后24h内给予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照组在患儿出生24h后采用常规胃管喂养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率分别为7.5%、3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每日体质量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达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能显著改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存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间歇持续微量喂养 生长发育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极早早产儿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预防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蓓 苏萍 +2 位作者 韩进天 王岩 林广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298-230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能否降低胎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发病率。方法 59例胎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在生后24 h分配到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组(持续喂养组)或早期间歇推注喂养组(间歇喂养组),...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能否降低胎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发病率。方法 59例胎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在生后24 h分配到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组(持续喂养组)或早期间歇推注喂养组(间歇喂养组),研究其PNAC发生率。结果持续喂养组婴儿PNAC发生率20.7%;间歇喂养组婴儿PNAC发生率46.7%(OR=0.298,95%CI 0.094~0.941,P=0.035),两组婴儿PNAC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较早期间歇推注喂养能降低胎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PNAC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 早期间歇推注喂养 极早早产儿 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
下载PDF
持续胃管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状况及胃肠道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张玉侠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胃管喂养 ,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状况及胃肠道动力的影响。方法将 1998年 4月~1999年 8月收治的 33例VLBW按随机编号分为实验组 (n =17)和对照组 (n =16 )实验组施以持续喂养法 ,对照组予间歇鼻饲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持续胃管喂养 ,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状况及胃肠道动力的影响。方法将 1998年 4月~1999年 8月收治的 33例VLBW按随机编号分为实验组 (n =17)和对照组 (n =16 )实验组施以持续喂养法 ,对照组予间歇鼻饲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营养指标日增长体重、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全肠道营养的时间、前白蛋白 )无明显差异 ,在胃动力指标 (胃动素、胃泌素 )对照组高于实验组 ,同位素检查指标GE6 0 % (6 0min胃排空指数 )、RI% (返流指数 )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持续胃管喂养能减少胃潴留和呼吸暂停的次数。这一研究对指导如何选择VLBW的喂养方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持续胃管喂养 间歇胃管喂养 营养状况 胃肠道动力
下载PDF
贵港市婴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景庭 何仲雄 +4 位作者 韦发双 覃春伟 徐志良 覃雄林 陆汉明 《应用预防医学》 2019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贵港市婴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8月从贵港市3个区和2个县分别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12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并收集相关信息,采用Kap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比较不同组间母乳持续喂养时间... 目的了解广西贵港市婴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8月从贵港市3个区和2个县分别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12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并收集相关信息,采用Kap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比较不同组间母乳持续喂养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母乳持续喂养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868名婴儿童纳入统计分析;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中位数为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婴儿出生体重、孕期周数、母亲民族、产后吸吮时间、分娩方式及分娩医院等6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婴儿出生体重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有影响(P=0.042),出生体重为2.5~4.0 kg的婴儿断奶危险性是出生体重<2.5 kg的0.474倍(P=0.012)。结论贵港市母乳喂养时间普遍不足,需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给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剖宫产产妇出院后持续性母乳喂养支持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娟 张永爱 +3 位作者 李秀娟 李静 张美 张海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2年第4期433-434,453,共3页
目的研究出院后持续性母乳喂养支持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实践的影响。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抽取剖宫产产妇8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6人,对照组40人。对实验组实施持续性母乳喂养支持电话访谈,比较出院后1周... 目的研究出院后持续性母乳喂养支持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实践的影响。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抽取剖宫产产妇8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6人,对照组40人。对实验组实施持续性母乳喂养支持电话访谈,比较出院后1周、2周、3周、4周和产后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母乳喂养实践的差异。结果产后1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母乳喂养率无统计学差异(17.4%vs10.0%,χ2=0.97,P=0.32);产后2周、产后3周、产后4周和产后3个月,实验组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2%vs10.0%,73.9%vs15.0%,78.3%vs25.0%,69.6%vs25.0%,χ2=13.63~29.85,均P〈0.0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率。结论产后1个月内医护人员积极开展持续性母乳喂养支持有助于剖宫产产妇坚持长期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母乳喂养支持 剖宫产 产妇 母乳喂养实践
下载PDF
极早早产儿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蓓 苏萍 +2 位作者 韩进天 王岩 林广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17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能否降低胎龄为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本科孕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在生后24h内随机分配到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组(简称持续喂养组,共29名)或早期间...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能否降低胎龄为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本科孕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在生后24h内随机分配到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组(简称持续喂养组,共29名)或早期间歇推注喂养组(简称间歇喂养组,共30名),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持续喂养组婴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6.9%,间歇喂养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065;95%CI(0.013,0.323);P=0.000]。结论: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较早期间歇推注喂养更能降低胎龄25-28周的极早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持续鼻饲输注喂养 早期间歇推注喂养 极早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