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前列腺癌间歇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1
作者 翟忠奇 罗晓辉 +2 位作者 汤正岐 殷锋彦 郑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522-524,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晚期前列腺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IHT)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CHT)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确诊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共96例,之前未接受治疗,随机分为:间歇治疗组(A组)和持续治疗组(B组)。A组:54例,给予比卡鲁胺(50mg,口服,每... 目的:观察比较晚期前列腺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IHT)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CHT)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确诊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共96例,之前未接受治疗,随机分为:间歇治疗组(A组)和持续治疗组(B组)。A组:54例,给予比卡鲁胺(50mg,口服,每日1次)和戈舍瑞林(3.6mg,皮下注射,每月1次)治疗,当患者血清PSA≤0.2ng/ml,暂停服用药物比卡鲁胺,当患者血清PSA>4ng/ml时,重新开始服用药物比卡鲁胺。B组:42例,同时给予比卡鲁胺和戈舍瑞林治疗,不间断治疗。终止治疗的标准是病人由激素依赖转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半年、1年、2年后血清PSA、疼痛缓解及排尿梗阻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血清PSA、疼痛缓解以及排尿梗阻改善情况上,两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治疗后不良反应中去势综合征、转氨酶升高、贫血以及乳房发育发生率较B组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IHT和CHT对晚期前列腺癌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都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IHT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持续治疗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椎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IHT) 持续性内分泌治疗(cht)
下载PDF
晚期前列腺癌间歇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飞 杨志刚 马旭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4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间歇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94例选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47例对照组实施持续性内分泌治疗,47例观察组实施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组间在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间歇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94例选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47例对照组实施持续性内分泌治疗,47例观察组实施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组间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较,组间血清PS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方式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更理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前列腺癌 持续性 间歇性 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晚期前列腺癌持续与间歇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姜军 李金明 +1 位作者 郑国昌 白续国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晚期前列腺癌持续与间歇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首先进行6个月雄激素全阻断内分泌治疗,进行疗效评估,将对内分泌治疗有效的患者随机分为间歇组和持续... 目的分析晚期前列腺癌持续与间歇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首先进行6个月雄激素全阻断内分泌治疗,进行疗效评估,将对内分泌治疗有效的患者随机分为间歇组和持续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变化、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及疾病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比例。结果共收治114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其中对内分泌治疗敏感107例,入组间歇组53例,入组持续组54例。2组前列腺癌患者不同治疗时间血清PS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中间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75%显著低于持续组的38.88%(P<0.05)。间歇组患者WHOQOL-100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持续组(P<0.05)。间歇组患者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比例为39.62%显著低于持续组的进展比例64.81%(P<0.05)。结论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可在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推迟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前列腺癌 持续性内分泌治疗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社会心理学影响因素及行为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蕾 金锋 +1 位作者 刘诗盈 王爱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974-2977,共4页
本文将综述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现状及社会心理学影响因素,内分泌治疗的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乳腺癌患者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与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的关系,为今后制定我国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依从性 持续性 行为干预
下载PDF
前列腺癌晚期PSA水平变化及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军 沈宁博 +2 位作者 刘涛 熊飞 颜昭君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探究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变化以及不同内分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当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内分泌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IHT组(63例)和CHT组(56例)。对比两... 目的探究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变化以及不同内分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当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内分泌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IHT组(63例)和CHT组(56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内分泌治疗后的PSA水平变化、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生存质量状况。结果 HIT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的血清PSA水平明显高于CH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2个月、18个月以及24个月的血清PSA水平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IHT组患者的排尿症状、治疗相关症状及性功能等方面评分明显优于CH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肠道症状、骨痛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HT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3%,明显高于CHT组(44.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HT组及CHT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0.95%、76.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HT组患者的出现进展以及处于去势抵抗的比例分别为23.81%、19.05%,均明显低于CHT组(分别为39.68%、41.2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后,晚期前列腺的血清PSA水平逐渐趋于正常,能够获得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相同的临床疗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因其较低的药物不良反应能够使患者的的生存质量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前列腺癌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 持续性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探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魏广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6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为间歇组和持续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间歇性和持续性内分泌组患者...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为间歇组和持续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间歇性和持续性内分泌组患者其血清中PSA水平、排尿梗阻症状以及疼痛情况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同时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持续组(P〈0.05)。结论间歇性和持续性内分泌疗法在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方面其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但间歇性内分泌疗法在缓解患者疼痛和临床症状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内分泌 间歇性内分泌 晚期前列腺癌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老年人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夏添 《益寿宝典》 2022年第19期41-43,共3页
对老年人晚期前列腺癌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从 2020 年 1 月至2021 年 1 月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 200 例我院的晚期前列腺癌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持续性内分泌治疗(对照组),一组采用间歇... 对老年人晚期前列腺癌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从 2020 年 1 月至2021 年 1 月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 200 例我院的晚期前列腺癌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持续性内分泌治疗(对照组),一组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观察组),每组例数相等,对比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差异大(P<0.05)。 结论: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法可以改善前列腺癌晚期老年病人的生存状态,疗效比较好,病人的症状几乎都被较好的控制且没有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可将该方案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 持续性内分泌治疗 临床疗效 晚期前列腺癌
下载PDF
间歇性和持续性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 对前列腺癌患者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韩耕宇 邱广富 +2 位作者 李华福 许琛 谢群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9期1897-1902,共6页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接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后的代谢改变,比较间歇性和持续性内分泌治疗(continuous hormonal therapy,CHT)对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珠海市人民医院接受...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接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后的代谢改变,比较间歇性和持续性内分泌治疗(continuous hormonal therapy,CHT)对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珠海市人民医院接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且符合标准的76例PCa患者,其中36例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intermittent hormonal therapy,IHT),为IHT组;40例行CHT,为CHT组。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及治疗24个月时的BMI、腰围、收缩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舒张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TG、TC、HDL和LDL的变化情况。结果:IHT组BMI和腰围在24个月中持续升高;治疗后血压、FBG和TG高于治疗前,但12~24个月无明显改变;TC在12个月时升高,而在24个月时与治疗前无差异;HDL和LDL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CHT组BMI,腰围,血压和FBG在24个月中持续升高;治疗后TG和TC高于治疗前,但12~24个月无明显改变;HDL在治疗12个月后无明显改变,但24个月时较治疗前降低;LDL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在治疗12个月时,两组间各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24个月时除LDL外,内分泌治疗对间歇组其他各项指标的影响均显著小于CHT组(P<0.05)。结论:PCa行间歇性和持续性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均可引起患者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但长期治疗时,IHT对患者体内代谢的影响较CHT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间歇性和持续性内分泌治疗 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 代谢改变
下载PDF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持续性与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崔向前 方东 程翔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182-183,共2页
探究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持续性与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方法: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病房2017年0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入院且愿意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将其随机... 探究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持续性与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方法: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病房2017年0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入院且愿意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亮丙瑞林联合比卡鲁胺间歇性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亮丙瑞林联合比卡鲁胺持续性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血清PSA值、血清睾酮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性功能障碍及潮热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比卡鲁胺联合亮丙瑞林间歇性治疗对前列腺癌术后的治疗效果与持续性治疗效果基本相当,但安全性较高,同时可有效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由于其间歇性的治疗是否会推迟非激素依赖情况出现尚未明确,我们仍在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中,因此具体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更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 持续性内分泌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两种方法联合间歇性雄激素抑制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舟 吴宏 +2 位作者 田焕书 叶木石 黄兴端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P)和睾丸切除术联合间歇性雄激素抑制(IAD)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Pca)的疗效。方法 40例中晚期Pca患者行TUPKP治疗并且行睾丸切除术和IAD治疗。结果 6个月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P)和睾丸切除术联合间歇性雄激素抑制(IAD)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Pca)的疗效。方法 40例中晚期Pca患者行TUPKP治疗并且行睾丸切除术和IAD治疗。结果 6个月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MFR)、残余尿量(RV)、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体积等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UPKP和睾丸切除联合IAD治疗中晚期Pca的疗效确切,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睾丸切除术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 持续性雄激素阻断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建平 常秀峰 余裕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1期120-121,99,共3页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治疗进展 无排卵性不孕症 生育年龄妇女 持续性无排卵 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紊乱 临床特征 病理生理 PCOS
下载PDF
小檗碱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磊 王培伟 李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3,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以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发病率高达6%~10%。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胰岛素抵抗 小檗碱 内分泌紊乱性疾病 治疗 持续性无排卵 流行病学调查 育龄期女性
下载PDF
卵巢早衰34例临床分析和治疗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3期30-30,共1页
卵巢早衰是40岁以前妇女出现持续性闭经,雌激素水平低下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与绝经相似,是一种病因复杂,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多以闭经、不孕及低雌激素引起的症状就诊。我科门诊自2000年5月~2003年5月诊断... 卵巢早衰是40岁以前妇女出现持续性闭经,雌激素水平低下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与绝经相似,是一种病因复杂,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多以闭经、不孕及低雌激素引起的症状就诊。我科门诊自2000年5月~2003年5月诊断为卵巢早衰者34例进行分析与治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临床分析 治疗 雌激素水平 内分泌疾病 低雌激素 持续性 闭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34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柳 《中国民间疗法》 2005年第1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卵巢早衰 中西医结合方法 雌激素水平 绝经妇女 内分泌疾病 气血生化 低雌激素 持续性 闭经
下载PDF
田淑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验案1则
15
作者 苏健 申军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30期36-36,共1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临床上最常见的育龄期妇女内分泌疾病,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样性的内分泌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性无排卵和胰岛素抵抗,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不孕、肥胖、多毛、痤疮、黑棘...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临床上最常见的育龄期妇女内分泌疾病,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样性的内分泌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性无排卵和胰岛素抵抗,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不孕、肥胖、多毛、痤疮、黑棘皮症等,妇科彩超表现为每侧卵巢可见直径2~9mm,卵泡≥1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治疗 内分泌综合征 高雄激素血症 持续性无排卵 妇科临床 临床表现 内分泌疾病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症非生育指征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鸿文 桂文武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9期12-14,29,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在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性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育龄女性中,约有8-13%患有此疾病[1,2],并且有大... 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在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性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育龄女性中,约有8-13%患有此疾病[1,2],并且有大约70%受此疾病影响的女性未得到明确诊断[1]。本文主要根据相关研究并结合2018年PCOS国际循证指南[3],对PCOS的非生育指征的药物治疗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症 药物治疗 指征 生育 内分泌疾病 PCOS 持续性无排卵 育龄女性
下载PDF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蔺玉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142-114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87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4年2月-2016年2月。按照入院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持续性内分泌治疗,观... 目的探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87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4年2月-2016年2月。按照入院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持续性内分泌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实施QLQ—C30评分,治疗后3个月进行组内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得分以及总分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分别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实施EP—IC评分和比较可得,与本组治疗后3个月进行组内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得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分别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实施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晚期 内分泌治疗 间歇性 持续性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糖尿病伴抑郁症抗抑郁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薇 吴国富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抗抑郁治疗 抑郁症 糖尿病 临床分析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持续性高血糖 药物联合治疗 情绪低落
下载PDF
胡玉荃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晨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7期851-852,共2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高或胰岛素抵抗、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补肾活血法 胡玉荃 治疗 持续性无排卵 胰岛素抵抗 雄激素过高 内分泌紊乱
下载PDF
浅谈多囊卵巢综合征及治疗的重要性
20
作者 崔琬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3期137-138,共2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1](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有很多学说...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1](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有很多学说[2],如青春发育亢进学说,还有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胰岛素作用异常,肾上腺功能异常,遗传因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系统异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肾上腺功能异常 神经内分泌 治疗 持续性无排卵 生殖功能障碍 紊乱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