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玉菁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1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究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以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 目的探究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以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的有效使用。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病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病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能够提升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快速痊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 重型脑外伤 临床价值 护理措施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景重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7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的效果。方法5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监测,观察组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进行监测。对比两组死亡率、住院时间及并...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的效果。方法5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监测,观察组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进行监测。对比两组死亡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3.70%,并发症发生率为7.41%,均低于对照组的25.93%、29.63%,住院时间(18.66±4.56)d短于对照组的(25.72±5.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效果满意,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 重型脑外伤 死亡率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杨佳明 熊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第1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对其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以采用常规方式监测患者情况作为对照组,以采用颅内压...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对其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以采用常规方式监测患者情况作为对照组,以采用颅内压监测仪监测患者情况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种方式的效果及对患者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23例患者中,3例死亡,死亡率为13.04%;对照组23例患者中,9例发生死亡,死亡率为39.13%,实验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4.0588,P=0.0439)。结论:采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有助于及早发现颅内出血,及继发性水肿,为指导临床用药治疗提供了依据,并能及早发现并治疗微小病变,降低了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 颅内监测仪 重型脑外伤 死亡率 颅内水肿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临床价值评估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志彬 廖薇 肖柏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7期67-70,共4页
目的:研究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检测颅内压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以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照组予... 目的:研究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检测颅内压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以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照组予以传统对颅内压的评定方法,观察两组术后颅内压、术后GCS评分、预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颅内压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0天观察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对病情进行评估,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有着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有 颅内监测 重型脑损伤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蒋福刚 李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7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美国强生公司Codman颅内压监护仪监测ICP 43例(监测组),未进行ICP监测43例(...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美国强生公司Codman颅内压监护仪监测ICP 43例(监测组),未进行ICP监测43例(对照组)。结果术后6个月,监测组预后良好率(65.1%,28/43;GOS评分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9.5%,17/43;P<0.05)。监测组脱水药物使用时间、剂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术后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应用持续有创ICP监测,能实时动态反映ICP变化,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减少脱水药物时间与剂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性脑出血 手术治疗 持续有颅内监测 疗效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卫东 杨琨 周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6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价值。方法将7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创新组与传统组各38例,传统组采用常规性监测方法和治疗方法治疗,创新组患者则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价值。方法将7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创新组与传统组各38例,传统组采用常规性监测方法和治疗方法治疗,创新组患者则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并由医院专业医护人员就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甘露醇使用量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创新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传统组患者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新组的甘露醇用量少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新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传统组的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常规监测和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进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有颅内监测 高血性脑出血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及护理 被引量:9
7
作者 杜长虹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3期129-130,共2页
目的总结脑外伤术后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及护理。方法对10例重型脑外伤术后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结果 10例重型脑外伤术后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2例死亡,8例进入康复治疗阶段。结论重型脑外伤术后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目的总结脑外伤术后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及护理。方法对10例重型脑外伤术后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结果 10例重型脑外伤术后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2例死亡,8例进入康复治疗阶段。结论重型脑外伤术后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持续有颅内 护理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阶梯式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巧华 戴兵 黄善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应用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阶梯式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采用阶梯式治疗的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监护措施,观察组采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比两...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应用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阶梯式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采用阶梯式治疗的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监护措施,观察组采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比两组患者中央型脑疝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央型脑疝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监测结果指导阶梯式治疗方案,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进行及时评估,预防中央型脑疝的发生,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有颅内监测 双额叶脑挫裂伤 阶梯式治疗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卫东 杨琨 周盾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2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价值。方法: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6例,分为传统组与创新组各38例,传统组给予常规监测和治疗,创新组在传统组基础上联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结果:治疗后,创新组临床疗效、甘...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价值。方法: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6例,分为传统组与创新组各38例,传统组给予常规监测和治疗,创新组在传统组基础上联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结果:治疗后,创新组临床疗效、甘露醇使用量与GOS以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常规监测和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进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有颅内监测 高血性脑出血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晓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662-1663,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永城市人民医院脑外科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是否接受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甘...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永城市人民医院脑外科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是否接受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甘露醇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甘露醇用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提高脱水治疗效果,并有利于避免过度脱水,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 脑出血 持续有颅内监测
下载PDF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在颅内压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研究
11
作者 牛保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64-64,共1页
研究分析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在颅内压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 42 例颅脑外伤病患运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仪进行监测,并加之适当的护理干预,总结分析其监测效果。结果:经闪光视觉诱发电... 研究分析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在颅内压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 42 例颅脑外伤病患运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仪进行监测,并加之适当的护理干预,总结分析其监测效果。结果:经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发现有 32 例病患的颅内压>200mmH20,颅内高压者的发生率为 32(76.19%) ,经后期护理干预有 39 例病患痊愈出院,痊愈病患的占比为 39(92.85%) 。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在颅内压升高患者的临床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通过有效监测及时的反映出病患的颅内压升高情况,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联合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监测仪 颅内升高 护理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陆海颖 吴红燕 +2 位作者 朱秀春 林云 谢瑶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9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S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6例S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70例)和实验组(6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监测ICP,实验组使...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S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6例S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70例)和实验组(6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监测ICP,实验组使用持续有创ICP监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预后效果。结果动态监测两组的ICP变化,实验组有15例中度及重度ICP升高,经二次抢救后4例死亡;对照组ICP升高患者21例,死亡15例。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甘露醇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有创ICP监测护理干预可及时监测患者ICP变化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SBI患者预后效果明显提高,可在临床监测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有颅内监测 重型脑损伤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剑 朱世强 +1 位作者 戴文伟 李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2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2例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危重患者,其中61例采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试验组),另外61例结合患者表现、体征、影像学等资料采用传统方法评价颅内压(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2例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危重患者,其中61例采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试验组),另外61例结合患者表现、体征、影像学等资料采用传统方法评价颅内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6.96±1.3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5.17±0.82)分,并且前者预后良好率(65.57%)显著高于后者(47.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诊治中应用效果显著,利于患者预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有颅内监测 脑损伤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降颅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啸元 冯冠军 +2 位作者 张诚 杨小朋 吴永刚 《农垦医学》 2017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降颅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分为监测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甘露醇使用的次数、剂量和天数以及术后半年GOS及Barthel指数。结果:监...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降颅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分为监测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甘露醇使用的次数、剂量和天数以及术后半年GOS及Barthel指数。结果:监测组患者甘露醇使用次数、剂量和天数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监测组患者的半年后GOS评分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给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以精确、实时指导降颅压治疗,减少甘露醇的使用,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有颅内监测 治疗 重型脑损伤 预后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朝晖 钱卫添 胡建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5期195-196,F0003,共3页
目的 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0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3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脱... 目的 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0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3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脱水剂使用量、预后情况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甘露醇使用量明显较小,GOS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进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有助于根据病情调整脱水剂的使用剂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有颅内监测 高血 脑出血 脱水剂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0
16
作者 黎华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6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09-07—2013-02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监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调整治...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09-07—2013-02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监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调整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脱水药物的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甘露醇的总平均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脱水药物的用量,且能更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 有创 颅内监测 高血脑出血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用于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改善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圣泉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6期52-54,共3页
目的探析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用于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检测治疗,研究组予以持续有创颅内压检测。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监测... 目的探析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用于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检测治疗,研究组予以持续有创颅内压检测。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监测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GOS评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率,甘露醇应用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情况,不仅能有效减少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而且还能降低甘露醇应用剂量,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脑出血 持续有颅内监测 预后改善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的意义及护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龙艳秋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3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和对照组(常规颅内压监测)各41例,两组均采...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和对照组(常规颅内压监测)各41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预后良好及其对预后的满意率相对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和甘露醇使用剂量相对更低,住院时间相对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当中,实施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和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持续有颅内监测 护理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6
19
作者 秦宪宗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1期91-92,共2页
目的:对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与常规监测,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使用持续性创颅内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 目的:对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与常规监测,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使用持续性创颅内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对比,试验组甘露醇的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采用持续性有创颅内压监测可提升患者的恢复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 有创 颅内监测 高血脑出血治疗
下载PDF
危机管理结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急诊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凌晓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3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结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急诊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采取常规管理期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采取危机管理结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结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急诊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采取常规管理期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采取危机管理结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期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昏迷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14.34±2.12)分,低于对照组的(17.69±2.15)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13.05±0.59)分,高于对照组的(11.17±0.56)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17.31%,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15.3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危机管理结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够改善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危机管理 持续有颅内监测 神经功能 不良事件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